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6个油菜品种施用30g/hm~2的硒叶面肥,以空白为对照,探讨了硒叶面肥对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硒叶面肥对油菜农艺性状有一定影响,对油菜二次分枝角果数的影响显著,施用硒叶面肥与品种互作对油菜二次分枝角果数的影响显著;(2)施用硒叶面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有增产趋势,施用硒叶面肥的油菜单产均值为199.64kg/667m~2,比对照增加了6.8%;(3)施用硒叶面肥可以增加油菜籽粒的硒含量,施用硒叶面肥的油菜籽粒平均硒含量为0.2605mg/kg,比对照增加了0.1875mg/kg,在供试品种中,楚油杂79吸收能力最好(0.297mg/kg),华油杂9号次之(0.257mg/kg),惠油杂6815、德新油53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差,籽粒硒含量分别为0.207mg/kg、0.236mg/kg。  相似文献   

2.
对7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系)施用硒叶面肥,以空白为对照,探讨硒叶面肥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硒叶面肥对小麦结实率的影响显著(F=7.15F0.05);(2)施用硒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F=3.84F0.05)。施用硒叶面肥后小麦单产均值为311.82kg/667m~2,比对照增加4.2%;(3)施用硒叶面肥可以增加小麦籽粒的硒含量,施用硒叶面肥后小麦籽粒的平均硒含量为0.316mg/kg,比对照增加0.263mg/kg。鄂麦18、鄂麦596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强,籽粒硒含量分别达到0.487、0.357mg/kg;鄂麦398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差,籽粒硒含量仅为0.195mg/kg。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施用硒肥对小麦籽粒含硒量、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喷施不同亚硒酸钠溶液的施肥效果,在豫东潮土上进行了小麦喷施亚硒酸钠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亚硒酸钠对小麦产量、经济效益有显著的影响,喷施亚硒酸钠比对照喷清水可增产小麦1691.4~2443.2 kg/hm2,增产率13.6%~15.2%,每公顷净增收益2653.2~3820.8元.喷施亚硒酸钠溶液的处理小麦籽粒中硒的含量均比喷清水处理高,可提高硒含量0.07~0.14 μg/kg,提高幅度为124.1%~148.3%,其中喷亚硒酸钠溶液浓度达到15mg/kg时效果最好,表现为籽含硒量较高,增产幅度最大,净增经济收益最多.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不同锌源叶面肥喷施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及锌、铁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开展不同叶面肥喷施试验。小麦季设置去离子水(CK1)、尿素(CK2)、尿素+纳米氧化锌(U+ZnO)、尿素+壳聚糖纳米锌(U+ZnCNP)、尿素+普通七水硫酸锌(U+Zn)5种叶面肥处理;玉米季增加尿素与锌铁硒多元混合喷施处理(U+Zn/Fe/Se)。结果表明:各叶面肥喷施处理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对籽粒微量元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不同锌源与尿素混合叶面肥对小麦籽粒锌含量强化效果由弱到强依次为U+ZnCNP-1增加至40.52 mg·kg-1)、籽粒植酸与锌(PA/Zn)摩尔比显著下降42.1%,使籽粒锌生物有效性(TAZ)显著提高74.5%。对于玉米,与CK2处理相比,处理U+Zn/Fe/Se使籽粒锌含量提高32.3%(从14.93 mg·kg-1增加至19.60 mg·kg  相似文献   

5.
