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永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2):132-133
为加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管理,采用GPS定位、文献跟踪、资料收集、现地鉴定、数码拍照等方法,开展青海省乐都区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古树名木资源共有23株,全部为古树,没有名木,以青杨、柳树、国槐、青扦等树种居多。古树名木中一级保护的有6株、二级保护的有6株、三级保护的有11株。古树名木资源全部以散生状态分布在乡村,权属全部为集体所有。古树名木资源中生长势为正常株的有8株、衰弱株的有11株、濒危株的有4株。古树名木生长环境为良好的有3株、中等的有18株、差的有2株。古树名木树龄分布为108~1 008年,平均为336年;树高分布为6~42 m,平均为19 m;胸围/地围分布为127~870cm,平均为388cm;平均冠幅分布为5~26 m,平均为14 m。最后提出了有关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古树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和遗产,是研究当地植物区系起源、演化,森林植被,历史变迁的"绿色活化石"。通过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济源市共有古树群4个,古树名木706株,分属24科36属43种,其中古树697株,名木9株。摸清了济源市古树名木资源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建德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就古树名木树种与数量、生长状况、分布情况和树龄与保护级别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德市现存名木古树5884株,涉及31科53种。种类以红豆杉科榧树最多,4504株,占总量的76.55%;分布以建德市三都镇最多,4496株,占全市总量的76.41%;海拔拔分布以400-600米最多,为2581株,占总量的43.86%。通过调查表明,建德市名木古树大部分生长情况良好,其中正常株5768株,占总数的98.03%。  相似文献   

4.
张强  郑洪  艾训儒  卢婵  王生位  郭秋菊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116-121+125
[目的]探究湖北巴东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空间布局。[方法]调查巴东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并对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巴东现有古树名木2 193株,隶属于44科88属124种。从树种结构分析,分布最广泛的树种为胡桃树(Juglans regia),共有501株,占全县古树名木总数的22.84%。从树龄结构分析,古树名木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99 a树龄段,1、2、3级古树的数量和占比分别为92株(4.20%)、470株(21.43%)和1 631株(74.37%),总体呈“金字塔”型结构。从分布规律分析,古树名木在巴东县12个乡镇均有分布,野三关镇分布最为集中。垂直空间上,分布株数最多的海拔区间为1 099~<1 523 m,数量达到1 255株,占巴东古树名木资源总数的57.23%。[结论]该研究可为湖北巴东县的古树名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建德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就古树名木树种与数量、生长状况、分布情况和树龄与保护级别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德市现存名木古树5 884株,涉及31科53种。种类以红豆杉科榧树最多,为4 504株,占总量的76.55%。位置分布以建德市三都镇最多,为4 482株,占全市总量的76.17%。海拔拔分布以400~600 m最多,为2 581株,占总量的43.86%。调查同时表明,建德市名木古树大部分生长情况良好,其中正常株5 768株,占总数的98.03%。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仁怀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本文通过查询文献资料与现场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仁怀市古树名木资源开展调查,并对仁怀市古树名木的资源组成、空间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仁怀市有古树名木672株,隶属于25科33属39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主要集中在柏科(189株)、桑科(155株)、漆树科(46株)、银杏科(46株)、红豆杉科(44株)、木犀科(35株)、樟科(32株)等科,累计占古树总株数的81.4%;30株以上的树种有6种,从多到少依次为柏木(189株)、黄葛树(154株)、银杏(46株)、红豆杉(44株)、黄连木(37株)、木犀(35株),累计占古树总株数的75.15%,柏木和黄葛树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超过了古树总株数的50%。仁怀市古树年龄主要集中在100~299a,一级古树(≥500a)、二级古树(300~499a)、三级古树(100~299a)的数量分别为34株、75株、563株,总体呈金字塔型结构。从区域分布来看,仁怀市喜头镇古树数量最多,共143株,占全市古树总量的21.28%,盐津街道办事处古树数量最少,仅有5株,占全市古树总量的0.74%。绝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太康县域内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太康县域内现存散生古树138株和古树群15处101株,共计239株,隶属于14科、21属、27种,皆为古树无名木。其中一级古树1株,二级古树18株,三级古树220株。太康县域内古树名木资源遗存,以柿为最多,有60株,其次为侧柏33株,枣28株,桑20株。太康县古树名木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县域北部或东部区域的杨庙、张集等乡镇,县域西部各乡镇保存较少。  相似文献   

