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9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施杏抗风险栽培温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是设施杏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子,通过对近10年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和不同棚体温度的对比分析,对花期、低温敏感期和第1次幼果脱落期3个阶段的日最低、最高温度范围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并提出了适宜区、次适宜区和危险区的概念。3个阶段适宜区最低、最高温度范围分别是2.1~7.7℃和13.0~18.8℃;3.2~8.1℃和13.3~19.0℃;4.3~10.6℃和15.2~24.1℃。同时各阶段在该范围的天数以不低于60%为宜,危险区所占天数应不超过10%,且避免出现"致死"的高温和低温。  相似文献   
2.
在黄河故道地区葡萄园中 ,实行行间生草和果草牧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与清耕法相比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 45 .4%和 47.4% ,果实产量增加 1 9.1 %和 2 1 .3 % ,总糖均增加 7.1 % ,总收益增加 45 .7%和 67.7%。果草牧结合是最佳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红天鹅绒杏李是美国培育的杏李杂交新品种。杏、李基因各占50%,极早熟,1999年引入我国。经栽培观察,该品种综合性状良好,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河故道地区葡萄园果草牧组合增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黄河故道地区葡萄园中 ,实行行间生草和果草牧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与清耕法相比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 45 .4%和 47.4% ,果实产量增加 19.1%和 2 1.3 % ,总糖均增加 7.1% ,总收益增加 47.5 %和 67.7%。果草牧结合是最佳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红天鹅绒杏李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天鹅绒杏李是美国培育的杏李杂交新品种,杏、李基因各占50%,极早熟,1999年引入我国.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春季引种,在实习基地温室(钢架结构,跨度8 m,长50m,脊高3.2 m,后墙高2.3 m,墙厚50 cm,净面积400 m2)内对4年生曙光油桃(株行距1.2 m×2 m,共165株)进行改接,在距地面30~40 cm处的主干上将树体上部锯除,用插皮接接两个接穗.改接的授粉品种为当地梅杏,与红天鹅绒按1:3在行内配置,不同行之间错开排列.土壤为壤土,有机质含量1.264%,pH值7.4.改接后第2年平均株产3.2 kg,第3年平均株产4.8kg,2004年株产5kg,3年平均株产4.3 kg,666.7 m2温室年产鲜果1 204.7kg,以当地售价24元/kg计,收益达2.89万元,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6.
桃果实的糖酸含量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桃糖酸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以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普通桃、油桃和蟠桃为材料,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有机酸含量。[结果]普通桃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果实迅速膨大期下降;油桃和蟠桃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速长生育期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之后上升,但发育后期蟠桃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普通桃有机酸含量在硬核后期和果实迅速膨大前期下降。油桃有机酸含量先下降,又大幅度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中期无明显变化,之后一直下降。蟠桃有机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裂果油桃有机酸含量高于正常果。[结论]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3种桃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7.
研究培养基中添加多效唑(PP333)对酸樱桃再生植株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多效唑对照相比,培养基中添加多效唑对酸樱桃再生植株离体保存的效果有显著提高(P<0.01).从对株高的影响看,多效唑浓度为0.5 mg/L时保存420 d的植株株高最为理想.较长时间保存酸樱桃植株培养基添加多效唑的理想浓度为1.5 mg/L,恢复生长后酸樱桃植株茎粗、继代成活率测定值最高.恢复生长后植株生物学性状无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8.
大棚杏树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果树效益高而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保护地果树近20000hm^2,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成功率低是普遍现象,其中杏树的保护地栽培尤为突出,大多数产量较低,有的甚至绝收,给果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了杏树大棚促成栽培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棚杏新旧棚膜栽培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改善大棚内的光照条件,进行了大棚杏新旧棚膜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棚膜比旧棚膜的透光率提高了14.3个百分点,果实成熟期提前3 d,产量提高了2.2%,每个大棚(667 m2)净增效益2 700元。新棚膜比旧棚膜能较好的提高大棚杏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栽培桃品种瑞光19(Amygdalus persica L.cv Rueiguang 19)与夏魁(A.persica L.cv Xiakui)杂交的F1代为试材,以BSA法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48对SSR引物中表现出多态性带型的有9对,其中在花药颜色上表现有差异的有6对,即CPPCT006、BPPCT016、CPPCT029、BP-PCY011、CPPCT022、CPSCT023;在萼筒内壁颜色上有差异的有6对,即BPPCY011、CPPCT030、CP-PCT005、CPPCT022、UDP98-214、BPPCT016(引物BPPCT016、CPPCT029,BPPCY011、CPPCT022、CP-SCT023在花药颜色上和萼筒内壁颜色上都表现有差异).在这些引物中没有与果肉颜色相关的连锁群,而与花粉育性相关的连锁群有1个,该连锁群长58.7 cM,标记闻平均图距为29.35cM.与花粉育性最近的引物为CPPCT016,其标记图距为22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