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123-2128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H-1R弱毒株在仔猪体内的增殖及其诱导抗体产生的规律。本试验将PRRSV CH-1R弱毒株肌肉注射免疫9头45日龄健康仔猪,于免疫后0,7,14,28,35和42 d通过前腔静脉采取新鲜血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RRSV在猪体内的增殖,ELISA方法检测抗PRRSV抗体,并利用基于PAM细胞建立的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结果显示:PRRSV CH-1R弱毒株免疫仔猪后7 d病毒在100%仔猪体内开始复制,免疫后7~14 d时100%仔猪出现病毒血症,且病毒拷贝数达到最高,28~35 d时56%仔猪病毒血症消失,42 d时67%仔猪病毒血症消失;ELISA检测发现免疫后7~14 d仔猪均未产生抗PRRSV抗体,28 d时44%仔猪开始产生抗PRRSV抗体,42 d时78%仔猪抗PRRSV抗体水平达到最高,有2头猪在0~42 d一直未检测到抗PRRSV抗体;利用基于PAM细胞上建立的检测中和抗体的方法检测,免疫后7~14 d均未产生中和抗体,28 d时仅有22%仔猪产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35 d时78%仔猪产生中和抗体,且在42 d时其中和抗体水平达到最高。结果表明,PRRSV CH-1R弱毒株免疫仔猪后病毒血症在7~14 d达到高峰,免疫接种后28~42 d大部分仔猪病毒血症逐渐消失,即病毒增殖随时间呈递减趋势;抗PRRSV抗体及中和抗体均在免疫接种后28 d开始出现且在42 d抗体水平达到顶峰,即抗体水平随时间呈递增趋势。抗PRRSV的ELISA抗体与中和抗体水平呈正相关,而抗PRRSV中和抗体水平与病毒增殖呈负相关,但是有33%仔猪体内一直存在病毒,表明PRRSV CH-1R弱毒株免疫仔猪后,可诱导较低水平的抗体免疫保护反应,同时也可引起较低水平的病毒血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使用细叶桉树的树叶制备成的桉液作为病毒致弱的试剂,将不同稀释度的桉液分别作用于锦鲤鳍条细胞系和在锦鲤鳍条细胞系复制的锦鲤疱疹病毒。结果表明,桉液浓度越高KF-1细胞增殖越困难。桉液浓度低于1:400时,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当桉液浓度在1:400时,其病毒抑制率达到77.2%。用统计软件SPSS11.5的Linear-regression分析直线回归方程为,y=0.375x+6.264,R=0.971,P0.05。说明桉液的浓度与病毒抑制率间有相关直线关系。即药物浓度越高,抑制病毒增殖的能力越强,其量效关系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3.
20日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阴性健康仔猪滴鼻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Hn-1/06强毒株和BJ-4弱毒株,于接种后0、5、11、18、30、40、50 d无菌采血,制备血清和分离白细胞,并在感染猪发病死亡或第50天后分别剖杀取各器官组织.经RT-PCR方法检测,强弱毒株在血清、白细胞和各组织器官内分布基本一致;经ELISA方法和免疫荧光抑制试验及IFA流式细胞术检测,强弱毒株感染均诱导机体产生抗N蛋白抗体,强毒株的抗N蛋白抗体产生早于弱毒株;强毒株感染未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弱毒株感染后第30天诱导产生了较低水平的中和抗体,随后逐步升高;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强毒感染猪CD3+T淋巴细胞及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均下降,CD4+/CD8+比值远远小于对照组,弱毒感染猪CD3+T淋巴细胞及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先下降,40 d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CD4+/CD8+比值先下降,11 d后开始逐步上升,18 d后超过对照组,近50 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说明,在强毒株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被抑制,不能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导致病毒快速增殖复制;在弱毒株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先被抑制,后免疫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水平,使体内病毒进一步被清除.  相似文献   

4.
