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聚类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并评价了云南7个州(市)34个植烟县的1 120份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云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均值均在优质烟的适宜值范围内,化学成分协调,是烤烟的优质产区;聚类分析方法将云南烟区分为5类,中糖中碱中钾低氯区、高糖中碱中钾中氯区、中糖低碱高钾高氯区、中糖中碱低钾中氯区和中糖中碱中钾中氯区;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类别间主要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26个县(市、区)的主栽烤烟品种‘K326’‘云烟87’‘红花大金元’中部叶烟梗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梗化学成分受环境和栽培条件影响很大,不同品种中部叶烟梗仅总氮和钾含量差异显著,其余化学成分差异不显著;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把云南26个烤烟县(市、区)的‘K326’划分为4个类别,分别是高糖低钾区、高糖低氯区、低糖低氯区、低糖高氯区,地域相邻的县(市、区)间烟梗化学成分较相近.  相似文献   

3.
我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Q型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讨我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类别特征及不同产区烤烟样品的类别分布情况。[方法]于2003~2005年对全国2074个烤烟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分上、中、下3个部位进行Q型聚类分析,对17个产烟省的不同类别烟叶的样品分布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各类别样品的平均分布频率为:1类(化学成分协调)烟叶样品占样品总数30.7%,2类(化学成分基本协调)烟叶样品占样品总数30.7%,3类和4类(化学成分欠协调,包括"高糖低碱"和"低糖高碱"两类)烟叶样品共占样品总数36.9%,5类(化学成分不协调)烟叶样品仅占1.7%。协调和基本协调样品在2003至2005年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我国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以中部烟叶最好,下部烟叶次之,上部烟叶稍差。  相似文献   

4.
云南烤烟品种K326化学成分分析及聚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云南19个县(市、区)烤烟品种K326的X2F、C3F、B2F 3个等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点,并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基本都在优质烟的适宜值范围内,各项化学成分协调,是烤烟的优质产区;通过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将云南烟区划分为4类,即高氯低钾区、高钾低碱区、高糖低氯区、高碱低糖区,其中第2类和第3类烟区烟叶品质较好,主要分布在新平县、耿马县、马龙县、景东县和禄丰县.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了解云南不同产区致香物质含量的特点及差异,为云南优质烟叶的生产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云南12个烟区(红河、昆明、曲靖、楚雄、玉溪、大理为传统优质烟区,丽江、普洱、保山、文山、临沧、德宏为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新烟区)烤烟中部叶样品,对其致香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对各烟区烟叶致香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从云南不同烟区烤烟中部叶中共检测出69种致香物质,其中有18种致香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51种致香成分含量在不同烟区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不同烟区烤烟中部叶的醛类致香成分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部分烟区的酮类、醇类、酚类、杂环类、酯类、酸类和烯烃类致香物质总量差异显著(P<0.05).基于不同官能团致香物质含量的聚类分析,可将12个烟区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包括保山、楚雄、文山、昆明4个烟区;第二类包括丽江、临沧、普洱、玉溪4个烟区;第三类包括德宏和红河两个烟区;第四类包括大理和曲靖两个烟区.基于致香物质总量的聚类分析,则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包括保山、德宏、红河、文山4个烟区;第二类包括楚雄、大理、丽江、昆明、曲靖5个烟区;第三类包括临沧、普洱、玉溪3个烟区.[结论]在分析和评价烟叶致香物质时,不仅要考虑其致香物质总量,还要考虑致香物质的组成和比例,才能更准确地对不同烟区的烟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云南新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及其与评吸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评价云南新烟区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特征,为掌握当地烟叶质量特点及提高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1—2018年文山广南、普洱景东和临沧双江3个县区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B2F、C3F、X2F样品288份,测定烟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对其与卷烟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8年文山广南、普洱景东和临沧双江3个县区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的氯含量总体偏低,有41.92%的中部样品还原糖含量超过26%,有33.33%的上部样品烟碱含量超过3.5%,中部烟叶样品还原糖含量偏高、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是影响新烟区3个植烟县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因素。2011—2018年3个植烟县烟叶的钾含量和氯含量相对稳定。2013年以来,中、上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主要表现为上升趋势,增幅最大达到16.02%,烟碱和总氮含量则总体呈下降趋势,降幅最大达到22.07%。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总分影响最大的化学成分指标为总氮和还原糖含量。【结论】云南新烟区3个植烟县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差异明显,在双江地区控制烟叶还原糖含量、适当提高总氮含量有助于提高烟叶品质,在广南地区则应从控制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方面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皖南不同乡镇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情况,利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采集10个乡镇的304份烤烟样品,采取指数和法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赋值,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皖南烟区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在10个乡镇中以寒亭、文昌化学成分得分较高;基于烤烟C3F常规化学成分综合得分的聚类分析表明,除誓节外,皖南烟区总体质量较好,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基于烤烟B2F常规化学成分综合得分的聚类分析分为3类,第1梯队为寒亭、洪林、文昌,第2梯队为红杨、十字、沈村、黄渡、杨柳、弋江,第3梯队为誓节。  相似文献   

