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微乳液凝胶固定化脂肪酶立体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消旋布洛芬与正辛醇不对称酯化反应为指示反应,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为检测跟踪手段,对微乳液凝胶固定化脂肪酶的立体选择性进行了初步表征。研究表明,用微乳液凝胶固定化后的脂肪酶,在保持较高催化活性的条件下,仍能表现出较高的立体选择性。在低转化率下,能得到高对映体过量值的S-构型布洛芬正辛酯。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复合物固定化脂肪酶用于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CS)负载在(MCM-41)介孔分子筛表面得到有机-无机复合物(CS-MCM-41),用于制备固定化假单胞脂肪酶,研究了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值、酶量、固定化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固定化脂肪酶(PSL/CS-MCM-41)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固定化条件:缓冲溶液pH=6.5,酶与载体质量比为1:10,固定化时间和温度分别为1 h和30℃.固定化脂肪酶用于苯乙酮一锅法还原转酯化拆分反应中,外消旋苯乙醇转化率为7.1%,(R)-乙酸苯乙酯的ee值为99%,(S)-1-苯乙醇的ee值为7.6%,对映选择性参数E=214.  相似文献   

3.
何腊平  王欢  李翠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19-8221
[目的]研究在正己烷中脂肪酶Novozyme 435对映体选择性转酯化(R,S)-3-n-丁基苯酞的可行性。[方法]通过Novozyme 435酶法反应试验和液相色谱分析反应后丁基苯酞的转化量,研究某些关键因素如水活度、加酶量、乙酸乙烯酯与丁基苯酞摩尔比和转化时间等对对映体转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在此反应中,合适的水活度0.62,Novozyme 435添加量8 mg/ml,乙酸乙烯酯与丁基苯酞摩尔比8∶1,转化时间40 h。在此条件下,丁基苯酞的eeS为96.5%,产物的eeP〉98%,丁基苯酞转化率为49.2%。[结论]脂肪酶Novozyme435对催化丁基苯酞的转酯化具有高对映体选择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Novozyme 435可以提高对映体选择性酸解(R,S)-3-n-丁基苯酞。最适的有机溶剂、水分活度、转速和转化时间分别是正己烷、0.54、150 r/min和64 h。在此优化条件下,丁基苯酞的转化率为14.8%,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为99.3%。  相似文献   

