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苏丹草种子活力TTC测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唑法和标准法分别测定苏丹草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结果表明苏丹草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775**).经过试验和统计分析还显示,苏丹草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的结果相一致,即四唑法测定苏丹草种子生活力的结果可代表其发芽率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苏丹草种子寿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贮藏年限对苏丹草种子发芽率及活力的影响,对贮藏年限为1-10年的种子进行了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贮藏10年后的苏丹草种子发芽率仍达80%,说明苏丹草种子耐贮性高,种子寿命至少在10年以上,对贮藏1-10年种子的活力指数和种子寿命进行相关分析,呈负相关(r=0.9936**)高于种子发芽率与种子寿命的相关系数(r=-0.53),故用种子活力来估算种子寿命和种用价值是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3个不同品种的高丹草种子为材料,通过测定吸水率、电导率,四唑盐染色和荧光染色剂示踪等方法,研究了高丹草种子对物质渗漏的半透性差异,探讨了种子半透层的存在对电导率法测定种子活力的影响,为种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高丹草种皮对水分通透性良好,对四唑盐和电解质的通透性较差,完整高丹草种子的种胚四唑盐重度染色率较低[分别为5%(冀草2号)、0%(冀草8号)和2%(冀草008号)],不同发芽率种子电导率值无显著差异(P>0.05);刺破种皮后,种胚四唑盐重度染色率显著升高(3个品种均达100%),电导率与发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种高丹草种子对荧光染色剂的通透性不同,其中冀草8号和冀草008号种皮限制荧光素的渗入。采用硝酸镧示踪结合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证明高丹草种胚包被物中存在半透层,该组织是引起种皮半透性差异的因素之一,其对电解质渗漏的阻碍,限制了电导率法对高丹草种子活力评价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CO2激光器处理不同品种的苏丹草种子,研究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及对激光处理后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激光照射时间的延长,激光处理后的苏丹草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在苗期和生长后期,处理后的苏丹草生长势比对照强,表现出植株生长旺盛,说明CO2激光处理苏丹草种子,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3种类型苏丹草种子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3种类型苏丹草种子中,以黑壳类型苏丹草种子活力最强,明显优于红壳和白壳苏丹草,而红壳和白壳苏丹草之间种子活力差异不明显;对3种类型苏丹草种子产量测定的结果也表现出与种子活力相同的结果,将种子活力与种子产量做相关分析后结果表明;3种类型苏丹草种子产量均与种子活力成正相关,即种子活力越强,种子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苏丹草种子醇溶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不同类型苏丹草种子醇溶蛋白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类型苏丹草种子酸溶蛋白谱带数量和活性都存在明显的种内品种和类型间差异。初步认为,苏丹草种子醇溶蛋白谱可以作为不同类型苏丹草的亲缘关系研究及其遗传差异鉴定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种不同类型的苏丹草种子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3种类型苏丹草种子活力差异显著,种子活力指数以黑壳苏丹草为最强,红壳苏丹草其次,白壳苏丹草为最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测定结果也显示同样的规律。初步认为这3项指标可以作为苏丹草种子质量评价和品种选育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聚乙二醇引发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应用聚乙二醇(PEG)引发法探讨了不同引发渗透势、时间处理对无芒雀麦、苏丹草、沙打旺、小冠花、紫花芷蓿等牧草种子萌发和活力和有性在适宜处理下供试种子发芽速度、发芽率及活力指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PEG的引发作用还表现为提高活力效应大于提高发芽率效应,学表明,低渗透势(-0.1、-1.2、-1.5MPa)引发处理对提高发芽率无作用;但处子早期萌发的效应对于沙打旺和小冠花种子的2仍很强烈,对苏丹草种子则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四唑液质量分数和染色前预处理对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影响,以及不同预处理方法破除沙蓬种子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染色前刺破种皮法可缩短沙蓬种子四唑染色时间,以1.0%四唑溶液染色14~18 h效果最佳。种皮刺破法亦可有效地破除沙蓬种子的休眠,种子吸胀7 d后刺破种皮,各种样第2天种子即迅速萌发,第7天发芽率平均达92%,较未刺破种皮平均发芽率提高47%。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苏丹草种子为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水分、NaCl复合胁迫对宁苜1号种子胁迫萌发指数(PI)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对苏丹草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分对苏丹草PI影响不大,苏丹草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耐旱性;水分、NaCl两因素对PI交互效应表现为:随着两因素的同时变化,PI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PI最大,为64.12,两因素组合为盐分-1.414水平(浓度0)和0水平(6 ml),为苏丹草种子萌发较优组合。  相似文献   

