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对球根海棠M3代生理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球根海棠根茎后,在连续2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种植的M3代开花期分别测定其叶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0 Gy,40 Gy,50 Gy处理均可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而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以50 Gy处理增幅最大,40 Gy处理叶绿素b增加较大,20 Gy处理对光合色素含量影响不大。60Co-γ射线急性辐射诱导提高了球根海棠SOD,CAT活性,但高剂量(40 Gy,50 Gy)的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导致了球根海棠MDA增加,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均可增加类黄酮含量,其中尤以较低剂量处理的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肥互作效应与紫花苜蓿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试验,在田间通过施用氮、磷、钾肥料,研究肥料对加拿大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Algonquin)]、美国苜蓿(WL-232HQ)[Medicago sativa (WL-232HQ)]和敖汉苜蓿[Medicago sativa(AoHan)]3个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牧草干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为:不施尿素、过磷酸钙施用量907.80kg/hm2,硫酸钾施用量1320.00kg/hm2,并筛选出美国苜蓿WL-232HQ应是通辽地区首选种植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3.
云南兰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云南兰属14个种21个变种和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属内种间大部分具有明显的酶谱差异,而在线叶春兰、莲瓣兰、惠兰、珠砂兰、春绿兰间差异不很明显。用排序的方法对云南兰属14种21个变种品种酶谱的相似程度进行了研究,按酶谱的排序结果把它们分为9个类群。其中沉香虎头兰、红唇虎头兰、独占春、大雪兰为一类群;线叶春兰、莲瓣兰、珠砂兰、惠兰、春绿兰为另一类群;墨兰、建兰、剑兰、朵朵香(春兰)、火烧兰、蜜蜂兰、冬凤兰各为一个类群。在线叶春兰和莲瓣兰中的酶谱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以沉香虎头兰(Cymbidium tracyanum)(黄色素花)与大雪兰(C. mastersii)为父、母本进行正反交,用杂交种子进行无菌萌发研究和种胚发育观察。结果表明:这两种杂交兰花的结实率为60~100%;大雪兰和沉香虎头兰(黄素)杂交种子在1/2MS+6-BA 1.0~3.0 mg/L+NAA 0.5~2.0 mg/L无菌条件下的萌发率约为70%;正反交对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在沉香虎头兰×大雪兰、大雪兰×沉香虎头兰的种子萌发过程中,种胚的发育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胚还未转绿时就突破种皮,另一种是胚转绿后再突破种皮,形成原球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C060-γ射线辐照对厚皮甜瓜植株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方法]用0、10、20、40、60和80Gy6不同剂量Co60-γ射线分别辐照甜瓜品种金凤凰、金龙、雪里红和伽师瓜的无菌组培苗茎尖组织,观测辐照后植株生长和果实性状的变化.[结果]辐射处理甜瓜茎尖的半致死剂量为20Gy.[结论]高剂量(80 Gy)辐照处理对甜瓜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低剂量(10~ 20 Gy)处理既可促进甜瓜植株的生长,还可有效改善甜瓜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洋桔梗Ceremony Orcmge品种组培苗为材料,进行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统计各处理植株死亡率、成活率及成活植株增殖率,并观察当代表型变异率和进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洋桔梗组培苗的半致死剂量为103.63 Gy,出现了植株矮化、叶片变厚、扭曲、呈圆筒状,黄化、畸形等较明显的表型变化;在0~150 Gy剂量范围内,植株死亡率随照射射线剂量增加而增加,而增殖率与变异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查阅,本文报道了西藏野生兰科植物新记录种4个,分别为黄绿贝母兰(Coelogyne prolifera Lindl.)、叠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 Kerr)、半柱毛兰(Eria corneri Rchb.f.)和叉喙兰(Uncifera acuminata Lindl.),并提供了彩色照片佐证,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农牧学院标本馆(HTAAHU)。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常绿水生鸢尾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常绿水生鸢尾组培苗为试材,通过移栽试验研究了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基质草炭+砻糠灰+珍珠岩(体积比为7∶1)中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其余2种基质的移栽成活率都低于60%。移栽后,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NAA0.5mg/L+活性炭(处理A3)中组培苗的平均根数、叶数与主根长均显著优于1/2MS培养基,1/2MS培养基中根茎部无黑色污染状(处理A2)的组培苗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处理A2和A3中大、中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4月13日与9月9日移栽的组培苗的成活率最高,分别为81%和82%;6月2日移栽的组培苗的成苗时间最短,为36d;11月3日移栽的组培苗成活率低,成苗时间长达120d。[结论]该试验为常绿水生鸢尾的栽培和繁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刘耀.中医药多媒体技术[M].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
[2]余新欣.人体十四经穴解剖图谱的多媒体研究[J].针刺研究,1999(4):311-313.
[3]黄学军.《中药炮制学》多媒体CAI课件研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3):177-178.
