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稻米》1994,(1):43-43
1993年,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五省农怍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31个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徐丽珍 《中国麻业科学》2007,29(4):177-178,203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2000-2006年纤维亚麻育种的重大进展,育成的8个纤维亚麻品种的长麻率比1991—1999年育成品种高1.5个百分点,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原茎产量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已成为黑龙江、吉林、内蒙、新疆、云南、湖南等十几个省区生产上主栽品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亚麻产业的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9年浙江、湖南2省9县(市、区)12个乡镇38个行政村41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浙江省与湖南省稻农生产的超级稻品与常规稻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超级稻的单位面积产量、生产成本、总产值、净产值、纯利润均高于常规稻,但成本利润率低于常规稻0.91个百分点;超级稻品种单产湖南高于浙江,常规稻品种单产湖南低于浙江;超级稻生产成本利润率浙江为29.366%,湖南为12.843%,常规稻生产成本利润率浙江为27.348%,湖南为15.567%;在调查的品种中,成本利润率在40%以上的超级稻品种有新两优6号和中浙优1号,常规稻品种有秀水114.超级稻生产在产量和推广面积上还有较大的潜力,在大力推广超级稻品种的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也不能忽视优质常规水稻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黄发松  胡学应 《中国稻米》1994,(1):F003-F003
1994年1月,湖南、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分别为17个和16个,认定的分别为5个和3个。兹以水稻为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湖南早稻生产状况分析及育种技术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庆国  伏军 《作物研究》1995,9(1):25-27
通过对湖南1980~1993年水稻倦早稻的总产,单产及播种面积的变化状况,早稻当家品种(组合)、主体品种(组合)与审定品种的变化与应用状况等的分析,找出了湖南早稻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今后早稻育种的目标应是以高产为主,加强早熟与中熟偏早类型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6.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大豆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参加1992-1994年湖南春大豆区域试验的6个品种为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性状和特性的平均值进行综合评判的结果表明,这种综合评判,比单纯依靠产量综合方差分析对参试品种进行评价更准确、更全面。  相似文献   

7.
2012年收集湖南推广种植的92个杂交稻品种,在湖南桃江稻瘟病鉴定中心病圃鉴定了它们的稻瘟病抗性。结果表明,供试92个杂交稻品种依据抗性综合指数评价,表现抗病(中抗至高抗)的品种有43个,感病的品种有49个;相关性分析表明,苗叶瘟病情指数、穗颈瘟病情指数、穗颈瘟损失指数和抗性综合指数这4个指标相互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苗叶瘟来初步判断品种的抗瘟性及预防穗颈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紫菜薹地方品种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中国特产紫菜薹的分布,主要农艺性状分类和代表性品种,将紫菜薹种质资源分为湖南品种群、四川品种群和湖北品种群,认为紫菜薹种质资源有长沙、武汉、成都三个原产中心。  相似文献   

9.
为了鉴定我所新选育品种的生产潜力、品种特性和适应范围,为生产上推广良种提供依据,1982年-1984年在长江流域麻区的湖南和浙江二省进行了黄麻长果种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0.
