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鸭绒羽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天建鸭、建昌鸭、四川麻鸭和天府肉鸭[每个品种(系)42只,公母各半]为材料.0-8周龄放牧补饲,9周龄开始舍饲.从7周龄开始采集各部位绒样,12周龄试验结束。本文分析了鸭品种(系)间、公母间、五个部位(胸部、腹部、背部、腿部)间产线性能的差异性;比较了四个品种(系)内性别之间和部位之间城羽生长发育的差异;也分析了四个品种(系)绒羽7-12周龄的生长发育随日龄增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水禽绒羽的生长发育存在品种(系)间的差异;②鸭绒羽千朵重受体重的影响较大;③鸭绒羽在12周龄时已基本成熟,可以在此时实施第一次人工技羽;④公鸭与母鸭绒羽的性别差异不明显。本文还对衡量绒朵大小的方法进行探讨,提出绒羽长成后用绒羽的丝数、绒朵长和千朵重来衡量绒朵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天府肉鹅新品系绒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天府肉鹅父系、母系为材料,测定了9-17周龄绒羽的生长发育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父系的产线性能优于母系.17周龄时,父系的绒重、毛绒重分别比母系高71.4%和35.8%,含水率、含脂率明显低于母系。第一次活体羽的适宜时间为13或14周龄。本文还就羽绒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了建昌鸭白羽系与天府肉鸭M系(♀)、L系(♀)以及G系(♂)的三个杂交组合,并设四个亲本对照。测定参试各组在舍饲和放牧方式下0-8周龄的体重和饲料消耗,7、8周龄屠宰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显著地提高了建昌鸭白羽系的早期生长速度和内用性能.三个杂文组合均可供在台词和放牧条件下推广生产中型白羽肉鸭.从在放牧条件下饲养制种鲜考虑,以推广GJ最为可行。本文还就杂种优势与环境问的工作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常羽(七彩山地)乌骨鸡三种不同羽色系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常羽山地乌骨鸡三种不同羽色系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比较了各羽色系绝对生长、累积生长和产蛋曲线.结果表明:常羽山地乌骨鸡具有开发为优质肉鸡的前景;三个羽色系的生长高峰期均在12-14周龄,此期的绝对生长值以H系最高;整个试验期的累积生长值H系最高;产蛋高峰期的曲线以H系最平稳.进行成年体重选择对前期增重有效.建议以H系作为主要的选育品系.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了三元杂交配套模式(即M♂×J♀→MJ♀×F♂→GMJ),以亲本M、J为对照,测定了单杂交母本MJ的繁殖性能,研究杂交鸭GMJ、GM、GJ和亲本G、M、J六个组合在放牧补饲和合饲方式下的肉用性能.结果表明:MJ40周产蛋量为203.7个,比J(147.2个)提高56.5个,MJ为全年产蛋,无季节性.舍饲7周龄,GMJ重2726.5g.比J提高全净膛重34.5%,胸肌63.9%,腿肌23.0%.杂交显著提高了建白羽系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改变了J胸肌薄弱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六个快慢羽纯系及九个自别雌雄杂交母鸡连产性状及与产蛋量的关系,探讨了连产性状的快慢羽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六个纯系37~52周龄平均连产大小为2.78~3.82,存在品种(系)效应。平均连产大小与产蛋量率)的相关系数为0.4054~0.9030。开产日龄和连产性状是影响产蛋量(率)的主要性状,选择平均连产大小可以提高产蛋量。平均连产大小的快慢羽基因效应因鸡生产类型及品种的不同而异。杂交母鸡连产性状和产蛋率除CD组外均较亲本均值有所提高。连产性状可能存在母体效应。BK和BD两组合最优,JH、JK和JD组合次之。本文还提出了用连产相关系数来研究母鸡产蛋量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蛋鸡慢羽羽型的分布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白羽蛋鸡慢羽品系不同羽型的分布比例及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在观察和测定1203只出壳雏鸡中,按四种羽型分类法,以倒长型(S1)所占比例最大(72.7%),其次为未出型(S2)(19.64%)、等长型(S3)(6.7%),最少是微长型(S4)(仅占1%)。统计慢羽母鸡的结果表明,四种羽型鸡在0、20周龄生长发育差异不大,各周龄的体重顺序从大到小均依次为做长型、等长型、倒长型和未出型,但在谷羽型之间一般均未达到统计上的差异。开产日龄和蛋重在各羽型鸡之间无显著差异(p>0.1),43周龄产蛋量除等长型显著多于做长型外(P<0.1),其它羽型间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P>0.1)。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初步选育成的蛋鸡二系配套新品系(SK),测定了父系(S)和母系(K)的性能特征及杂交配套效果.对F1代与亲代的性能差异及其主要生产性能的杂交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配套系具各现代家禽品系的特征特性,配套系和商品鸡生产性能优良.亲本品系间遗传差异显著,商品代产蛋性能极显著高于亲代。基因效应分析表明,产蛋性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二系配套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田间免疫试验。