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讨白茅根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年龄、胎次、泌乳月、产奶量等基本一致的42头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TMR日粮基础上用1kg和1.5kg鲜白茅根替代玉米青贮料,试验持续3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平均乳糖量显著提高(P<0.05)。可见,补饲白茅根能促进奶牛的产奶性能,开发白茅根应用于奶牛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讨用留兰香茎叶粉替代部分苜蓿草粉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30头年龄、胎次、泌乳月和产奶量等基本一致的奶牛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1组和2组在TMR日粮基础上用1和2 kg留兰香茎叶粉替代苜蓿草粉,试验持续28 d,结果表明:留兰香茎叶粉替代部分苜蓿草粉对奶牛产奶量无显著影响,对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乳糖影响不显著,表明奶牛养殖中留兰香茎叶粉替代部分苜蓿草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添加饲料枣、大豆皮或鲜啤酒渣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10头奶牛。试验1组的日粮为13.9%粗蛋白质(CP)、产奶净能(NEL)7.23 MJ/kg和0.58%赖氨酸(Lys),添加饲料枣、大豆皮或新鲜啤酒渣,试验2组~4组为CP13.9%、NEL 7.02 MJ/kg和依次0.54%、0.52%0、.52%Lys。所有试验奶牛先饲喂10 d试验日粮作为预试期,然后开始70 d正试期。试验4组产奶量平均为(27.75±1.31)kg/d,略高于试验1组[(27.20±0.69)kg/d]和试验3组[(27.25±0.87)kg/d](P0.05);试验2组产奶量略有下降[(26.65±0.64)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日粮CP水平保持在13.9%条件下,适当降低日粮赖氨酸含量,饲料枣和新鲜啤酒渣的快速降解非纤维碳水合化物和瘤胃降解蛋白质弥补了日粮中Lys含量的不足,产生氨基酸节省效应(amino acid-spare effect),有助于提高产奶量,增加产奶纯收入。分别添加饲料枣、新鲜啤酒渣和混合添加饲料枣、大豆皮、新鲜啤酒渣的低成本日粮有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粉渣酸化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取30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96头,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和试验1、2、3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含0、1%、3%、6%粉渣酸化料的日粮,试验为期5周。结果表明:试验2组、试验3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2组和3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可见粉渣酸化料可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饲料中添加2%的粉渣酸化料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裹包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双乙酸钠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消化特性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3组,每组10头,分别为精粗分开饲喂组(SI)、裹包全混合日粮组(bTMR)和裹包TMR中添加双乙酸钠组(SDA),日粮精粗比均为50:50.试验期10周.试验结果表明,与SI组相比裹包TMR饲喂奶牛极显著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粗脂肪和粗蛋白质的表现消化率(P<0.01),产奶量、4%标准乳、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现消化率也有所提高(P>0.05).裹包TMK中添加SDA组奶牛乳脂率、乳脂产量显著提高(P<0.05),乳糖含量也较SI组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和4%标准乳也极显著提高(P<0.01).与精粗分开饲喂方式相比,采用裹包TMR饲喂奶牛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日粮养分表现消化率,且在裹包TMR中添加双乙酸钠可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脂产量(P<0.05).  相似文献   

6.
