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测定3品种香蕉幼苗在不同干旱胁迫下叶片色彩值、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3品种香蕉幼苗3个胁迫处理1 d后的L值、a值和b值与0 d相比均有所下降;巴西蕉和帝王蕉叶绿素含量轻度和中度胁迫时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14.9%和30.4%、29.7%和45.3%,重度胁迫分别比对照高12.8%和2.3%,而粉蕉叶绿素含量3个胁迫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3种香蕉幼苗叶片色彩值与叶绿素含量不呈简单线性关系;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3品种香蕉幼苗的Pn、Tr和Gs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巴西蕉Pn降幅较大,分别降低80.1%、83.4%和92.4%,而3个品种Ci均显著高于对照。得出3个香蕉品种抗旱性顺序为粉蕉〉帝王蕉〉巴西蕉。  相似文献   

2.
香蕉叶面积回归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粉蕉、红蕉、泰国蕉、大蕉等7个香蕉品种叶片为试材,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精确测算叶面积,探讨叶长、叶宽及叶长×叶宽与实测叶面积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普适性应用模型。结果表明,7个香蕉品种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的回归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用于香蕉叶面积估算。进一步比较各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离回归平方和(Q)得知,以多项式方程和一元线性方程模拟计算的香蕉叶面积精确度更高,其中粉蕉、8818、巴西蕉建议使用拟合多项式方程来计算;红蕉、泰国蕉、皇帝蕉、大蕉建议使用拟合线性方程来计算。  相似文献   

3.
28个香蕉品种果实性状评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评估我国香蕉品种的农艺学表现,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下,在3年2茬种植期内,对28个香蕉(Mumspp.,AAA Group,‘Cavendish’)品种的果穗形状、果穗质量、果梳数、果指数、果指长度、粗度、弯曲度等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脚遁地蕾’、‘威廉斯’、‘巴西蕉’等的果穗较匀称,矮把蕉的果穗尖削度较大;第一茬株产20~30kg,第二茬株产约提高5kg,‘矮脚遁地蕾’2茬蕉的总株产(73.8kg)比‘巴西蕉’和‘威廉斯’高21%.各品种果梳数7~9梳,总果指数140~170条,头梳的蕉指数25~30条,质量4~7kg,均是尾梳的2~3倍;果指长度20~22cm,粗度偏大(约40咖).综合来看,一些地方品种如‘矮脚遁地蕾’等的株产、穗形、果指长度和果指形状等比引进品种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香蕉穿孔线虫观赏植物种群对香蕉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观赏植物种群对香蕉(Musa spp.)的致病性。【方法】通过室内盆栽接种测试的方法,研究侵入中国的6个香蕉穿孔线虫观赏植物种群对大蕉、粉蕉、皇帝蕉和巴西蕉的幼苗的致病性。【结果】供试的6个香蕉穿孔线虫观赏植物种群都能明显侵染大蕉、粉蕉和皇帝蕉,并显著抑制大蕉、粉蕉和皇帝蕉的生长;只有2个种群对巴西蕉表现为弱致病,对其生长有一定的抑制。【结论】侵入中国的6个香蕉穿孔线虫观赏植物种群普遍对大蕉、粉蕉和皇帝蕉有明显的致病性,少数种群对巴西蕉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香蕉不同品种和成熟度的真空干制特性。[方法]以当地产的成熟香牙蕉、粉蕉、大蕉、鸡蕉为试材,对其分别进行浸药预处理和冷冻预处理后,在65℃和-0.1 MPa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测定制好的香蕉干片的总糖和复水性能,并评价其感官品质,研究香蕉不同品种与成熟度原料对香蕉片真空干制品质的影响。[结果]以经浸药预处理的香牙蕉干片和经冷冻预处理的粉蕉干片的真空干制品质最好,复水性最好的是香牙蕉干片,得率最高的是粉蕉干片。在适宜的成熟度范围内,香牙蕉和粉蕉的成熟度越高,其干制品的感观品质和理化品质就越好,但得率随着成熟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结论]香牙蕉和粉蕉适于香蕉干制,且香牙蕉和粉蕉分别适于采用浸药、冷冻方法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6.
广粉1号粉蕉     
广粉1号粉蕉是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通过香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筛选出来的优良粉蕉品种,植株生势壮旺,假茎高3.8~4.8米。较耐旱、耐寒、耐风,管理较粗放。产量高,一般株产20~30公斤,个别高产的可达40~45公斤。生果青绿至灰绿色,少被蜡粉,熟果皮薄,皮色黄色或粉黄色,果肉滑、甜、奶油色,淡香,果实较大,果顶尖,是目前推广的品质好、产量最高的优良粉蕉品种,很受南方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巴西蕉品种的来源、引进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特点,通过历年的区域试验对其生物学性状、果实品质、抗逆、抗病性差异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巴西蕉品种生育期9~13个月,植株高度237~300 cm;果穗长约84 cm,果穗周约120 cm,果指长20.1~21 cm,果数134~149个,单产24 kg,单产最高可达50 kg以上。耐瘦瘠、抗寒性较好,经济性状优良,主要缺陷是对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高感,其他病虫害抗性也同普通香牙蕉。巴西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已成为我国主栽品种之一,占种植面积60%以上,累计种植面积达200万hm2,累计产值1 500亿元,年带动就业100万人。2013年1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香蕉新品种“红河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河一号"是从我国云南河口原种矮杆香蕉资源中改良选育出的中型变异优良品种,果指长度22.29~23.78 cm,为中等偏上水平,果实香气较浓,果指弯曲度0.41~0.44°,固形物含量19%~20%,品质优良。大面积生产头道蕉株产质量(净重)超过24.4 kg,丰产性能好;幼果形态、梳果形态及穗果形态比例协调,同时果实光泽性好,外观整齐美观;植株高度为1.8~2.23m、离地1m处茎围51~53cm,相对矮化并抗风性能好,山地栽培不易倒伏。  相似文献   

