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典型发病鸡的法氏囊制备抗原,以免疫鸡卵黄抗体代替阳性对照血清,研制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琼脂扩散试验(AGP)诊断试剂,用于检测免疫鸡群的IBD抗体,指导疫苗免疫;检测发病鸡群的法氏囊组织IBD抗原,达到确诊  相似文献   

2.
用琼扩法监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血清抗体、卵黄抗体和母源抗体试验何莲华瞿丽清尹国峰(上海市华申曾祖代蛋鸡场201209)目前,各基层单位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监测手段,普遍采用血清琼扩试验。种鸡体内血液中IBD抗体能被输卵管上皮层分泌滤泡分泌到卵...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猪源CD2配体协同新城疫(ND)Ⅳ疫苗免疫18日龄鸡和绵羊源CD2配体协同法氏囊(IBD)中等毒力疫苗免疫25日龄鸡,采用β-微量法和琼脂扩散法测ND抗体及IBD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两种CD2配体均能促进鸡体内特异性抗体的提前产生,并且试验组鸡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与氯霉素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板蓝根与氯霉素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董崇友,刘长太,董以爱(山东省文登市兽医站264400)王培洲,迟绍生(高村镇兽医站)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急,传播快,感染率高。笔者用板蓝根浸液与氯霉素口服,可以在已感染IBDV的鸡群中,控制IBD的扩散蔓延,现报告...  相似文献   

5.
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20日龄疑似法氏囊病鸡群采取法氏囊,用鸡胚-细胞交替法成功地分离到一株病毒。经电镜观察、琼脂扩散、细胞中和、免疫保护等试验均表明该分离物和标准IBDV具有共同抗原性,证明该分离物为IBDV。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一种既可以检测IBD囊毒抗原,又可以检测IBD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用本方法检测IBD阳性法氏囊样品122份,结果检出阳性120份,符合率为98.4%。检测阴性法氏羹样品88份,均为阴性。本方法与琼脂扩散试验方法比较,共检测人工感染发病的病死鸡法氏囊97份,结果琼脂扩散检出阳性法氏囊49份(50.51%),阴性48份(49.48%),而用本方法检测结果,全为阳性,检出阳性率为100%,比AGP法检出率高49.48%。检测高免蛋黄液的抗体。16个样品(以2倍递增进行稀释),结果本方法比琼脂扩散试验高1~2个滴度。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敏感,并且快速简便,试验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用肉眼观察颜色的变化就可判断试验结果,试验反应时间仅需1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利用自然发生法氏囊(IBD)病鸡的法氏囊、脾脏和肾脏等制成IBD灭活油乳剂苗,经二次免疫皖西白鹅后,可获得琼扩(AGP)抗体效价为1:64的鹅抗鸡IBD高免血清。鹅体在第二次免疫后15天,抗体效价可达高峰,并至少可维持10天以上。用鹅源抗血清对自然发生IBD的病鸡群进行肌注1.0ml/只,其有效治愈率为95%,对人工感染30日龄雏鸡的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检测鸡血清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体的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用于野外鸡血清中IBD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IPMA比琼脂凝胶扩散试验(AGD)更敏感、快速稳定。这为IBD和其它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抗IBD和ND二联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张岐蜀,胡子信,门常平,崔德凤(北京农学院牧医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鸡新城疫(ND)是目前危害养鸡业十分严重的两大病毒性传染病。据报道,两病的混合感染率可达7D~80%,[‘,’‘混合感染的发病鸡群,病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油乳剂苗免疫种母鸡,产生抗体整齐,IBD琼扩(AGP)效价达2-5log^2,可防止雏鸡早期感染IBD;对IBD病毒严重污染地区或连年发生IBD鸡场的2周龄以上雏鸡,应用IBD油乳剂苗或IBD油乳剂苗结合弱毒苗免疫,产生阳性率高,效果好;同时应用IBD油乳剂苗与高免卵黄抗体,可用于防止同一鸡群重复发生IBD。免疫方法上,改进以前的习惯用法,即首免用IBD弱毒苗,  相似文献   

