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年8月至2009年8月我科收治的11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窒息发生相关因素有脐带因素、产力因素、妊娠合并症、胎龄及体重、羊水和胎盘异常、胎膜早破、胎位异常、过期妊娠等,其中脐带因素、产力因素、妊娠合并症、早产儿、双胎儿及小于胎龄儿所致的新生儿窒息分别占24.5%、20.0%、16.4%和15.5%。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提高产科技术,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近年收治的72例新生儿窒息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颅内出血(ICH)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6.7%和38.9%;足月儿和早产儿的HIE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而发生ICH早产儿明显高于足月儿,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4.1%(P<0.01);重度窒息者行气管内吸引与未行气管内吸引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1.2%和85.7%(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窒息程度、窒息后复苏措施及胎儿胎龄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一日门诊管理模式对孕妇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分娩且资料完整的1 914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GDM一日门诊管理模式干预的739例为观察组,采用GDM传统管理干预的1 175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血糖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新生儿正常体质量的出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巨大胎和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两组妊高症、羊水过多、羊水过少、产后出血、早产儿、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一日门诊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孕妇血糖,降低巨大胎及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近年收治的72例新生儿窒息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颅内出血(IH)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6.7%和38.9%;足月儿和早产儿的HIE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而发生ICH早产儿明显高于足月儿,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4.1%(P〈0.01);重度窒息者行气管内吸引与未行气管内吸引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206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0.1%.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53.9%。按损害发生率高低依次为脑、心、肾、肺、胃肠。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与窒息程度、胎龄有密切关系。而与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的关系不大。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并提倡产、儿科合作,防止新生儿窒息.推广新法复苏。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寒冷、早产、感染及窒息为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主要因素。近3年来(1988~1990)本院儿科收治新生儿硬肿症44例,其中夏秋季(5~10月)发病 29例(65.9%),死亡12例,病死率为41.4%。为探讨夏秋季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及死因,本文就29例病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生儿临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215例中有170例(占79.196)新生儿死亡发生在72h内;215例中属早产儿l18例(占54.9%),低出生体重儿174例(占80.9%),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首发疾病为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为妇幼保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l5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危险因素按OR值排序,依次为窒息、胎盘老化、过期产、新生儿出血、低出生体重儿、滞产、宫内窘迫、呼吸暂停、DIC、母亲出血和酸中毒共11个因素有影响作用。结论:控制该11个危险因素,可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搜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出现PIVH的早产患儿的临床资料62例,记录其性别、孕周(GA)、出生体重(BW)、母亲年龄、孕次、产次、生产方式、是否多胎、有无胎盘异常、宫内窘迫或窒息、母亲孕期合并症、羊膜早破、羊水异常、脐带异常、低体温、血糖紊乱、贫血、机械通气(IMV)、酸中毒、血小板减少、低血钠、低血钙、蓝光照射、生后有无应用氨茶碱或咖啡因、鲁米钠、利尿剂以及有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等27个因素的资料,同时随机抽取64例同期住院的无PIVH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使用Logistic二项回归分析逐步向前引入法找出影响早产儿PIVH的最主要的高危因素,同时构建公式计算PIVH的预报概率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ROC曲线评估模型。结果:从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影响早产儿PIVH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宫内窘迫或窒息,其次为糖代谢紊乱、呼吸机应用、GA≤32周和BW≤2000g。结论:我国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防治重点应是有围生期缺血缺氧史、出生窒息史及低体重、小于胎龄、生后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生后使用呼吸机治疗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进行筛查分析。以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状况。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在出生的早产儿45例.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定期眼底检查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结果:45例早产儿发生ROP6例.占13.3%.其中达到或超过闻值前病变者3例(6.7%);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在1200~1500g者.ROP发病率为20.0%(1/5)。出生体质量在1501~2500g者。ROP发病率为12.5%(5/40);孕周在28~31^+6、32~33^+6和34周者.ROP发病率分别为50%(3/6)、9.1%(2/22)和5.9%(1/17)。结论:出生体质量轻、胎龄小为早产儿发生ROP的重要危险因素;尽早进行眼底筛查是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ROP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度妊高征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方法:对在我院分娩的234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234例中行阴道产45例、剖宫产189例。234例孕妇发生产后出血14例,发生率为6.0%;新生儿出现窒息28/234例,窒息率为12.0%。剖宫产与阴道产两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0.4%vs19.0%.P〉0.05),产后出血率则以阴道产者为高(4.2%vs13.3%,P〈0.05)。以孕周〈34周的新生几窒息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孕周〉34周的重度妊高征,不必刻意延长胎龄,应适时终止妊娠,避免病情恶化;剖官产是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危及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健康的严重疾病,由于血流淤滞缓慢发生微循环障碍,这又反过来加重硬肿症的病情。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良好的改善微循环作用。我院新生儿病区自1996年至1998年1月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与速尿治疗新生儿硬肿症4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列 新生儿患儿83例,男70例,女13例,日龄1~4d,轻度34例,中度27例,重度22例。硬肿症病情分度按全国新生儿会议制订的标准[1]。83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3例,治疗组中男35例…  相似文献   

13.
