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研究用胶乳凝集反应检查蚕的细胞质多角体病病毒(CPV)及浓核病病毒(DNV),取得以下结果。胶乳凝集反应检查CPV和DNV的敏感度分别是0.75μg/ml和0.5μg/ml,比酶标抗体法(ELISA)敏感度低100—200倍,但比琼脂内扩散沉淀反应及沉淀反应检验的敏感度高20—30倍及5—20倍。检试病毒感染蚕诊断的结果,分  相似文献   

2.
应用胶乳凝集反应进行蚕病毒病的诊断时,致敏胶乳粒子的IgG量、胶乳粒子的大小及密度等不同则影响凝集反应。IgG致敏量增加则灵敏度增加,凝集块增大,但IgG量过剩则反而阻碍反应;由于反应病毒不同,胶乳粒子的最适粒径也不同。软化病病毒(IFV)和浓核病病毒是0.65μm或1.00μm,细胞质多角体病病毒(CPV)是0.45μm;粒子密度影响反应的速度和凝集块的大小,粒径1.00μm以8.5×10~9/ml最适。改变了致敏IgG量粒径和密度在某种范围内可随意调节,凝集块的大小,检出灵敏度及反应速度。可以使IFV、DNV及CPV诊断的胶乳液的品质,做到大致均一。  相似文献   

3.
<正> 第四部份——微粒子病血清学诊断法微粒子原虫是大颗粒性抗原,与各种病毒病原——小颗粒性抗原在血清学的诊断技术上有所不同。诊断微粒子病血清学方法是:一、凝集反应:利用凝集反应诊断家蚕微粒子病,有直接凝集反应如玻片凝集,用于在显微镜下检查微粒子孢子;间接凝集反应如炭素、胶乳凝集反应,用于肉眼检测微粒子孢子的可见反应。  相似文献   

4.
应用胶乳凝集技术诊断番鸭小鹅瘟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番鸭源小鹅瘟病毒(GPV)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GPV单克隆抗体(MAb)标记聚苯乙烯胶乳,建立了检测GPV抗原的胶乳凝集试验(LPA)。结果显示:LP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检出GPV最低毒价为1 000 TCI50/10μL;特异性强,仅与GPV产生特异性凝集反应,与其他相关鸭源病毒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在4℃保存期达11个月;对人工感染病例的LPA检测结果与PCR符合率为93.3%;对临床18份疑似GPV病例进行检测,LPA和PCR符合率为94.5%。表明LPA具有简便、快速、特异、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基层快速诊断番鸭小鹅瘟病。  相似文献   

5.
<正> 把家蚕的四种病毒病原(IFV、CPV、DNV、NPV)分别从病蚕体中提纯精制,免疫于家兔,制得抗血清,并进行IgG精制和吸收反应,除去非特异性因子,提高特异性,调整抗体致敏胶乳液。这种抗体致敏胶乳液只与各自对应的病毒发生特异反应,其可能检出的病毒蛋白量是IFV0.6ug/ml、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高寒地区荷斯坦奶牛(以下简称奶牛)布鲁氏杆菌病进行调查:(1)该地区布鲁氏杆菌病感染率为0.18%;(2)采用乳环沉淀反应法可对产乳奶牛进行初筛,阳性者用试管凝集反应确诊;(3)虎红平板沉淀反应法可代替试管凝集反应法诊断奶牛布鲁氏杆菌病,因二者符合率高,准确性高,可减少实验室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能够与禽类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红细胞凝集反应),这种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特异性免疫血清所抑制,即为禽的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HI)。  相似文献   

8.
某些病毒能够与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即为红细胞凝集反应(HA)。这种凝集反应易被加入的特异性血清所抑制,即为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在禽病中目前这2种方法较常用作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的诊断和血清学监测。  相似文献   

9.
利用边缘无形体可溶性抗原,以化学交联的方式致敏羧化胶乳制成胶乳抗原,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检测牛边缘无形体血清抗体的胶乳凝集试验(LAT)诊断方法。用制备的胶乳抗原分别检测瑟氏泰勒虫、双芽巴贝虫、衣原体、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清,结果均为阴性;与边缘无形体标准阳性血清、免疫牛血清、流行区血清样品均呈明显的凝集反应。研究结果表明,LAT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种特别适合于基层现场检测边缘无形体血清抗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場自1953年以来采用凝集反应試驗(試管法)作为防制羊布氏桿菌病的定期检疫的主要方法,对历年检出的凝集反应阳性羊,除已进行扑杀处理者外,尚有部分病羊自1955年起先后隔离于隔离区单独进行飼养;并結合兽医卫生綜合性措施进行反复的、不定期的凝集反应检查,以观察其凝集反应的消长情况,并借使之逐步恢复健康,以达到培育健康羊羔的目的。茲对該隔离羊羣107例历年来(1955年10月—1958年5月)反复进行布氏桿菌病凝集反应試驗的检驗記录作了系統的分析,分析結果,认为在我場防治羊布氏桿菌病的工作中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現发表于此,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水貂阿留申病能造成公貂性机能不全,无精子,利用率降低:母貂空怀,流产,死胎,产弱仔,感染子代,使产仔率、成活率大大降低.另外,阿留申病毒还能引起免疫抑制,影响其它疫苗的免疫形成,甚至会增强二次感染的敏感性.目前,对水貂阿留申病,一无疫苗预防,二无特异性药物治疗,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一、消灭传染源(一)定期检疫,处杀阳性病貂:病貂和潜伏期带毒貂的病毒长期存在于病貂体内,每年10月份后结合综合选种、取皮,以碘凝集反应(简称IAT)或对流免疫电泳法(简称CIEP)诊断进行阿留申病检疫.  相似文献   

