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对引进的8个苦荞麦品种进行了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西荞1号、黔苦3号、川荞1号、苦荞04-46和黔苦5号5个品种生育期适中,抗逆性较强,丰产性状好,比对照黑丰1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晋荞麦2号和西荞2号较对照增产不显著;六苦2081比对照减产23.14%,较对照减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2012年苦荞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2年在赤峰市进行9个苦荞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荞麦2号产量最高,可在赤峰地区推广种植,晋苦6号、云荞1号、川荞1号、川荞2号、吃鸽苦荞、大安苦荞、黔苦3号产量性状较差,不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进行冀北承德坝上及接坝地区2015年燕麦与荞麦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燕麦品种8个,分别为坝莜13号、坝莜8号、坝莜12号、坝莜14号、坝莜10号、白燕2号、坝莜9号、坝莜3号;初步筛选出甜荞品种12个,分别为丰甜1号、通荞1号、定甜2号、榆荞4号、信农1号、赤甜1号、TQ08-06(榆荞-5)、荞杂2号、通荞2号、北早生、晋甜E09-2、改良1号;初步筛选出苦荞品种9个,分别为赤苦荞2号、赤苦荞1号、ZNQ028、云荞1号、晋苦荞6号、定引1号、黔苦5号、西苦1号、通苦荞1。这些品种的适应性和表现有待于下年度进一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通辽地区荞麦产业发展,对14个不同生态地区的42个甜、苦荞品种进行3a试验研究,调查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在通辽地区种植的甜、苦荞品种生育期应控制在100d以内,才能保证正常成熟,参试甜荞品种蒙0530、赤甜荞1号和通荞1号与对照(CK)产量接近。苦荞品种中,增产率最高的为苦荞1307-893,产量为3 278.10kg·hm-2,平均增产1 543.5kg·hm-2,其次为黔苦5号、黔苦6号、六苦04号分别比对照增产1 063.35、689.40、295.65kg·hm-2,与对照产量接近的有云荞2号(1 878.60kg·hm-2)、晋苦荞2号(1 814.25kg·hm-2)、晋苦荞6号(1 752.60kg·hm-2)、川苦荞3号(1 664.55kg·hm-2)、酉苦1号(1 579.65kg·hm-2),这些甜、苦荞品种高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均适合在通辽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异分析法对引进的苦荞品种(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苦荞04-46的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当地苦荞(CK)、西荞2号、六苦2081、川荞1号、晋荞麦1号等,黔苦5号的综合性状最差。可见同异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与田间鉴评结果基本一致,而且同异分析法运算简便,结果全面客观,可在苦荞品比试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苦荞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对引进的8个苦荞品种进行连续两年的产量比较试验,并对主要农艺性状、生长整齐度和抗性、产量诸方面与当地的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晋荞2号、镇巴苦荞和黔威12号、九江苦荞产量明显优于广灵苦荞1号。晋荞2号、镇巴苦荞可在无霜期120d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四荞1号可在无霜期110d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大同地区适宜苦荞品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筛选适应大同地区生态条件的高产苦荞麦品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大同地区分别对‘黑丰1号’、‘六荞2号’、‘威宁3号’、‘湖南3-1’、‘西农9909’、‘六荞1号’、‘湖南1-2’、‘晋荞麦2号’、‘湖南3-2’、‘黑粒苦荞’、‘白苦荞’、‘黑苦荞’、‘苦荞’、‘黑绿荞’和‘额洛乌起’15个苦荞麦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苦荞’、‘晋荞麦2号’和‘黑苦荞’3个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高,较适宜在大同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适应于冀北坝上地区种植荞麦品种的高产性和适应性,以4个苦荞麦和2个甜荞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5年进行定点高产试验,研究6个荞麦品种的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区域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6个荞麦品种抗逆性均极强,耐旱、耐瘠薄、喜水肥,产量较为稳定;‘美国甜荞麦’是最适宜冀北种植的甜荞品种,产量1078.5 kg/hm2左右,其次为‘日本大粒’970.5 kg/hm2,甜荞麦需辅助授粉提高产量;‘冀苦荞2号’是最适宜冀北种植的苦荞麦品种,产量在2745 kg/hm2左右,其次为‘冀苦荞1号’2442.0 kg/hm2和‘川荞1号’2395.5 kg/hm2;甜荞麦生育期短,是较好的备荒作物,在冀北地区不适宜过早播种;中熟苦荞麦品种在冀北有特殊适应性,‘黑丰1号’因生育期较长,肥力较好的地块易徒长、不结实,种植风险较大。