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短葶山麦冬最佳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折干率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短葶山麦冬的产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短葶山麦冬药材中麦冬多糖的含量,并计算总量。考查比较短葶山麦冬的产量和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月中旬短葶山麦冬的产量和多糖含量积累达到最高,可以确定5月份为短葶山麦冬药材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2.
以短葶山麦冬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浸种方式对其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温度和GA3是影响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用1000 mg.L-1GA3浸泡短葶山麦冬种子8 h,再用50℃温水浸泡15 min催芽效果最好,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80%左右,并且种子发芽快而整齐。  相似文献   

3.
福建菜后稻氮磷钾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福建菜后稻氮磷钾施肥指标,在福建省蔬菜主产区进行63个菜后稻氮磷钾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菜后稻的空白区产量与平衡施肥产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菜田对稻谷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79.1%,施用氮磷钾平均增产16.5%、6.7%和9.0%。"极高"土壤肥力等级的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30mg.kg-1、>54 mg.kg-1和>140 mg.kg-1,"中低"土壤肥力等级则分别为<200 mg.kg-1、<19mg.kg-1和<74mg.kg-1,"高"土壤肥力等级的相应指标范围则介于二者之间。"极高"土壤肥力等级的超高产水稻经济施肥量为N 150kg.hm-2、P2O545kg.hm-2和K2O 92kg.hm-2,"高"土壤肥力等级的普通水稻品种经济施肥量为N 62kg.hm-2、P2O520kg.hm-2和K2O 57kg.hm-2,"中低"土壤肥力等级则为N120kg.hm-2、P2O537kg.hm-2和K2O 40kg.hm-2。土测值与菜后稻的推荐施肥量之间满足指数模型,建立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土测值与推荐施肥量的回归方程式,达到了因土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源和产地麦冬无机元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方法测定了来自不同基源、不同产地麦冬样品中1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沿阶草属麦冬元素含量与山麦冬属麦冬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区域值,差异显著,山麦冬中Fe、Zn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麦冬,而麦冬富含Ca元素,其最高值是山麦冬中最低值的近3倍;襄麦冬Mg元素含量最高,Mn含量最低.Zn/Cu比值短葶山麦冬最高,从无机元素角度表明短葶山麦冬养阴益气效果可能优于其他供试麦冬.  相似文献   

5.
短葶山麦冬为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目前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而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种苗,满足市场需求。为解决短葶山麦冬组织培养存在消毒难的问题,以短葶山麦冬花蕾为外植体,通过对不同消毒方法、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及不同移栽基质的筛选,建立了短葶山麦冬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清洗3遍,0.1%升汞溶液浸泡10 min,再用无菌水清洗5遍的消毒效果最好。最佳初代培养基是MS+1 mg.L-16-BA+0.2 mg.L-1NAA,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4 mg.L-16-BA+0.2 mg.L-1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1 mg.L-1IBA+30 g.L-1蔗糖。红壤土、珍珠岩、沙的混合比为6∶3∶1时的成活率最高达到93.33%。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甜菜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甜菜生产水平,为高产施肥提供技术支撑,在黑龙江省黑土和白浆土甜菜主产区,采用3×3优化施肥设计开展甜菜优化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甜菜高产施肥中氮和钾的适宜用量为90~135kg.hm-2,磷的适宜用量为80~120kg.hm-2,氮磷钾的适宜比例为N∶P2O5∶K2O=1.13∶1.00∶1.69。不施氮肥平均减产33.8%,不施磷肥平均减产21.1%,不施钾肥平均减产21.6%。从产量上看,最佳处理为N2P2K3,即N 90kg.hm-2、P2O 80kg.hm-2、K2O 135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31.9%。  相似文献   

7.
以短葶山麦冬茎尖为外植体,通过对其采取不同消毒时间、茎尖诱导分化、壮苗与生根及移栽条件等快速繁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1% HgCl2消毒时间为12 min;短葶山麦冬茎尖分化培养基MS+ BA 2.0mg·L-1+ NAA0.2 mg·L-1,茎尖分化率高,最高分化率达到90%.丛生芽增殖培养基选择MS+ BA...  相似文献   

