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研究牛粪垫料环境性乳房炎的安全性和对泌乳牛趴卧行为的影响,试验在完达山奶牛养殖小区选择2栋相同的散栏式泌乳牛舍分别作为试验舍和对照舍。试验牛舍采用橡胶垫+牛粪垫料卧床,对照牛舍采用橡胶垫卧床,测定了牛粪垫料使用前后环境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数量、泌乳牛后躯的清洁度及泌乳牛的趴卧行为。结果表明:试验牛舍使用橡胶垫+牛粪垫料卧床3 d后奶牛环境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数量并未显著增加(P0.05),说明牛粪垫料不会增加泌乳牛患环境性乳房炎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泌乳牛每天的趴卧时间增加2.2 h(P0.05),趴卧前的准备时间减少64.1s(P0.05),每天趴卧次数增加2次(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泌乳牛后躯清洁度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1.7,2.1分。根据清洁度分类原则,对照组属于分类一,为轻度污染;试验组属于分类二,为中度污染。说明牛粪垫料可以提高泌乳牛的舒适度,但也会使泌乳牛后躯的清洁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泌乳牛舍建筑结构及其配套设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北省奶牛场泌乳牛舍建筑结构及其配套设施的差异,选取188个存栏规模在110~23000头不等的奶牛场,对泌乳牛舍建筑结构、环境控制设备、其他配套设施等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河北省冷应激严重区域的泌乳牛舍以全封闭舍和半开放舍为主,热应激严重区域多为棚舍和半开放舍。河北省泌乳牛舍屋顶类型以普通双坡形式为主,约95%泌乳牛舍屋顶建材为复合保温板,约30%泌乳牛舍屋顶安装有透明采光带。全省90%以上泌乳牛舍内装有通风降温设施。清粪方式以铲车清粪为主,约45%奶牛场建有粪污处理设施。近几年随着奶牛舍改造升级,约90%牛舍内设置卧栏、颈枷。卧床垫料主要为沙子和牛粪。电加热保温饮水槽、照明设备、TMR已在全省普遍应用。本调研可为全省新建泌乳牛舍的设计及旧舍的改造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舍内设计 散栏式牛舍是指能够给奶牛提供一个采食、饮水、休息、运动和泌乳所需的相对独立自由活动的场所,将不良气候影响降到最小,自由卧床、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自动清粪相互匹配,并保证奶牛各种行为有足够的空间,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奶牛都可以在散栏式牛舍内进行日常生产活动,并且通风良好,劳动力成本低,牛舍使用寿命长。牛舍一般地基深80~100厘米,墙壁为24厘米厚的砖墙。  相似文献   

