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淮南猪生长发育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数量性状遗传参数是畜禽品种的重要种性之一。有关生长发育的遗传规律,国外研究较早,报道较多。国内近年对福州黑猪、枫泾猪、宁乡猪等曾有所研究。本文根据近几年试验观察的资料,对淮南猪生长发育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作了估测和研究。材料与方法参数估测数据取自淮南猪原种场1987—1989年育种记录,其间饲养管理条件相对稳  相似文献   

2.
淮南猪繁殖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畜禽的数量性状遗传参数是重要的种质指标之一,也是育种工作的重要依据。为了揭示淮南猪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为今后改进淮南猪的选种方法,预测选择效果,加速选育进程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淮南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来源:本研究取材于淮南猪原种场1985—1990年纯繁猪群的育种记录,此期间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稳定,猪群平均近交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二元杂交试验的基础上,选用杜长淮三元杂交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育肥猪日增重为杜长猪淮组557.50克,杜长组为553.00克,与淮南猪组的446.71克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每增重1千克体重所消耗混合料为杜长淮组3.38千克,杜长组3.40千克,淮南猪组3.89克;瘦肉率为杜长淮组59.97%,杜长组60.03%,与淮南猪组的46.40%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杜长淮组其它育肥与胴体性状也较淮南猪组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根据淮南猪原种场1985—1992年育种资料,系统研究了淮南猪繁殖性状的表型系数,遗传参数及繁殖性状与生长发育性状间的遗传参数.淮南猪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在国内地方品种中居较高水平,遗传力估计值大多较低.性状间相关研究表明:在评定母猪繁殖力时应将断奶窝重和产仔数作为两项主要指标来考虑.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现代育种学、数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普通畜牧学和家畜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淮南猪的繁殖、生长发育、育肥与胴体、营养需要、肉质、生理常值、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染色体、杂种优势利用、生活行为等种质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主要经济性状制订了综合选择指数,为淮南猪的保种、选育及进一步的研究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1987~1989年淮南猪肥育试验资料,估测了肥育与胴体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淮南猪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等的遗传力较高(0.629~0.723),宰前活重和屠宰率的遗传力较低,分别为0.174和O.178,板油比例、花油比例及肥肉率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603,0.547和0.243,属国内外首次报道,这对数量遗传学的理论研究和选育实践均有重要意义。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值与国内外资料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淮南猪边长边肥,体型短宽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7.
<正>2.10 淮南猪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特性的利用研究 2.10.1 淮南猪断奶窝重综合选择指数的制订 (1)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8.
 利用西双版纳州种猪场1981—1984试验的小耳猪育肥屠宰的140头资料,进行胴体性状遗传参数估测及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相关分析。小耳猪主要胴体性状的遗传力,胴体长0.22,背膘厚0.76,眼肌面积0.62,瘦肉率0.38,腿臂比0.51,腿肉率0.96,腰肉率0.87。瘦肉率与达60公斤体重日龄,膘厚,眼肌面积,腿臂比,腰肉率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35,-0.33,0.92,0.69和0.86。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通径分析结果,活体背膘与瘦肉率的通径系数为-0.1766,与眼肌面积的通径系数为0.5031,与达60公斤日龄的通径系数为0.3421。因此,选择这几个性状有可能改善小耳猪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9.
<正> 猪的乳头数是种猪选育指标之一。一般认为,母猪的乳头数与繁殖性状间呈较强的遗传表型相关(张文灿,1981);瞎乳头属于单对基因制约的质量性状(陈幼春,1982)。因此,对淮南猪的乳头数与繁殖性状相关及瞎乳头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研究,对选育提高淮南猪繁殖性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荣昌猪选育试验的数据验证模块的功能和运算的结果,获得了荣昌猪59个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重复力等遗传参数及8头荣昌种公猪不同性状的育种值等育种参数。这些结果为荣昌猪的选择育种提供了大量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添加剂对猪育肥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对育肥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择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72头,分为4组,每组18头,公母各半,组内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猪。试验1组和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成分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添加比例为2.00%;试验3组在日粮中添加100 mg/kg土霉素;试验4组是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饲养100 d,测定试验猪生长育肥性状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与抗生素组相比,添加2种中草药添加剂均可以显著提高日增重、肌肉大理石纹评分和眼肌面积(P<0.05),并极显著降低失水率(P<0.01),增加肌肉粗脂肪含量(P<0.01)。可见,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育肥性能,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受长期选择的实际杜洛克猪育种群体3个重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分析各性状取得的遗传进展,并探讨实际育种群体中长期选择等因素对群体遗传参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广西某种猪场核心育种群杜洛克猪2003—2018年共计15 760条生长性能测定记录。运用DMU软件的DMUAI模块和DMU4模块,利用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3个重要经济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和个体育种值。并通过估计该群体的年度累计群体遗传参数以评估该群体在长期选择过程中遗传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杜洛克猪3个重要经济性状(达100 kg体质量日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估计遗传力分别为0.354、0.477和0.479,均属中高遗传力性状。3个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范围为-0.110~0.039,表型相关范围为-0.076~0.082,均属于弱相关。性状达100 kg体质量日龄在长期选择中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而性状达100 kg体质量背膘厚和达100 kg体质量眼肌面积取得的遗传进展较小。分析年度累积群体估计的遗传参数发现,3个经济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 杜洛克猪群体3个重要经济性状均为中高遗传力性状且性状间相关性较弱。在实际育种群体中,长期选择及引种等因素会导致群体遗传参数发生变化,育种实践中应及时开展遗传参数估计,以获得准确的遗传评估结果,加速群体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茶叶粉末对育肥猪肉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饲料中添加茶叶粉末饲喂育肥猪对其生长性状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4月龄体质量30 kg左右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茶叶组与饲料组2个组,每组15头,育肥4个月后屠宰测定。结果表明,2组试验猪在育肥期间生长情况无显著差异;2组试验猪各项肉质指标均较适中,未表现出白肌肉和黑干肉;茶叶组滴水损失、失水率、熟肉率显著低于饲料组,水份含量显著高于饲料组,硒、锌含量极显著高于饲料组,pH值、肉色、大理石纹高于饲料组,嫩度、肌内脂肪含量略低于饲料组;检测16种常见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发现,茶叶组大部分都高于饲料组,且鲜味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均高于饲料组。结果表明,茶叶粉末是生长育肥猪的理想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4.
实验测定了哈尔滨白猪(简称哈白猪)56日龄经兽用排卵素二号处理后的外周血清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的含量;测定了哈白猪、杜洛克猪及杜哈杂种猪4月龄、5月龄和6月龄外周血清孕酮含量;分析了这些内分泌性状、生长发育性状、酮体性状和繁殖性状的表型与遗传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测内分泌性状表现为中等或低于中等的遗传力(0.1055—0.3363);所测内分泌性状的遗传模型和生统模型为近似累积模型;4月龄外周血清孕酮含量与6月龄背膘厚之间表现为较强的遗传正相关(0.7932);4月龄和5月龄外周血清孕酮含量的遗传特点不同于6月龄外周血清孕酮含量的遗传特点,其原因可能与基因开放的顺序有关。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不同育肥及屠宰体重对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育肥结束体重在85~110kg阶段对试验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影响不显著;屠宰体重对试验猪的屠宰率、pH值和肌内脂肪影响显著;采用综合选择指数就不同育肥及屠宰体重对试验猪的影响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试验猪体重在85~90 kg结束育肥并屠宰时育肥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综合选择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久仰香猪(♂)×纯种野猪(♀)的杂交后代FJY(♂)为父本,纯种野猪(♂)×苏太猪(♀)的杂交后代FYS(♀)为母本生产商品特种野猪FJYYS,测定生长育肥及屠宰性能,分析特种野猪FJYYS生产的杂交配套组合效应。结果表明:商品特种野猪FJYYS的育肥性状料重比和日增重分别为3.51∶1和412.56 g,较纯种野猪的4.52∶1和289.59 g优良,胴体性状屠宰率、瘦肉率和背膘厚分别为70.28%、53.44%和2.35 cm,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45和3.25,pH 1和pH 24分别为6.32和5.46。可见通过苏太猪和久仰香猪与野猪杂交配套生产的商品特种野猪,育肥性能、胴体性状及肉质均表现优良,组合效应良好。  相似文献   