5.
[目的](S)-乙酸苏合香酯是手性药物合成的关键手性砌块,其在多种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及医药、香料的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化学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需要有毒有机溶剂及重金属的参与,对环境及人类具有严重的危害,同时得到的手性化合物的光学纯度较低.与传统的化学合成相比,酶法选择性拆分消旋体化合物,具有高立体专一性和区域选择性、副反应少、产率高、产物光学纯度好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拆分方法.实验表明,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游离酶可拆分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然而游离酶不易回收且稳定性差,将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游离酶制备成固定化制剂,克服了游离酶对环境敏感,稳定性不高的缺点,为工业化生产(S)-乙酸苏合香酯奠定了基础.[方法]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物理吸附法、离子结合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以吸附法固定酶,酶的构象很少改变,因此,酶的催化活力损失较少;且吸附法固定化操作过程简单,因此吸附法在经济上是最具吸引力的固定化方法.硅藻土由硅藻的细胞壁沉积而成,硅藻土表面的多孔性与负电性使其呈现明显表面吸附性,因而被常用做吸附载体.以硅藻土作为固定化载体,对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酶进行固定化,用以拆分制备高光学纯的(S)-乙酸苏合香酯.利用单因素实验优化,确定制备固定化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及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的最佳拆分条件,并测定了制备的固定化酶对金属离子的敏感度及储存稳定性.[结果]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温度40℃,pH为7,固定化时间10 h,载体添加量100 g/L.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制备了固定化酶,优化确定了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的最佳拆分条件为:固定化酶用量为160 mg/mL,拆分时间7 h,拆分温度30℃,缓冲液pH为7.[结论]在最佳固定化及拆分条件下,制备的(S)-乙酸苏合香酯e.e.值可达到96.8%,转化率为73.9%,且固定化酶对金属离子敏感度较低,对反应环境要求较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固定化酶在4℃条件下储存,随保存周数的增加,e.e.值及转化率均逐渐降低,但4周后e.e.值仍能达到90.1%,转化率保持在66.6%左右,具备较高的储存稳定性,为工业化生产(S)-乙酸苏合香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用环氧氯丙烷活化 2 %的珠状琼脂糖凝胶 ,并与胰蛋白酶进行偶联反应制备固定化酶。实验结果表明 ,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活力受环氧氯丙烷量 ,活化反应的碱浓度及给酶量的影响。每 1.0 g的 2 %珠状琼脂糖凝胶 ,当活化剂量为 5 74 2 μmol,NaOH浓度为 0 .5mol·L-1,活化时间 3h ,给酶量为 5mg·ml-1,偶联 12h时 ,固定化酶活力最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固定化漆酶对苹果酚类化合物生物催化的特异性,以白腐菌漆酶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手段,首次对壳聚糖固定化的白腐菌漆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以儿茶素作为标准底物检验催化活性,实验结果如下:用壳聚糖固定化漆酶,单因素实验表明戊二醛(交联剂)的最适浓度5%,交联时间8h,最适pH为5.5,最适酶浓度1U/ml,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反应条件固定化漆酶的重复使用次数实验表明,经壳聚糖固定化的漆酶重复使用6次,相对酶活仍能保持70%以上。这为苹果加工中漆酶催化混合酚类化合物转化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胺化纤维素为载体,固定醇氧化酶.应用分光光度法,找出了制备固定醇氧化酶的最佳反应条件,同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4;最适反应温度为35℃,比溶液酶提高了10℃.米氏常数为13.8 mg·mL-1,略高于溶液酶(3.5 mg·mL-1).固定化酶表现出非常好的重复使用稳定性,重复使用9次后,剩余活力为70%.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漆酶酶促合成茶黄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鹍  揣玉多  孙勇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55-21756,21759
[目的]探索固定化漆酶酶促合成茶黄素的工艺。[方法]采用D152树脂固定化漆酶体外酶促氧化茶多酚合成茶黄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pH、酶浓度、反应时间和通氧量对合成茶黄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茶黄素的酶促氧化合成反应,之后测定茶黄素产量。[结果]采用树脂载体D152固定化得到的固定化漆酶,在重复使用5次后,固定化漆酶催化活性约为原始催化活性的70%;在重复使用10次后,酶催化活性仍然可以保留48%左右。固定化漆酶促氧化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60℃,最佳pH 5,底物浓度2.0g/L,通氧量20 L/min和反应时间1.5 h。[结论]采用树脂载体D152可有效固定漆酶。与游离漆酶氧化法相比,固定化法能有效提高漆酶的稳定性和利用效率,反应产物也更易于纯化。  相似文献   

10.
单宁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对单宁醇进行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高达60.6%。对固定化单宁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以没食子酸丙酯为底物时,固定化单宁醇酶促反应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在pH5.0,50℃,保温1h或pH6.0,25℃时1个月内保持稳定,或pH4.0~7.0,25℃保温6h仍有100%的酶活。固定化单宁醇处理没食子酶丙酯20min,经18个循环后,酶仍不失活,其稳定性优于单宁醇。  相似文献   

11.
粗脂肪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粗脂肪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实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以酶用量(% ), 反应时间(min) 和水解温度(℃) 为因素, 以食用色拉油为底物, 经脂肪酶催化水解, 用95%乙醇终止反应, 测定其酸价, 选择出粗脂肪酶水解色拉油的最佳条件, 在此水解条件下, 分别测得标准脂肪酶和粗脂肪酶水解液的酸价, 将二者进行比较, 从而求得粗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 最佳水解条件为: 水解温度37℃, 酶用量0 .02%, 反应时间20min。粗脂肪酶的活力为99 4U/mg。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含解淀粉芽孢杆菌LTBA02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对柑橘红蜘蛛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含解淀粉芽孢杆菌LTBA02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脂肪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分别达到3.77、18.14 U/g,酶活力没有因肥料高盐环境而失活,仍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施后1、3、7、20 d,含解淀粉芽孢杆菌LTBA02的复合微生物肥料100、150、200倍液处理都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柑橘红蜘蛛的效果,都显著高于110 g/L乙螨唑悬浮剂4 400倍液处理和不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LTBA02的复合微生物肥料100倍液处理;含解淀粉芽孢杆菌LTBA02的复合微生物肥料200倍液处理喷后1 d防治效果达到90.28%,喷后20d防治效果达到了97.39%,表现出了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13.
碱性蛋白酶水解猪血细胞最优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旨在确立碱性蛋白酶水解猪血细胞的最优反应条件。采用二次旋转正交回归设计,建立了pH值、温度(T)、酶—底物浓度比(〔E〕/〔S〕)三个因素对水解蛋白收率影响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确定最优水解条件为:pH=821,〔E〕/〔S〕=4%,最后,在此最优水解条件下,确定出最佳水解时间t=90min。  相似文献   

