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仕梅 《内陆水产》2003,28(3):16-1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俗称河蟹,是洄游性甲壳类动物,经济价值较高,是世界各国水产增养殖的重要对象。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名贵水产佳品。1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及分布河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绒螯蟹属。该属以螯足密生绒毛而得名。河蟹适应性强,分布较广。因栖息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长江水系、辽河水系、瓯江水系和闽江水系4个种群。除中华绒螯蟹外,还有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3种。形态结构河蟹的背部一般呈墨绿色,腹面灰白色。腹部在成长过程中,雌蟹渐呈圆形(俗称团脐),雄蟹仍为狭长三…  相似文献   

2.
河蟹是我国特产,又称螃蟹、大闸蟹和毛蟹等,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各海域沿岸及通海的河流、湖泊中。在分类学上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螫蟹属。该属有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四种。后两种个体小,经济价值不大;而前两种个体大,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因此,河蟹实际上是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总称。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在北方,由于当年生产的河蟹苗不能长到商品蟹规格,扣蟹要经过越冬后,第二年秋天才能达到商品蟹规格。另外,秋季正是大部分河蟹收获的季节,价格较低,若要经过越冬,在春节或第二年开春后出售,价格就会很高,所以说一般的河蟹养殖户都会采用越冬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用 4 8个具有丰富多态性的 10碱基随机引物对辽河、黄河、长江、瓯江、珠江和南流江的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 6个群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发现 :(1)两个引物具有群体特异性带 ,其中Z2扩增的 880bp片段为珠江蟹和南流江蟹群体中所特有 ,而 70 0bp片段为长江蟹、辽河蟹、黄河蟹和瓯江蟹所特有 ,可作为区别日本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的分子遗传标记 ;(2 )Opp17扩增的 94 7bp片段的出现频率 ,在长江、黄河和辽河群体显著地从南到北递减 ,长江蟹 87.50 %、黄河蟹4 1.66%、辽河蟹 10 .83%。这一遗传渐变的度量可作为区别这三个水系的中华绒螯蟹种群的判据 ;(3) 6水系群体内的平均遗传相似度依次为 :辽河蟹 0 .90 8>南流江蟹 0 .897>瓯江蟹和珠江蟹 0 .895>黄河蟹 0 .890 >长江蟹 0 .850 ;6群体间遗传距离及其UPGMA、NJ聚类分析进一步表明 ,南流江蟹、珠江蟹同长江蟹、辽河蟹及黄河蟹在基因组之间存在明显的歧化。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人繁技术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在我国分布很广,江苏、浙江、上海、辽宁、山东、安徽和福建等省市都是中华绒螯蟹的主要产地。目前,中华绒螯蟹的分布在继续扩大,在亚洲的许多国家以及欧洲北部平原地区和北美洲均可见到中华绒螯蟹的踪影。中华绒螯蟹是洄游性甲壳类动物,秋季性成...  相似文献   

5.
用 4 8个具有丰富多态性的 10碱基随机引物对辽河、黄河、长江、瓯江、珠江和南流江的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 6个群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发现 :(1)两个引物具有群体特异性带 ,其中Z2扩增的 880bp片段为珠江蟹和南流江蟹群体中所特有 ,而 70 0bp片段为长江蟹、辽河蟹、黄河蟹和瓯江蟹所特有 ,可作为区别日本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的分子遗传标记 ;(2 )Opp17扩增的 94 7bp片段的出现频率 ,在长江、黄河和辽河群体显著地从南到北递减 ,长江蟹 87.50 %、黄河蟹4 1.66%、辽河蟹 10 .83%。这一遗传渐变的度量可作为区别这三个水系的中华绒螯蟹种群的判据 ;(3) 6水系群体内的平均遗传相似度依次为 :辽河蟹 0 .90 8>南流江蟹 0 .897>瓯江蟹和珠江蟹 0 .895>黄河蟹 0 .890 >长江蟹 0 .850 ;6群体间遗传距离及其UPGMA、NJ聚类分析进一步表明 ,南流江蟹、珠江蟹同长江蟹、辽河蟹及黄河蟹在基因组之间存在明显的歧化。  相似文献   

6.
(四)黑龙江省持续发展养蟹,选择优质蟹种、开展生态养蟹(一)日本绒螯蟹养殖在俄罗期境内的绥芬河入海口及朝鲜境内的图们江入海口盛产的大河蟹,即是日本绒螯蟹。该蟹个体大,体重达150~200g,个别体重达300~400g。日本绒螯蟹是未经人工养殖的纯种河蟹,是目前我国唯一未被破坏的河蟹原种  相似文献   

