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广东农业科学》2007,(9):63-63
利用秸秆生产人造板一直是国际热点研究项目,但其技术研制的过程枯燥而漫长。由南京林业大学专家与烟台万华集团联合研发成功的“以草代木”新技术引起国内外关注。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院长周定国教授带领10多名专家学者,通过4年多的实验室攻关,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终于研制出“秸秆人造板”制造工艺,并于2003年通过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层次的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专业设置要适应当前木材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可尝试技术培养和能力培养并重、实践教学与科研产业结合、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互补的“2 2 2”专业设置模式,促进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木材对辐射的吸收规律和热导理论,模拟建立木材辐射干燥时的热导方程。从理论上证明木材辐照干燥时能形成“正热源”。从理论上使木材辐射干燥时,木材内部的温度分布数值化、公式化。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11日,由西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学科主办,西南林业大学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承办,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处协办的“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西南地区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西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学科第二届研究生、导师学术论坛在西南林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和木材加工利用”。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评出优秀论文14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8篇。  相似文献   

5.
营造商越来越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减少火灾风险,但一些制造企业和木材处理企业称,阻燃处理未能达到预期的销售水平。看来,阻燃处理以外的技术使应对火灾的措施更为充分了。最近将蕈组为“结构木材协会(Structural Timber Association, STA)”的“英国木结构协会(UK Timber Frame Association, UKTFA)”牵头应对严重火灾事故,这些事故可能对行!眦力求显示木材是理想建筑材料的努力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林木材身直径变化与形成规律、原木检尺径的性质和《木材价格表》上的变径价规律,研究出在材种(等级)相同和材长较长情况下的材长设计理论和技术,避免了因《木材价格表》中价格制定存在问题所造成的不合理设计,进一步完善了《木材检验与量材》中的“优化量材设计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7.
采用频闪法对木材表面回弹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材表面的回弹性能与碰撞球体的选择有关;在高度一定的条件下,木材表面的回弹性能与木材本身的密度有关;密度大回弹性能好.另外,通过木材表面回弹性能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木材的“粘弹性”理论;此方法给木材表面回弹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无损测试的手段,为进一步研究木材表面弹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南承担国家“十五”“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所取得成果和示范效果的介绍与分析,认为课题为河南全面提升小麦、畜产品两大优势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再升级,即由追求产品的“优质”,进而追求产品的“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木材学科简介东北林业大学木材学科由“木材学教研室”、”木材科学研究室“、”木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及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研究、实验人员组成。学科成员共16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4人.讲师(工程师)8人;并聘请了国内外同类学科的著名专家则...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1月22日,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包括浙江林学院“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内的首批13个创新平台的相关建设单位在浙江大学科技园签署了共建协议。浙江省委副书记、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出席大会并讲话,副省长茅临生主持大会。浙江林学院副院长方伟、鲍滨福率森林培育学科和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相关专家参加大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人造板密度计算机在线检测系统,以有效控制和监测人造板产品的质量,满足人造板生产企业发展的需要。【方法】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及控制技术,分别采集人造板材的质量及长、宽、厚等参数,由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程序计算出所测板材的密度。【结果】实现了对板材密度的快速、在线、无损、动态检测,其检测结果与静态对比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可以有效监控人造板产品的质量。【结论】设计的人造板密度在线检测系统高效、经济,实用性较强,易于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佐玉  张喜  姬宁  罗功宇  李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82-5585
[目的]分析人造板产品的甲醛释放量特征及变化,有助于质量监督部门对产品进入市场前的监督、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人造板甲醛释放量警戒。[方法]采取厂家样品送检、进厂(场)抽检相结合的办法,对省内人造板产品的甲醛释放量进行监测,持续时间3年。[结果]连续3年的定位抽检和送抽表明,贵州省主要人造板大干燥器法的平均甲醛释放量排序为胶合板>中密板>细木工板>刨花板>饰面板>强化板,相应值为15.934、8.280、6.913、5.717、2.668和0.925 mg/L。甲醛释放量均值较高者变动幅度较小。甲醛释放量频率分布中,强化板、细木工板和刨花板呈"偏左型"偏态分布,胶合板和饰面板呈均匀分布,中密板呈"偏右型"偏态分布。除强化板外,不同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大、小干燥器测定法之间有着紧密的直线关系,可作为不同方法间的数据转换和预测依据。产地、规格和生产时间对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有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结论]不同人造板产品的甲醛释放量存在差异,产地、规格和生产时间对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有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无胶稻草碎料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提高农业剩余物利用率和降低人造板生产成本为目的,以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稻草碎料含水率及稻草比例等工艺参数为因子,用正交试验法对无胶稻草碎料板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无胶稻草碎料板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热压温度,稻草比例、稻草碎料的含水率为次要因素,热压时间对其性能无显著影响;得到较优的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为150℃;稻草比例为80%;稻草碎料含水率为18%;热压时间为6 min。  相似文献   

14.
