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姚丽美  张婷  陈捷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08-110
将木霉菌与农药复配包衣种子,筛选出对玉米生长良好的复配比例和组合。结果表明:部分农药与木霉菌复配包衣种子对玉米出苗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可将其作为创制新型复合种衣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两种生物药剂混配对木霉抑菌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壳聚糖和申嗪霉素两种生物药剂单一处理以及不同比例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同时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生物药剂对木霉菌抑制立枯丝核菌的影响,生物药剂和木霉混配后对幼苗牛长和防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单一生物药剂以及两种生物药剂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两种药剂不同比例混配均可提高木霉对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生物药剂和木霉的复合剂处理玉米种子,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减轻苗期土传性病害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壳聚糖和申嗪霉素两种生物药剂单一处理以及不同比例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同时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生物药剂对木霉菌抑制立枯丝核菌的影响,生物药剂和木霉混配后对幼苗生长和防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单一生物药剂以及两种生物药剂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两种药剂不同比例混配均可提高木霉对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生物药剂和木霉的复合剂处理玉米种子,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减轻苗期土传性病害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木霉菌株培养液对水稻、玉米、芥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数木霉对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室内培养对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木霉菌丝对水稻幼苗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木霉菌菌剂使用方式对黄瓜砧木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黄瓜砧木品种"砧大力1989"和哈慈木霉菌孢子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木霉菌菌剂拌基质、拌种、浸种和播种后喷施4种方法对黄瓜砧木种子出苗时间、苗出齐时间、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木霉菌菌剂使用方式都能缩短砧木种子的出土时间,且4种处理方式中,播种后穴盘喷施木霉菌溶液处理砧木种子出土的时间最短,为14.4h.此外,喷施方法明显缩短了砧木幼苗的出齐时间,齐苗时间为52.8h;同时喷施木霉菌菌剂溶液的使用方式明显提高出苗率,达到99.6%.与对照组相比,拌基质处理能显著提高植株的株高,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的干鲜重,而拌种处理明显促进了植株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采用含毒介质生长速率法测定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对禾生腐霉菌的室内毒力,并将该药剂制成20%悬浮剂,研究其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对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为50.8651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悬浮剂120 g/hm2拌种处理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效果优于传统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0 g/hm2,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也明显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0 g/hm2,对玉米出苗时间没有影响,玉米出苗率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7.
生防木霉菌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检测木霉菌(Trichoderma sp.)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木霉菌应用后对部分生态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试验方法,将木霉菌孢子进行种子接菌、土壤接菌、水中接菌,研究木霉菌对瓜类作物生长性状的影响,在水中的存活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大白鼠、大白兔的毒性。【结果】大多数木霉菌对甜瓜种子安全,并且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增加须根数和促进瓜苗生长;绿色木霉菌T23菌株对甜瓜及西瓜根际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群体数量无显著影响;木霉菌孢子在河水、井水、雨水及自来水中均不能萌发,分生孢子在水中存活约12~20 d,厚垣孢子约20~30 d,菌体自行消解;对鱼苗生长没有不良影响;对大鼠的急性经口和经皮毒性均属低毒类,对兔皮肤和兔眼粘膜无刺激性。【结论】与其它微生物农药一样木霉菌无毒、无污染,用于作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无明显性风险。  相似文献   

8.
9种杀菌剂对玉米弯孢霉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有机杀菌剂对玉米新月弯孢霉菌的毒力,并进行了极强毒力杀菌剂的混配试验。结果表明:烯唑醇和扑海因对玉米弯孢霉具有极强毒力,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和EC50值分别为0.973和1.4048E+1和0.965、2.2172E+1。烯唑醇和扑海因以5∶5比例混配不仅表现为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147),而且对玉米新月弯孢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菌丝生长相对抑制率为32.30%。利用这两个混配组合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烯唑醇与扑海因以5:5混配,田间相对防效明显高于两单剂及目前生产中常用于防治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百菌清。  相似文献   

9.