锦鲤疱疹病毒能在宿主体内持续性潜伏感染,被感染的鲤鱼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来抵抗病毒侵袭。笔者概述了被感染鲤鱼的抗锦鲤疱疹病毒的免疫应答及参与免疫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相互作用,从免疫学角度论述了锦鲤疱疹病毒与被感染鲤鱼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在免疫牛体内的产生及其消长规律,评价IBRV LNM株致弱疫苗的保护效力,并确定免疫持续期,本实验对免疫试验组牛每头颈部肌肉接种制备的IBRV LNM株致弱疫苗104.5 TCID50/mL,监测血清抗体效价,进行免疫期的确定。在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分别抽取3头免疫组和两头对照组牛采用IBRV-LN01/08强毒株进行攻毒试验,每头牛的攻毒剂量为107.0 TCID50/mL。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12个月时,中和抗体效价仍维持在1∶11以上。攻毒结果显示3个时间点强毒攻击后,疫苗对免疫牛均具有良好的保护力。研究表明IBRV弱毒疫苗可有效地保护免疫牛抵抗IBRV强毒株的攻毒,其免疫持续期最少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VR2332弱毒株经滴鼻和注射两种途径接种仔猪的病毒血症、抗PRRSV抗体以及抗PRRSV中和抗体的差异,选取20日龄健康仔猪9头,随机分3组,即滴鼻组、注射组和对照组。在感染后第0、3、7、11、15、19、23、27、31、35、39、43天前腔静脉采血,于第43天采血后摘取猪的脾、颌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并无菌收集猪肺泡巨噬细胞(PAM),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载量。用ELISA方法检测抗PRRSV抗体效价,用基于PAM的中和试验检测抗PRRSV中和抗体效价。结果显示:仔猪感染PRRSV后,①滴鼻组第3天只在2头猪血清中检测到PRRSV,第15-19天病毒血症达到高峰,病毒拷贝数均大于104拷贝·μL-1,第27天后病毒血症消失;注射组第3天从3头仔猪血清中均检测到病毒,在第15-23天病毒血症达到高峰,其中第19天病毒拷贝数大于105拷贝·μL-1,病毒血症从第31天后开始消失。②从几种淋巴结和PAM中均检测到PRRSV,且注射组的PRRSV拷贝数稍高于滴鼻组。③均在第27天从血清中检测到抗PRRSV抗体,随后抗体水平一直处于逐渐上升趋势,且第35-43天,注射组的抗PRRSV抗体水平高于滴鼻组。④滴鼻组在第35天之前抗PRRSV中和抗体效价都小于1∶2,第43天抗PRRSV中和抗体效价为1∶2;注射组在第3、11和19天的抗PRRSV中和抗体效价均小于1∶2,第27、35、43天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1∶4、1∶8、1∶4。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组的病毒拷贝数一直为滴鼻组的10~100倍,且病毒血症持续时间更长;注射组血清中抗PRRSV抗体产生的时间比滴鼻组早,并且抗体水平比滴鼻组高;滴鼻组抗PRRSV中和抗体水平很低,注射组产生的抗PRRSV中和抗体比滴鼻组早且抗体水平高。综上所述,VR2332弱毒株经注射免疫比滴鼻免疫能刺激猪产生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但同时也会引发更高水平的病毒血症。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猫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时,从猫的唾液中发现了杯状病毒.通过对病毒进行分离和形态学、理化学、动物感染试验和分子生物学等鉴定,证明该病毒为猫杯状病毒(FCV)自然弱毒株.免疫试验证明,该毒株可以诱导猫产生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且能持续50周以上,并能抵抗FCV强毒株攻击而不发病.  相似文献   

8.
为证实GP5蛋白B表位是否具有诱导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中和抗体的能力,本实验合成了PRRSV CH-la株和高致病性PRRSV(HP-PRRSV)HuN4株B表位的短肽,分别免疫家兔制备两份特异性多肽抗血清.此外,将12头PRRSV及其抗体均为阴性的健康仔猪以HP-PRRSV HuN4疫苗毒株(HuN4-F112)进行基础免疫,然后用强毒株(HuN4-F5)进行多次接种,制备猪高免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结果显示,两份多肽抗血清均能与PRRSV经典株和变异株发生特异性反应,IFA抗体效价无差异,表明两份血清没有显著差异.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两份多肽抗血清均不具有中和PRRSV活性.间接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猪高免血清中针对B表位肽的ELISA抗体水平与血清抗PRRSV中和抗体之间没有正相关关系,而且B表位肽不能抑制中和抗体.以上结果表明HP-PRRSV B表位不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从山东地区分离的多株Ⅰ型鸭病毒性肝炎毒株中筛选出免疫原性优良毒株CL,将其在SPF鸡胚中盲传致弱后制备鸭肝炎弱毒疫苗。安全检验、保存期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鸭肝炎弱毒疫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20℃条件下可保存6个月以上;接种后抗体产生快,3d便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7d时抗体中和效价为26.3,一次免疫抗体可维持6周以上。  相似文献   

