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的鉴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死亡鸭多呈角弓反张,其肝脏常有特征性的出血性病变.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是本病病原,目前归属于小RNA病毒科的未确定种,DHV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Ⅰ型呈世界范围分布,Ⅱ型仅限于英国,Ⅲ型则限于美国.DHV还存在一类毒株,与Ⅰ型仅有部分血清学相关性,Sandhu等(1992)称之为Ⅰ型的变异株,命名为Ⅰa型。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默/氏/菌/血/清/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la anatipestifer,RA)是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致病病原。由于在传统分类指标上该菌与其他一些细菌既相似又有所不同,故先后被称为鸭疫斐佛氏菌(Pfeifferella anatipestifer)、鸭疫莫拉克氏菌(Moraxella anatipestifer)、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也曾被称为位置未定的种。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菌16S rDNA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可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其流行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该病的准确诊断依赖于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以往鉴定RA时,常检测其培养特性、形态染色反应、生理生化特征、菌体的某些化学组成等表型指标,但RA常缺乏特定的表型特征,迄今还没有建立起选择性的培养基,不同学者检测RA生化反应的结果也不一致.此外,在表型上RA与某些细菌还很相似,因此,仅依据表型却不足以对RA做出准确鉴定,故建立检测R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鸭疫里默氏菌一个可能新型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对13个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玻片凝集试验中,这些菌株只与8型抗血清发生强凝集反应,试管凝集试验中,其代表菌株C882与8型参考菌株之间仅存在单向低度交叉凝集反应,且与1~19型中的其他18个血清型参考菌株无可见的交叉凝集反应;用C882吸收可消除8型抗血清与C882等菌株之间的交叉凝集反应,但不影响8型抗血清的同源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能力。琼扩试验中,C882与1~19型参考菌株之间不产生可见的交叉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模式表明,以C882为代表的13株细菌的热稳定抗原具有同一性。结果表明,13株待检菌株可能属于一个新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5.
血清10型鸭疫里默氏菌第5个血清亚型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琼脂扩散沉淀试验、玻片和试管凝集试验以及血清吸收凝集试验,对6株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进行了抗原性分析。这6株分离株被鉴定为血清10型,但它们与10型内已知的4个亚型菌株之间又存在明显的抗原差异,因此,以菌株C919为代表的6个分离株被鉴定为血清10型的第5个亚型。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死亡鸭多呈角弓反张,其肝脏常有特征性的出血性病变[1]。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 irus,DHV)是本病病原,目前归属于小RNA病毒科的未确定种[2],DHV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Ⅰ型呈世界范围分布,Ⅱ型仅限于英国,Ⅲ型则限于美国[3]。DHV还存在一类毒株,与Ⅰ型仅有部分血清学相关性,Sandhu等(1992)称之为Ⅰ型的变异株,命名为Ⅰa型[4]。我国自1958年发生鸭肝炎[1],迄今已流行近半个世纪。1984年郭玉璞等确定我国存在Ⅰ型[5],此后多认为我国流行Ⅰ…  相似文献   
7.
Ⅳ型鸭肝炎病毒鸡胚化弱毒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一株Ⅳ型鸭肝炎病毒(DHV)用鸡胚传代,培育出Ⅳ型鸭肝炎病毒63代鸡胚化弱毒疫苗株E63。该苗对1日龄雏鸭安全无致病性,免疫剂量为2.5×105.12个ELD50/只。用E63免疫1日龄雏鸭,7日龄时即可产生高峰期中和抗体,并可完全保护雏鸭抵抗同型强毒的攻击,此后中和抗体效价有所下降,但可持续至4周龄。疫苗在-20℃保存3~6个月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默氏菌16S rDNA基因的PCR-RFLP 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危害养鸭业的一个重要细菌。100年来,对该菌的分类和鉴定多依赖于培养特性、形态染色反应、生理生化特征、菌体的某些化学组成等表型指标。但是,RA常缺乏而不是拥有特定的表型特征,如在一些培养基上不生长、不发酵糖类等。不同研究者对RA的生化检测结果不尽一致,基于细胞脂肪酸等化学组成的分类也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特别是RA在一些表型特征上与其他一些细菌既相似又不同,致使RA的分类位置长期未能确定,也导致在鉴定分离株时常缺乏足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大丙  郑献进  曲丰发 《中国家禽》2005,27(6):46-49,52
近年来,我国养鸭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鸭病的发生及其对养鸭生产的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养鸭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目前主要流行的鸭病种类不是很多,但由于病原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使得对鸭病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在鸭的常发病中,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十分突出,一直是困扰许多肉鸭养殖场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特点、诊断和防治技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持续上升,我国的肉类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升级,人们对牛肉的消费需求开始不断增加。然而,近年来国内牛肉的产量增幅不大,且供需缺口巨大,这为肉牛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中国肉牛企业应当瞄准市场需求,不仅能够弥补国内牛肉供应市场的短板,而且可为企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从肉牛产业链中的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和牛肉消费市场3个层面对国内肉牛产业链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探讨中国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肉牛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