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排泄分泌抗原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IEF)电泳及二维电泳(IEF/SDS-PAGE)对旋毛虫肌动虫排泄分泌(ES)抗原和肌幼虫可溶性抗原的分析结果。肌幼虫ES抗原经SDS-PAGE后用考马斯亮蓝染色蛋白质,结果显示16条蛋白带,分子量范围21~80KD,其中主带9条。IEF电泳后分别用PAS染多糖、考马斯亮蓝R-250染蛋白质、Nile's蓝染脂、醋酸a-萘酯/坚固蓝染酪酶同工酶,结果肌幼虫ES抗原分别显示16,26、7及0条带;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分别显示21、38、4及11条带。二维电泳后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多肤斑点,结果ES抗原显示多肽斑点61个;肌幼虫可溶抗原显示122个多肽斑点。  相似文献   

2.
羊脑多头蚴抗原的SDS—PAGE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采自自然感染绵羊脑多头蚴的头节、囊壁可溶性抗原及囊液抗原用垂直平板电泳、连续凝胶系统进行了分析。电泳后以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结果:头节抗原共26条多肽带,其分子量范围17.5 ̄148KD,其中主带5条,分别为72、69、46、37和33KD;囊壁抗原共20条多肽带,分子量范围18 ̄126KD,其中主带4条,分别为69、46、29和1  相似文献   

3.
用几种电泳方法分析牦牛肝片吸虫不同部位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代蓉  赵坚 《四川草原》1997,(2):48-51,64
应用SDS-PAGE、等电聚焦电泳(IEF)及双向电泳三种电泳方法分析牦牛肝片吸虫成虫四种抗原(头抗原-HA、体抗原-BA、体表抗原SA、分泌排泄抗原-ES)。SDS-PAGE结果表明,BA、HA、SA分子量在12~100kD之间,ES在12.3~26kD之间,蛋白质染色BA、HA、SA、ES分别显示25、24、18、9条带;IEF分析肝片吸虫分别得34、33、28、22条带,主要由酸性蛋白质组成,主要谱带在pI4.20~6.55内;双向电泳分析BA、ES多肽斑点为69、30个  相似文献   

4.
采用等电聚焦电泳(IEF)技术,对自然感染绵羊的脑多头蚴的头节可溶性怕、囊壁可溶抗原和囊液抗原进行了分析。IEF电泳后,分别用考马斯蓝R-250法染蛋白质,PAS法染多、醛酸α-萘酯-坚固蓝法染酯酶曲同工酶、Nile‘s蓝法洒脂。蛋白质染一头节可溶性抗原显带42条,等电点4.89-8.72;囊壁可溶性抗原显带50条,pl4.80-8.68,囊液抗原显带39第,pI4.80-9.88。要色后头节可溶  相似文献   

5.
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抗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渍技术,用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抗体分析了第二代型殖子、子孢子和未孢子化卵囊的蛋白质。SDS-PAGE电泳银染表明第二代裂殖子主要蛋白质为:17.6KD,29.9KD,38.9KD和53.7KD,但用抗E.tenella抗体免疫印渍法检测出的主要抗原为:78.0KD,83.2KD和95.5KD,这说明并不是含量高的蛋白质就是产生抗体的抗原;子孢子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6.
应用SDS-PAGE分析了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纯化抗原的蛋白质组分。采用垂直板型电泳,连续凝胶系统法,以考马斯亮兰R-250染色进行SDS-PAGE分析的结果表明,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纯化抗原至少由10种蛋白质组成,分子量范围为17.5KD~135KD。其中主要蛋白质组分有5种,分子量分别为125KD、98KD、90KD、69KD及35KD。  相似文献   

7.
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ES)抗原产来源于体外培养的旋毛虫肌幼虫的排泄-分泌物。为研制具有ES抗在功能的旋毛虫基因重组抗原,首先用AGPC法提取旋毛虫肌幼虫总RNA并进行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发现它缺少真核生物所具有的28SrRNA。根据编码45000和49000蛋白的基因结构,设计并合成2对PCR引物,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了2个目的基因(TSPG和PSPGⅡ)。序列分析发现,TSPG在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电聚集电泳(IEF)技术,对自然感染绵羊的脑多头蚴的头节可溶性抗原、囊壁可溶性抗原和囊液抗原进行了分析,IEF后,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扫描,结果表明,头节可溶性抗原共出现了49个吸收峰,P^1范围4.04-9.91,主吸收峰9个,其P^I值分别为8.23、8.02、7.76、7.52、6.85、6.54、5.68、5.08和4.23,所含蛋白总量占上样蛋白总量的99.5%。囊壁可溶性可  相似文献   

