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1油茶的特点、品种资源和生产现状1.1油茶的特点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和第一大木本油料植物,  相似文献   

2.
<正>1油茶的特点、品种资源和生产现状1.1油茶的特点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和第一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3.
山茶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茶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具有观赏价值高、品种繁多、花期长、凌寒开放等优势,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山茶属植物涵盖了大多数古今园林中应用到的山茶花品种,其分类众多,品种类型庞大.主要介绍了山茶属中的红山茶、滇山茶、茶梅和油茶等4个在现代园林中广泛应用的品种,着重分析了它们的文化内涵以及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以三年生大果山茶(Cammellia magnocarpa)和岑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cenxiruanzhi’)植株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处理,测定处理后叶片的水分含量、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大果山茶保存水分能力与叶片膜透性高于岑溪软枝油茶;PPO活性、POD活性远高于岑溪软枝油茶;在两种处理条件下,大果山茶的平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60、15.08 mg/g,明显高于岑溪软枝油茶;MDA、可溶性糖含量也均高于岑溪软枝油茶。  相似文献   

5.
五柱滇山茶为山茶科重要的油茶树种,芽苗砧嫁接是保留五柱滇山茶优良单株优良性状的主要技术。从嫁接前准备、嫁接、嫁接苗移栽、苗期管理、容器苗培育、病害防治、苗木出圃等方面论述了五柱滇山茶芽苗砧嫁接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山茶属主要物种抗寒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迟  谢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2-714
近几年,山茶属植物因其经济价值和潜在的能源价值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关乎其引种选育和资源利用开发的抗寒性研究也同样引起了关注。目前关于山茶属植物的抗寒性研究较多较为全面的是经济作物茶树,抗寒指标中生理指标应用较多,一般采用多个指标综合分析筛选抗寒品种,抗寒性的测定方法也趋于多样性,抗寒育种已深入到分子领域。但关于山茶属植物抗寒性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集中研究了有经济效益、观赏价值的物种,忽略了稀有物种。  相似文献   

7.
山花属植物分类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山茶属植物的分类现状,对张宏 类系统和闵天禄分类系统作了对比,列举了这两个分类系统在分类学和系统学上的主要分歧,阐述了将山茶属物的形态性状和细胞学特征等作为分类今据的优缺点,最后简述了山茶属植物的分类前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原产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的名茶—径山茶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我国原产的山茶属植物东兴金花茶(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平果金花茶(C.Pingguoensis D.Fang),毛籽金花茶(C.ptilos perma S.Y.Liang et Q.D.Chen)、凹脉金花茶(C.impressifZeruis Chang et S.Y.Liang)、金花茶(C.chrgsantha(Hu)Tugama)、毛瓣金花茶(C.pubipetala Y.Wan et S.Z.Huang)、小果金花茶(C.chrgsantha var.microcarpa S.L.M et S.Z.Huang)、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 C.W.Chi)、苑田红花油茶(C.polyodonta Chun et How)、腾冲红花油茶(C.riticulata f.simplex)、五宝山茶(C.japonica L.‘Wabao’)、云南大叶茶(C.sinrnsis var macrophylla Sieb.)、共12个种、变种和品种的染色体数目。除腾冲红花油茶2n=90外,其余的2n=30,并研究了其中3个种、变种和品种的核型:毛瓣金花茶为2n=2x=30=26m(2SAT)+4sm;小果金花茶为2n=2x=30=24m(2SAT)+6sm,五宝山茶为2n=2x=30=24m(2SAT)+6sm(2SAT) 7个种、变种和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和其中3个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用光学显微镜对茶组、油茶组和红山茶组植物共10份材料的花粉粒生殖细胞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山茶属植物花粉粒中含有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生殖细胞较小,呈长纺锤形,游离在营养细胞中,生殖细胞极轴两端的细胞膜和核膜与营养细胞的细胞膜相连,其中一端的连结处位于花粉粒萌发孔附近。生殖细胞核长3.5-20.0μm,形状有长棒状、较长棒状、短棒状、近楔形和楔形5种类型。笔者探讨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山茶属花粉粒生殖细胞形态的方法,并根据山茶属植物花粉粒生殖细胞核的形状及大小变化,对其演化的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油茶扦插繁殖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在我国南方栽培甚广。油茶扦插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性状稳定,操作简单等优势,已成为油茶繁殖的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20 a来油茶扦插繁殖在水肥温湿度、激素应用、培养基质、穗条状态、造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影响油茶扦插繁殖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油茶成熟过程中茶油中脂氧合酶活力、脂肪酸含量和挥发性化合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添加不同活力的外源脂氧合酶对茶油品质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成熟过程中,茶油中脂氧合酶活力、挥发性化合物数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上升,且均在秋分前后出现拐点,因而秋分前后采收的油茶籽的油脂品质和风味最佳;外源脂氧合酶的添加量和茶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成正相关,对挥发性化合物生成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适应力强、能够防火等特性。本文从选择良种壮苗、林地规划(林地选择、整地设计、密度设计)、定植、基础设施建设、松土除草及间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油茶造林的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油茶造林业主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油茶是中国大宗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已成为我国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油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低温是限制油茶生长发育和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子。本文对油茶低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展油茶低温胁迫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云  阚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57-14359
[目的]探讨油茶籽油对核桃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3种油茶籽油对核桃油的抗氧化作用,确定了油茶籽油对核桃油的抗氧化能力及适宜的添加量。[结果]油茶籽油对核桃油的抗氧化作用以腾冲红花油茶籽油最佳,其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加入量以25%~30%为宜;其次是白花油茶籽油和普洱油茶籽油。[结论]为开发调和的功能性核桃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中部地区发展油茶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油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特别是在其花芽分化期、开花授粉与果实膨大期、油脂积累期等重要生长发育期对各气候因子的特殊要求,结合海南中部地区的气候条件,通过分析比较,并综合考虑到多种因素,认为除海南沿海地区外,在海南中部地区适宜进行油茶的经济性栽培。强调在该地区要实现油茶的丰产,应采取系列化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油茶良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良种选育历史悠久,且与产量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本文对油茶常规育种、新技术育种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周希  张婷  张苗  王敬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58-8959
[目的]了解油茶的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及其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为油茶育种等提供参考。[方法]从油茶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分离内生真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真菌的形态。[结果]从油茶中共分离获得内生真菌39株,经鉴定为9个属,大多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是优势属。在油茶根部筛选出内生真菌6株,涉及3个属;茎部10株,涉及5个属;叶部18株,涉及7个属;果实5株,1个属。[结论]油茶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布和种群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宝强  江晓东  何龙剑  赵桂琴 《农技服务》2009,26(8):131-131,153
油茶是一种典型的南方木本油料树种,通过分析油茶低产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低产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油茶树桩改接茶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油茶树桩改接茶花的最优条件。[方法]研究嫁接部位、嫁接湿度、温度、光照对油茶树桩改接茶花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油茶树桩改接茶花嫁接成活率相对较高的嫁接部位为新梢,较适宜的嫁接湿度为75%以上,较适宜的嫁接时期为5月份,较适宜的光照为弱光照射。[结论]在以上条件下进行嫁接,油茶树桩改接茶花的成活率为86.6%~9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