9.
从植株长势、叶片光合特性和养分状况、果实品质、产量及种植效益等方面探讨了珠江三角洲主栽品种巴西蕉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存种植密度1 680~2 160株/hm2范围内,提高第一造蕉种植密度可明显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种植利润,但植株生长延迟,叶片(尤其是下位叶)光合作用下降,叶片N、K、Mg养分含量受到影响,单株产量下降,收获推迟;第二造蕉调整至相同密度时,第一造蕉密度较大的处理使其第二造蕉植株长势受到较大影响,但叶片N、K养分含量却显著提高,最终使第二造蕉产量接近、收获时间也基本一致.结合香蕉收获时间及种植效益,提出在不降低株产及果实品质的前提下,春种第一造蕉的适宜种植密度约为1 920株/h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7个香蕉品种、4个粉蕉品种种质资源品质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香蕉品种与粉蕉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以‘高把粉蕉’最高,但均低于对照主栽品种‘巴西’;各香蕉品种的淀粉含量与对照相差不大,除‘粉蕉×’外,其他粉蕉品种的淀粉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粉蕉各品种的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香蕉和粉蕉不同品种有机酸含量和单宁含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测定香蕉果实单胺类及其前体物质(Monoamines and their precursors,MAPs)的方法,明确香蕉果实发育过程中MAPs各组分的含量变化规律,为下一步解析其合成代谢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巴西香蕉、粉杂1号粉蕉和东莞大蕉3个香蕉品种的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  相似文献   

12.
香蕉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儋州地区对巴西中秆香蕉组培苗进行反季节栽培,在N∶P2O5∶K2O=1.00∶0.17∶2.09的配比施肥及常规管理措施条件下,其长叶总数平均28.74片;抽叶高峰出现在植后第2个月;假茎高度平均231.43cm,假茎离地30cm处茎围平均53.41cm,茎高和茎围的生长旺盛期出现在植后第3个月;定植到抽蕾间隔时间160-190d,抽蕾盛期出现在植后170d;在近八成熟时收获,串果重平均16.87kg,果梳数平均6.75梳,果指数平均115.90个。因此,香蕉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栽培性状与常规栽培不同,栽培措施应适应反季节栽培的生长规律,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李健  杨昌鹏  黄虹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77-13079
[目的]研究蕉类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为蕉类果实加工原料的选择和工艺技术的改进及香蕉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于坐果后60、75、90、105、120d取样,测定果实的重量、多酚含量及PPO、POD活性。[结果]威廉斯蕉(Musa cavendishii L.,AAA基因型)、大蕉(M.sapientum L.,ABB基因型)、鸡蕉(M.paradisiaca L.,AAB基因型)和粉蕉(M.paradisiaca L.,ABB基因型)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及PPO、POD活性在果实发育初期都相对较高,而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或稍有下降,且同一品种中PPO活性均明显高于POD活性。[结论]蕉类生产中疏果时废弃的幼果含有较多的蕉类多酚物质。因此,若要利用蕉类果实的多酚物质,宜选用幼果作为原料。以成熟的蕉类果实作为原料进行加工,有利于酶促褐变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对第一、二代巴西蕉的钾、镁、硫肥配施技术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施钾水平及钾、镁、硫肥配施对香蕉营养生长、抽蕾、蕉果农艺性状、产量及种植利润的影响,提出两代高产巴西蕉的适宜氮钾肥用量,并指出在土壤镁素丰富的情况下(即使土壤Mg/K仅为1.37),可以不考虑镁肥的施入。  相似文献   