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70 g/100kg、140 g/100kg、201 g/100kg)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玉米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试验药剂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时附着性良好,播种后,不影响出苗,对玉米安全,在试验剂量201 g/100kg种子下防治效果达到99%以上,可有效防治玉米灰飞虱。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玉米苗期试验,研究NH4Cl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基施部位对玉米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铵与种子同层或种下2cm作基肥,会明显推迟种子出苗,降低出苗率,并影响植株生长,降低生物产量,不宜在生产上采用。施于种侧5 ̄10cm、种下2cm对玉米出苗基本没有影响,且出苗后植株生长健壮,经济性状及生物产量高于对照。但不同气候条件影响NH4Cl的适宜基施部位,在多雨湿润季节,NH4Cl基施部位可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绿色木霉L24菌株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浸种和叶面喷施两种方式处理玉米,通过对玉米幼苗的出苗率、根长、苗高、过氧化物酶含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等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各项指标的测定,研究木霉L24菌株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L24菌株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对玉米的出苗率、根长和苗高等均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玉米过氧化物酶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旱拌种剂的不同施用量对玉米幼苗抗旱能力及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地区玉米种子播前拌种处理技术提供参考.[方法]按抗旱拌种剂施用量:0(CK)、1.5、3.0、4,5、6.0 kg/ha.设5个处理分别进行室内水分胁迫试验和田间试验.测定各处理对玉米的出芽率、相关农艺性状和成熟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室内轻度干旱(R=55%)水分胁迫下,抗旱拌种剂施用量为3.0 kg/ha处理的玉米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好,与CK相比分别提高9.99%和9.10%,且各农艺性状指标相较CK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田间试验中,不同施用量抗旱拌种剂处理对玉米不同时期的株高具有促长作用,且对玉米苗期的促长作用大于其他时期,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和鲜产量,其中抗旱拌种剂施用量为6.0kg/ha处理的生物量和鲜产量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5.79%和5.25%,处理2次之.[结论]在轻度干旱R=55%条件下,施用3.0kg/ha的抗旱拌种剂,可增强玉米幼苗抗旱能力,提高玉米幼苗出芽率及成熟期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并能导致玉米严重减产。本研究通过筛选拮抗木霉菌,优化发酵工艺与改进配方,研制出一种新的木霉菌剂,同时为了提高防治的稳定性与持效性,筛选出了几种低毒的化学农药,并把它们加入到木霉菌种衣剂中配制成一种复合种衣剂。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单一木霉菌种衣剂还是复合种衣剂都能有效地控制玉米苗期茎腐病,其中用木霉菌ZJSX5003菌株制成的种衣剂对病害的防效最高可达98.50%,并且对玉米种子的胚根、胚芽生长促进作用最大。同时,我们发现用木霉菌发酵液浸种6 h和将发酵液稀释50倍是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的最佳条件。此外,我们发现30%敌委丹、35%满适金和20%辛硫磷对于木霉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而且木霉菌与35%满适金复合后对茎腐病有最高的防效且达到83%。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品种牡单10号为试材,利用5种微量元素(Mn、Cu、Zn、Ni、Mo)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了营养液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Mn、Cu、Zn、Ni、Mo微量元素配成适当浓度的营养液处理玉米种子后,可提高玉米种子的萌芽能力,保证苗期幼苗的质量,对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玉米幼苗芽与根的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15.
种肥对玉米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品种牡单10号、玉米专用肥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肥在不同用量和不同施肥方式下,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找出解决当前生产中因种肥施用不当而引起的苗弱、烧苗、缺苗等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焦阵  杨春桥  王恩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67-1768,1868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品种农大108种子为材料,研究8种NaCl浓度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玉米种子在NaCl胁迫下发芽率,幼苗的苗高、苗重、根数、根长、根重等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其中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对NaCl胁迫反应最敏感,根数与根重对NaCl胁迫有一定的耐受性。[结论]作物的不同部位对NaCl胁迫的反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玉米耐盐碱能力及评价指标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土默川平原6种玉米品种的耐盐碱能力及筛选耐混合盐碱评价指标,采用室内发芽和室外砂培试验,研究了混合盐碱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盐碱胁迫下,种子发芽时间推迟、发芽过程延长。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大,玉米种子发芽率、胚生长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而盐害指数逐渐增加,对玉米植株生长的抑制程度也逐渐增大,幼叶中丙二醛(MDA)、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6种玉米品种的耐盐碱能力表现为:玉龙2号>吉单535>玉龙8号>东单969>农夫9号>南北1号。根据11个耐盐碱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种子发芽率、胚生长、株高、生物量、脯氨酸含量作为评价玉米耐盐碱性的特征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棉花植株提取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为种子萌发参数,以茎粗、子叶节高度和根、茎叶的湿重作为幼苗参数,分析棉花根系、茎叶不同浓度提取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棉花水浸提取液对棉花种子发芽有“低促高抑”的影响,对茎、根和叶的生物质合成量有着不同程度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整体表现为抑制幼苗生长.[结论]高浓度棉花水浸提取液对棉花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自毒作用在多年棉花连作产生连作障碍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温度对白三叶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温度对白三叶(Trifolum repens L.)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白三叶发芽及幼苗生长情况均会产生影响.温度为25%时,白三叶种子的发芽速度、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好,株高和地上部的生物量也是最大值;当温度升高至30℃时,发芽速度显著降低,发芽势有所下降,而发芽率、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与25%处理下无显著差异;温度低至15℃时,发芽率、发芽势、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下降,发芽速度与25℃处理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模拟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志忠  曾硕  周耀渝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1):1161-1164
用玉米万瑞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条件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5.6,4.5,3.5和2.5的不同溶液模拟酸雨条件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模拟酸雨的pH值由5.6下降到2.5时,种子的发芽势从93.23%下降到53.24%,发芽率从95.45%下降到57.12%,发芽指数从29.74下降到13.46,活力指数从5.50下降到1.80;叶片中亚硝酸根离子含量从210.13μg(/g.h)下降到152.21μg(/g.h),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从1.512,0.588,2.100 mg/g下降到1.008,0.347,1.355 mg/g。pH值为2.5的模拟酸雨对玉米幼苗叶片产生了明显的伤害,出现黄斑、卷缩、褪色和黄化等现象,严重地抑制了玉米幼苗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