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温室条件下早红珠、早红霞2个桃品种和金太阳、凯特2个杏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还原糖、非还原糖)、有机酸和Vc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桃、杏可溶性糖含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变化趋势相反。桃、杏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桃有机酸含量以幼果期较高,硬核期、成熟期较低;杏有机酸含量以幼果期较高,硬核期降低,之后有一次高峰,成熟时降至最低。桃、杏Vc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V”形变化曲线,幼果期、成熟期较高,硬核期较低。  相似文献   

2.
张传来  扈中林  刘遵春  周增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30-2731,2755
以金光杏梅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Vc含量呈“3峰”型曲线,幼果时、硬核后和成熟时较高,其他时期较低;有机酸含量以幼果期最高,以后迅速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果实成熟时含量最低;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果实发育状况基本相吻合,果实发育速度快时含量较高,慢时较低;在谢花后59d以前,可溶性糖以还原糖为主,之后以非还原糖为主;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在谢花后45d以前两者呈高度相关,且与果实生长速度相吻合,谢花后45~59d是胚和胚乳的主要形成期,此期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金光杏梅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金光杏梅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V c含量呈“三峰”型曲线,幼果时、硬核后和成熟时较高,其他时期较低;有机酸含量以幼果期最高,以后迅速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果实成熟时含量最低;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果实发育状况基本相吻合,果实发育速度快时含量较高,慢时较低;在谢花后59 d以前,可溶性糖以还原糖为主,之后以非还原糖为主;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在谢花后45 d以前两者呈高度相关,且与果实生长速度相吻合,谢花后45~59 d是胚和胚乳的主要形成期,此期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4.
桃果实的糖酸含量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桃糖酸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以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普通桃、油桃和蟠桃为材料,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有机酸含量。[结果]普通桃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果实迅速膨大期下降;油桃和蟠桃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速长生育期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之后上升,但发育后期蟠桃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普通桃有机酸含量在硬核后期和果实迅速膨大前期下降。油桃有机酸含量先下降,又大幅度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中期无明显变化,之后一直下降。蟠桃有机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裂果油桃有机酸含量高于正常果。[结论]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3种桃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金秋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生长速率、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食部分和含水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果实生长速率有三个高峰:一个在花后40d,一个在花后82d,一个在花后131d;还原糖与非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在花后110d前基本一致,但在花后110d后恰好相反,还原糖含量下降,非还原糖含量上升;有机酸含量在花后124d前逐渐升高,花后124d以后逐渐降低;维生素C含量呈V形的变化曲线,花后96d前逐渐降低,以后逐渐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可食部分和含水量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呈缓慢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6.
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白山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为试材研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果实生长曲线呈双S型曲线;果形指数随生长天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在果实成熟期急剧增加;有机酸含量随果实生长逐渐增加,在近成熟期增加缓慢.软枣猕猴桃果实在生长发育中、前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保持较低水平,且均在果实采收期迅速增加,只是非还原糖增加早于还原糖.软枣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低且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缓慢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设施栽培的曙光、早红珠、春捷为试材,研究了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呈下降趋势,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不断增加。可滴定酸、总糖、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果实接近成熟期迅速变化。果实中淀粉含量很低且呈下降趋势,只是在果实发育前期有所升高。果实中干物质含量变化在花后50d内变化趋势是由低到高,此后,三者呈现不规则变化。可溶性蛋白在果实内含量由高到低递减,前期降减程度最大,后期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其变化规律与果实生长一致。  相似文献   