9.
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转移和固相免疫酶测定相结合的酶联免疫印溃技术(ETIB)首次分析了牛肝片吸虫成虫抗原白组分,结果显示:牛肝片吸虫成虫抗原分离出44条带,经ETIB分析,抗原与阳性血清反应显示18条带,其中主带有4条,分子量分别为35、80、92和94KD。上述蛋白组分有较强的反应性,可用作肝片吸虫的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10.
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特异性抗原P^gag27的分离和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差速离心和非线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感染雏鸡血浆中分离和提纯了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并以SDS法裂解病毒,用SDS-PAGE分析AMV结构蛋白成分,最后选用水平板式电泳系统,经SDS-PAGE比较大量地分离了P^gag27。用Dot-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检验其抗原活性,并且用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和纯度,结果表明,提纯的病毒蛋白具有抗原活性,且达到电泳纯。  相似文献   

11.
应用薄层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IFE)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fusiformis)抗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SephadexG-100纯化的包囊抗原在电泳图谱上显示3条相距较近的带,等电点分别为6.30,6.45,6.65;缓殖子纯化抗原仅出现1条带,等电点为6.40  相似文献   

12.
将广西骡株伊氏锥虫通过生物增殖,DEAE纯化,反复冻融,10000r/min离心30分钟,得到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SAg),在10℃,1500V,30mA,25W的条件下进行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结果出现18条蛋白带。各自的等电点为4.62、4.82、4.96、5.03、5.10、5.13、5.22、5.32、5.44、5.51、5.65、5.72、5.96、6.0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多头绦虫成虫节片抗原及多头蚴原头节排泄分泌抗原的多肽组分,以供今后在免疫诊断与预防脑多头蚴病的应用,本试验应用SDS-PAGE首次分析了多头绦虫成虫节片抗主多头蚴原头节ES抗原的多肽组分。应用12.5%凝胶的连续系统,垂直板型电泳,考马斯亮头R-250染色的结果表明,成虫节片抗原共有16条多肽带,其分子量范围29 ̄154KD,其中主带4条,分别为73,88,128,134KD,原头节ES抗  相似文献   

14.
用醋酸缓冲液和40%饱和硫酸铵边续沉淀法从绵羊棘球囊液(SHCF)中得到部分纯化抗原(SPPCF),并从中分离了抗原A和抗原B,分别用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血凝试验(M-RPHA)、单克隆抗体双扩散试验(M-DD)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了鉴别,表明自制的三株单克隆抗体(McAb)均识别SHCF、SHCF、SPPCF及抗原B,而不识别抗原A;用ELISA对阳、阴性血清检测,SPPCF、抗原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用差束离心和非线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感染雏鸡血浆中分离和提纯了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AMV)。并以SDS法裂解病毒,用SDS-PAGE分析AMV结构蛋白成分,最后选用(LKB)水平板式电泳系统,经SDS-PAGE比较大量地分离提纯了Pgag27。用Dot-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检验其抗原活性,并且用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和纯度。结果表明,提纯的病毒蛋白具有抗原活性,且达到电泳纯。  相似文献   

16.
用建立的斑点免疫金银染色(Dot-IGSS)法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原,确定兔抗IBV血清工作浓度为1:400,SPA-胶体金探针的工作浓度为1:80,该法对纯化IBV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0.4314ng/点,用Dot-IGSS与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同时检测15只人工感染IBV鸡的气管,肺,肾病科,IBV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对32份疑似IBV感染鸡病料检测,I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应用聚丙安垂直板电泳分离,分析了旋毛虫抗原的组分。电泳后经考马斯亮蓝染色的旋毛虫幼虫抗原呈现20条蛋白质色带,经Schiff试剂染色呈现6条红色的糖蛋白色带。将电泳后的凝胶均匀分割Ag1,Ag2,Ag3,和Ag44个组分。分别测定其蛋白质浓度为12.37μg,22.54μg,26.36μg,26.04μg。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GJS株速殖子通过传代细胞(BHK-21)培养,制备排泄分泌抗原(E/SA),蛋白含量为2.095mg/ml;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显示21条区带,分子量在18~120KD,其中68KD为主带,次带7条。用E/SA与佐剂(M-206)制备E/SA疫苗,对30只(2公,28母)弓形虫血检抗体阴性,混群自然交配50天的适龄健康绵羊随机分组进行免疫,间隔20天再加强免疫1次。第1组于混群后8  相似文献   

19.
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E I A V) 核心蛋白( Gag) 和 P26 蛋白, 作为免疫琼脂双扩散( A G I D)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 L I S A) 抗原。对76 份已知马传贫非特异性血清进行检查, 同时与市售 A G I D 和 E L I S A 试剂盒作比较。证明, 用表达蛋白作抗原的 A G I D 和 E L I S A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反应, 而用市售 A G I D 试剂盒检查有54 份马血清出现非特异性反应, 市售 E L I S A 试剂盒检查也出现了非特异性反应, O D 值比表达抗原 E L I S A 高35 倍。初步证明在 A G I D 和 E L I S A 法中, 表达抗原优于常规马传贫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20.
用能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糖蛋白B(gB)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免疫小鼠,制备针对MDVgB的单克隆抗体,以I型马立克氏病病毒GA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作为检测抗原,同时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筛选杂交瘤细胞,结果获得了IFA和ELISA均为阳性的1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定义名BA4和BD8。在IFA和免疫沉淀试验中,单抗BD8与I,ⅡⅢ型MDV均呈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