4.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当中的散栏式饲养管理模式,在国外奶牛养殖产业发达的国家是一项普遍应用的技术,它为改善奶牛饲养环境,提高奶牛单产,实现奶牛产业的安全、健康、高效生产提供了可执行的途径,是奶牛饲养模式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内近年来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和饲养者认可了散栏式的饲养管理模式,把国际先进的散栏式牛舍生产工艺和散栏牛舍建设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散栏式饲养管理技术引入了中国,一步步改善着国内传统的饲养管理模式.散栏式饲养管理模式也将是中国奶牛饲养行业的发展方向,将为中国奶牛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南方肉牛夏季生产中的热应激,在牛舍应用冷风机-纤维风管系统,结合两种不同的送风方式(上置置换通风和射流送风)来改善牛舍环境,并比较效果。以栓系饲养西门塔尔杂交牛为试验对象,对牛舍环境、肉牛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测定期间,与舍外相比,上置置换通风舍和射流降温舍温度降幅分别为2.8℃和2.4℃,相对湿度分别升高13.9%和11.9%,两舍之间温湿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射流送风舍0.7m及1.4m风速较上置置换通风舍分别高0.19和0.26m/s(P0.01);射流送风舍试验牛体感温度比上置置换通风舍低0.9℃(P0.01);氨气浓度低1.67mg/m~3(P0.01);试验期间,头部射流舍试验牛的平均呼吸频率比上置置换通风舍低11次/分(P0.01),皮温低0.5℃(P0.01)。研究表明,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冷风机-风管结合射流送风降温可更好地改善牛舍环境,缓解肉牛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6.
1散栏牛舍的重要性美国中西部地区最常见的泌乳牛牛舍为散栏牛舍,散栏牛舍能够使奶牛在舍内进行分群管理。在考虑建设什么样的散栏牛舍布局以及采用哪种散栏卧床时,要考虑劳动力花费、奶牛的舒适程度以及个人的喜好,来取舍优缺点。散栏牛舍是影响奶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与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奶牛场规划建设的实践,针对南方湿热地区养殖奶牛的不利条件,围绕奶牛的健康和福利,介绍了怎样从工程的角度为奶牛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从牛舍主体结构的选择和环境调控设备的选择两个方面介绍了在该地区建设散栏式牛舍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提出了以卷帘系统和摆头式风机为重点的调控设备,为我国南方散栏式牛舍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1牛舍环境 1.1保温: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习性,冬春季节尤其是北方异常寒冷,因此牛舍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8~16℃.在冷空气侵入,气温突然下降的时候,要及时关闭后窗和通风孔,确保牛舍的温度.特别对怀孕母牛、泌乳高产牛的牛舍要适当加温,保证舍内温度在16~20℃,新生犊牛的舍温要保持在35~38℃.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奶牛场不同牛舍牛群间大肠杆菌的传播情况,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分别在现代化奶牛场的泌乳牛舍、青年牛舍和犊牛舍收集空气样品,并采集泌乳牛的粪便,分离、鉴定大肠杆菌相似性,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同源性鉴定分析后,可知从泌乳牛的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从牛舍内空气中分离到的部分大肠杆菌(23%)相似性可达85%以上。结果表明,从泌乳牛的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能够对环境造成生物污染,在泌乳牛舍中形成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并在不同牛舍间随空气传播,该结果对奶牛场牛舍环境消毒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并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1原则寒冷地区肉牛饲养方式的改变。黑龙江省规模化肉牛场应该由原来的栓系饲养方式改为散栏式饲养方式。栓系式饲养严重限制了肉牛的活动,不利于动物的健康,满足不了动物的行为需求。同时,肉牛的饮水只能采用饮水杯或食槽兼用水槽,为避免供水管路和饮水设备受冻,舍内的温度必须保持在零度以上。因此,为了保温就只好限制肉牛舍的通风换气,使得舍内污浊、潮湿的空气无法排出。加强牛舍的保温设计。  相似文献   

11.
以清镇草地奶牛示范场与传统牛舍花溪奶牛场的泌乳奶牛及设施为试材,在肢蹄病发生率、能量损耗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散栏牛舍比传统牛舍肢蹄病发生率低13.44%;(2)橡胶垫牛床比传统牛床能量损耗每天减少1.521MJ。  相似文献   

12.
1奶牛舍的建筑要求 奶牛舍建筑的总体要求为:牛舍要坐北朝南,并以南偏东15度为好,但均应依当地地势和主风向等因素而定。跨度一般为12m以内,净高3.5m,牛舍面积一般按每头5m。考虑,运动场按每头牛20m。考虑,环境要求牛舍内应干燥,夏季能隔热,冬季能保温。并应有一定数量的门窗和通风口,以满足牛只进出,牛舍采光和通风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1牛舍对奶牛福利的影响1.1牛舍规划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空旷开阔、向阳避风、地面平整和环境幽雅宁静之处。在牛舍周围和道路两旁应植树种草。养殖区应包括,泌乳奶牛舍、挤奶舍、产房、犊牛舍、干奶与妊娠牛舍、育成牛舍、隔离牛舍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发挥肉牛在北方冬季环境条件下其最佳生产潜力。[方法]设计了散栏保温牛舍和开放式散栏牛舍2种类型畜舍形式,分别在牛舍中心距离地面0.5m和1.5m处进行温度、湿度测定。[结果]舍内平均湿度为100%,最低温度为-0.6℃,育肥牛平均日增重达到0.83kg/头。[结论]散栏式牛舍冬季湿度大、温度低,牛只采食自由性较大,可改为采用颈杠式,固定床位,设有分隔栏方式,减少温湿度蒸发,同时可避免争食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误区一:管理粗放农村牛圈舍多数简陋,一些育肥牛舍的舍温偏低,粪尿清理不及时,舍内潮湿,牛体不刷试,不晒太阳,养牛首先要搞好牛舍建设,因地制宜建造冬暖夏凉的牛舍,冬季要作好保温,使舍温保持在5℃以上。每天定时清除粪便,中午通风  相似文献   