本试验结果得出结论:改进栽培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甜荞麦产量,苦荞麦同甜荞麦一样在冀北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张家口农业科学院科研育种优势,培育适宜冀北地区种子的苦荞新品种,填补冀北地区无自主苦荞新品种的空白,进行苦荞品种的选育。方法冀苦荞1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从湖南引进的一个当地品种,是经观察鉴定、品系比较、区域联合试验、生产鉴定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筛选成的一个高产早熟型苦荞新品种。结果该品种生育期88 d,千粒重18.4 g,株高111.7 cm;平均产量2 740.5 kg·hm~(-2),比北方地区主栽的苦荞黑丰1号增产745.7 kg·hm~(-2),增幅37.4%;比日本品种本地大粒荞增产1 305 kg·hm~(-2),增幅90.8%;蛋白质含量11.32%,比黑丰1号高2.29%;脂肪含量1.59%,比对照低0.95%。结论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力强,抗旱耐瘠性强,抗落粒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冀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不同荞麦品种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栽培表现,扩大选择更适合谊区荞麦的栽培品种.通过研究16个引进荞麦品种及2个当地品种在赤峰地区的栽培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结果表明赤峰1号和北早生可以作为甜荞优良品种引进,西荞1号、苦荞04-46和黔苦3号可作为苦荞推广品种在赤峰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苦荞发芽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荞不同发芽时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苦荞的综合利用及相关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对黔苦5号、沽源苦荞、西荞1号、川荞1号4个苦荞品种种子发芽0,3,6,9,12 d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定量检测,分析氨基酸间含量变化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判断发芽过程中氨基酸总量发生变化的主要特征氨基酸;应用聚类分析,研究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苦荞发芽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较大,发芽12 d后,黔苦5号、沽源苦荞、西荞1号、川荞1号总氨基酸含量分别由发芽前的5.40,5.31,4.03,3.82 mg/g增加至16.26,19.27,17.91,15.79 mg/g;苏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变化与多种氨基酸呈相反趋势,丝氨酸、天冬氨酸等9种氨基酸是苦荞发芽过程中含量发生变化的主要特征氨基酸,发芽6,9,12 d时4种苦荞芽的氨基酸含量不能明显区分。【结论】苦荞发芽前后氨基酸变化较大,可根据产品需要选择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9,(9):18-19
为筛选出适宜六盘水地区种植的苦荞品种,2014~2016年对各地引进的13个(对照九江苦荞)苦荞品种(系)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酉苦1号、晋苦荞2号、六苦04号、苦荞1307-893和云荞2号产量分别为124.06公斤/亩、115.69公斤/亩、113.61公斤/亩、112.65公斤/亩和110.20公斤/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9.49%、11.42%、9.42%、8.49%和6.14%,其他性状较优。初步说明,酉苦1号、晋苦荞2号、六苦04号、苦荞1307-893、云荞2号适宜六盘水市种植推广。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减产,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荞品种‘威苦1号'和‘黔苦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P_(333))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苦荞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适宜浓度的外源多效唑喷施苦荞可提高产量,两苦荞品种均以多效唑处理质量浓度130 mg/L时产量达到最高;通过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与相关分析表明,经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苦荞农艺性状中株高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  相似文献   

14.
