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武汉城市罔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介绍了武汉城市圈的概况,然后分析了研究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若干建议,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趋势,认为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应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结合,使得优化后的土地资源最终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借助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内蒙古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内容、指标及权重。并通过内蒙古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根据内蒙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3.
借助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包头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内容、指标及权重。并通过对包头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根据包头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入手,介绍了其基本内涵和研究进展,阐述了新疆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新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思路,即加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研究,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研究在对国内外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全面回顾的基础上,系统概括了其研究历程与阶段,总结了其理论与模型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创新和深化。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研究在对国内外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全面回顾的基础上,系统概括了其研究历程与阶段,总结了其理论与模型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创新和深化。  相似文献   

7.
胡动刚  刘忻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327-1331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综合分析法分析武汉城市圈的土地状况,建立土地节约和集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相应的研究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在武汉城市圈和3个观察员城市内积极开展节地集地评价工作,有助于“双保工程”(保经济建设、保耕地红线)的实施,加速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武汉“1+8”城市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武汉城市圈内9个城市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方法中的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土地利用区域变化差异模型来分析武汉城市圈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动态分析能够很好的揭示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76%/年,远高于其他八个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方面,增加最多的武汉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变化量为0.463,而咸宁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减小了0.609,是减少最多的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方面,耕地变化主要集中在武汉市、黄冈市和咸宁市,园地变化集中在武汉市和孝感市,交通用地变化则集中在武汉市、孝感市和咸宁市。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出发,采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得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构建全区土地资源宏观分区.包括城市发展核心区、城镇综合拓展区、现代生态农业区、旅游休闲观光区和生态屏障保护区;研究提出优化配置长寿区土地资源,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尹珂  肖轶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0):200-205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人地矛盾困境,实现土地合理利用和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基于不同目标和不同角度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并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进行了总结.通过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1)加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与创新.需要从战略性角度研究土地系统及其持续发展,用量化的模型方法研究现代土地资源管理,才能满足土地管理科学的需要.(2)构建多尺度土地利用优化系统.应该试图寻找出不同尺度之间的具体融合点,实现土地利用优化系统的协调统一,使之更有效地指导制定国家政策和指导农业生产.研究结果和结论对促进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1996-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及人口数据,以2008年为规划基期年,按照人均用地指标法,预测规划目标年2015年、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需求潜力和供给潜力,并据此提出高、中、低三种挂钩方案,分别测算出其挂钩潜力,选出适合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挂钩方案,并就挂钩开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采取中、低挂钩方案时,武汉城市圈完全有能力开展挂钩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运用拓展的C-D生产函数和面板数据模型估算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基于贡献率的区域差异提出了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2001-2004、2005-2008、2009-2012、2001-2012年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1%、7.59%、10.04%、6.07%,建设用地投入对促进城市圈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2)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必要根据区域差异实施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3)按建设用地贡献程度和替代性,可将城市圈划分为建设用地依赖型、挖潜型和替代型三种管控类型,并从总量控制、增量分配、土地批供用查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通过划分建设用地管控类型进而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能够实现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  相似文献   

13.
刘莉  魏晋  高雪松  郑子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48-13150
应用多目标规划的相关理论,通过模型方法,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的基础上,以四川泸县为例,研究四川丘陵区耕地优化配置问题,并预测获得四川泸县2015年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指出,泸县应发展农业种植的优势,在发展粮食种植为主导的基础上,加强果园和林业发展;确保森林覆盖率不降低,适度地控制居民点扩展的速度,整合居民点及附近村庄的土地;加强未利用地的管理,补充泸县的耕地后备资源;提高丘陵地区耕地利用率,实现耕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武汉城市圈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计算各城市及武汉城市圈整体的信息熵、均衡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规律和驱动因素。研究结论:①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较差,但趋向于合理方向发展;②影响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众多,其中土地内在的特性和规律及政策、产业结构、区位可达性等外部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均面临着土地资源稀缺的困境。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人地矛盾突出,地下空间土地利用成为了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截至2008年,武汉地下空间建设总量约为2 200万m2,极大地促进了武汉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土地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地下空间土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总结武汉市地下空间土地管理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武汉地下空间土地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把握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演变及在当前生产格局下粮地匹配特征,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基尼系数和不平衡指数,通过分析2003—2019年全国31省(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粮食生产数据,系统分析了粮食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和资源匹配程度,结果表明: 稻谷和玉米种植逐渐向东北方向偏移,小麦种植逐渐向西北偏移;黑龙江和内蒙古等主产区在土地资源利用上不充分,导致土地生产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南和河北的粮食生产发展速度超过土地资源开发速度,耕地压力巨大。从发展趋势来看,人地矛盾、政策影响等因素将进一步加剧土地资源压力,对粮食生产和土地资源匹配形成更大挑战。因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需要统筹协调,避免粗放式发展经营,缓解高土地资源压力产区的生产压力,丰富种植结构,实现粮食生产与土地资源的匹配。  相似文献   

17.
从县域尺度对桃江县耕地空间布局、作物种植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不同地区的耕地结构优化研究提供案例,可以完善耕地结构优化框架体系,同时桃江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县城,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广大同类地区耕地结构优化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开展县域尺度耕地结构优化研究,研究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探索耕地资源最优配置,分析耕地结构优化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为区域耕地的动态平衡与区域调控,实现区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特别是对农业优势地区的耕地可持续发展,以及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