[4]徐平.《经络腧穴学》网络超媒体教学系统(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96-750项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维生素C对增强玉米植株抗旱性的作用,为玉米田间施用维生素C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对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幼苗进行处理,测定玉米幼苗的形态指标 (叶片长度、植株高度、鲜重、干重和相对含水量)和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对玉米幼苗各项指标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浓度为40 mg/L时,其效果较明显,形态指标叶片长度、植株高度、鲜重、干重和相对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组上升了4.6%、12.9%、20.8%、20.0%和20.3%;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和POD、SOD活性也分别比对照组上升了75.6%、24.6%和23.4%。[结论]维生素C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的水分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酶的活性,对细胞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玉米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采自中国云南哀牢山的植物,对兰科新变种长苞蝉兰Cymbidium lowianum var.ailaoense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变种与原变种碧玉兰C.lowianum var.lowianum的区别在于花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0~2.2cm.此性状在兰属附生种类中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采自中国云南昌宁的植物,对兰科新变种白玉蝉兰Cymbidium lowianum vat.changningense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变种区别于原变种在于花葶较短,具3~7朵花;花较大,直径10~11cm,有香味;唇瓣上的褶片较短,长1.3~1.4cm.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ED不同光质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也为碧玉兰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蓝、绿光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荧光灯为对照,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碧玉兰组培苗在单一红、蓝光下均生长不良,复合LED光质下形态正常。红蓝绿复合光(RBG)处理的叶片色素含量最高。红光有利于可溶性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红蓝复合光(2RB)处理碧玉兰组培苗的根长、根数、植株干重、可溶性糖和能效指标最高。【结论】LED红蓝复合光(2RB)是碧玉兰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光源,LED光照系统可替代荧光灯成为碧玉兰幼苗组织培养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ED不同光质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也为碧玉兰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蓝、绿光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荧光灯为对照,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碧玉兰组培苗在单一红、蓝光下均生长不良,复合LED光质下形态正常。红蓝绿复合光(RBG)处理的叶片色素含量最高。红光有利于可溶性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红蓝复合光(2RB)处理碧玉兰组培苗的根长、根数、植株干重、可溶性糖和能效指标最高。【结论】LED红蓝复合光(2RB)是碧玉兰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光源,LED光照系统可替代荧光灯成为碧玉兰幼苗组织培养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钾量对山地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2003年在云南省陆良、宜良和建水3个县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红花大金元和K326品种,在施用等N,P2O5量的基础上,在移栽后20d分别追施不同用量的硝酸钾,与不追施硝酸钾的对照相比,烟叶产量、产值和含钾量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红花大金元以每667m2追施10kg硝酸钾的处理效果最好。K326以每667m2追施15kg硝酸钾的处理效果最佳。从宜良等8个县(市)的大田示范的同田对比结果表明,烤烟适时适量追施硝酸钾能提高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产值增加幅度为1.3%~14.9%,每667m2产值增加22.4~219.2元,平均增加126.8元,追施硝酸钾增加的成本为每667m2 4.6元(红花大金元)和19元(K326)。追施硝酸钾能提高烟叶含钾量,将含钾量(x)和产值(y)作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相关方程:y=788.7+309.12x (R=0.704**),说明适时适量追施硝酸钾是提高烤烟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索冬凤兰的组培技术,为冬凤兰的保护和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冬凤兰蒴果为原材料,通过不同激素对比,筛选适宜萌芽培养基,并开展了冬凤兰增殖扩繁、生根壮苗、移栽驯化等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5 mg/L+CM 15%上,萌发时间最早,萌芽率较高;在改良VW培养基上芽分化效果较MS培养基好,芽分化率高,生长势好;在生根培养基VW+IBA 0.5 mg/L+NAA 1.0 mg/L+卡拉胶10 g/L+活性炭0.4 g/L上,生根率达100%;冬凤兰后期需要采用630或650 m L的组培瓶。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碧玉兰盆花无土栽培用的基质配方,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以云南泥炭、椰丝,桤木树皮、梨树皮混合而成的9种栽培基质的碧玉兰叶片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并采用了YE[1]构建的光响应新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9种栽培基质下碧玉兰的光合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M3(椰丝)、M7[桤木树皮∶泥炭∶椰丝∶梨树皮=1∶1∶2∶1(体积比)]栽培基质下的碧玉兰光饱和点(LSP)分别为42380, 56344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528,451μmol/( m2·s),均相对较高,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00759,00743μmol/mol,说明M3, M7栽培基质下碧玉兰对弱光的利用率较高,气孔限制值(Ls较小,其水分利用率(WUE)也较高。试验结果表明,M3, M7是适合碧玉兰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8.
以大花蕙兰"爱神"(Cymbidium Lucky Gloria Aguri)作为母本、虎雪兰"霞光"(Cymbidium tracyanum var huanghua×Cymbidium mastersii cv xiaguang)作为父本杂交获得种间杂交F1代,对F1代株系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代染色体数为40条,其核型公式为K(2n)=2x=40=26m+14sm,核型属2B型。  相似文献   

19.
以大花蕙兰的侧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利用丛生芽途径快速繁殖大花蕙兰的技术。结果表明:通过丛生芽增殖途径也能达到快速繁殖大花蕙兰的目的,在1/2MS+6-BA3.5mg·L-1+NAA0.2mg·L-1+卡拉胶8g·L-1+蔗糖30g·L-1+φ=10%的椰子水(CW)或w=10%的香蕉匀浆的培养基上,丛生芽增殖较快,以40d为1个继代周期,1年最少可增殖9次,以每个培养周期增殖3.6倍计,1个芽1年可繁殖出3.69≈10万株苗;在丛生芽增殖培养过程中,会出现褐化现象,但并未对大花蕙兰丛生芽的增殖产生不良影响;添加妒=10%的CW或W=10%的香蕉匀浆有利于提高丛生芽的增值率及其生长势;试管苗在1/2MS+NAA1.0mg·L-1+AC1g·L-1+卡拉胶8g·L-1+蔗糖30g·L-1+φ=10%的CW的培养基上生根良好,生根率为86.1%;试管苗移栽在水苔上的成活率达92.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正交设计N、P、K三元素三个不同水平施肥,观测两种碧玉兰的外部形态和叶片养分,筛选出黄唇碧玉兰营养生长的最佳氮、磷、钾组合为NIPIK2;红唇碧玉兰营养生长的最佳氮、磷、钾组合为NIP3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