15.
以7种不同来源的香蕉为材料,选择2个叶绿体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序列(即rpl16内含子序列和psaA-ycf3基因间隔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转化及测序,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进化树,并测算了相对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巴西蕉与另外6个抗枯萎病香蕉品种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遗传差异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统计资料,对广东省主要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东省水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49-1984年间,广东省主要水果种植总面积很少,总产量一直很低。从1985年开始,广东省主要水果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快速增加,2009年已分别达到108.13万hm2和1 061.9万t,广东省柑橘橙、香(大)蕉、菠萝、荔枝和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广东省各地市各类水果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差异很大。广东省各地根据不同树种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形成了以柑橘、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等种类为主的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水果优势产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香蕉品种。【方法】2010年以威廉斯B6为对照,对巴西、美泉一号和桂选0807 3个香蕉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其生育期、果实性状、产量、抗病性等,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结果】美泉一号的生育期最短,为299 d,比对照早熟17 d,平均株产25.5 kg,比对照增产8%;桂选0807的生育期最长,为322 d,比对照晚熟16 d,平均株产23.9 kg,比对照增产1%;巴西的生育期与对照基本相同,比对照减产2%。在抗病性方面,巴西表现最好,美泉一号、威廉斯B6和桂选0807表现也较好。【结论】美泉一号的综合性状最好,可扩大示范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对5个不同香蕉品种幼苗进行常规施肥管理,并对其长势和倒2叶的N、P、K、S含量进行观测和测定。结果表明:5个参试品种的假茎粗和假茎高增大趋势无显著差异,巴西蕉和贡蕉绿叶数有所减少。5个参试品种中.幼苗叶片N含量大小顺序为:巴西蕉〉广粉1号〉贡蕉〉粉杂1号〉热科1号:P含量大小顺序为:贡蕉〉巴西蕉〉广粉1号〉热科1号〉粉杂1号:贡蕉和热科1号幼苗叶片K的含量较大.粉杂1号最小;而含S量大小顺序为:广粉1号〉粉杂1号〉贡蕉〉热科1号〉巴西蕉。5个参试品种叶片的N、P、K、S含量的大小顺序一致,均为为:N〉K〉P〉S。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香蕉品种。【方法】2010年以威廉斯B6为对照,对巴西、美泉一号和桂选08073个香蕉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其生育期、果实性状、产量、抗病性等,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结果】美泉一号的生育期最短,为299d,比对照早熟17d,平均株产25.5kg,比对照增产8%;桂选0807的生育期最长,为322d,比对照晚熟16d,平均株产23.9kg,比对照增产1%;巴西的生育期与对照基本相同,比对照减产2%。在抗病性方面,巴西表现最好,美泉一号、威廉斯B6和桂选0807表现也较好。【结论】美泉一号的综合性状最好,可扩大示范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云南瑞丽地区不同树龄水晶蜜柚的果实品质及风味特性,为云南地区水晶蜜柚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测定云南瑞丽地区3、5、7、10、14和21年生树龄水晶蜜柚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皮厚和果皮色泽等外观品质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等内在品质,并对果实进行感官风味品尝鉴定,分析水晶蜜柚果实品质随树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树龄的增长,水晶蜜柚果实的果形指数未发生明显变化;单果重、皮厚及果皮占单果重比例随树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树龄小于14年水晶蜜柚果实间的单果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皮厚和果皮占单果重比例显著降低(P<0.05,下同),当树龄为21年(进入老龄结果期)时,单果重显著降低.果皮色差指数L*、a*和b*随着树龄增长而逐渐增长,且树龄相差越大,差异越明显.随着树龄的增长,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Vc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1.97%、18.91和53.70 mg/100 mL;可滴定酸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小值,为0.63%,与其他树龄差异显著.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也随树龄的增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最高,为2.56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晶蜜柚果实的内在品质与果实感官风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对果实感官风味影响均较明显,Vc含量对果实风味影响相对较小.[结论]云南省瑞丽地区14年生水晶蜜柚果实的外观品质趋于稳定,其内在品质和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