8.
张国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33-834,900
[目的]分析福建烟区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异情况。[方法]以福建烟区2009、2010年烤烟样品为材料,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状况。[结果]福建烤烟总糖、还原糖及糖碱比值总体较高,氯含量较低,钾氯比值较大且稳定性较差。不同烟区烤烟除总氮、总糖、还原糖外,均有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烤烟除总烟碱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不同部位烤烟除氯含量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研究可为福建烤烟种植区划制定、栽培技术调整及原料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烤烟化学成分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变异分析。[方法]从区域、年际、部位3个方面分析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烤烟化学成分的变异情况。[结果]大理红花大金元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总体较高,钾含量较低,氯含量变异性较大;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烤烟化学成分存在地区差异,地区化学稳定性较差;不同年份烤烟的总糖、还原糖含量较稳定,其他指标表现不稳定;不同部位的烤烟总植物碱、钾、糖碱比、氮碱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南涧地区红花大金元烤烟化学成分整体比较协调,是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最好的产区;中部叶的化学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西南烟区烤烟质量状况及与巴西烤烟质量的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西南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状况,并与巴西优质烟区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①西南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尚欠协调。②在与巴西烤烟的相似性分析中,云南大理等14个县(市)的外观质量与其相似;云南威信等5个县(市)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与其较为接近;云南玉溪的评吸质量与其相似。  相似文献   

