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动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物就是指通过人工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导人动物染色体基因组,使之稳定表达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转基因技术的一般方法有原核期胚胎的显微注射法(Microjection)、逆转录病毒载体法、精子载体法、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胚胎干细胞介导的基因转移,这几种方法各有其公优缺点,在动物转基因上均有不同的应用,目前在动物抗病育种、建立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用蛋白质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鱼是将外源基因导入鱼体内,使其能在此代性状中得到表达,将外源基因导入的常用方法有显微注射、电脉冲、精子携带等方法。我国的转基因鱼研究工作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存在问题颇多,主要是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对鱼体基础代谢研究不多。’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piggyBac转座子在鲤科鱼类及鳅科鱼类转基因中的适用性,实验通过将PAβ启动子控制的DsRed表达元件插入pigA3GFP中,构建转基因载体pigA3GFP-AβDsRed。用该载体对草鱼肾脏(CIK)细胞转染,结果显示,通过piggyBac转座子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CIK细胞的基因组中,来源于家蚕的A3启动子和来源于巨细胞病毒的CMV启动子在CIK细胞均具有活性。将转基因载体pigA3GFP、pigA3GFP-AβDsRed分别与辅助质粒helper-pigA3混合后以精子介导法导入金鱼和泥鳅的受精卵后,经荧光观察、PCR鉴定、Dot blotting鉴定,证实获得了转基因金鱼和转基因泥鳅。研究表明,PB转座子在鲤科鱼类及鳅科的一些鱼中具有转座活性。  相似文献   

4.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1998,(6):282-283
日利用改良的电穿孔法育成转基因鲤鱼日本东京水产大学水产生物科学系的科学家高岛及其同事,利用一种新的改良电穿孔法,培育出转基因鲤鱼。具体操作过程是:首先将鲤鱼的精液与高渗溶液混合,藉以产生脱水的精子,再将脱水精子加入含有目标基因的等渗溶液。在精子复水时...  相似文献   

5.
用动物精子作为外源DNA载体已成为转基因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在多种动物上获得成功。最近,人们对外源DNA与精子结合的分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外源DNA可与精子膜上30~35KDa蛋白质特异结合,结合强度受精子膜上MHCⅡ因子的调节。精清中的IF-1因子能抑制精子结合外源DNA,从而维持特种的遗传稳定性。精子结合外源DNA的量是恒定的,部分DNA能进入精子核内,CD4蛋白具有转运外源DNA进入核内的功能。进入核内的外源DNA牢固结合在精子核骨架上,然后整合到染色体的特异位点。但是,精子与外源DNA结合后能激活精子内的核酸酶,进而使外源DNA分子降解,从而导致这种转基因方法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6.
鲤鱼受精卵导入外源基因最佳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受精卵导入外源基因最佳时期的研究梁利群,孙孝文,沈俊宝,闫学春,王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哈尔滨150076)1985年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应用不同外源基因导入虹鳟鱼、鲤鱼、鲶鱼等人工养殖鱼类以提高鱼的质量和产量。但受精卵发育到何时...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虾的精子介导外源基因转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中国对虾的精子作载体,成功地将羊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中国对虾的受精卵,并获得转基因虾个体。用两种不同的基因溶液处理,即30%的NaCl基因溶液和30%NaCl—40%PEG基因溶液。斑点杂交的结果表明,30%的NaCl基因溶液处理的精子,能够将羊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中国对虾的卵子中,基因转移比率在1%以上。在另一实验组的个体中,用斑点杂交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经比较,处理后的精子的受精能力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转基因鱼是借助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鱼内,通过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使其优良性状在鱼体上得以表达,并经过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一类性状优良、遗传稳定而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等于1985年率先在世界上成功研制出了转基因鱼,并建立了转基因鱼模型,此后鱼类基因转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转生长激素基因中华倒刺鲃的构建及其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cDNA文库克隆到的生长激素基因,与鲤β肌蛋白启动子、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的poly(A)终止信号序列等调控元件共同构建了表达重组质粒pFV2 cfGH。提取重组质粒,用精子载体法导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的受精卵中,经孵化培养成转基因成鱼。抽提423尾转基因实验鱼血总DNA,经PCR检测表明:斑点叉尾鮰生长激素基因已导入中华倒刺鲃基因组中,导入率为17.26%。同时通过RT-PCR技术检测阳性中华倒刺鲃中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卡介苗注射器将羊生长激素基因溶液注射到亲虾纳精囊中,以精子为载体,携带基因导入对虾受精卵,而达到转基因对虾的目的。经PCR检测表明:1.经STE(pH8.0)第一次洗涤精子的洗涤液呈阳性信号;第2-4次的洗涤液呈阴性;2.多次洗涤后的精子抽提的DNA呈阳性;3.检测 10个样品100尾仔虾中有一个样品呈阳性结果,转基因比率在 1%以上。同时斑点杂交结果也印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