16.
1建造牛舍牛舍场地要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距交通干线远的地方。为了防疫,要远离皮革厂、肉类加工厂和屠宰场等地。夏天要遮阴凉爽,冬天背风暖和。按每头牛所需面积与饲养规模计算牛场建筑面积,通栏育肥牛舍每头牛占23~46平方米,有隔栏的牛舍每头牛占16~26平方米。舍内宽敞明亮,通风良好,设有牛床、饲槽、粪沟、人行道及饲料加工间。  相似文献   

17.
1牛舍内的奶牛观察泌乳牛回牛舍后上颈枷吃草的情况。健康的泌乳牛挤完奶回到牛舍后,应立刻上颈枷吃草,不上颈枷吃草的牛常是有病的牛,应注意检查这些牛。观察奶牛的反刍情况,牛吃饱后在床上躺卧休息,若有60%以上的牛正在反刍,说明这个牛群整体健康状态良好。不反刍的牛可能是反刍已经结束,也可能是已经患病。对不反刍的牛,要观察其精神状态是否正常,鼻镜是否湿润,如果鼻镜无汗、干燥,可能是已经患病。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寒冷地区有窗牛舍冬季舍内环境质量,避免自然通风口结冰导致牛舍通风不足,试验选择吉林省某牛场68头育肥牛有窗牛舍,根据试验舍实际情况结合现有国内外推荐的冬季通风量和计算方法计算出不同通风量,将试验分为5个试验阶段,每个试验阶段通风量分别为3 060.0、3 816.29、4 387.56、6 636.67 m~3/h,并对舍内环境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现有国内外推荐冬季通风量和计算方法所得到的通风量均不能使舍内环境指标满足国家牛舍环境标准;二氧化碳平衡更适合作为低温高湿牛舍通风计算依据,但热量单元hpu(动物在20℃时1 000 W总代谢热)的二氧化碳产生量系数取值0.185 m~3/(h·hpu)过小,推荐取0.20、0.22、0.24 m~3/(h·hpu);屋顶机械通风模式虽然没有显著改善舍内CO_2和NH_3浓度,但是加强了舍内地面的干燥程度,在00:30牛只躺卧比例随通风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增加了90.2%(P0.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夏季热应激期间不同牛舍环境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选取同一牛场中开放式牛舍和全封闭牛舍的奶牛作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10月,每天监测牛舍内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并以周为单位计算温湿度指数。每日15:00在2栋牛舍的泌乳牛中随机挑选12头测量直肠温度,并通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监测每月所有泌乳牛产奶数据。结果显示:6—8月期间开放式牛舍内温湿指数(THI)大于72,处于热应激状态;而全封闭牛舍内温湿指数始终维持热应激的临界状态。6—9月期间开放式牛舍中奶牛直肠温度显著高于全封闭牛舍(P0.05)。全封闭牛舍全群产奶量变化幅度小于开放式牛舍,且全封闭牛舍中牛奶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开放式牛舍(P0.05)。综上,与开放式牛舍环境相比,夏季热应激期间全封闭牛舍环境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牛舍环境处于稳定状态,对奶牛产奶性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20.
<正>1建造牛舍牛舍场地要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距交通干线远的地方。为了防疫,要远离皮革厂、肉类加工厂和屠宰场等地。夏天要遮阴凉爽,冬天背风暖和。按每头牛所需面积与饲养规模计算牛场建筑面积,通栏育肥牛舍每头牛占23~46平方米,有隔栏的牛舍每头牛占16~26平方米。舍内宽敞明亮,通风良好,设有牛床、饲槽、粪沟、人行道及饲料加工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