中药浴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唐兰芬,李昌荣(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湛江524001)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方法已有不少报道,但病死率仍为40%~50%[1]。人本文采用中药浴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62例均按文献[2]标...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黄疸与窒息缺氧程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窒息缺氧程度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关系。方法:选择l998—2000年期间的窒息儿112例(其中轻废窒息组50例,重废窒息组62例,无窒息组50例(对照组)进行胆红素水平的测定。结果:轻废窒息组、重废窒息组、对照组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2.0%(16/50)、22.6%(14/62)、50%(25/50),差异有显著性(x^2=9.403,P<0.01),其中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x^2=3.348,P>0.05),轻、重废窒息组间(x^2=1.252,P>0.05)在发生高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重废窒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9.l69,P<0.01)。其胆红素位明显低于轻废窒息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窒息缺氧程度越重,胆红素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其血压状态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08例妊高征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妊高征分类中,新生儿窒息及死亡发生率差别无显著性。但妊高征者治疗纠正血压后新生儿窒息及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血压纠正者,窒息新生儿中仅10.3%与胎盘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至2006年糖耐量减低患者355例,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n=166)和非干预治疗组(n=189),出院后随访3a,统计糖尿病(DM)发生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非干预治疗组中发生DM70例07.0%),年转化率为12.3%;干预治疗组中发生DM24例(14.4%),年转化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与餐后2h血糖(OR=3.016)、家族史(OR=1.446)和年龄(OR=1.176)有关。结论IGT患者发生DM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餐后2h血糖、家族史和年龄,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DM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硬肿症以寒冷地区报道甚多,而亚热带地区少见报道。多数学者认为病因以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为主,本文报道亚热带地区新生儿硬肿症44例。  相似文献   

18.
以独参汤为主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0例的疗效观察李月英(阳江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硬肿症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仍欠理想,为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我院儿科采用以独参汤为主的综合疗法对30例作了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本组58例均...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窒息38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近五百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9%为出生时窒息,其中约1%需要医护人员使用复苏手段才能存活,因此要求产科人员应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技术。现将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0月发生新生儿(胎龄≥37周)窒息38例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新生儿、婴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我科资料较完整的新生儿与婴儿颅内出血患儿l2例,对其病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随访和综合性干预措施作了回顾性研究。结果:12例颅内出血的原因,证实属维生素K缺乏症5例、产伤2例、早产儿2例、窒息2例、脑血管畸形(AVM)l例。主要临床表现是:频繁抽搐、尖叫、呕吐、昏迷。全部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痊愈11例(91.7%),合并肺部感染死亡l例(8.3%)。11例随访并予综合性干预措施后经智力发育指数(MPI)与运动发育指数(PDI)检测,结果11例均接近或达到同龄正常儿水平。结论: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可减轻后者对脑组织的毒性刺激,并能改善预后,术后随访结合综合性干预措施,可减少颅内血肿对今后小儿体能和智力的影响;手术适应症应放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