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洲  张停停  赵娟  李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60-12362,12378
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是一个"磷酸接力传递"(phosphorelay)过程。细胞分裂素结合受体组氨酸激酶(Arabidopsis histidine kina-ses,AHK)使其磷酸化,并将磷酸基团转移给胞质中的磷酸转运蛋白(Arabidopsis histidine-phosphotransfer proteins,AHPs),磷酸化的AHPs进入细胞核并将磷酸基团转移到A型和B型反应调节因子(Arabidopsis response regulators,ARRs)上。B型ARR是一类转录因子,可激活A型ARR基因的转录,在众多参加细胞分裂素信号传导的转录因子中起主要作用。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素受体在细胞内定位分布的具体信号及其机制。【方法】构建拟南芥细胞分裂素受体蛋白——组氨酸蛋白激酶3(Arabidopsis histidine kinase 3,AHK3)的一系列亚细胞定位相关表达载体,转化到拟南芥原生质体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研究AHK3的亚细胞定位信号。【结果】AHK3定位于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AHK3的N端和C端均含有ER定位序列。【结论】AHK3在ER中实现对细胞分裂素的感知及受体蛋白之间的相互应答,并进行下游的信号转导;AHK3含有多段ER驻留信号。  相似文献   

3.
细胞分裂素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许多生理过程。植物细胞分裂素受体属拟南芥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AHK4同源的细胞分裂于组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是植物双组分信号系统的组分。克隆了大白菜的素受体基因PHK4(Pekinensis putative Histidine Kinase 4),采用反向遗传学的方法对其功能进行分析,初步阐述了大白菜PHK4作为细胞分裂素受体起作用,对研究调控大白菜与细胞分裂素相关的生长发育过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细胞分裂素研究进展及其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分裂素是植物的生长调节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过程,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农作物产量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细胞分裂素合成、运输、降解、信号转导等过程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细胞分裂素的代谢和运输过程,总结了其在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旨在为作物育种和激素的充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晓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55-11756
细胞分裂素对细胞的分裂增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细胞周期中的G1/S期,细胞分裂素促进D型细胞周期蛋白CycD的表达;在G2/M期,其作用与CDK的磷酸化有关。植物通过体内细胞分裂素的代谢影响细胞分裂素水平,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基因,影响植物的根尖、茎尖等器官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环境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干旱、低温、高盐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近年来对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机理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本文概述了应答非生物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重点介绍脱落酸(ABA)信号转导途径、钙离子(Ca2+)信号转导途径、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信号途径及其相互关系,并推测出一条调节气孔关闭的Ca2+和MAPK介导的ABA信号转导途径,以期理清其复杂的信号交叉关系,为植物抗逆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环境胁迫下植物细胞ABA的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调控很多重要的生长过程并诱导植物对各种逆境条件如干旱,高盐,低温等的耐受性,和ABA信号转导途径一起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笔者主要介绍环境胁迫下ABA合成与代谢,细胞ABA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受体,第二信使和蛋白磷酸和去磷酸化的研究进展,以及对由该信号系统产生的生理及基因方面作用的内容予以综述,以对ABA信号途径的分子机制有更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8.