2010~2012年,通过玉米锌肥施用技术试验,重点研究了玉米施用锌肥的有效性及影响玉米锌肥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鲁北褐土化潮土上施用锌肥一般增产14.3%左右;以666.7m2基施1.0~2.0kg锌肥效果较佳,叶面喷施则以0.20%浓度硫酸锌效果最佳,喷施时期以苗期和拔节期施用效果较好,土壤有效锌含量在0.6 mg/kg以下时施用锌肥有稳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在3个供硒水平下,配施4个稀释倍数叶面肥,对鲜食玉米品种雪甜7401的籽粒硒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产量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36.4 mg/kg的叶面喷硒处理浓度下,配施不同稀释倍数叶面肥后,玉米籽粒硒含量均显著提高,增幅最大,为1 708.33%~2 330.00%;并且在配施叶面肥稀释倍数为750倍时,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大值;喷硒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显著,配施叶面肥后,喷施36.4 mg/kg较20.8 mg/kg更有利于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增幅为1.14%~6.06%;当稀释倍数为750、1 000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6%、5.4%;并且可溶性糖含量、产量均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综合考虑生理特性和籽粒硒含量,当以雪甜7401作为富硒鲜食玉米品种,广西缺硒地区可推荐叶面喷硒量为36.4 mg/kg,并配施稀释倍数为750倍的中量元素水溶肥料(耐普9),可获得较稳定产量、甜度较高、玉米籽粒硒含量符合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DB45/T 1061-2014(0.15-0.50 mg/kg)的富硒玉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叶面肥的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的富硒降镉效果,为富硒阻镉叶面肥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配制3种含硒叶面肥,分别在水稻破口期时或水稻破口前15~10 d一次性喷施,或在水稻破口前15~10 d和破口时分2次施用,每种施用方法总的叶面肥用量均设置15 000和30 000 m L/hm~22个水平。【结果】不同叶面肥配方、用量及喷施时期均显著影响水稻对硒的吸收,其中配方三叶面肥富硒效果好于其它配方,水稻破口期喷施含硒叶面肥对硒的吸收利用高于在破口前喷施。叶面肥喷施时期对精米镉含量影响显著,早稻于水稻破口前15~10 d和破口时2次喷施处理的镉含量要低于水稻破口时一次喷施处理,在晚稻于破口前15~10 d分别一次性喷施配方一、配方二和配方三叶面肥15 000 m L/hm~2水平时精米镉含量分别比对照低73.9%、56.9%和70.6%;喷施30 000 m L/hm~2水平时,分别比对照低70.0%、73.1%和68.6%。【结论】在轻度镉污染的稻田上,于水稻破口前15~10 d喷一次配方三叶面肥15000 m L/hm~2,能达到较好的富硒降镉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青菜和青花菜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施肥、施用绿博液体有机肥7 500 kg/hm2作底肥、施用绿博液体有机肥7 500 kg/hm2作底肥+喷施液体有机肥(喷施2次500倍液)对蔬菜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绿博液体有机肥为底肥并配施叶面肥的效果最显著,可缓解土壤酸化、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促使蔬菜增产达13.73%~31.37%。  相似文献   

9.
通过小区试验的方法,探讨微量元素叶面肥料对玉米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玉米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料比对照亩增产44.9kg,增产幅度6.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在水稻齐穗期对各个处理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和螯合硒,研究对水稻籽粒含硒量、水稻茎叶含硒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硒肥后,与对照相比,水稻产量基本随喷硒浓度升高而增加;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的1组中,喷施2.0 g/hm~2亚硒酸钠处理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最好,达到了16.78%;喷施2.5 g/hm~2亚硒酸钠处理中糙米含硒量最高,达到了0.142 mg/kg,经方差分析,与CK相比差异显著;叶面喷施螯合硒的1组中,喷施2.5 g/hm~2螯合硒处理产量和糙米含硒量均达到最高值,与CK相比增产达到了19.35%,含硒量达到了0.236 mg/kg,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可见叶面喷硒可明显提高水稻茎叶中的硒含量,对水稻的良好生长起促进作用。在叶面喷施硒含量相同的前提下,喷施螯合硒肥的处理产量明显高于喷施纯亚硒酸钠,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有机硒肥喷施量和次数对黑糯玉米籽粒硒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及适宜的施用方式,以黑糯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的有机硒肥喷施量(1.5、3.0、6.0 g/hm2)和喷施次数(1、2次)处理,测定玉米籽粒花青素、硒等含量.结果 表明,喷施有机硒肥显著提高了籽粒花青素和硒含量,同一喷施次数,随施硒量增加,籽粒花青素含量呈降低趋势,而籽粒硒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喷施2次的花青素、硒含量高于喷施1次,且喷施2次,施硒量1.5 g/hm2的籽粒花青素含量最高,达0.53 mg/g,施硒量3.0 g/hm2的籽粒硒含量最高,达0.24 mg/kg;喷施有机硒肥可促进籽粒铁、锌、锰积累,降低玉米籽粒铬、镉含量,施硒量6.0 g/hm2,喷施2次的籽粒铁、锌、锰含量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39%、35%、27%,镉含量最低,降低22%,施硒量3.0 g/hm2,喷施2次的籽粒铬含量最低,较对照降低49%.