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菊芋品系R3、R4、B1、B5、B8中菊糖的含量,其中,以蒽酮-硫酸法显色测定总多糖,以DNS法显色测定了还原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菊芋品系间菊糖含量为8.37%~16.78%,品系间差异极显著,品系R4的菊糖含量最高,达16.78%。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黄河湿地芦苇为试材,采用酸性茚三酮法、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研究了芦苇根须、根部分蘖和上位叶3个部位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通过改变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单因素进行试验,比较不同条件下湿地芦苇各部位生理特性变化情况,研究芦苇黄河湿地环境变化情况,以期为陕西黄河湿地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芦苇根和上位叶游离脯氨酸在100℃、10min浸提条件下含量最大,根部分蘖应在80℃、10min条件下脯氨酸含量最高,脯氨酸含量与浸提温度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在同一条件下上位叶明显高于根须与根部分蘖,在80℃、40min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达最高。在室温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对6个不同山药品种中的还原糖、总糖及粗多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糖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明豆子’中的还原糖、总糖和粗多糖的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0.1485%、0.3812%、0.2246%,其余品种不同的组分含量有所差异,综合分析‘明豆子’的市场开发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4.
杨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桃(Averrhoa arambola L.)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热带水果。本试材为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分场种植的3年生盆栽马来西亚甜杨桃,砧木为酸杨桃。在杨桃的开花期,选择生长势、开花数量和时间较一致45株为试材,再选择受精时间一致的果实做标记。采样时问从开花后(2003年7月15日)至杨桃充分成熟(2003年10月25)。测定杨桃果实中的糖(蒽酮比色法)、有机酸(HPLC法)、维生素C(2,6-二氯靛酚钠滴定法)和单宁(高锰酸钾滴定法)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低温对几种引种紫斑牡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洛阳红’为对照,‘实生苗’、‘玫瑰红’、‘桃花三转’、‘紫冠玉珠’、‘紫楼闪金’为试材,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低温处理下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研究低温对几种引种紫斑牡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为抗寒品种的筛选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结果表明:低温对不同品种紫斑牡丹可溶性糖含量产生影响。紫斑牡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对照与试验品种间、同一品种不同低温条件下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不同品种牡丹可溶性糖含量增幅达最大时所处的温度不同。研究初步证明试验种抗寒能力均高于‘洛阳红’。其中‘实生苗’、‘紫楼闪金’、‘玫瑰红’、‘紫冠玉珠’抗寒能力较强,‘桃花三转’抗寒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张生香  谢放  魏孔丽  陈京津 《食用菌》2010,32(3):25-27,30
采用PDA培养基,在PDA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蔗糖、淀粉3种不同含量的糖,分别测定PDA培养基中的总糖含量。观察测定羊肚菌菌丝体和菌核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配方为马铃薯50g,淀粉7.5g,琼脂5g,水250mL,即总糖含量为21.16%时,羊肚菌菌丝体长势和菌核质量均最好。  相似文献   

7.
姬松茸多糖粉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葡萄糖作为标准品,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姬松茸粗多糖样品中的总糖含量。考察了苯酚与浓硫酸的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显色反应的影响以及显色反应的稳定性,得到了糖浓度与紫外吸光度关系的标准曲线,并通过对标准品和样品的测定对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对该样品测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5%苯酚溶液1.6mL,浓硫酸6.5mL。水浴温度25℃;在0.0120~0.0160g/L,糖浓度与紫外吸光度(吸收光波长488.5nm)呈线性关系(r=0.9994);对标准品测量值的相对平均误差≤1.17%。对样品测量值的标准偏差s=0.67(n=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标准偏差s=2.80(n=4)。  相似文献   

8.
李旭霞 《蔬菜》2017,(6):23-25
为探索菜心叶面喷施钾肥的合理施用浓度,在提高菜心含糖量的同时减少肥料浪费,以碧绿粗薹菜心作为供试材料,选择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对菜心进行叶面喷施。综合来看:T_3处理(0.0100%)的性状表现相对最好,菜心产量、可溶性糖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可在宁夏地区菜心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红宝石苹果果实有机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苹果酸含量变化与其代谢相关酶的关系,探究红宝石果实低酸特性的生理基础。【方法】以不同生长发育期红宝石和富士2001苹果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果实总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组分及含量,测定分析果实苹果酸相关代谢酶活性及与苹果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红宝石苹果果实中有机酸成分主要为苹果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琥珀酸5种,与富士2001苹果果实中有机酸组分一致,其皆以苹果酸为主。不同发育期2个苹果品种果实中总糖含量相近,但总酸含量差异显著。对果实有机酸不同组分定量分析,发现果实总酸含量差异主要是由苹果酸含量差异所致。进一步分析苹果酸含量与其相关代谢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在发育前期红宝石苹果果实中苹果酸含量大量积累,主要是该时期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活性增强促进了苹果酸的大量合成,以及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降低减少了苹果酸的分解,富士2001苹果与之类似。【结论】红宝石苹果是苹果酸为主的低酸型苹果品种,NADP-ME和NAD-MDH在其果实苹果酸积累中起主要协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降温过程中,大蕉和香蕉叶片中甘油、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上升,且在整个降温过程中,抗冷性较强的大蕉叶片中甘油、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一直高于抗冷性相对较弱的香蕉。低温胁迫下淀粉与糖之间的转化,大蕉和香蕉分别发生在不同的温度点。低温胁迫下,植物叶片中甘油等物质的含量及淀粉与糖之间的转化与植物的抗冷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灰树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多糖冲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灰树花多糖的条件,研究了多糖冲剂制备工艺,并用苯酚-硫酸法对灰树花多糖冲剂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灰树花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0min,微波功率为80%(全功率为800W),液料比为25:1。灰树花多糖冲剂配方为:灰树花粗多糖:可溶性淀粉:甜蜜素为1:4:0.04,冲剂中多糖含量为6.988%.  相似文献   

