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提高垂珠花苗木质量和成活率,对垂珠花播种实生苗采用不同基质配比移栽进行了对比试验,同时采用不同容器培育苗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垂珠花幼苗移栽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的影响都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容器规格培育对垂珠花苗木成活率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采用基质为处理Ⅲ(70%黄心土+25%泥炭土+5%钙镁磷)基质,使用■16 cm×16 cm的容器袋处理的垂珠花苗木成活率达到98%,平均地径4.24 mm,平均苗高35.02 mm,为垂珠花育苗的适宜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  相似文献   

2.
对草珊瑚种子采用不同方式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种子采用清水和吲哚丁酸溶液不同方式浸种,育苗试验地Ⅰ、Ⅱ、Ⅲ容器育苗,营养土配置采用不同的营养土,红壤、农田土,家禽粪、牛大便、钙镁磷等配置,经过一个月的发酵成了有机质肥料。采用容器袋育苗结果显示:应用吲哚丁酸溶液浸种播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比清水浸种的种子平均发芽率能提高5.64%。不同原料配置容器袋育苗,试验地Ⅰ一年生的容器袋苗木生长高大、径粗壮,苗高、苗径粗分别比试验地Ⅱ、试验地Ⅲ一年生的容器苗木平均苗高大提高6.86%、9.00%。平均地径粗大7.89%,10.81%。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容器育苗和田间苗床播种育苗2种方式进行赤楠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生长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赤楠容器育苗与田间苗床播种育苗的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分别达95.7%、94.3%。田间苗床播种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5㎝侧根平均条数分别为32.2cm、0.30cm、23.5cm、8.4条,分别比容器苗提高17.1%、25.0%、91.1%、68.0%。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沙床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并对该技术的特点、创新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采用沙床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杉木种子发芽率提高50%以上,1年生杉木苗平均苗高、地径分别为32.4 cm和5.5 mm,苗木出圃率达90%以上,能有效提高良种利用率及苗木质量,利于育苗期间的集约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育苗沙床兼具排水和保水功能,能有效平衡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实现苗木对水分的高效利用并大幅节约用水成本。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容器苗根系发达、茎干粗壮、抗逆性增强,造林后成活率显著提高。采用沙床培育轻基质容器苗是实现杉木工厂化和规范化育苗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提升杉木育苗技术水平的重要突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可在杉木栽培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火力楠繁殖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力楠是一种优良常绿植物,其种子采用不同方式繁殖育苗试验,应用不同植物激素吲哚丁酸和ABT3号生根粉浸种,采用大田和容器基质不同方式繁殖育苗试验,种子发芽率高,苗木生长整齐.应用植物激素ABT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比吲哚丁酸溶液浸种发芽率高10%,苗木生长苗高9%,苗径粗10%.容器基质繁殖育苗的种子萌芽率,比大田育苗种子萌芽率高8%.苗木生长高9%,苗径粗11%.  相似文献   

6.
通过几年的试验,我们探索出一套适于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培育的苗木质量好,产苗量高,且生产的苗木可供春、夏、秋三季造林。一、种子消毒及催芽处理华北落叶松大田容器育苗一般采用春季播种,播前15天对种子进行消毒及催芽处理,种子要选发芽率65%以上的一级种子。消  相似文献   

7.
山杜英种子不同方式育苗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杜英种子不同方式育苗繁殖技术,采用不同方法浸种,其一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min,其二用ABT7号生根粉溶液20X10-6浸种2h,并对两种不同溶液浸种的种子发芽率、苗木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对比,发现应用ABT7号生根粉溶液浸种的种子,比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的种子能提前7d发芽,发芽率可提高18%,苗木生长平均地径粗10%,苗木长高大8%,容器育苗的种子比大田育苗的种子发芽率可提高10%,平均地径粗8%,苗木长高大7%.  相似文献   

8.
红椿播种育苗技术试验,应用温水和植物激素溶液不同方法浸种,采用大田和容器不同的方式育苗.对不同生长状况的苗木进行观察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植物激素溶液浸种育苗的苗木,比用温水浸种育苗的苗木种子发芽率高,苗木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苗木生长快又整齐.种子发芽率能提高16%,平均苗木生长可增大9%,地径粗11%.  相似文献   

9.
纳塔栎容器育苗基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经济、环保、节约型纳塔栎容器育苗基质,采用泥炭、珍珠岩、砻糠灰和菜园土等材料,以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基质,开展纳塔栎容器育苗试验,测定苗木的高、地径及侧根数,并对其基质配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方基质上生长的苗木,其苗高、地径及侧根数差异极显著;基质(50%泥炭+25%珍珠岩+25%菜园土)育苗效果最好,基质(50%砻糠灰+25%珍珠岩+25%菜园土)次之;2种基质上的苗木苗高、地径以及侧根均生长良好。说明这2种基质均适宜用于纳塔栎容器育苗。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优良种子容器育苗试验,种子采用不同方式浸种,应用高锰酸钾和植物激素ABT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育苗,用植物激素ABT3号生根粉溶液浸种的种子,比高锰酸钾溶液浸种的种子发芽率高6%,苗芽移苗成活率高4%,萌芽出土齐,苗木成活率高7%,苗木生长快,苗木地径粗3%,苗高2%.  相似文献   