11.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生长特性和光合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和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Piper) Stapf.)的生长特性、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激发能的分配对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高丹草的株高、根系长度和干物质积累等明显优于苏丹草,干旱下高丹草地上部相对含水率高于苏丹草。干旱降低了2种牧草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活性和反应中心开放程度,电子传递速率降低,但高丹草叶片在重度干旱下的电子传递速率高于苏丹草,光抑制程度明显低于苏丹草。干旱下2种牧草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量子产额(ФPSⅡ)和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ФNPQ)所占比例呈现降低趋势,但重度干旱下高丹草叶片的ФPSⅡ和ФNPQ明显高于苏丹草,而 PSⅡ反应中心的热耗散量子产额(ФNF)所占比例低于苏丹草,说明高丹草叶片在重度干旱下叶片以叶黄素循环为主的光保护机制在防御光破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保证了PSⅡ反应中心的正常生理功能,减轻了高丹草在重度干旱下的光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禾本科饲草的生产性能,试验选用20种一年生禾本科饲草材料,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试验地进行田间种植,对其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丹草Late BMR、大力士以及苏丹草的PACF8421和健宝4个品种(品系)未能完成其生育期;青贮玉米的株高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P<0.01),苏丹草中农26837的株高最低,只有191 cm;高丹草中Enorma和Bra-sero的分蘖能力最强,单株分蘖数分别为37.00,31.50个/株,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高丹草Big Kahuma的鲜草产量高,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均较强。苏丹草中Enorma的分蘖能力最强,茎叶比最小,抗病性最强。综合比较,在20种饲草品种中高丹草Big Kahuma和苏丹草Enorma宜作为黑龙江地区青饲、青贮的禾本科饲草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雄不育系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Z3A、V4A与黑壳、白壳、红壳、棕壳4种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种间杂种F1的育性状况、细胞遗传学特征和育种潜力,为杂交后代选择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定株观测、花粉粒染色,染色体制片镜检等方法,对杂种F1代的生长发育、主要农艺性状及染色体构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杂交组合F1代植株生长茁壮,平均株高350~386 cm,显著超过其双亲;生育期较长(132~134 d),属中晚熟类型;分蘖数多达6.24~6.82个,呈偏父本遗传;穗型呈双亲中间型,每穗小穗数、穗密度均优于其父本苏丹草;茎叶比在3.10~3.33之间,明显低于其母本;株高140 cm时,F1茎叶鲜草氢化物含量很低,变幅为9.38~42.01 mg.kg-1;开花盛期主茎糖锤度值较高,在8.89%~9.46%之间,呈偏母本遗传;F1花粉可育率在94%以上,自然结实率在73.22%~76.62%之间,均不存在育性问题;F1代PMCMⅠ染色体配对行为规则,平均构型为2n=2x=20(10Ⅱ),但其棒状二价比例较高(6.702~7.215),亲本间遗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F1鲜草产量明显超过其父本苏丹草,增产幅度为12.17%~28.28%,超亲优势幅度为13.86%~39.42%。试验确定出育种潜力最大的杂交组合是:高粱V4A×棕壳苏丹草和高粱Z3A×黑壳苏丹草。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高寒阴湿区引进10种国外优良牧草,通过3年的生育期和产草量测定,结合抗病虫害能力、家畜适口性评估以及牧草营养成分的分析,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的优良牧草品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苏丹草、俄菜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丰产性好,适口性佳,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推广。其中,俄菜年平均产量(干重)为695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20.1%;紫花苜蓿年平均产鲜草产量折合干重为1550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18.6%;苏丹草年平均产鲜草产量折合干重为188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14.8%。  相似文献   

15.
不同高丹草品种发芽期NaCl胁迫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对高丹草及亲本进行发芽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种子发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5级评分法能够准确评价耐盐性;明确了胚芽长、胚根长、幼苗生物量、发芽率等可作为耐盐性测定指标;耐盐性强的亲本组配的杂交种耐盐性也较强;NaCl溶液耐盐性评价方法简单,结果准确;不同材料耐盐性强弱顺序为冀草1号、S2006、冀草2号、天农2号、冀草3号、S76、HB623B、HG5B、H239B;按不同种分析,高丹草耐盐性最强,苏丹草次之,保持系较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生物学试验和栽培试验,研究了冷蒿浸提液对3种牧草生长过程中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25mg/mL)甲醇浸提液完全抑制牧草生长,在低浓度(5mg/mL)水浸提处理下各项指标多数表现为促进作用,其他各个浓度处理对阿尔冈金苜蓿、黄花草木樨根长和苏丹草茎叶长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8.0%~100.0%、22.5%~30.9%、19.7%~100.0%,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冷蒿浸提液对植株生长存在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浓度Cu2+(200、300、400和500 mg·L-1)、Cd2+(1、50、150和200 mg·L-1)、Pb2+(500、1 000、1 500和2 000 mg·L-1)对8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胁迫对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因植物种类及重金属离子不同而有差异。随着Cu2+,Cd2+和Pb2+浓度的增大,8种禾本科草种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供试不同浓度的Cu2+,Cd2+和Pb2+对8种植物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高浓度胁迫下会出现“无根苗”。通过采用性状相对值对本试验进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8种禾本科植物耐Cu2+的强弱顺序为:玉米 > 高丹草 > 燕麦 > 黑麦 > 无芒雀麦 > 黑麦草 > 垂穗披碱草 > 高羊茅,耐Cd2+的强弱顺序为:高丹草 > 黑麦 > 玉米 > 燕麦 > 无芒雀麦 > 垂穗披碱草 > 黑麦草 > 高羊茅,耐Pb2+的强弱顺序为:高丹草 > 燕麦 > 玉米 > 黑麦 > 无芒雀麦 > 垂穗披碱草 > 黑麦草 > 高羊茅。  相似文献   

18.
在河北低平原区,夏播情况下对4类禾本科饲草(10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丹草类鲜草产量最高,苏丹草类干草产量最高,干草产量苏丹草类,高丹草类及青贮玉米类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狼尾草类;所有参试品种粗蛋白产量差异均不显著;所有品种中健宝高丹草鲜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夏播可收获2茬,分蘖能力、再生能力和抗病性均较强;牧特利狼尾草粗蛋白含量最高,分蘖能力最强,抗病性最强。综合分析以健宝高丹草表现最优,宜作为河北低平原区禾本科饲草推广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9.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研究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57,自引:12,他引:45  
高粱、苏丹草杂种优势非常明显,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畜牧、水产养殖业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上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大力发展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生产顺序经济发展大趋势,对21世纪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