将40头荷斯坦产奶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10头。4种试验日粮均配制成蛋白质(CP)含量15.2%、产奶净能(NEL)6.90~7.06 MJ/kg。日粮通过调节豆粕和棉籽粕的用量改变日粮赖氨酸(Lys)含量,这样试验1组日粮赖氨酸含量为0.65%、试验2组0.62%、试验3组0.59%和试验4组0.56%。所有试验奶牛先饲喂10 d试验日粮作为预试期,然后开始70 d正试期。试验1组产奶量最高,平均为(27.13±1.53)kg/d;试验4组产奶量最低,平均为(24.40±1.56)kg/d;试验2组和3组依次为(26.18±1.37)和(25.27±1.58)kg/d;其中试验1组产奶量明显高于试验3组(P<0.01)和试验4组(P<0.01),试验2组明显高于试验4组(P<0.05)。因此,在日粮蛋白质含量保持相同和产奶净能相近的条件下,提高日粮赖氨酸含量则提高了奶牛产奶量,降低日粮赖氨酸含量则降低了奶牛产奶量;大量使用棉籽粕替代豆粕降低日粮赖氨酸含量,导致产奶量降低;尽管日粮赖氨酸含量容易提高奶牛日粮成本,由于提高产奶量,增加了产奶纯收入。使用日粮赖氨酸含量这一指标有利于评价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讨鲜啤酒糟对西门塔尔种母牛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泌乳正常的西门塔尔母牛30头,依据胎次、产奶量、产奶天数分为3组,每组10头.试验A组在基础日粮中加喂鲜啤酒糟10 kg/头·日;试验B组在基础日粮中增加配合精料1.5 kg/头·日;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试验A、B组头日均增奶3.11 ...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体重、胎次、泌乳月、产奶量及生理状况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对照组不喂啤酒糟,试验Ⅰ组用6kg啤酒糟代替0.5kg精料,试验Ⅱ组用9kg啤酒糟代替1kg精料。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Ⅱ组乳脂率、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8%、23.70%,差异极显著(P〈0.01),经济效益也有较大提高,每头每天多增加收入3.54元。因此,产奶中后期奶牛添加9kg啤酒糟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肥育猪生产中应用粉渣酸化料,试验探讨了日粮中添加粉渣酸化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选用体质量65kg左右、日龄相近、体质良好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0头.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含有0、2%、铂和6%粉渣酸化料的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2组、3组日均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和2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可见粉渣酸化料能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综合各组指标.饲料里添加4%粉渣酸化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精粗料比全混合日粮对奶牛瘤胃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安装瘤胃瘘管的18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试验1~6组,每组3头牛,试验1~6组依次饲喂不同精粗料比全混合日粮(TMR)的TMR1(20∶80)、TMR2(30∶70)、TMR3(40∶60)、TMR4(50∶50)、TMR5(60∶40)和TMR6(70∶30),探讨不同精粗料比TMR对奶牛瘤胃甲烷(CH4)释放量、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态氮(NH3-N)浓度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MR中精料比的提高,瘤胃乙酸和丁酸逐渐降低,丙酸明显提高,饲喂TMR3和TMR4的奶牛瘤胃NH3-N浓度比试验5组和6组极显著降低,CH4释放量和CH4能/总能的含量分别比试验1组和2组显著减少,比试验5组和6组极显著减少,标准乳(FCM)、乳干物质含量和乳脂率比试验1组显著提高,明显提高产奶性能和有效减少空气的甲烷污染。  相似文献   

11.
王涛 《中国饲料》2023,1(10):22-25
文章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对奶牛产奶性能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100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平均干乳期40 d的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奶牛采用精粗分饲的方法,先粗后精,试验组采取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将精饲料和粗饲料充分混合搅拌后饲喂奶牛。预饲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在前40 d均无显著变化(P> 0.05),在60~100 d,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奶牛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 <0.05);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脂肪及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 <0.05)。总的来讲,相对于传统的精粗分饲的饲喂模式,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模式在改善奶牛生长消化及产奶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优势,应用推广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替代传统饲喂技术必将成为我国奶牛集约化养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在日粮TMR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高产泌乳奶牛20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同一TMR配方日粮,试验组每天早班向TMR日粮车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前7 d平均添加量160 g/(头·d),接下来5 d平均添加量120 g/(头·d),之后每天平均添加量100 g/(头·d)。结果表明:在高产泌乳奶牛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能促进奶牛瘤胃消化、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粪便性状;能提高奶牛产奶量,试验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多7.81 kg/(头·d),同比提高28%(P0.01);添加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给奶牛饲喂不同粗饲料组合的TMR日粮,探讨日粮中不同粗饲料组合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鲜重的精粗比从30∶70提高到40∶60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有显著地增加(P<0.05).