11.
通过油茶组培苗移栽基质、时间和施肥肥料浓度对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最高的基质是红心土,高达98.26%;但为利于苗木的生长,移栽方式是以先把瓶苗移栽于7cm×11cm的红心土营养杯内培养60d,苗木恢复生长,并长出2~3张叶片时再移栽到9cm×13cm椰康基质营养杯内培养适宜苗木生长,培育120d,苗高9.48cm,比使用红心土的苗高(4.04cm)高134.6%;施肥浓度为1%时,油茶组培苗生长效果良好,培养100d,苗高比施肥前高5.428cm,比对照的高143.8%。  相似文献   

12.
针对辽宁省西部干旱石质山区针叶树育苗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油松大苗培育技术试验,结果为1a生油松苗营养杯移植培育大苗的适宜移植时间为4月1-10日(清明前后),苗床应选择高床,营养土配方以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为好,在营养杯之间填充沙土。采用该技术培育大苗移植成活率、合格苗率分别都在95%以上,利用该技术所育苗木在干旱年份造林成活率为86.6%,该方法可在本地或其他环境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对种苗的需求,以大连地区绿化观赏栽培的何首乌萌动芽为材料,进行了萌动芽的生长、生根培养,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6-BA0.2mg.L-1+GA31.0mg.L-1+NAA0.1mg.L-1是萌动芽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ABT0.8mg.L-1是生长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0.2%,定植成活率为95.9%;定植的试管苗生长旺盛,保持了何首乌所有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试验对白花败酱的繁殖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方式的繁殖效果均表现良好,其中分株繁殖苗成活率近100%,且长势良好,见效最快;老枝和嫩枝在大棚内和露地的扦插成活率均在80%以上;种子发芽率虽较低,播种繁殖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白花败酱适应性强,适于人工繁育栽培。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记录不同驯化苗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在不同山势环境、不同树皮性状附主的附树栽培成活率和生长差异,研究铁皮石斛在粤北高海拔山区天然次生林中的活树附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设施大棚内驯化约1 a的苗养分积累充分,抗逆性、生长势、适应野外环境能力较强,用作活树附生仿野生栽培种苗最适时;在试验地环境下,山脊线空气流通,水分适中,散射光充足,苗的长势最好;光滑树皮树干附生的铁皮石斛苗比粗糙树皮树干生长更好,枝叶更茂盛,根系更发达.附生树种表皮性状对铁皮石斛可能主要起到支撑和持水作用,而自然环境的空气对流、光照、湿度与降水量是影响铁皮石斛野外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槭树是辽宁省东部山区常见的绿化树种。通过对野生槭树大苗进行归圃装箱培育园林绿化用大苗试验,结果表明:槭树大苗采用木箱培育,苗木的生长状况、质量、形态、出圃栽植成活率都显著高于圃地育苗的各项株体生长指标;装箱培育槭树大苗的成本为平地育大苗的3.0倍,而经济效益却是平地大苗的8.5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INTR0DUCTl0NCultivatingseedlingswithmycorrhizaistmiversallyacknowledgedasthethirdkeyelementincultivatioroffastgrowingandhigl1yeildforests.Seedlingswithmycorrhizatakenbymanycountfiesoftheworldasoneoftheeffectivcmeasurestthichcanincreaseyieldsin'agricultUreandforestry,hasbeenpaidclosedattentionextensivelyandutilizedinforestproduction.Inordertoenhancetechnologylevelofseedlingcultivationandsurvivalrateofplanta-tion,weestablishedaworkplaceintheCentraINursery,Chao3uanF0restBureautomakemycorrhi…  相似文献   

18.
以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量污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7.5 kg/m2处理对幼苗生长影响最大,株高和地茎净增量最大,成活率也最高,且幼苗生长旺盛,针叶嫩绿,长势明显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因此,在进行华北落叶松育苗时,可采用7.5 kg/m2城市污泥处理。    相似文献   

19.
A large areas of Larch seedlings, including container and bare-root seedlings (new and transplanted seedlings) were inoculated pure inocula that were cultivated by usingSuillus grevillei.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trol area, all growth indices as rate of emergence, growth(in seedling height, collar diameter and number of lateral branch-root), rate of mycorrhiza inoculum, rate of survival and content of nutrient elements were greatly increased. Therefore,Suillus grevillei is a better and suitable mycorrhizal fungus to larch seedling either in the severe cold mountain area or in the plain region. It should be spread and used in larch cultivation and planting.  相似文献   

20.
油茶大规格容器苗质量及其造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育苗基质及造林苗木规格,从而为油茶育苗和造林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依据,采用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方法,就不同规格的容器与不同类型的基质对容器苗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采用大规格容器苗的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以大规格容器和轻基质培育的苗木其生长状况与根系质量均良好;运用3年生容器大苗造林的成活率平均为96.32%,其树高1.74 m、地径34.45 mm、冠幅1.07 m^2,当年挂果率达96.67%。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大容器轻基质育苗和造林具有生产可行性,但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