10.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山东地区分离的多株Ⅰ型鸭病毒性肝炎毒株中筛选出免疫原性优良毒株CL,将其在SPF鸡胚中盲传致弱后制备鸭肝炎弱毒疫苗。安全检验、保存期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鸭肝炎弱毒疫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20℃条件下可保存6个月以上;接种后抗体产生快,3d便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7d时抗体中和效价为2^63,一次免疫抗体可维持6周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针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超强毒株(VVMDV)的新的预防方法。用禽痘病毒(FPV)和火鸡疱疹病毒(HVT)重组体来表达MDV抗原获得成功。研究发现,MDV血清Ⅰ型中的糖蛋白B(gB_1)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原,对具有遗传特征性的易感鸡群提供免疫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FPV—gB_1,重组体免疫效果可抗被MDV的母源抗体所减弱,构建表达MDV和新城疫病毒(NDV)抗原HVT重组体能有效抵抗马立克病和典型的新城疫病,抗MDV和NDV的母源抗体并不能显著地影响细胞介导的HVT重组疫苗的免疫效果。反转录病毒插入诱变以及表达MDV抗原产生免疫作用的其它方法在本文中一并讨论。 简介 八十年代以来,MDV超强病毒株(VVMDV)的出现促使HVT和MDV血清2型复合物或是HVT和致弱的MDV血清1型复合物联合用于WMDV预防接种。一些MDVⅠ型弱毒株如CVI998也被广泛使用。就MDV血清1型弱毒株而言,其在抗原性上几乎与病原株完全一致,因而从理论上讲比其它两型血清型应能更有效地诱发免疫应答。MDV血清Ⅰ型毒株通过系列传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灭活疫苗(HN1201-ΔgE株)免疫后对PRV流行毒株和经典毒株的保护效果,本研究对试验猪分别免疫PRV灭活疫苗(HN1201-ΔgE株)和PRV活疫苗(Bartha-K61),免疫后第0、7、10、14、17、21、24和28天采血测定PRV gB抗体,并分别使用PRV流行毒株HN1201株和经典毒株闽A株测定免疫后第0、7、14、21和28天血清的中和抗体水平,于免疫后第28天分别使用HN1201株和闽A株攻毒并观察,之后测定体温,测定攻毒后第7和14天PRV gE抗体,及攻毒后0~8 d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HN1201-ΔgE免疫组较Bartha-K61免疫组gB抗体和中和抗体产生早,且抗体水平较高。两个免疫组试验猪在攻毒后虽然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HC)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均为阴性,但HN1201-ΔgE免疫组试验猪脏器未见任何病理损伤,Bartha-K61免疫组试验猪部分脏器具有病理损伤。与未免疫对照组相比,2个免疫组试验猪在HN1201株和闽A株攻毒后,gE抗体转阳时间晚且排毒率低,HN1201-ΔgE免疫组gE抗体水平整体均低于Bartha-K61免疫组,攻毒后排毒检测中,Bartha-K61免疫组于2个毒株攻毒后第3~5天可检测到排毒,而HN1201-ΔgE免疫组全程未检测到排毒。研究结果表明,灭活疫苗(HN1201-ΔgE株)对PRV流行毒株和经典毒株均可提供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弱毒活疫苗在免疫牛体内抗体产生及其消长规律,评价弱毒疫苗的保护效力,并确定免疫持续期,本试验对免疫试验牛每头颈部肌肉接种BVDV SM株弱毒疫苗104.5TCID50,监测血清抗体效价,进行免疫持续期的确定。在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分别抽取5头免疫组和5头对照组牛,采用BVDV-JL强毒株进行攻毒试验,每头牛攻毒剂量为6×107.0TCID50/mL。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12个月时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仍维持在1∶1048以上。攻毒结果显示,在3个不同时间点进行强毒攻击后,免疫组所有动物白细胞数量都没有下降也没有分离到病毒,而对照组动物白细胞数下降均超过30%,6个月和9个月时动物血清中均能分离到病毒,而12个月对照组动物由于年龄大,没有分离到病毒,因此暂定此疫苗的免疫持续期为9个月。  相似文献   

14.