11.
海洋  毛多斌  张志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55-19558
[目的]研究了河南不同地区烤烟中致香物质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河南14个不同地点的2年C3F烤烟中提取致香物质,通过GC/MS分析这些成分,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河南14地的烤烟可分为5个等级。禹州、临颍和邓州为第1等级;卢氏、睢阳、内乡为第2等级;许昌县、宜阳、灵宝、郏县为第3等级;方城和鹿邑为第4等级;济源和嵩县为第5等级。[结论]综合主成分F值越接近于0,烤烟的香气量品吸评分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曲靖烤烟叶质重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关系,为曲靖烤烟的种植与生产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曲靖9个烤烟主产县(市)的C3F烟叶为材料,对比分析中部叶不同叶质重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曲靖9个主产县(市)间的烤烟中部叶叶质重差异较明显,以沾益烤烟的叶质重最大,为102.47 g/m2;叶质重、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在不同样品间存在广泛变异;对叶质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低、中、高3个类群间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低叶质重类群和中叶质重类群烟叶的内在品质优于高叶质重类群烟叶;在叶质重75.00~80.00 g/m2范围内,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感官质量评吸得分较高.[结论]叶质重75.00~80.00 g/m2是曲靖烤烟中部叶内在品质的敏感范围,在此范围内,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总体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辽宁烟区烤烟感官质量的差异分析和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焦敬华  陈晓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80-19582
[目的]分析辽宁各烟区烤烟感官质量的差异,为当地烟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宁省9个植烟县为对象,采集了烟株上、中、下部叶烟叶样品共86个,对辽宁烟区烤烟感官质量进行差异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辽宁各烟区烤烟上部叶感官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以北票最高,开原和凤城的综合评价得分均较低;中部叶以北票和宽甸总体感官评定和综合评价得分表现较好;下部叶以西丰、昌图、北票和建平总体感官评定和使用性较好,综合评价得分也较高。2007、2008及2010年各产区中部叶评吸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变化基本一致,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全省中部叶评吸质量平均值随年份增加也略有提高。[结论]总体上辽宁各烟区北票产烟叶感官质量表现较好,凤城则表现较差;中部烟叶评吸质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余清  刘月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295-5298
[目的]了解文山州旱地土壤根结线虫的分布及发生流行趋势。[方法]调查和分析了不同作物土壤中根结线虫的发生密度和分布状况。[结果]土壤中根结线虫的发生密度与种植作物种类密切相关,种植烤烟的地块根结线虫密度在烤烟生长季节呈直线上升趋势,与烤烟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线虫密度由5月中旬的437.73条/kg干土上升为9月中旬的2 205.93条/kg干土,增幅达403.95%,而种植玉米、辣椒地块根结线虫密度在作物整个生长季节变化较小。文山州文山、广南、麻栗坡、丘北、砚山县旱地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线虫密度多在200~800条/kg干土。根结线虫在0~100 cm的土壤中均有分布,且主要集中在0~40 cm的耕作层中,40 cm以下随着土层的加深根结线虫数量逐渐减少。[结论]为烤烟种植规划、抗病品种选择及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主产烟区烤烟品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中国主产烟区烤烟品质的差异性。[方法]根据全国范围内的取样分析结果,全面比较云南、福建、湖南、贵州、河南、山东6大主产烟区烤烟糖类物质、含氮类物质、无机成分和烟气成分含量以及吸食品质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烟叶品质差异显著,但不同品质要素、不同等级间差异并不一致。具体表现为:糖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不同地区同等级间总糖含量差异大于还原糖含量差异;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但总氮、烟碱、挥发碱含量差异不显著;钾、氯、钙和镁等无机物质含量差异显著,且钾和钙含量的差异大于镁和氯;烟气成分,如烟气烟碱、香气质、杂气和刺激性等有极显著差异,但香气量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各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品质要素表现,各主产烟区烟叶品质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不同垄体覆盖方式对文山地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云烟87为材料,在大田条件设计4种不同垄体覆盖方式,研究对其烤烟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烟草生长前期采用地膜覆盖,团棵期揭膜后覆盖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上、中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烟碱含量;改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并且揭膜后覆盖秸秆(T_2处理)的烤后烟叶产量、均价、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等的均优于其他处理。[结论]揭膜后覆盖秸秆为文山烤烟生产中较优的垄体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兴山烟区气候因素与烤烟质量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兴山县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综合分析湖北省兴山县烟叶产区适宜种植烤烟的海拔、气象等气候因素,并将该区烟叶的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质量与津巴布韦烟进行比较。[结果]兴山烟区具有与津巴布韦相似的气候环境条件,具备生产优质烤烟的气候条件,属优质烤烟适宜产区。2006~2007年兴山县烟叶质量取得较大进度,烤烟质量接近进口烟叶质量水平,兴山烤烟的内在化学成分特别是香气质、香气量与津巴布韦烤烟相似,出丝率、还原糖含量、两糖比值等理化指标表现出优势,香气质量有独特表现,但与国外优质烤烟仍有差距。[结论]兴山烟叶在保持原有质量优势的基础上,应提高烟气细腻程度和余味舒适感。  相似文献   

18.
信俊峰  胡建新  闫芳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81-15083
目的]研究攀枝花烤烟年度间化学品质的变异情况,为攀枝花烟叶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对2006、2007及2008年攀枝花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攀枝花烤烟的化学成分含量在年度间存在一定的变异,其中,总糖与还原糖含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年度间差异明显;总植物碱与总氮含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基本在适宜的含量范围;钾的含量年度间基本保持稳定,但含量偏低。烟叶的糖碱比逐年增加,年度间差异明显。[结论]尚需在烟叶生产中采取一定措施,进一步提高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9.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清江流域7个烤烟主产区21个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对烤烟中10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利用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前4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达91.400%。由化学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4个主因子,即碳氮因子、燃烧性因子、氮碱比因子和淀粉因子。综合评价为利用烤烟化学指标评价烤烟品质提供新方法,并为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巫溪不同烤烟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帅红  谭波  袁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49-51,77
[目的]研究重庆巫溪不同烤烟品种的适应性。[方法]在巫溪烟区自然生态条件下,引进2个烤烟新品种秦烟201、云烟99,在巫溪县古路镇进行大区试验。以巫溪烟区常规品种云烟87为对照,从抗病性、丰产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等方面对参试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秦烟201、云烟99主要化学成分基本协调,病害抗性、烤后原烟外观质量与对照相当,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对照。[结论]该研究为烤烟品种布局及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