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皖草2号”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名“杂交草2号”的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已于1998年12月通过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正式定名为“皖草2号”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并于1999年6月通过了省“九.五”攻关项目的验收。“皖草2号”是我国选育成功并被审定通过的第一个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它具有下列特点:1.杂种优势强:“皖草2号”的母本是Tx623A高粱雄性不育系,父本是苏丹草722选系。由于父母本的亲缘关系远,性状差异大,因此杂种优势非常强大,在许多性状上表现为倾向高粱,如叶宽、茎粗;分蘖力、再生力又倾向苏丹草;而株高、单株茎叶…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粱雄性不育系选育饲草新品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3.
高粱A_1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以3197A为代表的高粱A_1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引入我国已经30年了.它的引进,不仅使高粱成为我国首先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三系来利用杂种优势的作物,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产,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其它作物的三系研究工作.因此,进行高粱A_1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对高粱的遗传育种有着重要意义,对其它作物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的研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0年代至70年代国内外对高粱A_1型  相似文献   
4.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皖草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草2号”于1998年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高粱与苏丹草杂交型饲草。作为高粱与苏丹草杂交种,由于双亲都起源于气候干燥的非洲,因此不仅表现出产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等方面优点,而且抗旱性极强。1999、2000年,在北京地区年降水仅300mm,极度干旱情况下,皖草2号仍青枝绿叶,全生长期仅浇1~2次水。皖草2号作为一种高产、优质、抗旱型饲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一、品种特性通过在北京、河北、河南、内蒙、山西等省、市、自治区试种和引种,“皖草2号”表现出以下优点:(1)产量高,再生性强。在北京春播,一年可收3茬,每667m2鲜草在10000kg左右。在河南省中南部试种,年收4~5茬,产量13000~15000kg/667m2。皖草2号再生性非常强,2001年在北京顺义区大孙各庄镇示范种植,在收获机械重复碾压的情况下,仍表现出很好的再生性。(2)抗逆性强。通过几年试种,皖草2号表现出抗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不易倒伏,病害少等特点。(3)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经测定,皖草2号的粗蛋白10.06%,粗脂肪3.14%,无氮浸出物51.4%。皖草2号适口性非常好,适合作...  相似文献   
5.
杂交饲草试验示范中的几个问题1995年杂交饲草试种的范围达华东、中南、西南、华北十余省(市)。现根据我校的试验结果和各地反映的情况作一总结。1.杂交草不能留种:杂交草的母本是高粱,父本是苏丹草,所以播种用的种子是高粱种子,加上杂交草的茎叶长相接近高粱...  相似文献   
6.
<正> 一、意义不同高粱类型之间的育性表现有很大差别。西非、北非、中非、印度的高粱多属恢复或大半恢复类型;亨加利高粱全部为恢复类型;南非高粱多属保持类型;只有中国高粱品种类型复杂,从全保到全恢,各种育性都有。我国的高粱育种经验证明,大多数杂交高粱的优良组合是由南非、中国、亨加利三种类型互相杂交组配而成。而亨加利类型及其F_1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育期变化很大,直接应用有局限性,所以影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范围。而由南非高粱、中国高  相似文献   
7.
8.
9.
4 细胞核雄性不育在作物育种上的利用在一般情况下,只有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才能“三系”配套,在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细胞核雄性不育是不能直接用于配制杂交种,在生产上加以利用的。但是,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往往存在着一种潜在的遗传上的脆弱性,一旦发生某种会导致此种细胞质感染的病原菌生理小种,就可能使具有此种细胞质的杂交种全部感染某种病害。玉米小斑病T小种使玉米T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配制的杂交种严重感病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另一方面,对于隐性细胞  相似文献   
10.
5 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及其基本原理 5.1 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杂种优势是一种非常普遍而又极为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关于杂种优势的起源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都承认最先是在动物方面利用,尤其应首推马与驴的远缘杂交成功——骡子的出现。根据有关的文献资料考证研究,公元前16世纪前后的夏商时代,我国少数民族的狩猎经济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