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南岭莪术根茎上的芽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对其进行了芽诱导、丛生芽继代、试管苗生根等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TDZ 0.05mg/L时,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达到90%;丛生芽的增殖培养以MS+TDZ 0.3mg/L培养基为最佳,增殖倍数达到15.8,同时在芽的基部自发形成不定根;将长约3~4cm的生根苗切出,转入1/2MS基本培养基上壮苗,约4周后即可出瓶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烟叶唇柱苣苔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不定芽诱导、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以期建立烟叶唇柱苣苔的再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采用MS+6-BA 0.5mg/L+NAA 0.1mg/L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达到100%,该培养基对不定芽的增殖和生长效果好,40d的增殖系数达到7.43;采用MS+NAA 0.5mg/L培养基,30d生根率100%;组培苗在珍珠岩基质中移栽,成活率可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3.
选取生长旺盛的蓝莓幼嫩枝条作为外植体,以改良的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ZT和BA对不定芽的影响,以及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组合对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ZT 1.5 mg/L,蔗糖20 g/L适合外植体的诱导和增殖,增殖倍数可达40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紫龙角的不同器官为试材,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组合、培养基、光照、外植体等因素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不带腋芽茎块,在麦基1号+CH+6-BA 1.0~1.8mg/L+2,4-D 0.5~2.0mg/L的培养基上,暗培养6d时诱导率高达90%以上;质地紧密,有一定疏松度,是建立细胞无性系的优良材料。带腋芽茎块是直接诱导丛生芽的理想外植体,H+TDZ 4mg/L+NAA 0.4mg/L培养基适合丛生芽生长、增殖诱导率达到91%。复壮增殖不定芽的培养基为改良的H+TDZ 4mg/L+NAA 0.4mg/L;1/2MS+NAA 2.5mg/L是最佳生根培养基,每个不定芽平均有效根数最高为6.17个。  相似文献   

5.
何家涛  王会 《北方园艺》2007,(1):157-158
以非洲紫罗兰幼嫩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BA、NAA、GA等探讨了外源激素对其愈伤形成、不定芽分化、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MS+0.1~2.0mg/L(单位下同)6-BA+0.01~0.5NAA培养基,愈伤诱导率在20%以上;采用MS+0.1~1.06-BA+0.01~0.5NAA+0.1~1.0GA培养基对芽的生长厦增殖效果好,并提出GA具提高不定芽长势和成苗率的作用;采用1/2MS+0.1~0.5NAA或0.IIBA或0.1~0.5IAA,20d内生根率可达97%以上。在腐叶土。珍珠岩=5:3的基质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油松成熟胚的子叶-胚轴段为起始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以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对油松不定芽进行继代培养。结果表明:子叶-胚轴段可以诱导出不定芽;在1/2MS培养基上附加3 mg/L的6-BA和0.5 mg/L的NAA,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率达46.7%,平均增殖系数是10,最大增殖系数为24;1/2MS培养基中附加2 mg/L的活性炭对油松不定芽增殖和生长最有利。  相似文献   