12.
<正> 关于猪弓形体病的诊断方法,据国内外资料介绍,除进行虫体分离、病料涂片检查外,常采用色素试验(DT)、血球凝集反应(HA)、荧光抗体法(FAT)以及皮内反应(ST)等免疫血清学诊断法,但一些方法由于技术设备要求高,操作费时费事,局限于实验室研究,或特异性和敏感性不  相似文献   

13.
鸡霉形体病(CRD)和白痢病对养鸡业危害很大。为了摸清这两种病在本地种鸡群中的感染情况,作者对某畜科所种鸡场进行了血清学检验。现将检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检验方法和材料(一)检验方法:以鸡白痢快速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白痢病;鸡霉形体病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霉形体病。每只受检鸡  相似文献   

14.
禽败血枝原体的诊断是以分离和鉴定病原体为基础,而病鸡群诊断定性和贸易检疫等用血清平板凝集反应(PA)、试管凝集反应(T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反应(HI)等三种血清学方法。鉴于本病病情缓慢,病期  相似文献   

15.
自从1897年(A.E.Wright)氏等用凝集反应诊断布氏杆菌病以来,各国学者广泛使用了这种方法,并为提高凝集反应对人畜布氏杆菌病的检出率作过很多的努力。苏联兽医科学硕士特里连科(П.А.Т-риленко)研究了各种病畜的血清与特异性抗  相似文献   

16.
试管凝集反应是诊断布氏杆菌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此法最早是莱特(Wright)和森普尔(Semple)在1897年从病人的血清中发现抗布氏杆菌的凝集素,并发展了至今仍有重要诊断意义的试管凝集反应,亦称为莱特氏凝集反应。此仅应列入国家动物检  相似文献   

17.
兔出血症病毒对人类红细胞的血凝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兔出血症病毒标准毒株与人类各型红细胞进行血球凝集反应(HA)。结果表明,兔出血症病毒能凝集人类各型红细胞,且对“O”型、“B”型和“AB”型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快而强烈,HA效价很高(5×213 ~5×215);而对“A”型红细胞的凝集反应慢而弱,HA效价很低(5×21)。据此认为,除“A”型红细胞外,其它3 种血型的红细胞均可用于兔出血症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牲畜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主要应用试管凝集反应法。这种方法操作较复杂,尚须一定的实验室设备,因此试管凝集反应法不适于在我国农牧区进行大规模的现地检疫用。玻板凝集反应具有许多试管凝集反应所缺少的优点:操作简便,易推广:不需实验室设备,可以在牧场及田间操作;仅用10—12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得出结果(试管凝集反应需28小时以上);敏感性也较试管法高。因此很多文献对(?)种诊断方法给予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和试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番鸭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MPV-McAb)致敏的胶乳可与MPV产生特异性凝集反应,而这种特异性凝集反应可被MPV抗体所抑制的原理,建立了胶乳凝集试验(LPA)和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致敏抗体蛋白浓度为0.5g/L时,LPA可检测出MPV最小蛋白量为2μg/L。对LPA与FA、LPAI与AGP作了比较,结果:LPA阳性率90.5%,FA阳性率92.4%,两者的符合率92.4%;鸭血清LPAI抗体效价在Log25以下时,AGP试验均阴性,前者比后者敏感性高32~64倍。LPAI抗体效价与保护力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当鸭血清中LPAI抗体效价在Log21以上时,雏番鸭均能耐受强毒的攻击,两者呈正相关。致敏胶乳和抗原保存时间在4~8℃时,分别为5个月和6个月;在22~28℃时,分别为7d和15d。  相似文献   

20.
通过虎红平板凝集反应(RBRT)和试管凝集反应(SAT)方法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对于人血清布鲁氏菌病的检测结果基本符合,两者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均为有效的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可通过两种方式的结合,提高疾病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