在玉米吐丝期和之后7d喷施2次,且施硒量1.5~ 3.0 g/hm2有利于增加黑糯玉米籽粒硒和花青素含量,降低铬含量;喷施2次,施硒量6.0 g/hm2有利于提高玉米籽粒铁、锌、锰含量,降低籽粒镉含量.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螯合有机硒肥和喷施次数对春玉米产量和各器官硒含量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安科126’为试验材料,于2020和2021年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试验基地布置大田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0、10、30和50 mg/L(以Se计)4个施硒浓度为主处理,以喷施1次、2次和3次为副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020年叶面喷施硒肥使玉米产量下降1.20%~16.95%。2021年除处理Se50-3和Se50-1产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35.63%和32.54%以外,2 a试验结果其他施硒处理玉米产量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施硒浓度和喷施次数对玉米根、叶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显著。玉米各部位硒含量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除2020年茎以外,玉米根、茎、叶和籽粒硒含量在施硒浓度50 mg/L喷施3次下均达到最大值。2020年玉米根、叶和籽粒硒含量最大值分别为0.65、6.66和0.56 mg/kg,分别是对照的3.42、19.59、3.50倍;2021年玉米根、茎、叶和籽粒硒含量最大值为0.86、1.64、27.23和0.83 mg/kg,分别是对照的2.4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的富硒降镉效应及适宜施用环境,为富硒降镉型叶面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配制4种配方的含硒叶面肥,分别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和富硒高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水稻成熟后测定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和镉含量.[结果]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稻田中,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精米均有富硒降镉效果,配方1~4处理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分别比CK增加57.3%、83.4%、27.1%和108.6%,镉含量分别比CK显著降低62.5%、88.6%、88.9%和86.1%(P<0.05,下同).在富硒高镉污染稻田中,配方1~4处理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280.1%、422.1%、152.7%和503.2%,但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处理水稻精米镉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有氮、磷、钾营养元素存在且叶面肥呈酸性的条件下,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精米的富硒效果最佳,而硫酸锌和硫酸镁的存在可能降低其富硒效率.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含硒叶面肥能显著降低水稻精米中的镉含量,但在富硒高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并无降镉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硒肥对猕猴桃的增硒及增产效果,于2016年选用"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在湘西自治州凤凰县"红心猕猴桃"品种上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幼果期和壮果期2次喷施,每次用水溶肥100 m L对水100 kg/667m~2)的处理比对照(只喷等量清水和不喷硒肥及清水)平均增硒0.026 mg/kg,含糖量降低0.4~0.5个百分点,含酸量比对照下降0.03个百分点,糖酸比提高了0.8~1.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9%;平均增产6.8%~8.6%,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经农业部检测,猕猴桃含硒量达到湖南省地方标准《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说明施用康熙宝富硒水溶肥对红心猕猴桃的增硒和增产效果显著,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硒矿粉对早稻陵两优211富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湖北恩施出产的硒矿粉(含硒量83 mg/kg)在江西丰城(土壤含硒量0.430 6 mg/kg)进行不同硒矿粉施用量(0、10、20、30、40、50 kg/667m2)对早稻(Oryza sativa L.)陵两优211富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硒矿粉能够增加水稻子粒与茎秆的硒含量,施用10~50 kg/667 m2硒矿粉的水稻子粒硒含量为0.113 4~0.255 0 mg/kg,比对照0.108 0 mg/kg增加5.00%~136.11%,施用40、50 kg/667 m2硒矿粉的水稻子粒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硒矿粉能够增加水稻茎秆的硒含量,施用10~50 kg/667m2硒矿粉的茎秆硒含量为0.312 6~0.361 2 mg/kg,比对照0.291 9 mg/kg增加7.09%~23.74%,施用50 kg/667 m2硒矿粉的茎秆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子粒和茎秆的硒含量与硒矿粉施用量呈正相关;茎秆硒含量高于子粒,不同处理的茎秆硒含量比子粒硒含量高41.64%~175.66%。  相似文献   

16.