7.
枣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5个枣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和成苗的研究。在培养基MS+ZT1.75mg/L+KT2.0mg/L+NAA穴0~1.0mg/L雪上,枣茎段可以直接分化不定芽,MS+ZT1.75mg/L+KT2.0mg/L+NAA0.015mg/L培养基最适宜茎段不定芽的诱导。5个枣品种在不定芽的诱导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培养60d时鸡蛋枣的增殖倍数达到3.0,而尖枣仅0.32。保持叶片2~3枚有利于枝条生根,在1/2MS+IBA0.8mg/L培养基上生根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甜瓜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顶芽和带侧芽颈段是甜瓜DG-1品种离体快繁理想的外植体。在MS 6-BA1.0mg/L IAA0.2mg/L的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产生的不定芽数在4-8个之间;不定芽在MS 6-BA0.4mg/L IAA0.5mg/L的继代培养基进行增殖扩繁,繁殖系数为5.4;在添加6-BA0.4mg/L的培养基上,腋芽的萌发和生长效果最好。理想的试管苗生根培养基是MS NAA0.2mg/L,培养2周的生根率达100%,在蛭石:砂:土(1:1:1)的基质上假植炼苗,20天后即可移栽定植,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蚊净香草的叶柄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繁研究,结果表明:把叶柄按极性垂直插入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不定芽的分化;不定芽继代增殖适宜的培养基为MS 6-BA1.0 NAA0.3;诱导丛生芽生根较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 NAA0.3,生根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0.
欧李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婷  张开春  闫国华  王晶  张晓明 《果树学报》2012,(4):589-592,713
【目的】以欧李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再生研究,以期为核果类果树的品种改良、基因遗传转化和功能验证等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使用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和激素组合促进其不定芽再生并建立再生体系。【结果】结果表明,欧李幼芽增殖对基本培养基类型较敏感,改良MS培养基优于MS、F14和WPM。在MS(改良)+NAA 0.1 mg.L-1+BA 0.2 mg.L-1培养基上,增殖系数为5.6,增殖效果较好。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MS(改良)+TDZ 4.0 mg.L-1+IBA 0.2 mg.L-1,再生率达到63.1%,平均每外植体再生芽数为4.9。暗培养10 d可以提高不定芽再生率。再生不定芽1/2 MS(改良)+IBA3.0 mg.L-1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生根率达93.3%。【结论】在改良MS培养基上TDZ与IBA组合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吊石苣苔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曹晓慧 《北方园艺》2010,(2):116-118
以健壮的吊石苣苔带芽茎段为插穗,研究不同基质、激素及激素浓度对吊石苣苔扦插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吊石苣苔扦插繁殖的最佳基质及处理方法。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成活率最高,达到61.1%,且生根量多;用6-BA处理成活率为62.2%,用NAA处理成活率为48.9%;2种激素中都以0.1g/L的处理浓度效果最好,成活率分别为71.1%和60%。将吊石苣苔健壮茎段用0.1g/L的6-BA处理后扦插在混合基质中繁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甘蓝型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油菜为母本,与青花菜杂交,在授粉后不同天数,利用不同的培养基对其种间杂种的子房进行培养,利用Nitsch(1956)和改良White(1963)培养基所培养获得的种子数和幼苗数均多于Ms和1/2Ms培养基。从幼苗数目来看,培养的时间越早,其幼苗数目越多。  相似文献   

13.
黄瓜未授粉子房诱导出胚和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黄瓜基因型为材料进行黄瓜未授粉子房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出胚率差异显著,其中密刺型黄瓜北京102出胚率最高,达25.3%,鄂黄3号出胚率最低,为0.7%。以北京102、中农26号和津优1号为试材进一步研究热激诱导、外源激素、植株不同生长阶段对胚状体诱导产量的影响,发现35℃热激处理2d胚状体产量最高,分化培养基中NAA为0.20mg·L-1、6-BA为0.8mg·L-1时最易分化出胚,在植株第21~30节位采收的子房出胚量最高。再生培养基中GA浓度达到0.4~0.8mg·L-1时,可有效打破再生植株"花打顶"现象从而提高植株再生率。再生植株中二倍体植株比率为70.0%,二倍体植株中DH株比率为84%。  相似文献   

14.
甜樱桃品种微繁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影响甜樱桃微繁殖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起甜樱桃品种高效、稳定的微繁殖技术体系。从1年生成熟枝条上剥取1mm茎尖在培养基上可以分化成苗。去顶芽嫩梢的增殖系数显著高于未去顶芽嫩梢的增殖系数。培养基中无机氮含量和NH4+/NO3-比例对于甜樱桃试管苗增殖继代具有重要影响,降低NH4+/NO3-比例有利于产生叶片形态正常的试管苗植株。两步生根法,即先在附加4.0mg/LIBA的1/2MS培养基上暗培养6d,然后转移到不附加激素的1/2MS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可以使顽童和早红宝石的生根率达到100%。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到86.5%。  相似文献   