8.
以新梨7号和早酥梨两个梨品种的果实为试材,进行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变化及主要营养成分(有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早酥梨和新梨7号单果重的变化曲线呈"慢.快.慢"的单"S"型,新梨7号果实纵横径的日增长量呈现3个高峰,早酥梨有2个高峰: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增加,有机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减少;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3,(4):71-74
本试验以鸭梨为试材,研究套袋和未套袋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和常量元素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和未套袋果实中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有机酸、维生素C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果实发育期间,未套袋果实中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套袋果实,有机酸含量均低于套袋果实。果实中氮、磷、钾、钙、镁元素含量随果实的膨大而逐渐降低,未套袋和套袋果实中氮、磷、钾、钙、镁元素变化规律一致;未套袋和套袋果实中氮、磷、钾、钙、镁元素含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菠萝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及品质形成特点,为菠萝品种改良和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巴厘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内源激素、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Vc)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其单果重呈不典型的单S形曲线变化趋势;玉米素(ZT)含量最高,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吲哚乙酸(IAA)含量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动态变化;脱落酸(ABA)含量变化与ZT相似,幼果期ABA含量随着果实发育不断升高,进入果实膨大期后趋于稳定,成熟期缓慢上升;赤霉素(GA3)微量存在.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以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为主,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随果实发育逐渐升高,而幼果期蔗糖含量逐渐下降,进入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后蔗糖含量急剧升高;有机酸积累以马来酸、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幼果期以苹果酸和马来酸积累为主,进入果实膨大期后柠檬酸含量急剧升高,成为成熟菠萝的主要有机酸;此外,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检测到微量的富马酸和酒石酸.Vc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不断升高,进入成熟期后急剧下降.[结论]ZT和ABA是影响菠萝果实发育及成熟的重要内源激素,其含量随果实的发育呈动态变化;蔗糖和柠檬酸是决定巴厘菠萝果实品质的主要可溶性糖和主要有机酸.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鲜食枣品种的营养品质形成规律,以碘量滴定法,酸碱中和滴定法以及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了冬枣、临猗梨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前期变化不明显,近成熟迅速积累至最高;可溶性糖组分在果实发育前期为果糖>葡萄糖>蔗糖,成熟时为蔗糖>果糖>葡萄糖。可滴定酸含量前期较高,随果实生长呈下降的趋势,果实成熟时略有升高。维生素C含量变化总体上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黄金梨果实纵径和横径的生长曲线相似,均呈“双S”型。果实细胞分裂进行到花后30d左右,细胞停止分裂后,果实增大主要依靠细胞体积的增加。果实发育期主要营养成分(糖、酸、维生素C、淀粉等)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维生素C含量为“降-升-降”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随着果实的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果实硬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鲁星油桃和春雪桃为试材,采用果园覆膜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糖酸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鲁星的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侧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覆膜处理对春雪果实的影响趋势与鲁星类似,但程度较小,各项指标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鲁星和春雪果实中分别检测到4种糖组分: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山梨醇;3种有机酸组分:苹果酸、柠檬酸和琥珀酸。2个品种糖酸组分均以蔗糖和苹果酸含量最高。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较高是造成鲁星果实酸含量显著高于春雪果实的主要原因。覆膜鲁星和春雪果实蔗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苹果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桃果实品质,该研究选取了9种新疆优良桃单株,分析测定了单果重,果核重,果核规格,鲜果皮厚度,果实含水量,果实承压力,可溶性固形物,果胶,黄酮,可溶性糖含量,总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9种新疆优良桃单株果实的果重,果实纵径,横径,果实含水量,果核规格,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存在差异显著性,果形指数,果胶有显著差异,黄酮无差异。黄毛桃,黄光11号,绿光4号的果实重,果核重,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纵径,横径,耐储性普遍高于其他品种,黄毛桃,黄光11号,绿光4号桃果形较好,黄光11号的果胶,青毛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口感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甜而微酸,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相似文献   

15.
新疆早露蟠桃果实的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蟠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品种早露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单果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还原糖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新疆早露蟠桃果实发育期为盛花后60~70 d;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的变化与单果鲜重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糖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即前期逐渐升高,至60 d后下降;此外,还原糖及抗坏血酸含量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可滴定酸含量则在整个发育期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认为,早露蟠桃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能较好地保持品种特性,果实适宜的采收时期为盛花后60 d左右,口感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