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于孝文 《中国家禽》2004,26(14):37-38
传染性支气管炎常见的疫苗有M41型的弱毒苗H52、H120。H120毒力弱,对雏鸡安全;H52毒力强,适用于20日龄以上鸡。灭活油乳剂疫苗各种日龄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禽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有多种血清型,临床症状复杂对生产危害较大。易感家禽不分品种、性别、日龄、季节均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夏秋季节零星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与病毒毒力有关,弱毒毒力弱,死亡率一般在10%~30%,而强毒因毒力强,死亡率可达90%以上。1发病情况驻马店市上蔡县华陂镇侯某饲养蛋鸡2500羽,180日龄时产蛋率达93%,2014年2月1日晚,发现个别鸡  相似文献   

3.
雏鸡喹乙醇中毒病因分析田纯见(广州市畜牧兽医总站)一、发病情况某养鸡户购进爱维因商品代鸡苗1500只,6日龄用新支二联弱毒苗滴鼻,18日龄添加喹乙醇(0.2%)和禽喘灵(0.1%)拌料,同时肌注新城疫1系弱毒苗,至20日龄开始发病,到25日龄共死亡1...  相似文献   

4.
1病原 鸡新城疫病原是副粘病毒,国内主要流行的毒株是基因型新城疫强毒。该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秋冬季多发。各种日龄的鸡群都可发病,多发于20~50日龄、70~120日龄、200日龄左右的鸡群。  相似文献   

5.
胡飞 《动物保健》2006,(3):36-36
(一)发病情况 2005年12月,某养殖户饲养的2000只AA虑鸡于20日龄左右突然发病,该户从兽药经营门市部自购药物治疗3天,未见明显好转,于是来我局求诊。经问诊,该鸡群于7日龄和14日龄分别进行了新城疫Lasota株弱毒冻干苗和法氏囊中等毒力苗饮水免疫,鸡群生长发育正常。自18日龄开始,突然发生以呼吸道和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少数鸡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6.
肠毒综合征是近年来肉鸡一种常见的肠道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蛋雏鸡最近发病也有上升趋势,发病日龄最早在10日龄左右,20-30日龄为高发期,40日龄以上也有发生,地面养殖发病率要比网上养殖发病率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关,管理好且治疗及时的死亡率可控制在2%-5%以内,否则死亡率可高达15%-20%,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将发生在吉林省柳河县的一例肠毒综合征的发病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东新兴株Ⅰ型鸭病毒性肝炎鸡胚化弱毒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广东新兴地区分离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毒株中筛选出免疫原性优良SS毒株,用鸡胚传代培育出Ⅰ型鸭肝炎病毒79代鸡胚化弱毒疫苗株SS79.按弱毒疫苗规程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苗对1日龄雏鸭安全无致病性,免疫剂量为10-5.16个EID50/只.接种1日龄雏鸭后第3天可检测到抗体,7 d可产生高峰期中和抗体,并可完全保护雏鸭抵抗同型强毒的攻击,1次免疫抗体可维持4周以上.疫苗在-20℃保存6~12个月仍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发基因3型鸭甲肝病毒(Duckhepatitis virustype3,DHAV-3)的弱毒活疫苗,用SPF鸡胚对DHAV-3Y株进行了连续传代致弱,由此获得第80代鸡胚适应毒。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第80代毒株对1日龄雏鸭已无致病性。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显示,雏鸭在1日龄时经肌肉注射途径免疫第80代鸡胚适应毒,能有效抵抗7日龄时的强毒感染,保护指数为100%。表明第80代鸡胚适应毒是一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鸡胚化弱毒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9.
将30头20日龄法国大白仔猪,随机分为山。A-2、A-3、B-1、B-2、C六个组.每组5头.以研究活或灭话卡介苗(BC)对猪瘟弱难疫苗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皮内、皮下注射活或灭活BCG均可显著地提高猪瘟弱毒酶联单克隆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Ⅳ型鸭肝炎病毒鸡胚化弱毒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一株Ⅳ型鸭肝炎病毒(DHV)用鸡胚传代,培育出Ⅳ型鸭肝炎病毒63代鸡胚化弱毒疫苗株E63。该苗对1日龄雏鸭安全无致病性,免疫剂量为2.5×105.12个ELD50/只。用E63免疫1日龄雏鸭,7日龄时即可产生高峰期中和抗体,并可完全保护雏鸭抵抗同型强毒的攻击,此后中和抗体效价有所下降,但可持续至4周龄。疫苗在-20℃保存3~6个月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二联疫苗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用猪流行性腹泻(PED)弱毒疫苗株PEDV-G1P83和猪传染性胃肠炎(GE)弱毒疫苗株TGEV-AG1制成PED和TGE弱毒二联疫苗,并进行了保存期试验、安全效力、免疫期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疫苗在-20℃保存4个月,经4月保存的疫苗免疫效力未见下降。4℃保存48h对疫苗病毒的毒价没有明显影响。用该毒二联疫苗按程序免疫妊娠母猪,对妊娠母猪安全,其仔猪获得了良好的被动免疫。其对PEDV强毒、TGEV强毒和该二种强毒混合功击的免疫效力分别达90.48%、93.75%和87.5%。用二联弱毒疫苗免疫8-10日龄的哺乳仔猪证明安全,28日龄时(25日龄断奶)分别用PEDV、TGEV和两种强毒混合攻毒免疫效力分别为100%、90.9%和100%。8-10日龄免疫仔猪生长到4月龄时用TGEV和PEDV强毒攻击,免疫效力分别为100%和73.3%。结果表明,该弱毒二联疫苗能够安全地对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进行免疫,免疫后能有效地保护初生仔猪、断奶猪和肥育猪抵抗TGEV和PEDV强毒的攻击。该弱毒二联疫苗在区域试验中能显著降低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企鹅新城疫强毒人工感染北京雏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分离鉴定的企鹅新城疫强毒(PNDV)经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洋鼻点眼等途径分别人工感染7日龄和14日龄的北京雏鸭,结果只有静脉注射组雏鸭发病死亡,其致死率分别为100%和50%,且自死亡雏鸭脑组织中均可重新分离到PNDV。而肌肉注射组雏鸭和滴鼻点眼组雏鸭于接毒后14天内均未表现任何异常,但可诱导产生较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然而抗体效价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且春脑和脾脏中均未分离到PNCV。试验结果表明北京鸭对PNDV的易感性不强,即使经静脉注射静致死率也随着日龄的增大而降低;而经肌肉注射或滴鼻点眼途径均未能使北京雏鸭发病,且其脑和脾脏的带毒时间不超过14天。  相似文献   