试验采用不同品种鸭群首次免疫(30日龄)后不同日龄和加强免疫(168日龄)后不同时间(天)的鸭抵抗1万倍最小致死置鸭瘟病毒(DPV)强毒攻击的能力以及鸭首次免疫后不同日龄鸭血清中抗DHV中和抗体液度和加强免疫后不同时间(天)所产的蛋孵出的1日龄雏鸭抵抗1万倍LD60鸭肝炎病毒(DHV)强毒攻击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30日龄的雏鸭进行首次免疫,其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期达5.5-6个月,对鸭瘟的免疫期达9个月;产蛋前(23-24周龄)进行加强免疫,则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期均达到9个月。经过1990-1995年大面积对天府肉鸭(曾祖代、祖代和父母代)、樱桃谷鸭(祖代和父母代)四川麻鸭、建昌鸭和奥日星鸭(祖代和父母代)共1千余万羽份的免疫注射,免疫效果良好,深受使用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蛋鸡产蛋期的异常蛋(双黄蛋、软完蛋、破裂蛋)现象。试验用三个品种进行三种不同处理(光照、饲养、舍温),分析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异常蛋产生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异常蛋的产生在产蛋期不同阶段有较大差异。不同品种鸡异常蛋出现率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不同光照对异常蛋的产生有显著影响,而饲养制度和舍温则无明显影响。遗传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在品种X光照、品种X饲养X会温之间有一定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原料鸭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4种原料鸭(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的水分、脂肪、游离脂肪酸、系水率和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越高,剪切力值越低。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剪切力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失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原料鸭肌肉脂肪中含量最高的游离脂肪酸为油酸(C18∶1),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分别为7.65、16.10和12.80、13.58mg/g(脂肪),其余含量较高的游离脂肪酸依次为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含量较低的游离脂肪酸为棕榈油酸(C16∶1)、亚麻酸(C18∶3),樱桃谷鸭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总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3个品种鸭的生长及屠宰性能,为进一步选育优良鸭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樱桃谷鸭、白羽番鸭和荆江鸭为研究对象,相同条件下饲养至8周龄进行屠宰,测定体重与相关的肉用性能指标。[结果]在整个饲养期,3个品种鸭生长性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樱桃谷鸭生长发育最快,荆江鸭生长最慢,而白羽番鸭从4周龄开始生长迅速;樱桃谷鸭的屠体重、全净膛重、瘦肉率、腿肌率、皮脂率和腹脂率均高于白羽番鸭和荆江鸭,差异显著(P〈0.05),而荆江鸭腹脂率为0;樱桃谷鸭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屠宰率显著小于荆江鸭(P〈0.05);3个鸭品种不同性别的屠宰指标存在差异,且樱桃谷鸭和白羽番鸭均为公鸭显著高于母鸭(P〈0.05),荆江鸭公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品种鸭的生长和屠宰性能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利用前期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得到的10个鸭微卫星标记,分析了13个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Nei氏遗传距离(DA)等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座位中有7个具有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7个微卫星座位在13个品种中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5~12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02 3~0.601 5;各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407 0~0.707 0,说明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采用DA/UPGMA法聚类分析,13个鸭群体聚为3类:Ⅰ类为8个家鸭品种和樱桃谷鸭;Ⅱ类为野鸭类;Ⅲ类为番鸭独成一类。结果提示:各类鸭群体间的聚类关系与其来源、分化、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而且绿头野鸭和斑嘴鸭在家鸭品种形成过程中均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15.