12.
低温对香蕉叶片中甘油等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春香  陈杰忠 《果树科学》2000,17(2):105-109
在人工降温过程中,大蕉和香蕉叶片中甘油,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上升,且在整个降温过程中,抗冷性较强的大蕉叶片中甘油,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一直高于抗冷性相对较弱的香蕉。低温胁迫下淀粉与糖之间的转化,大蕉和香蕉分别发生在不同的温度点。低温胁迫下,植物叶片中甘油等物质的含量及淀粉与糖之间的转化与植物的抗冷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总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香菇(Lentinula edodes)和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在不同水解条件下的单位质量吸光值,筛选适宜水解条件,并通过测定姬松茸(Agaricus blazei)、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和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3种食用菌的总糖含量,对筛选的水解条件进行验证;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苯酚-硫酸法的反应条件;最后选用苯酚硫酸法和费林氏滴定法分别测定4种供试食用菌的总糖含量,并进行比较。试验研究表明,食用菌适宜水解条件为:30mL盐酸,100℃水浴水解3h;优化的苯酚-硫酸法反应条件为:5%苯酚1.5mL,浓硫酸5.5mL,反应时间15min;苯酚硫酸法和费林氏滴定法两种方法测得的食用菌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因苯酚-硫酸法操作简单,且简化了前处理过程,故是国标法——费林氏滴定法较理想的替代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油青60 天菜心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处理对菜心可溶性糖含
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心薹茎中的可溶性糖、还原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薹叶,而薹叶中
的蔗糖含量则高于薹茎。适宜浓度的蔗糖处理可显著地提高菜心可溶性糖含量,而过高浓度处理则抑制可
溶性糖的积累。叶面喷施50 mg·L-1 蔗糖可以极大幅度地提高菜心中的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果糖和
葡萄糖含量。不同浓度的蔗糖处理对菜心单株产量影响均较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秸秆糖化为目的,研究加压氨解预处理对玉米秸秆还原糖产量和脱除木质素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加压氨解预处理的主要因素是氨水浓度和粒径,其最优条件为氨水浓度15%,时间6min,压力0.075MPa,基质浓度150g/L,粒径1mm,可以获得1.74%的还原糖得率和43.30%的木质素去除率。  相似文献   

16.
探究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丝体粉的营养成分和挥发性气体成分,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失重法检测灰分和水分含量,脂肪、蛋白质、总糖含量测定分别采用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和蒽酮—硫酸比色法,气质联用仪分析挥发性气体成分。结果显示:蛹虫草菌丝体粉中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总糖的含量分别为5.73%、2.54%、3.82%、7.12%、67.58%;挥发性气体成分共鉴定出44种,其中醛类物质14种,占峰面积的47.53%,是蛹虫草菌丝体粉中主要的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7.
几种测定灰树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双缩脲法、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三种方法对灰树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同微量凯氏定氮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蛋白质量浓度0.1-1.0mg/mL范围内,其测量误差分别为双缩脲法大于50%,紫外吸收法大于30%,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最低可小于3%,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简单,迅速,且相对较为准确,是测定灰树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柑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TSS)是指柑橘汁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主要由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等组成,是决定柑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1]。实验室中测定柑橘的总糖、蔗糖、还原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一般采用国标法--均为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的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复合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通过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了猴头菇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鸡腿菇多糖、灰树花多糖及香菇复合多糖、灰树花复合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0.5mg·mL-1的猴头菇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鸡腿菇多糖、灰树花多糖与复合多糖能够不同程度地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能力,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而香菇复合多糖和灰树花复合多糖的总体抗氧化活性优于其组成单糖,其中以灰树花复合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清除率分别为(89.5±1-3)%、(62.4±0.6)%、(47.9±1.0)%。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因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与可溶性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茄子果实颜色不同的4个品种为试材,测定了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素苷、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并分析了色素和可溶性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茄子果色由花青素苷和叶绿素共同作用,各色素含量因基因型而异,紫色茄子花青素苷在果实形成后期迅速增加,叶绿素递减,绿色茄子则相反。茄子果实中蔗糖和葡萄糖等还原糖是主要的可溶性糖。在果实形成后期蔗糖、葡萄糖和总还原糖都是紫色茄子大于绿色茄子。紫色茄子果实的花青素苷与蔗糖、还原糖及低聚糖的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绿色茄子果实叶绿素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茄子果实花青素苷和叶绿素的积累是两个独立过程,两者的积累都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密切相关,而且相关性存在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