14.
邵平  姜绍通  李岩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2):2570-2576
【目的】菜籽油脱臭馏出物是天然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从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中获得较高纯度的天然维生素E。【方法】采用分子蒸馏和脂肪酶催化浓缩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维生素E;在分子蒸馏预处理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脂肪酶催化反应生成的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数学模型。【结果】当20g反应原料,反应温度37℃,初始加入水量11.77 ml,加入酶量30.78 U,水解时间16 h,在后续反应中单次加入甲醇量1.32 ml和脂肪酶15 U, 共加3次,总反应时间40 h,多次分子蒸馏后维生素E的纯度达到25%。【结论】分子蒸馏耦合脂肪酶催化浓缩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维生素E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其工业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3种药剂对桉树紫斑病林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找到防治桉树紫斑病的高效、持久、安全的杀菌剂,通过林间防效试验研究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桉树紫斑病的防治效果,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桉树紫斑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隔10天施药,连续3次施药后,桉树大多能恢复生长,长出新梢。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对桉树紫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病情指数为25.24,防效为40.24%,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7.09,防效为35.87%,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2.21,防效为23.74%。清水对照的病情指数为42.24。3种药剂用后都未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16.
以猪油和丙三醇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促甘油解反应合成甘油单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酶促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叔戊醇为溶剂,Novozym 435用量10%(猪油质量分数),反应温度45℃,甘油与猪油物质的量的比4∶1,反应时间6 h,超声波频率28 kHz,超声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甘油单酯产率达到(84.76±1.96)%。超声辅助酶促反应,不仅可以提高产物产率,还可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7.
鳙鱼鱼糜凝胶特性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大豆分离蛋白(SPI)、魔芋胶(KG)对鳙鱼Aristichthy nobilis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PI或KG均可使鳙鱼鱼糜凝胶的硬度、弹性、凝胶强度及持水性明显增加,且浓度越大,其作用越强,但这2种物质会降低鱼糜凝胶的白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SPI可增强肌球蛋白重链带(MHC)的强度,而KG对MHC带的强度影响不大.电镜分析则表明SPI和KG的加入都可使鳙鱼鱼糜形成致密、均匀的凝胶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8.
比旋度是右旋糖酐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右旋糖酐生产过程中的蔗糖、果糖、葡萄糖等糖类小分子物质的存在直接影响右旋糖酐产品的比旋度。通过不同分离纯化,不同水解方法等工艺过程来探究影响右旋糖酐产品比旋度的各种因素。同一右旋糖酐水解溶液应用乙醇沉淀法分离纯化时,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比旋度下降;多级乙醇沉淀分离纯化右旋糖酐时,高乙醇浓度高分离得到的右旋糖酐比旋度大于低乙醇浓度的右旋糖酐;粗酐和膜处理右旋糖酐发酵液水解制备的产品品质优于发酵直接水解制备的产品,粗酐和膜处理右旋糖酐发酵液水解液乙醇分级沉淀分离纯化产品比旋度分别为+192.4和+191.9,均达到国家标准,水解液膜分离和乙醇一次性沉淀组合分离纯化产品平均比旋度+194.7,有望达到国际最高标准(+195.0),发酵液直接水解液乙醇分级纯化和乙醇再次沉淀组合分离纯化产品比旋度达到国家标准+190;右旋糖酐的酶解产品品质优于盐酸水解产品品质,产品比旋度+196.6,达到国际最高标准;75%的乙醇洗涤沉淀可以提高产品比旋度,多次洗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