8.
短葶山麦冬种质主要性状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君毅 《农学学报》2011,1(10):25-30
为了对短葶山麦冬栽培种质进行评价和分析,广泛收集短葶山麦冬道地药材产区栽培种质45份,调查其主要形态性状和经济性状。以经济性状为选育目标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优良种质。结果表明,分支数、根数、单株块根数、多块根根数、叶长、叶宽、叶脉数、块根长、块根直径等9个主要形态性状和单株产量、多糖含量和皂苷含量3个经济性状差异显著。45份短葶山麦冬种质可以分为5个类群,其中第IV和V类群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通过对短葶山麦冬栽培种质广泛收集与评价筛选出3份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张君毅 《农学学报》2011,1(12):25-30
为了对短葶山麦冬栽培种质进行评价和分析,广泛收集短葶山麦冬道地药材产区栽培种质45份,调查其主要形态性状和经济性状。以经济性状为选育目标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优良种质。结果表明,分支数、根数、单株块根数、多块根根数、叶长、叶宽、叶脉数、块根长、块根直径等9个主要形态性状和单株产量、多糖含量和皂苷含量3个经济性状差异显著。45份短葶山麦冬种质可以分为5个类群,其中第IV和V类群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通过对短葶山麦冬栽培种质广泛收集与评价筛选出3份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短葶山麦冬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47种短葶山麦冬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8条引物共扩增出131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83个,占63.4%。通过UPGMA聚类分析,47份短葶山麦冬种质分为四大类,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在0.64~0.98之间,其中莆田仙游的野生品种为一类,与地方品种间遗传差异最大。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短葶山麦冬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玉米配方施肥,通过耕地地力调查,依据耕地地力评价标准,将青冈县耕地划分成4个等级.同时按其评价等级、≥10℃活动积温和玉米产量,并结合"3414"试验基础数据,将青冈县耕地划分成高产田施肥区、较高产田施肥区、中产田施肥区和低产田施肥区4个施肥区域,进而做出与其相对应的适合玉米种植的推荐施肥量,即高...  相似文献   

12.
进行“3414”田间试验,建立蔬菜氮磷钾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研究三要素最佳用量和比例.结果表明,经济施肥量平均分别为,叶菜类蔬菜N(231士63)kg· hm-2、P2O5(77士30)kg·hm-2和K2O( 190士48)kg·hm-2,根茎类蔬菜N(183士37)kg·hm-2、P2 O5(130士40)kg·h...  相似文献   

13.
姚建族 《福建农业学报》2011,26(6):1045-105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芥菜氮磷钾肥效及其施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对芥菜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只有26.3%,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55.5%、14.1%和15.3%,平均产投比分别为36.9、21.3和12.2,表明芥菜施用氮磷钾肥料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芥菜种植地土壤Olsen-P高产丰缺指标为42 mg· kg-1...  相似文献   

14.
配方施肥对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产量,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调查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叶中DNJ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均对桑树不同部位叶有较显著的影响,随着单因素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不同部位叶中DNJ也随之增加,在氮240.0 kghm-2,磷84.0 kghm-2,钾120.0 kghm-2时达到最大;进一步以桑叶DNJ产量为目标函数,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其之间的回归关系。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及其配比均能显著影响桑叶中DNJ质量分数。桑叶中总DNJ最佳经济产量为23.23 kghm-2,推荐施肥指标氮为286.1 kghm-2,五氧化二磷为95.2 kghm-2,氧化钾为159.6 kghm-2。该最佳施肥通过生产实践证实后,可为DNJ高产桑园建设提供参考。图1表2参20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适合黑龙江八五三农场地区玉米最佳施肥量,采用"3414"试验方案进行了肥效试验,拟合了肥料效应一元二次方程和三元二次方程。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分析得出,在该土壤条件下的最大的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分别为147.96、85.635和44.205kg·hm-2,最佳的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分别为76.245、52.9...  相似文献   

16.
在寒地采用水稻生长需要大量吸收的元素硅、中量元素镁和微量元素锌和硼合理配合施用于水稻田,达到增产和提高米质的作用.通过硅、镁、锌和硼的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获得最高产时四个因素的最佳配比为九水硅酸钠135.19 ks·hm-2、七水硫酸镁270.00 kg·hm-2、七水硫酸锌157.50 kg·hm-2、十水硼...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干旱区农业发展新途径,研究在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3P2K2(N 326.25kg·hm-2,P2O5138kg·hm-2,K2O 90kg·hm-2)处理下马铃薯株高、大(中)薯数、单株薯重明显提高,小薯数明显降低。在N3P2K2处理下马铃薯产量达到最高,达61 516kg·hm-2。施氮量217.50kg·hm-2处理下,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9.31%;施磷量69kg·hm-2处理下,磷肥利用率最高为16.09%;施钾量45kg·hm-2处理下,钾肥利用率最高为64.67%。N3P2K2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80.17kg·hm-2·mm-1。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育苗移栽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玉米高产栽培措施,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寒地育苗移栽玉米产量与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定量及种植密度的定量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建立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氮、磷、钾肥和种植密度对产量达显著水平.各栽培因子对育苗移栽玉米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氮肥>密度>钾肥>磷肥,通过方程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江汉平原腹地江北农场5个分场布置中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中稻的增产效果明显,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稻谷最高增产695.1~2 414.7kg.hm-2,相应增产率为8.6%~37.8%,纯增收1 011.2~3 563.5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中稻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180~200kg.hm-2,P2O555~60kg.hm-2,K2O 50~60kg.hm-2。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绿豆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绿豆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绿豆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三因素对绿豆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且氮磷、磷钾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通过方程模拟寻优得出,绿豆产量大于1 200 kg.hm-2的施肥方案:N施用量91.0~94.4 kg.hm-2,P2O5施用量112.0~133.9 kg.hm-2,K2O施用量54.8~84.9 kg.hm-2,N∶P2O5∶K2O的比例为1.00∶1.33∶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