植物中富亮氨酸重复片断类受体蛋白激酶(LRR RLK)属于跨膜类受体蛋白激酶,由胞外LRR结构域、单次跨膜区以及胞内激酶结构域三部分组成。在不同植物中,LRR RLK作为信号识别受体参与CLV、BR、Ax21等信号转导过程,在植物生长发育、激素调节以及逆境应答反应等方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LRR RLK的相关调控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为进一步探索LRR RLK的功能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独脚金内酯是一类由类胡萝卜素衍生而来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因子,能够从抑制根部分生、诱导侧根形成、促进根毛伸长、介导根部与共生真菌和寄生植物信号通讯等多个方面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独角金内酯受体DWARF14(D14)起源于α/β水解酶,其信号转导机制不同于传统植物生长调节因子受体,它遵循新型的"底物-酶-活性分子-受体"识别规律,具有生成和感知生长调节因子活性分子的双重功能。综述了独脚金内酯受体D14结构及信号转导机制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兽用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FN是细胞和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或者受核酸、细菌内毒素、促细胞分裂素等作用后,由受体细胞分泌的一种广谱抗病毒糖蛋白,具有种属特异性、作用广谱性及无害性等生物学性质。IFN不仅有免疫活性,而且还是体内一种递质和激素样物质,具有抗病毒繁殖、抗细胞分裂增殖及调节机体免疫三大基本功能。主要针对IFN的产生、信号转导路径、作用机制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后杉木人工林单木径向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将乐1982年人工栽植的杉木成熟林为研究对象,用树木年轮学方法,比较不同年份区间各样地内杉木平均生长速率的差异,通过划分人工杉木林单木径向生长阶段,并判定生长释放过程,揭示杉木人工林单木径向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1992-1996年各样地内杉木年平均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区间(p<0.05),且JL3样地显著低于其他样地(p<0.05);杉木的生长过程可划分为快速生长期(1~6 a)、慢速生长期(7~15a)、稳定生长期(16 a以上)3个阶段;杉木连年生长量平均为8.38 mm/a,在6a时达到峰值,22 a达到数量成熟,呈现连年生长量逐年增加的趋势,达到生长量峰值和数量成熟的年龄有所提前;杉木在快速生长期内(1986年左右)和1994年以及2005年前后出现生长突变,在1984-1986年杉木出现35%以上的中度释放,其与林窗的形成有关,而1994年和2005年前后杉木的生长释放与近年来降水变化趋势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盘锦水稻生育期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盘锦大洼气象站1980~2009年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及生育期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生育期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升高的趋势,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日照时数变化平缓;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内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与全生育期的变化相似;平均气温与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导致全生育期和营养生长期缩短,却使生殖生长期延长。[结论]气候变化致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但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我国特有珍贵速生用材树种香椿Toona sinensis的苗期生长节律,提高苗木培育质量和幼林抚育效果。【方法】从香椿分布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4个地点采种,对苗木生长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苗高和地径生长过程,划分苗木生长阶段。【结果】香椿各种源苗高生长在1—4月为缓慢生长期,5月中旬—9月末为快速生长期,之后生长趋于缓慢,呈"S"型,即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过程。地径的生长节律也呈"S"型,但地径速生期起始时间普遍早于苗高,持续时间也普遍比苗高长,可持续至10月中、下旬。不同种源间苗木生长节律差异明显。南方种源苗高快速生长期为4—9月,持续时间长,而北方种源苗高快速生长期集中在6—7月,持续时间短。南方种源地径在8、9月还能快速生长,而北方种源在7月或8月进入缓慢生长期,9月中旬后基本停止生长。各种源苗高、地径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高。【结论】北方种源不适合广东栽培。根据生长曲线,将香椿各种源划分为3个生长阶段;速生期是关键,应抓住速生期加强水肥管理,促进香椿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凤梨释迦合理的栽培管理时期,建立该品种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测定凤梨释迦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纵径、横径、果柄长度和果柄粗度,建立凤梨释迦果实生长发育模型。[结果]授粉28 d后,凤梨释迦果实的纵径、横径存在一个迅速生长期,期间果实纵径发育速度明显快于横径,而果柄在此期间加粗生长和伸长生长也呈快速增长趋势;授粉56 d后果实发育和果柄生长均进入缓慢生长期。果实与果柄发育存在同步性,且各指标相关系数达0.980 00以上,各指标与授粉后天数之间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达0.970 00以上。[结论]台湾凤梨释迦果实横径、纵径、果柄长和果柄粗与授粉后发育天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多项式回归关系,且其生长进程数学模型同为三次方程。该数学模型拟合良好,能够较好地反映果实和果柄的生长发育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与其他国家的异同,研判未来农业经济增长潜力,本研究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生产要素视角出发测度本世纪以来不同生产要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就不同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1)2000—2019年,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6%,是农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能;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2%,近年来贡献水平有所上升;土地、化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和4.4%。2)国际比较发现,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农业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仍是以资本驱动为主。