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尔山羊与山西本地山羊杂交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波尔山羊是世界著名的优秀肉用山羊品种,有“肉羊之父”的美称,具有体格高大、后躯发达、生长发育快、肉质性能好、屠宰率高、繁殖无季节性、适应性强、杂交改良各地山羊增重效果显著等特点。通过对波尔山羊×洪洞奶山羊(波奶)、波尔山羊×安哥拉山羊(波安)、波尔山羊×黎城大青羊(波青)3个杂交组合羔羊与纯种黎城大青羊作对比,各杂交组合在生长特性、育肥特性、屠宰性能及羊肉品质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特别是黎城大青羊,作为山西省的优良地方山羊品种,其良好的适应性和产肉性能表现突出,波青杂交羔羊也表现突出;奶山羊作为杂交母本,有良好的体形和泌乳性能,所产羔羊不论在产羔率还是羔羊生长速度上比其他品种有明显提高,但在肉质上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选用麻城黑山羊(Ⅰ)为对照组,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Ⅱ),麻城黑山羊×波麻F1(Ⅲ),波麻F1×波麻F1(Ⅳ),波尔山羊×波麻F1(Ⅴ)5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试验期90d,期间于第0、90d称重,试验结束时于每个组选择12头屠宰并进行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杂交后代的日增重较麻城黑山羊组均有所提高,其中Ⅱ、Ⅲ、Ⅴ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②杂交后代的胴体性状较麻城黑山羊有了较大提高,其中Ⅱ、Ⅴ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P0.01),Ⅱ、Ⅳ组的肉骨比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Ⅱ、Ⅴ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③各组间主要肉质性能除麻城黑山羊的pH24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Ⅱ组是肉羊生产理想的杂交组合,Ⅴ组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受体对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淮羊、波杂羊、奶杂羊、萨能羊4个不同品种山羊用炔诺酮阴道栓-FSH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和波尔山羊胚胎移植。结果表明:同期发情有效率在不同品种受体之间差异不显著;排卵并形成功能黄体的比率,波杂羊显著高于奶杂羊(P<0.05),黄淮羊和萨能羊介于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胚胎移植受体妊娠率、胚胎成羔率,奶杂羊显著低于波杂羊、黄淮羊和萨能羊(P<0.05),后3个品种受体羊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霍文颖  李婉涛  李新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80-11481
[目的]为了对波尔山羊与槐山羊杂交后代的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相同放牧条件下8~10月龄、性别一致、体重接近的10只波槐F1羊和河南槐山羊进行屠宰,对其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波槐F1羊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槐山羊(P<0.05),其中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等差异显著(P<0.05);波槐F1羊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显著(P<0.05)或极显著地高于槐山羊(P<0.01);槐山羊肌肉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力高于波槐F1羊,差异显著(P<0.05);其丙二醛的含量低于波槐F1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为羊的育种中肉质的进一步改良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受体羊对胚胎移植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在4个试验场测定波尔山羊自然繁殖后代158只,测定雅安奶山羊、成都麻羊、简阳大耳羊和南江黄羊胚胎移植受体所产后代分别为51、53、42和47只。结果表明:从波尔山羊羔羊的初生重看,受体为雅安奶山羊、成都麻羊、简阳大耳羊和南江黄羊胚胎移植后代与自然繁殖后代在同性别、同单胎或双胎特性上没有显著差异;从波尔山羊羔羊生长发育看,受体为雅安奶山羊、成都麻羊、简阳大耳羊和南江黄羊胚胎移植后代与自然繁殖后代在同性别、同单胎或双胎特性上也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波尔山羊羔羊发育特性主要受本身的遗传因素影响,借腹的受体对其没有影响。胚胎移植后代与自然繁殖后代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测定S×R×C、S×C、R×C 3个杂交组合羔羊不同部位肌肉粗纤维直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杂交羔羊的肌肉纤维直径,以后腿肌最粗,背最长肌最细;不同杂交羔羊同一部位肌肉纤维直径,三元杂交分别极显著高于二元杂交羔羊(P<0.01),二元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羊肉营养成分,同一部位肌肉粗蛋白质含量,三元杂交分别极显著高于二元杂交(P<0.01);而同一部位肌肉的粗脂肪含量,三元杂交分别极显著低于二元杂交(P<0.01);同一部位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二元杂交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发育的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为母本、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分析萨白F1、波萨白F2和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0 60日龄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波萨白F2各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0(P<0.05);波萨白F2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萨白F1,萨白F1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间,波萨白F2、萨白F1各日龄体尺指标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羊的体尺数据随着日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该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杂交组合羔羊体重、体尺等早期生长发育性状,为培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肉用品种(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的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探讨麻城黑山羊的改良和新品系选育。选用麻城黑山羊(Ⅰ,对照组)、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Ⅱ)、麻城黑山羊×波麻F1(Ⅲ)、波麻F1×波麻F1(Ⅳ)和波尔山羊×波麻F1(Ⅴ)5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试验期90d,于试验始日及第90天称量,试验结束时于每个组选取12只屠宰并分析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肥育性能较麻城黑山羊组均有所提高,其中Ⅱ、Ⅲ、Ⅴ组的日增量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杂交后代的胴体性状较麻城黑山羊有较大提高,其中Ⅱ、Ⅴ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P<0.01),Ⅱ、Ⅳ组的肉骨比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Ⅱ、Ⅴ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各组间主要肉质性状除麻城黑山羊宰后24h的pH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P>0.05);Ⅲ组的Fe含量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麻城黑山羊。结果显示,Ⅱ组是肉羊生产理想的杂交组合,Ⅴ组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适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肉羊最优杂交组合模式,以巴彦淖尔市存栏量较大的蒙寒羊(Mh)为母本,以杜泊羊(Dorper)、东弗里生羊(Eastfrierian)和萨福克羊(Suffolk)为父本,进行二元杂交,每个组合60只母羊,测定每组的产羔数及后代羔羊的生长性能,每个组合抽取10只6月龄羔羊测定其产肉性能和羊肉品质。结果显示:东×蒙寒(EMh)杂交组合产羔率较高,F1代羔羊断奶前日增量、3-6月龄平均日增量、断奶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及屠宰后胴体质量均显著高于杜蒙寒(DMh)和萨蒙寒(SM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蒙寒(Mh);屠宰率东蒙寒(EMh)较高,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3个杂交试验组的背脂厚度和肋肉厚(GR)显著小于对照组,尾质量极显著小于对照组,眼肌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3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东蒙寒(EMh)羔羊肉中的粗蛋白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脂肪含量和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S和n-6∶n-3比例合理。可见,蒙寒羊与杜泊羊、东弗里生羊和萨福克羊杂交后F1代羔羊的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和羊肉品质都有较大改善,东×蒙寒(EMh)杂交组合优势最明显,适合在当地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及屠宰测定分析,对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能显著提高本地山羊产羔率、羔羊成活率、生长速度、屠宰率和净肉率,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