17.
宁乡猪是产自湖南省宁乡县的地方优良品种,素以早熟易肥、生长发育快、肉质细嫩、性情温驯等特点而著称。这种猪的表型描述已有很多资料,但对其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尚缺乏系统研究。国外对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已有众多报道。国内近年来,已陆续发表了大白猪、新淮猪、大河猪等的一些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资料,但这些资料多半侧重于对繁殖性状的分析。签于遗传参数对于改进选种方法、予测选择效果、提高育种效率和生产水平均有明显效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浦市铁骨猪为母本,分别用杜洛克和巴克夏为父本进行杂交,测定其初生重,对比其育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浦市铁骨猪与杜洛克和巴克夏的杂交后代,育肥效果显著优于浦市铁骨猪。  相似文献   

19.
在猪的育种工作中,应用遗传参数来预测选择效果,改进选种方法,目前国内外均在研究应用,并且取得一定成效。关于我国地方猪种遗传参数的研究,迄今少见报导。性状的遗传力与遗传相关是数量遗传学中两个重要的遗传参数。遗传力是反映特种畜群在特定条件下某  相似文献   

20.
淮南猪生长发育与肥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淮南猪5 4头公猪和30 8头母猪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并对82头育肥猪进行了屠宰测定和胴体分析。结果表明,淮南猪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等指标在3月龄以前公母猪无明显差异,4月龄以后母猪的体重和体尺逐渐大于公猪。后备猪6月龄体重,公猪(4 1.2 8±3.2 3)kg ,母猪(4 5 0 8±3.86 )kg ;体长,公猪(88.37±4 .2 )cm ,母猪(90 .6 9±4 .36 )cm ;体高,公猪(5 1.73±3.94 )cm ,母猪(5 3.0 4±4 .4 2 )cm。胴体组织的早熟顺位为骨、皮、肉、脂,体躯各段的早熟顺位是蹄、头、腰、腿臀、颈胸。其体型大小在我国地方猪种中居中等。育肥期日增重(375 .182±4 0 .2 6 )g ,屠宰率为70 738% ,瘦肉率为4 9.0 75 % ,眼肌面积(2 3.32 8±3.75 2 )cm2 ,含脂率为33.5 % ,与多数地方猪种含脂率相当。育肥猪适宜屠宰体重90kg左右,适宜屠宰期8月龄,饲料转化率3.84∶1。淮南猪肉质优良,肉色3.5 ,为正常鲜红色,大理石纹3.5 ,肌肉脂肪分布为理想分布,pH值6 .3~6 .5 ,属正常范围,无PSE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