随着精料比例增加,其能量水平、蛋白含量和乳蛋白率增加.同时,蛋白含量和产奶量都有所提高.在试验二组中用青贮代替了全贮,提高了奶牛的采食量和泌乳性能.说明,奶牛全混合日粮(TMR)可以提高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产奶量和改善乳蛋白质水平.青贮饲料的蛋白质的降解和利用更容易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和吸收,从而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全混合日粮与非全混合日粮饲喂产奶牛,选择20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饲喂全混合日粮,对照组饲喂相同配方和数量的草料,经30 d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平均产奶量为23.52 kg,对照组日平均产奶量为21.78 kg,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平均产奶量增加1.74 kg,日平均产奶量提高7.99%,差异极显著(P〈0.01)。饲喂全混合日粮组比饲喂非全混合日粮组奶牛增收17 760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具有南方奶牛日粮类型特征的相同精粗比日粮的不同饲喂方式对奶牛的采食行为、产奶性能、全肠道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12头荷斯坦奶牛,采用单因子设计,根据产奶量、胎次及泌乳天数随机分为2组(n=6),分别为精粗分饲组(SI)和全混合日粮组(TMR),精饲料:粗饲料均为50:50.试验结果表明:奶牛采食量无差异,在相同精粗比日粮下,TMR饲养技术极显著减少了奶牛的采食时间(P<0.01),显著增加了反刍时间(P<0.05),TMR组奶牛的乳脂率、4%标准奶产量、乳脂产量、乳糖产量和乳固形物产量分别比SI组显著提高11.20%、11.60%、17.50%、13.21%和9.86%(P<0.05),但对奶牛咀嚼行为、全肠道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代谢产物影响不显著(P>0.05).在南方奶牛典型日粮采用TMR饲养技术时,与精粗分饲相比,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但对奶牛的采食量、咀嚼行为、全肠道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代谢产物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MUN的准确测定对于评价奶牛营养状况、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产奶水平和改善乳品品质以及提高繁殖率均有重要意义。试验将60头日本荷斯坦奶牛(2、3胎次各3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Ⅴ组,每组10头(2、3胎次各5头),对照组饲喂TMR,试验Ⅰ~Ⅴ组饲喂TMR添加100.0、150.0、200.0、250.0、300.0g/(d·头)乳化棕榈油日粮,测定BUN和MUN及产奶性能。结果表明:①各试验组奶牛的BUN、MUN、乳蛋白和乳糖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区别;②试验组日粮中增加250g/(d·头)乳化棕榈油时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乳干物质和乳脂率;③MUN和BUN有高度相关性(r=0.8920,P<0.01)。  相似文献   

17.
结果源自北京市试验示范项目“节粮饲料饲养肉牛和奶牛技术试验示范”.试验选用100头荷斯坦奶牛,研究用木薯粉替代玉米饲喂奶牛,对奶牛产奶性能和乳成分指标的影响.试验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50头牛.按照木薯粉替代玉米比例分为2个处理,分别是对照组(0)和示范组(100%),每组随机接受一种日粮,试验期为12周.试验期间每天记录产奶量,每隔10d测定一次乳成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用木薯粉替代奶牛日粮中的玉米,对奶牛产奶性能和乳成分均没有显著影响;而用木薯粉替代玉米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增加每头奶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结果源自北京市试验示范项目"节粮饲料饲养肉牛和奶牛技术试验示范"。试验选用100头荷斯坦奶牛,研究用木薯粉替代玉米饲喂奶牛,对奶牛产奶性能和乳成分指标的影响。试验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50头牛。按照木薯粉替代玉米比例分为2个处理,分别是对照组(0)和示范组(100%),每组随机接受一种日粮,试验期为12周。试验期间每天记录产奶量,每隔10 d测定一次乳成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用木薯粉替代奶牛日粮中的玉米,对奶牛产奶性能和乳成分均没有显著影响;而用木薯粉替代玉米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增加每头奶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在产奶牛日粮中添加胡萝卜,研究胡萝卜不同饲喂量对舍饲奶牛的奶产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牛选用中国荷斯坦奶牛,体重500~600 kg,胎次为头胎、泌乳100 d左右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0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2组(基础日粮+5 kg胡萝卜)、试验3组(基础日粮+7.5 kg胡萝卜)为试验组,基础日粮由全株青贮玉米、羊草和精料组成。研究结果显示,奶牛在添加胡萝卜后能够显著提高产奶量,90 d后试验2组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1.94%(P<0.05),试验3组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6.17%(P<0.05),牛奶的风味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具有南方奶牛日粮类型特征的相同精粗比日粮的不同饲喂方式对奶牛的采食行为、产奶性能、全肠道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12头荷斯坦奶牛,采用单因子设计,根据产奶量、胎次及泌乳天数随机分为2组(n=6),分别为精粗分饲组(SI)和全混合日粮组(TMR),精饲料:粗饲料均为50:50。试验结果表明:奶牛采食量无差异,在相同精粗比日粮下,TMR饲养技术极显著减少了奶牛的采食时间(P〈0.01),显著增加了反刍时间(P〈0.05),TMR组奶牛的乳脂率、4%标准奶产量、乳脂产量、乳糖产量和乳固形物产量分别比SI组显著提高11.20%、11.60%、17.50%、13.21%和9.86%(P〈0.05),但对奶牛咀嚼行为、全肠道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代谢产物影响不显著(P〉0.05)。在南方奶牛典型日粮采用TMR饲养技术时,与精粗分饲相比,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但对奶牛的采食量、咀嚼行为、全肠道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代谢产物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