13.
鸡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中毒病,以运动神经麻痹和迅速死亡为特征。家禽中这种中毒病流行广泛,鸭、鸡、鹅均可发生,尤其是对大群养鸭业有时会引起大批患病鸭死亡,应该加以重视。本病的发生不受地区限制,世界各国均有发生,早期主要发生于放养家禽,近年来密集饲养的肉鸡场也有多次发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入秋以来,三水市大部分及我市部分养鸭户的雏鸭发生严重的鸭病毒性肝炎。此次雏鸭发病日龄小(2日龄已有发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某养鸭户应映,其饲养的l100多只雏鸭发生本病,当时仅应用抗生素治疗,最终存活不足60只。对本病有人曾尝试应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肌注作人工主动免疫,但是大部分应用此法的养鸭户反映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根据Hwang(1972)比较了肌注、口服、刺理和滴眼4种免疫途径,结果表明肌注产生免疫力最快,免疫后3天即可抵抗强毒攻击。但是此次雏鸭发病日龄小,用弱毒疫苗作人工主动免疫…  相似文献   

15.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肉毒中毒)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肉毒梭菌污染肉类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性疾病,银黑狐的饲料以肉类和其他蛋白质类饲料为主,在夏秋季节由于温、湿度较高,容易发生肉毒中毒。在临床诊疗实践中笔者遇到一起银黑狐典型肉毒中毒病例,并经过一系列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现将诊断过程总结如下。1发病情况辽宁省葫芦岛市某养狐专业户饲养银黑狐380只,年龄为2~18月龄。2004年9月3日,两群240只银黑狐突然发病,全群精神沉郁,不愿采食,第2天60余只相继死亡,发病前一天,畜主将过期的狐狸精粉料投给了发病群,经检查该精料已有不…  相似文献   

16.
鸡痘弱毒苗几种免疫途径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鸡痘弱毒苗分别以饮水、滴鼻、点眼、肌肉注射、刺翼等5种途径各免疫7日龄非免疫鸡10只,剂量为10羽份/只,免疫后观察14d,检查不同免疫方式对鸡只的安全性;同时,用1个羽份的鸡痘弱毒苗采用上述5种途径各免疫32日龄非免疫鸡20只,接种后28天,连同对照鸡只,用鸡痘强毒攻击,观察21d,比较不同免疫途径鸡痘弱毒苗对鸡只的保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种途径免疫的鸡只均安全;饮水、滴鼻、点眼、肌肉注射、刺等5种途径对强毒的攻击保护率分别为60%,60%,50%,60%和100%。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莲江口农场某养鸡户购进4000只肉仔鸡,7日龄时用IV系-H120二联弱毒疫苗滴鼻、点眼,25日龄时用IV系-H52二联弱毒疫苗进行第2次滴鼻、点眼。40日龄时突然发病,并有零星死亡;到45日龄时,日死亡50只左右;同时,也造成个别肉种鸡发病。经采取紧急防治措施后,死亡逐渐减少,50日龄时基本无鸡只死亡。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哺乳仔猪免疫蓝耳病弱毒疫苗对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对哺乳仔猪14日龄免疫猪蓝耳病弱毒疫苗,21日龄免疫猪瘟弱毒疫苗,50日龄(猪瘟免疫后30d)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结果:经典猪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JXAl-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分别为P〈0.05、P〈0.01),且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JXA1-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产生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经典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  相似文献   

19.
如何合理地使用灭能苗与弱毒苗,并制定其免疫程序,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天津某20万蛋鸡场,从1989年至今,采用灭能苗与弱毒苗相结合的三种首免方法,并加强了HI抗体动态监测,适时用弱毒苗二免,至140日龄注灭能苗,有效地控制了非典型ND的发生,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三种免疫程序,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鸡群:1-140日龄后备鸡12批,每批鸡5.2-5.6万只.141-500多日龄成鸡15批,已完成  相似文献   

20.
对罗斯鸡和 S P F来航鸡用鸡毒支原体强毒攻击时,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 O7 8 血清型菌株 16 小时培养物 02m l/羽皮下注射作人工诱导发病,试验鸡出现明显气囊病变,初步建立了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为诱导因子的 M G 野外环境人工发病的动物模型。以此开放模型检测 S P F来航鸡以鸡毒支原体 S6 克隆致弱株 F156 代培养物点眼、滴鼻免疫后 30 日、60 日龄的攻毒保护率,结果保护率分别达 90% (18/20)、84% (42/50),而对照组为 30% (6/20)、50% (15/30),中期免疫效果证明,鸡毒支原体 S6 克隆致弱株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