牛病毒性腹泻弱毒活疫苗免疫持续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弱毒活疫苗在免疫牛体内抗体产生及其消长规律,评价弱毒疫苗的保护效力,并确定免疫持续期,本试验对免疫试验牛每头颈部肌肉接种BVDV SM株弱毒疫苗104.5TCID50/头,监测血清抗体效价,进行免疫持续期的确定。在疫苗免疫后的6、9和12个月分别抽取5头免疫组和5头对照组牛采用BVDV-JL强毒株进行攻毒试验,每头牛攻毒剂量为6×107.0 TCID50/mL。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12个月时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仍维持在1∶1048以上,攻毒结果显示3个时间点强毒攻击后,免疫组所有动物白细胞数量都没有下降也没有分离到病毒,而对照组动物白细胞数下降均超过30%,6和9个月动物均分离到病毒,而12个月对照组动物由于年龄大,没有分离到病毒,因此暂定此疫苗的免疫持续期为9个月。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毒株灭活疫苗的免疫剂量及免疫后抗体的中和效价,选择初产母猪于产前42 d首次免疫,后海穴注射,间隔21日以相同剂量和方法加强免疫,免疫剂量分别为0.5 mL、1.0 mL、2.0 mL和4.0 mL,采集母猪血清和仔猪血清,采用变异强毒株、经典毒株CV777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分析免疫抗体效价,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IgG抗体效价。结果表明,2 mL、4.0 mL免疫剂量组血清抗体与变异毒株中和效价均≥1∶128,与CV777中和效价≤1∶64,二免后母猪血清IgG抗体S/P值均2.0,仔猪断奶时母猪血清抗体S/P≥1.4,0.5 mL、1.0 mL免疫组抗体中和效价、S/P值均较低。确定2 mL为最佳免疫剂量,加强免疫后血清抗体中和效价≥1∶128,对母猪损伤小,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为测定表达犬瘟热病毒(CDV)H基因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CAV-2/CDVLPH)免疫原性,25只45-50日龄犬(抗CDV中和抗体小于1∶2,CAV-2 HI抗体效价小于1∶2)随机分为5组进行免疫犬试验,第1组为CAV-2/CDVLPH免疫组,第2组为pVAXLPH免疫组,第3组为pVAXLPH和CAV-2/CDVLPH联合免疫组,CDV弱毒疫苗组和pVAX1空载体组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利用间接ELISA和CDV中和试验检测免疫犬的抗CDV体液免疫水平、CAV-2 HI试验检测免疫犬的抗CAV体液免疫水平、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免疫犬的抗CDV和抗CAV-2细胞免疫水平,分析CAV-2/CDVLPH的免疫性。结果,能够在各试验组免疫犬血清中检测到抗CDV ELISA抗体和抗CDV中和抗体,同时在第1组和第3组免疫犬的血清中检测到抗CAV-2的HI抗体,免疫犬的外周淋巴细胞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原刺激均有明显增殖,第2组的免疫应答水平低于第3组,第1组又高于第3组,但低于CDV弱毒疫苗免疫组,试验表明CAV-2/CDVLPH可同时诱导免疫犬产生抗CDV和CAV特异性免疫,CAV-2/CDVLPH与pVAXLPH相比能诱导犬产生较高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然而低于CDV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7.
在做荧光抗体检测病毒中和试验时,用不同毒株检测同一份血清样品经常出现不一样的效果。通过开展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和猪瘟病毒(法国Thiveral株)在ST细胞上的增殖研究,掌握猪瘟活疫苗收获抗原的最佳时间,选择更好的毒株进行荧光抗体检测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增值效果差,猪瘟病毒(法国Thiveral株)繁殖速度很快,在接种后30 h就能达到10~(5.4)TCID_(50)/mL,55 h达到最高峰10~(6.0)TCID_(50)/mL,72 h后呈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番鸭细小病毒病弱毒苗进行了不同母源抗体鸭群免疫效果试验研究,以及在高母源抗体水平下,不同含量的细小弱毒苗免疫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母源抗体对1日龄免疫细小弱毒苗(无论是高含量还是低含量)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尤其是在低母源抗体的背景下,1日龄免疫鸭小威弱毒苗会导致弱毒苗将母源抗体全部中和,导致7日龄将抗体中和为零。因此,本研究发现1日龄进行番鸭细小病毒弱毒苗免疫存在免疫缺陷,提高鸭群的母源抗体水平的同时低日龄免疫细小灭活苗或许是一种更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疫苗需要提供有效的交叉保护力对抗变异较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毒株,获得可预测PRRSV免疫保护力的评估指标可促进群体管理改善和疫苗研发项目的开展。中和抗体在动物和人的抗病毒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故通过特异性抗体中和病毒感染性的中和效力是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猪乙型脑炎(HW1株)细胞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用商品化的乙型脑炎鼠脑疫苗、乙型脑炎弱毒疫苗(SA14-14-2株)以及自制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HW1株)分别免疫仔猪,通过抗体水平监测试验、中和抗体试验、小鼠攻毒保护试验分别检测了其特异性抗体消长情况、中和抗体效价产生情况及疫苗对小鼠的攻毒保护率。结果显示,3种疫苗均能产生中和抗体,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免疫组中和抗体水平要高于鼠脑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组,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组对小鼠的攻毒保护率高于鼠脑疫苗免疫组,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抗体消长情况显示,至8周观测期结束,鼠脑疫苗免疫组的抗体阳性率为80%,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组抗体阳性率为100%。结果表明猪乙型脑炎(HW1株)细胞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优于鼠脑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