8.
唐山市于2017年开展了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对全市现存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本文以前期调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唐山市古树资源丰富,共记录到古树名木合计10311株,包括古树群70个,古树群古树9974株,散生337株(包括名木12株),其中板栗、油松居多.本文分析了唐山市古树名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湖北省武汉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查阅结合实际调查的方法,对武汉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和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现有古树名木1 691株,共计78种,隶属31科55属;武汉市古树名木资源呈明显空间聚集特征,并在中心城区东部及武汉北部地区形成了2个高密度核心区;武汉市古树名木集中分布在黄陂区、武昌区、江夏区和新洲区,四区所含古树名木株数占武汉市总数的89.59%;以武汉市古树名木中数量最多的朴树(448株)作为分析对象,发现朴树的树龄与胸径、冠幅与树高之间相关性显著,其余组别相关性较弱。通过分析发现,武汉市古树名木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少部分古树名木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病虫害等原因生长不佳。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分级保护、加强管养、增强民众认知等保护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临沂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本文对该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全市现有古树名木29科53属68种,古树名木总株数达24 598株。通过调查摸清了全市古树名木的数量、分级及保护现状,为进一步保护古树名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依托海口市第2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采用传统分析与GIS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口市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组成、植物区系、结构特征、生长势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海口市共有古树名木1 684株(其中名木94株),隶属于28科45属51种。古树名木数量多且种类丰富;主要以桑科(Moraceae)、使君子科(Combretaceae)、棕榈科(Palm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和含羞草科(Mimosaceae)等为优势科;以榕树(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和椰子(Cocos nucifera)等乡土树种为主;海口市古树名木资源的科、属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过渡的特点。(2)海口市古树树龄结构呈三角形分布,即随树龄增大古树数量逐渐减少,表明海口市古树后续资源丰富。大部分古树名木的生长状态以正常为主,占总株数的64.72%,表明整体长势良好。(3)从空间分布格局看,海口市古树名木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分布密度为0.736株·km?2。海口市古树名木分布的聚集程度很高,主要分布在海口府城、博爱等老城区,以及遵谭镇、新坡镇、三门坡镇、大坡镇、旧州镇和三江镇等城镇,反映出古树名木分布的历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扬州市城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扬州市城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扬州市城区现存古树名木430株,隶属35科、51属、58种.其中,1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349株,隶属25科、29属、33种;300年以上树龄的一级古树35株;树龄最长的达1 020年,为唐代的银杏和槐树各1株.扬州市城区古树名木资源遗存,以银杏为最多,计104株,其次为圆柏84株,瓜子黄杨39株,桂花19株,广玉兰19株.扬州市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的栽植分布,多与寺庙、宅园紧密相关;其地域特征,集中在瘦西湖-蜀岗风景区、东关街历史街区、南河下历史街区以及文昌中路沿线和汶河路沿线.  相似文献   

13.
华池县古树名木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11—2014年庆阳市古树名木普查数据为基础,对华池县古树名木的物种组成、分布特点、生长状况、权属、保护等级以及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华池县共有古树名木56株,其中名木2株,古树群落1处,分属8科11属11种,其中以侧柏最多,占总数的48.2%。华池县古树名木的生存状况堪忧,生长环境较差,保护难度大。  相似文献   

14.
济宁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调查表明,全市现有古树名木34科61属83种,古树名木总株数33194株,通过调查摸清了全市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别及保护现状,为进一步保护古树名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扬州市城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扬州市城区现存古树名木430株,隶属35科、51属、58种。其中,1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349株,隶属25科、29属、33种;300年以上树龄的一级古树35株;树龄最长的达1020年,为唐代的银杏和槐树各1株。扬州市城区古树名木资源遗存,以银杏为最多,计104株,其次为圆柏84株,瓜子黄杨39株,桂花19株,广玉兰19株。扬州市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的栽植分布,多与寺庙、宅园紧密相关;其地域特征,集中在瘦西湖-蜀岗风景区、东关街历史街区、南河下历史街区以及文昌中路沿线和汶河路沿线。  相似文献   

16.
佛山市高明区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佛山市高明区古树名木调查现状进行总结发现,区域内现有古树名木251株,分属12科15属15种。在对古树名木树种构成、生长情况、树龄和胸径情况等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明区危害古树名木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保护对策,以期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浙江鹿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仪 (GPS)实地定位 ,逐株、逐片每木检尺调查的方法 ,对温州市鹿城区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首次全面系统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 ,就古树名木树种与数量、生长状况、分布情况和树龄与保护级别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建立了资源数据库 ,并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与建议。结果表明 :鹿城区现存古树名木 2 48株 ,隶属 2 2科 2 3属 2 4种 ,其中一级古树名木 9株 ,二级古树名木 2 7株 ,三级古树名木 2 12株 ;树龄最大达 13 0 0年 ,胸径最大达 10 0 0cm。  相似文献   

18.
三苏祠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养护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三苏文化,传承三苏精神,合理利用三苏祠古树名木资源,对眉山市三苏祠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古树名木57株,隶属10科10属10种,其中国家二级古树8株,国家三级古树49株;生长旺盛树9株,生长一般树22株,生长较差树24株,濒死树2株;并提出了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海宁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管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宁市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海宁市现有古树名木108株,共25种,其中名木3株,科、属、种分布差异较大,空间分布散中有聚,文化底蕴深厚,珍稀树种偏少。同时,分析了目前海宁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经调查研究发现,金庭镇现有挂牌、登记注册的古树名木52株,虽通过摸清资源、采取保护、实施古树名木救治复壮工程等措施,对这些古树名木进行了保护,但仍存在城镇化建设对古树生存造成的影响、日常管护经费不足、树种单一等问题,亟需采取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古树名木后续资源的培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