亚麻屑碎料板密度对板芯层升温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麻屑碎料板生产工艺多数确定,历来是以木材碎料板的有关理论为依据,缺少自身的相应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对借用木材碎料板的理论是否合理,也无法在理论上加以验证.本文对亚麻屑碎料板的密度对芯层升温速度有何影响和碎料板芯层在热压过程中芯层升温过程加以研究,在理论上对亚麻屑碎料板芯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作了初步探讨,以此为该种人造板制造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在降低木基复合材料密度的同时而不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该文利用聚合物发泡技术与人造板工艺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木基发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构造进行了分析;同时,以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冲击强度和2 h吸水厚度膨胀率作为主要指标对发泡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价,考察发泡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木基发泡复合材料内部纤维交织疏松,纤维间主要通过泡孔连接增强,泡孔增加了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材料强度增加,且纤维间距较大处填充有泡孔结构体.②胶粘剂与发泡剂总含量在20%时,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最好,2 h吸水厚度膨胀率却较大;热压温度在120℃效果最好,温度过低,发泡不完全,温度过高,在一定压力下部分泡孔出现塌泡现象,所以性能均有所下降;热压时间15 min效果最佳.经方差和极差分析知,F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胶粘剂与发泡剂总含量20%、热压温度120℃、热压时间1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木基发泡复合材料性能均达到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碳纤维增强木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选择直径为12 μm的碳纤维制备试样。分别对碳纤维增强木基复合材料与木纤维板进行了三点弯曲力学性能测试,运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力学曲线对比及断裂机理分析,可以明显的发现碳纤维增强木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要优于木纤维板,这种“三明治”结构的材料设计充分发挥出碳纤维独特的缓冲能力,试件在较高外加载荷作用下并不是产生突然的断裂破坏,而是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SEM分析表明,聚醋酸乙烯胶粘剂工作强度高,在受力时能够很好的传递载荷,碳纤维网与木纤维板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袁旭  马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662+2697-2662,2697
木橡胶是按照橡胶力学性能构造的一种兼具木质材料和橡胶力学特点及材料优点的新型木基材料.文章简述了木橡胶的概念、原料、生产工艺和性能,并对木橡胶开发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18.
鉴于木材资源的有限性,限制对林木资源的砍伐迫在眉睫,因而,提高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木材固有的孔道结构和金属固有特性,木基金属复合材料可实现高效利用木材资源。本研究概述了木材和金属复合的发展进程、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抗静电、储能和疏水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木基金属复合材料在LX波段的电磁屏蔽性能。最后分析了木基金属复合材料的不足,展望了磁性木材在电磁屏蔽性能与棒状中空材料降解重金属离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王伟  贺磊  王小东  唐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742-1743,1783
[目的]以荻草为原材料研究制备刨花板的工艺及性能优化。[方法]以荻草为研究对象,制备荻草刨花板,研究板材密度、施胶量、制备工艺对荻草刨花板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结果]密度、施胶量和制备工艺都对荻草刨花板性能指标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施胶量为14%,板密度高于0.75 g/cm3,热压温度180℃,板坯含水率24%,防水剂添加量1.0%时,无论是整株荻草刨花板,还是茎秆荻草刨花板,其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都超过了国家标准GB/T 4897.3-2003的要求。[结论]通过研究荻草制备刨花板工艺优化了荻草刨花板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从2008 年开始,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 署,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真抓实干,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呈 现出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作者分析了十年来木本油料产业发 展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对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