3)通过不同发展阶段比较发现,随着一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由投资驱动转换为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仍表现出较强的资本依赖性,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将成为决定中长期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次生盐渍化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7块次生盐渍化程度不同的膜下滴灌棉田为研究对象,探明次生盐渍化对新疆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其状态预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生育期,土壤盐度和棉花株高、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生育期不同,影响棉花生长的关键盐度也有所差别.各棉田的警度随着生育期的进行有逐渐减轻的趋势.0.6 dS/m以下的土壤盐度在各生育期都不会对棉花生长造成较大危害,2.8 dS/m以上的土壤盐度在前期更易对棉花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到吐絮期2.8 dS/m左右的盐度已不能对棉田造成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置标准地,选择标准木,对日本扁柏、日本花柏和日本香柏等柏木树种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个树种胸径在造林后3~4 a基本没有生长,日本扁柏、日本花柏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造林后8~9 a,日本香柏则是在造林后11~12 a,其连年生长量开始低于平均生长量,造林后8~15 a是胸径生长的旺盛期,应在造林10 a左右进行间伐。(2)树高生长量均在造林10 a内增长迅速,其旺盛生长期为造林后5~10 a,3个树种的连年生长量曲线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造林后9~11 a。(3)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早期生长缓慢,在造林0~20 a生长速度较为一致,而在造林20 a后,日本花柏材积连年生长量明显大于另外2个树种,解析木材积从小到大依次为日本扁柏(0.248 7 m3)、日本香柏(0.253 6 m3)、日本花柏(0.317 2m3)。(4)造林35 a后,3个树种林分均未到达成熟期,应对林分进行抚育管理等措施,达到培育柏木大径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白灵6号’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碳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有较广的碳源谱,从生长速率来看蔗糖、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是最优的选择,从生长指数分析,果糖、葡糖糖和蔗糖菌丝生长效果较好,分别为16.43、12.34和12.02,结合市场价格,最佳碳源选择蔗糖.对菌落直径、长势评分、生长指数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控制变量时,长势评分与菌落直径显著负相关,与菌丝生长指数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变量分别为菌落长势评分和菌落直径时,菌落直径与菌丝生长指数显著正相关,菌落长势评分与菌丝生长指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Whether growth hormone stimulates longitudinal bone growth by a direct effect at the site of the growth plate or indirectly by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irculating somatomedin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controvers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local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IGF-I)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epiphyseal growth plate of the proximal tibia of male rats. Cells in the proliferative zone of the growth plate of normal rats exhibited a bright immunofluorescence, whereas cells in the germinal and hypertrophic zones stained only weakly. In rats subjected to hypophysectomy, the number of fluorescent cells was markedly reduced. When the hypophysectomized rats were treated with growth hormone, either systemically or at the site of the growth plate, the number of IGF-I-immunoreactive cells in the proliferative zone was increa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GF-I is produced in proliferative chondrocytes in the growth plate and that the number of IGF-I-containing cells is directly regulated by growth hormon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GF-I has a specific role in the clonal expansion of differentiated chondrocytes and exerts its function locally through autocrine or paracrine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20.
以MS为培养基,研究了光照、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条件对三角枫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的积累有极显著影响,对愈伤组织鲜重生长有显著影响,对愈伤组织干重生长影响较小。与暗条件相比,连续光照不利于愈伤组织形成,但有利于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积累,间断性光照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但不利于总黄酮积累;黑暗不利于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积累。三角枫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积累的适宜温度为25℃,与之相比,低温(15℃)或高温(35℃)培养时愈伤组织生长及总黄酮积累均受到抑制,变温(15℃转25℃、25℃转35℃)培养减弱愈伤组织生长,不利于黄酮的积累。4种供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三角枫叶愈伤组织生长和总黄酮积累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生长调节剂组合是0mg/L2,4-D+1.0mg/L6-BA+0.5mg/LNAA+0.5mg/LIBA;促进总黄酮积累的最佳生长调节剂组合是0mg/L2,4-D+1.5mg/L6-BA+1.0mg/LNAA+1.0mg/LI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