秀字号大麦新品种(品系)自1986年投入生产后,表现早熟、千粒重高,抗(耐)病、耐湿、适应性广、丰产好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也受到农、工、贸各部门青睐。推广面积迅速,如秀麦1号(原名秀79-2)前后经浙江、湖南、辽宁等省大麦品种审定(认定);福建省三明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南省衡阳市和长沙市等四个大麦品种审定,成为浙江、湖南、辽宁、福建等省大麦主评品种之一,1986年一1993年累计推广面积2亡.二万公顷以上。秀麦二号(原名秀87-8)1993年5月7日通过浙江省大麦品种审定,1993年浙江省嘉兴市种植面积2.34万公顷,成为嘉…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一季晚稻生长季节介于中稻和双季晚稻之间.至2011年有37个品种(组合)通过湖南省审定.但优质稻品种尚不能满足需求。本研究征集了湘晚籼13号、中健2号、创香5号等10个优质常规品种(系),以黄华占为对照,在湖南长沙进行了一季晚籼稻品种的适应性研究。试验表明:创香5号、湘晚籼13号、香中籼16、农香18表现优质与高产结合好,农艺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三叶草品种的农艺性状与营养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出在湖南省低海拔地区适应性较强的三叶草品种加以推广应用,2003~2005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6个三叶草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观察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在湖南省低海拔地区,加拿大普通型红三叶越夏能力强、抗病虫性强、鲜草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海发三叶草和海发白三叶表现较好,粗蛋白含量高;瑞文德白三叶营养价值高,但鲜草产量低。这4个三叶草品种均可在湖南低海拔地区种植,但以加拿大普通型红三叶最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2019,(6):68-74
2016年分别在湖北荆州、湖南桃源、安徽庐江3个不同生态区,利用自然发生的热害天气调查了23个杂交稻新品种及对照丰两优4号在不同生态区始穗前后遭遇高温的天数及其结实率,对各品种的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3个试点经历了强度大致相同的2段持续高温期,湖南桃源试验点中受高温危害品种比例最高,其次是湖北荆州,而安徽庐江地区由于播种迟,几乎所有品种在抽穗前后都避开了高温期,品种结实率基本正常。始穗前后均遭遇高温会加剧结实率下降,其下降幅度高于仅始穗前或始穗后遭遇高温;热害对杂交稻结实率的危害具有累加效应,热害天数越长,结实率下降幅度越大。对湖北荆州和湖南桃源2地受高温影响的各杂交稻品种进行耐热性筛选,发现其中4个表现为热敏感型,7个为耐热型,13个为疑似感类型。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湖南优质稻研发的历史背景及相关对策,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优质稻新品种研发的主要历程,并根据研发重心变化将其归纳成四个主要发展阶段,详细列举了各阶段代表品种及特色。此外,本文还总结了40年来湖南优质稻品种研发、评价体系、配套技术和产业化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剖析了目前优质稻研发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成文  肖深根 《作物研究》2014,(3):288-290
为进一步筛选和拓展适宜湖南栽种的槟榔芋种质资源,在湖南望城对比分析了福建福鼎槟榔芋、广西荔浦槟榔芋以及湖南祁阳槟榔芋3个品种在湖南省生态区域种植的生长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福建福鼎槟榔芋的地上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都高于其他两个品种,侧根干重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福建福鼎槟榔芋的产量显著高于广西荔浦槟榔芋和湖南祁阳槟榔芋,主要表现在芋头个体的差异上。因此,福建福鼎槟榔芋可以在湖南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洪涝灾害后晚稻救灾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从东北引进8个不同熟期粳稻品种在湖南开展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1)在湖南能正常成熟的东北粳稻品种,全生育期与原产地相比缩短了15~45 d,产量在1.43~9.61 t/hm2,其中7月上旬播种的品种,平均产量为7.51 t/hm2,生育期较短,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均能安全齐穗。(2)3个播期能正常成熟的品种表现因类型而异,晚熟品种整体表现优于特早熟早粳、早熟早粳和中早熟早粳,主要是产量较高,稻米品质较优。从应急性避灾救灾和改善湖南稻米品质状况来看,可以利用东北晚熟粳稻品种作为湖南晚稻品种栽培,但是其播种期不宜太晚,最适宜播期为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7.
本届国家红麻新品种(系、组合)生产试验于2010年分别在福建漳州、湖南沅江、广西南宁、河南信阳四个试点进行。由福建农林大学等国内三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系)共八个。全文对参试品种(系)的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其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生育期等方面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我所于2007~2013年承担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工作,先后对参试的12个茶树新品种进行了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性鉴定,并对每个参试品种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我所于2003~2009年承担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工作,先后对参试的17个茶树新品种进行了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寒性鉴定,并对每个参试品种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对湖南、四川、浙江、福建、安徽和台湾选育的23个茶树品种在湖南长沙的成活率、物候期、抗寒性、生化成分、制绿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一芽一叶期有4个品种达到特早生种水平,12个品种达到早生种水平;春季氨基酸含量3.67%~6.23%,6个品种春季氨基酸含量达到5%以上;茶多酚含量17.23%~26.23%;咖啡碱含量3.36%~4.87%;酚氨比<7;10个品种制绿茶品质比较突出,本省品种较省外品种更有优势;8个品种抗寒性比对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