15.
白玉凤尾蕨孢子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艳  石雷  刘燕  李东 《园艺学报》2005,32(4):658-662
 研究了白玉凤尾蕨( Pteris cretica ‘Albo-lineata’) 孢子的无菌培养和常规繁殖方法。结果表明: 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 配子体发育为水蕨型。1 /2MS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 可达82.3%; 低于2%的蔗糖浓度较适于孢子的萌发; MS培养基中配子体成苗率最高, 可达53.4%; 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草炭土+河沙(体积比1∶1) 是播种孢子的理想基质, 配子体成苗率达8912%; 当幼孢子体苗的第1片子叶长至1~2 cm长时分苗, 移栽到草炭土+蛭石+素砂+有机肥(体积比4∶2∶2∶1) 的栽培基质上,移栽成活率最高, 可达98.1%。幼孢子体苗长至10 cm左右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朱顶红离体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及胚状体发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朱顶红鳞茎基部鳞片为外植体, 在MS + NAA 1 mg/L + BA 2 mg/L 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最高, 为93. 3 % , 愈伤组织上可以直接生芽, 生芽频率为90. 0 %。NAA 的诱导效果优于2 ,42D , BA 优于KT。愈靠近鳞茎基部愈容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愈伤组织继代培养4 次后有胚状体产生。诱导产生的不定芽和胚状体在MS0 培养基上可以100 %生根。生根后的再生植株移栽到蛭石中, 浇MS 无机盐营养液, 成活率达98 %以上。不生根直接将不定芽移栽到消毒蛭石中, 成活率为85 %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丛生福禄考的离体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丛生福禄考离体繁殖体系。用0.1% HgCl2溶液对丛生福禄考的新生嫩茎进行消毒, 适宜的消毒时间为10 min。1 mm茎尖的成苗率达到83.3%。去顶芽的试管苗新梢比具顶芽的试管苗新梢的增殖能力高约50%。采用腋芽萌发途径,品种丹尼尔垫和多摩流的增殖系数分别达18和8。在附加IBA 0. mg/L的1/2 MS培养基上新梢的生根率达到80%。试管苗大规模移栽的成活率达90%以上。基因型显著地影响丛生福禄考离体增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象牙白花兰种子及茎尖培养与原球茎形态发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象牙白花兰授粉后5 个月的种子开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 椰乳或适量激素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在萌发后胚发育形成原球茎, 原球茎经过增殖, 分化出叶片和根系, 形成完整的小植株。从播种到小植株的形成历时约7 个月。茎尖在MS + NAA 0. 1 + BA 3. 0 (单位: mg·L-1 , 下同) + 椰乳10 %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原球茎; 原球茎在MS + NAA 0. 1 + BA 5. 0 的培养基上增殖, 在无激素培养基上分化成芽; 小芽在附加7 %香蕉汁和3 %马铃薯汁的1/ 2 MS 培养基上诱导出根而再生完整小植株。不同pH 值、光照强度和培养方式对增殖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水毛茛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毛茛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在6-BA1.0mg/L+IBA 0.1mg/L激素配比下能直接诱导出大量生长健壮的丛生芽,诱导率达66.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2.0mg/L,生根率达72.0%。对培养方式和培养温度研究得出,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更有利于丛芽的诱导和生长,较适合的培养温度为25℃。生根苗练苗3 d后,移入自来水中,成活率达63.3%。  相似文献   

20.
以勋章菊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TDZ、2,4-D、IAA、IBA,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及组合对丛生芽诱导、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并进行试管苗练苗和移栽.结果表明: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TDZ 0.8mg/L+IBA(0.1~0.5)mg/L,诱导率达到90.0%以上.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mg/L+IBA 0.5 mg/L,生根率达到100.0%.勋章菊的叶片是外植体的较好选择,在短期内能获得大量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也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