晋北地区旱作苦荞麦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3,(4):321-323
以9个苦荞麦品种为材料,旨在筛选出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苦荞麦品种,并配套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荞麦生产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试验结果表明,黔苦3号、晋荞麦2号、黔苦5号产量居前3位,且生育期均为97 d,是适宜在晋北地区种植的中熟品种;川荞1号和西荞1号产量次之,生育期均为84 d,是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晋北地区无霜期较短,西荞2号和六苦2081生育期较长,在落早霜(2011年9月16日)时其籽粒成熟度还不到70%,造成产量减少,不适宜在晋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根据(第一轮)2019—2020年度山西省苦荞品种自主联合区域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法、高稳系数法对参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粱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和‘品苦荞1号’平均产量分别为 1920.1kg/hm21870.1kg/hm21850.1kg/hm21800.1kg/hm2,分别比对照‘晋荞麦(苦)6号’增产16.4%、13.3%、12.1%和9.6%,且差异显著,但这4个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高稳系数(HSC)分别为25.1%、27.8%、32.23%和26.7%,均小于对照‘晋荞麦(苦)6号’35.54%,均比对照高产稳产,且顺序为粱苦荞1号>品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由此得出,‘粱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和‘品苦荞1号’均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苦荞新品种,且高产稳产性顺序为粱苦荞1号>品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在山西苦荞产业发展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玉溪烟后本地苦荞品种退化、产量低、适应性差等问题,2020年在玉溪引种9个苦荞品种进行烟后种植试验及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宜玉溪烟后种植的适应性强、丰产性和稳定性好的苦荞品种。结果表明,供试苦荞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呈正相关,主茎节数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各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由大到小排序为主茎节数、单株粒数、主茎一级分枝、单株粒重、株高、千粒重。云荞1号产量最高,达2 740.14 kg/hm2,较对照增产16.10%,其次是云荞2号,达2 720.14 kg/hm2,较对照增产15.25%;黔苦6号产量排第3,达2 610.13 kg/hm2,较对照增产10.59%。丰产性和稳定性评价表明,云荞1号和黔苦6号在烟后种植的产量水平高且稳定性和适应性好,昭苦2号和格务在玉溪烟后种植具有较好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在玉溪烟后种植推广具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2014,(3):14-17
以两个苦荞品种川荞3号和川荞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荞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50 mmol/L)NaCl胁迫下,川荞3号叶片质膜透性即显著增加,而川荞4号无显著变化,川荞4号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说明低盐度对川荞4号叶片SOD活性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150mmol/L)NaCl胁迫下,两个苦荞品种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川荞3号增加幅度较大,两个苦荞品种根系活力、叶片SOD和APX活性均显著降低,川荞3号降低幅度较大。说明川荞4号的耐盐性明显大于川荞3号。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育适宜贵州种植的高产、优质荞麦新品种,以贵州地方品种八担山细米苦荞为亲本,采用系统选择法选育而成六苦3号荞麦新品种.在贵州省2009-2010年荞麦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为145.1 kg/667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2.16%,居参试品种第1位,2年9点次,8个试点增产,增产点占88.9%,增产6%以上的有7个点,达77.8%.该品种于2011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荞2011001号).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于冀北坝上地区种植的油用亚麻品种,丰富地区品种类型,笔者于2015—2016年对国内8个育种单位的12个油用亚麻新品种(系)在冀北坝上进行品种适应性试验,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异系数、方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主要经济性状的稳定性存在差异,‘定亚25号’、‘伊亚6号’、‘天亚10号’、‘陇亚14号’和‘宁亚22号’的籽实产量对环境敏感,‘定亚25号’、‘内44’、‘晋亚13号’、‘伊亚6号’和‘391’的单株果数对环境敏感;品种间产量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天亚11号’、‘坝选三号’的丰产性好,稳定性很好,‘晋亚13号’丰产性和稳定性较好,3个品种田间抗病性强,抗旱中等,适宜在冀北地区种植;‘天亚10号’、‘391’丰产性好,‘陇亚10号’稳定性好,可作为育种亲本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20.
荞麦是威宁县特色作物,黔苦5号为适应当地种植的优良苦荞新品种。探明黔苦5号在威宁县高海拔地区的合理播种量,为黔苦5号的稳产、丰产提供理论依据,进行黔苦5号不同播种量(1.5kg/667m2、2.5kg/667m2、3.5kg/667m2、4.5kg/667m2、5.5kg/667m2、6.5kg/667m2)的种植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