对大豆、山药、玉米、绿豆等作物施用3种不同含硒量的富硒矿粉,结果表明:①施用富硒矿粉能够提高试验作物的含硒量,3种矿粉处理的试验作物含硒量为0.062~5.67 mg/kg,比对照增加0.043~5.629mg/kg;②高含硒量富硒矿粉的效果优于低含硒量的矿粉,但不同的作物反应不同,在试验的范围内,大豆对硒矿粉含量变化的响应值最高,为7.949 3,山药为3.736 8,绿豆为2.645 2,玉米为2.068 6;③不同作物的富硒量不同,大豆平均为1.918 7 mg/kg,山药平均为0.239 3 mg/kg,玉米平均为0.1237 mg/kg,绿豆平均为0.104 3 mg/kg;④不同遗传基础大豆品种的聚硒效果不同,恩施高山绿黄豆的富硒效果优于鄂豆6号。  相似文献   

17.
周建国  龚利云  温泉 《吉林农业》2011,(3):126+147-126,147
试验表明:在喷施玉黄金与叶面肥的情况下,玉米分期追肥,比一次性追肥增产4.7%,较对照增产16.8%。并且亩产随喷施叶面肥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产量最高的是喷施四遍叶面肥的处理,亩产728.5kg,较对照增产24.6%,亩增效益142.84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施用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富硒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为南方冬种马铃薯标准化富硒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雪川3号马铃薯种薯为研究对象,以6000 kg/ha普通有机肥配施1500 kg/ha复合肥作基肥为对照,设8个不同配比的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复合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组,成熟期测定不同处理的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成本和效益核算。【结果】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且喷施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富硒效果优于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但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未与硒肥用量成正比,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马铃薯总产量最高(41.08 t/ha),同时其块茎硒含量也相对较高。喷施硒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硒含量与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及干物质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对照相比,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均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种植效益最高,达119052.0元/ha。【结论】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硒含量及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作底肥,膨大期喷施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施肥方式相对较优,可兼顾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且符合广西地方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富硒矿粉对不同小麦品种(系)富硒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小麦鄂恩4号、998042 2个品种(系)施用3种不同含硒量的富硒矿粉,结果表明:①施用富硒矿粉能够提高小麦植株的含硒量,3种矿粉处理的茎、叶含硒量为0.032~0.055 mg/kg,平均0.043 8 mg/kg,比对照增加143.3%;②高含硒量富硒矿粉的效果优于低含硒量矿粉,但施用含量为1 494 mg/kg矿粉的小麦茎叶平均含硒量比含量为104 mg/kg的矿粉仅高65.81%,说明较低含量的矿粉同样具有应用价值;③不同时期的小麦含硒量不同,苗期较低、后期较高,说明硒元素在小麦中存在着一个积累过程;④不同遗传基础小麦品种(系)的聚硒效果不同,鄂恩4号小麦的富硒效果优于998042品系,两者在苗期的差别较大,灌浆期的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聚磷酸铵型叶面肥对葡萄的施用效果,进行了该产品在葡萄上的叶面喷施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条件下,葡萄喷施聚磷酸铵型叶面肥,田间生长表现均好于对照,提高了葡萄果实商品率,增加了平均果穗重和单粒重,降低了果实裂果率,显著提高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喷施聚磷酸铵型叶面肥产量比对照每亩增产127.2 kg,增产率为8.2%,每亩净增收入549.1元;与常规施肥比较,每亩增产52.3 kg,增产率为9.2%,每亩净增收入536.8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