11.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不同疫苗(A组:IBDB87株疫苗常规免疫;B组:IBD组织灭活苗;C组:IBD双价苗;D组:IBD三价油苗;E组:IBD中间型毒株疫苗;F组:非免疫对照)免疫鸡群,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各免疫组的免疫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以B组免疫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E组免疫效果较好,但法氏囊损害严重;C、D两组免疫效果相近,C组成本低,D组抗体持续时间较长;A组的免疫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中药和卵黄抗体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脾脏及法氏囊相对重量的影响祝建新朱印生(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南昌330006)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主要侵害法氏囊这一免疫器官的疾病。有报道表明,雏鸡感染该病病毒(IBDV)后,法氏囊初期重量增加(肿胀)、...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母源抗体的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扩散试验(AGP)对1 ̄25日龄肉用及蛋用雏鸡的血清和1 ̄21日龄鸡胚中的卵黄提取液、胚体浸液、血清进行了鸡新城疫(ND)、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母原性免疫抗体消长动态的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雏鸡母源抗体的消长动态呈下山峰势;鸡胚中卵黄内ND抗体效价1 ̄17日胚龄持续在6 ̄9(log2)18日胚龄其抗体水平开始下降,IBD抗体效价1 ̄17日胚龄持续在2 ̄3(log2)  相似文献   

14.
猪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浆的研制和应用孙银华丁忠留严勋伍仁福江苏海安县多种经营管理局海安22660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10周龄鸡群,该病除引起发病鸡群一定数量死亡外,还能破...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启东市广泛流行,虽然引进了各种各样的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但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鸡群一旦感染IBD后,应用各种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而给感染鸡群注射IBD抗血清治疗具有特效。目前IBD抗血清大多用...  相似文献   

16.
免疫鸡群暴发传染性法氏囊病@孙浩¥中国农业大学免疫鸡群暴发传染性法氏囊病孙浩中国农业大学(100094)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致病性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以侵害雏鸡法氏囊未成熟B淋巴细胞为特征。它不但引起雏鸡较高的死亡...  相似文献   

17.
以建立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核酸杂交检测方法,检测了细胞培养物、病理组织、粪便和饲料中的IBDV,并与IBDV夹心ELISA、琼脂扩散试验(ID)和病毒分离方法进行了平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RT-PCR和核酸杂交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深入研究IBD流行病学,特别是传播途径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单克隆抗体(IBDV—McAb)致敏的聚苯乙烯胶乳,建立了检测IBDV抗原和抗体的胶乳凝集(LPA)和胶乳凝集抑制(LPAI)试验。LPA可检测出6μg/mlIBDV蛋白。作者比较了LPA、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AGP)三种方法检测IBDV抗原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相关性,明确了LPA和DFA试验的检出率高于AGP。LPA和DFA试验结果的符合率为86%。  相似文献   

19.
应用传染性法氏囊病SC3地方毒株传代适应鸡胚,制备胚毒抗原,与新城疫Ⅳ系株胚毒抗原,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和新城疫二联油乳剂苗(简称二联油菌)。应用二联油苗免疫雏鸡和种母鸡后,对采食、饮水和活动无影响。产蛋正常,接种部位吸收良好。用二联油苗每羽0.5ml免疫14月龄雏鸡,2周后开始产生IBD AGP(琼脂扩散试验)抗体,4周后达到高峰,用IBD强毒和ND强毒攻毒,能有效地产生保护作用。应用联油苗0.2  相似文献   

20.
免疫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原因与对策■严本圣缪斌(江苏省姜堰市畜牧兽医站225500)一、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存在的广泛性IBDV在鸡舍中存在广泛,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它耐酸、耐热、耐紫外线,一般的消毒药不易将其杀灭。试验表明:IB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