乐平猪和萍乡猪胴体品质及肉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方猪种萍乡猪和乐平猪及作对照的丹麦长白猪胴体品质、后腿肌肉发育、肌肉理化及组织学特性的研究表明:两个地方品种产肉力均较低.乐平猪则更易肥、瘦肉率低;后腿肌肉占半胴肌肉比例,3品种接近,但部分肌肉块占半胴及后腿肌肉的比例有显著的品种间差异.肉质以乐平猪最好,萍乡猪次之,长白猪最差.因乐平猪表现为大理石纹好.pH_2和肌内脂含量高及失水率低;肌肉的微观及超微结构,除线粒体面积两个地方猪小于白猪外,3品种均无显著差异.另外通过相关分析表明,产肉力与肉质有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三个品种鸭体重与肉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取樱桃谷鸭、高邮鸭、法国番鸭3个品种鸭各60只(公母各半),在同一条件下饲养70 d,分别于7周龄和10周龄时,在每个品种中抽取20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测定体重与相关的肉用性能指标.结果表明:1)3个品种鸭在整个饲养期生长发育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樱桃谷鸭生长发育最优,高邮鸭生长前期生长发育优于法国番鸭,生长后期低于法国番鸭.2)7周龄和10周龄樱桃谷鸭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均高于法国番鸭和高邮鸭,但全净膛率在3个品种鸭间差异不显著.樱桃谷鸭的胸肌发达,胸肌率极显著高于法国番鸭和高邮鸭(P<0.01),腿肌不发达,腿肌率极显著低于法国番鸭和高邮鸭(P<0.01).3)3个品种鸭的瘦肉率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7周龄时,樱桃谷鸭瘦肉率最高(24.18%),极显著高于高邮鸭(20.83%)(P<0.01),但法国番鸭(21.49%)和高邮鸭(20.83%)之间瘦肉率差异不显著.10周龄,3个品种鸭瘦肉率依次为法国番鸭(24.94%)>樱桃谷鸭(24.83%)>高邮鸭(22.45%),高邮鸭的瘦肉率极显著低于法国番鸭和樱桃谷鸭(P<0.01).4)随着周龄的增加,樱桃谷鸭的皮脂率和腹脂率分别增加了2.33%和0.03%,高邮鸭的皮脂率增加了0.9%,腹脂率却降低了0.02%;而法国番鸭随着周龄的增加,皮脂率和腹脂率分别降低了2.39%和1.01%.  相似文献   

17.
对商品肉用番鸭和北京鸭的胸部肌肉成分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表明 ,北京鸭带皮胸肌的脂肪含量为 2 73.9g/ kg,番鸭为 10 1.8g/ kg;去皮胸肌中北京鸭的脂肪含量为 6 2 .6 g/ kg,番鸭为 2 4 .2 g/ kg;去皮胸肌的蛋白质组成 ,在所测定的 9种必需氨基酸中 ,番鸭有 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北京鸭 ,1种基本相同 ,只有苯丙氨酸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的黄花菜鲜干花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国标测定方法,对不同品种的鲜黄花菜和干黄花菜的Ca,Fe,P,Mn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鲜黄花菜的脂肪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干黄花菜,而蛋白质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干黄花菜,在所测定的4个品种中,冲天花和猛子花的蛋白质、糖类、Ca,Fe含量较高,且黄花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与香菇、木耳、冬笋的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实验用4周龄北京鸭,雌雄不拘.饲喂第3d,用2mA直流电对北京鸭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和腹外侧区(LHA)进行双侧阳极损毁.于损毁后第17d进行脑灌流.以脑切片所在位置将28只动物分成4组:对照组(I)9只,损毁VMH组15只,其中VMH非脂肪肝组(Ⅱ)8只,VMH脂肪肝组(Ⅲ)7只,损毁LHA(Ⅳ)4只.观察各组体重、器官重的变化,结果如下:1)损毁当天,各组活重无显著性差异.2)灌流前各组体重结果:损毁VMH脂肪肝组(2.78±0.19)kg显著高于假损毁组(2.47±0.14)kg(P<0.05),而损毁LHA组体重(1.73±0.2)kg显著低于假损毁组(P<0.01).3)测定屠体中,损毁VMH脂肪肝组肌胃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损毁LHA组肌胃重、胴体重、腹脂和胸腿肌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这提示:禽类同样存在有摄食中枢和饱中枢,它们对禽类的摄食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