7.
中华绒螯蟹擅抖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水产品 ,在有些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1995年开始 ,皖、江、浙、沪地区发现了不明病因的中华绒螯蟹擅抖病。1998年据不完全统计已蔓延到上海、福建、江西、辽宁等省市 ,几乎覆盖了我国的河蟹主要养殖区 ,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尽管总体上国外对蟹类病害的研究比国内要领先得多 ,但河蟹的养殖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国内进行 ,有关中华绒螯蟹的病害研究国外没有涉及。因此由于国内大规模养殖而产生的河蟹病害促进了国内学者对河蟹病害包括“颤抖病”(又称抖抖病、抖脚病等)在内的研…  相似文献   

8.
微孢子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生物,有着广泛的宿主。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可以引起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病,因此而受到重视。本文简要综述了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以及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病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有效防治河蟹微孢子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思发  邹曙明 《水产学报》1999,23(4):325-330
用48个具有丰富多态性的10碱基随机引物对辽河、黄河、长江、瓯江、珠江和南流江的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6个群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发现:(1)两个引物具有群体特异性带,其中Z2扩增的880bp片段为珠江蟹和南流江蟹群体中所特有,而700bp片段为长江蟹、辽河蟹、黄河蟹和瓯江蟹所特有,可作为区别日本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的分子遗传标记;(2)Opp17扩增的947bp片段的出现频率,在长江、黄河和辽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大闸蟹,隶属于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两岸江河湖泊。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和长江天然河蟹的大肆捕捞,天然蟹苗日益枯竭,其质量已无法满足河蟹养殖发展的需要;80年代以后我国海水河蟹育苗技术成功并得到推广,河蟹的增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产量持续增加,但养殖出的河蟹依然存在个体规格小、抗病性差等种质资源退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关于绒螯蟹属的分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绒螯蟹属包括日本绒螯蟹、中华绒螯蟹、狭额绒螯蟹以及台湾绒螯蟹四个种 ,后两个种被极少数学者从绒螯蟹属中割离出来 ,先后建立新绒螯蟹属和扁绒螯蟹属 ,但一般学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它是我国名特优养殖的经济品种,目前全国各地养殖河蟹方兴未艾。如何保持河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讨论的热门课题。作者对中华绒螯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作扼要的浅析,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13.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它具有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商品优势,经济价值高,其养殖业已成为水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夏季是河蟹的生长高峰期,同时由于夏季水温的持续升高,细菌性与病毒性等疾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河蟹养殖生产,蟹病防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华绒螯蟹养殖正方兴未艾,但面临的问题较多,作者围绕着我国河蟹养殖生产发展迅猛,我国三大水系的中华绒螯蟹在繁育养殖生产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我国中华绒螯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政策和措施等专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刘名镇 《内陆水产》2007,32(1):9-10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毛蟹、螃蟹,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是我国特有的高等甲壳动物。其适应性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溪河增殖的河蟹为天然的水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河蟹在淡水中生长育肥,在  相似文献   

16.
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均属于绒螯蟹属的4个种,其形态鉴别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蟹也称为河蟹,属于我国比较名贵的淡水蟹,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具有发病比较快和死亡率较高等特点,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出现的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症状及流行特点进行了归纳,同时提出了防治方法。从而有效加强疾病预防和防治。  相似文献   

18.
沈盎绿  苏胜齐 《重庆水产》2000,(4):20-23,19
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的现状及目前中华绒螯蟹的几种人工育苗的模式,提出目前河蟹人工育苗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姜斌  杨娟 《现代渔业信息》2003,18(12):16-17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全国各地养殖方兴未艾。作者围绕南通河蟹产业市场优势进行分析和探讨。共同推动和促进南通河蟹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比较了分布于我国大陆沿海 6个主要水系的两种绒螯蟹 (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 )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结果发现 ,(1)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中华绒螯蟹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不显著 ,四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 =0 .0 0 0 6~ 0 .0 0 53,属种内群体间差异。 (2 )珠江和南流江日本绒螯蟹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也不显著 ,两个群体间遗传距离D=0 .0 0 0 7,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 (3)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中华绒螯蟹与珠江和南流江日本绒螯蟹在SOD同工酶表型上有明显差异 ,SOD - 2位点仅在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中华绒螯蟹中表达 ,而SOD - 4位点仅在珠江和南流江日本绒螯蟹中表达 ,这些可作为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群体区分的生化遗传标志。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中华绒螯蟹群体同珠江和南流江日本绒螯蟹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大 ,D =0 .0 72 1~ 0 .0 74 7。 (4 )聚类分析表明 ,在我国大陆沿海水系分布的绒螯蟹可分为两大类群 ,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水系的绒螯蟹属北方类群 ,即中华绒螯蟹 ;珠江和南流江的绒螯蟹属南方类群 ,即日本绒螯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