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角道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与藏系羊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寒农区放牧加舍饲条件下,分别采用优良肉用无角道赛特、特克塞尔公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交,利用杂交优势进行羔羊肉生产。道藏 F1和特藏 F1羔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40 kg 和3.35 kg,3月龄重分别为11.45 kg 和12.32 kg,6月龄断奶重分别为28.24 kg 和27.67kg,6月龄羯羊胴体重分别为14.65 kg 和14.24kg,屠宰率分别为51.34%和51.1%,净肉率分别为76.45%和76.27%。两品种肉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一代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显著高于藏系羔羊(P<0.01)。  相似文献   

2.
在高寒农区放牧加舍饲条件下,分别采用优良肉用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公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交,利用杂交优势进行羔羊肉生产.陶藏F1和特藏F1羔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40㎏和3.35㎏,3月龄重分别为11.45㎏和12.32㎏,6月龄断奶重分别为28.24㎏和27.67㎏,6月龄羯羊胴体重分别为14.65㎏和14.24㎏,屠宰率分别为51.34%和51.1%,,净肉率分别为76.45%和76.27%,两品种肉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一代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显著高于藏系羔羊(P<0.01),在生产或育种方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陶赛特绵羊与藏系绵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优良肉用品种陶赛特公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交,在高寒牧区天然草场自然放牧条件下,进行羔羊肉生产。杂交一代羔羊平均初生重3.12kg,4月龄断奶重27.14kg,4月龄羯羔胴体重12.52kg,屠宰率46.14%,净肉率74.36%,显著高于当地藏系羔羊。试验证明,引用陶赛特公羊与当地藏系绵羊进行经济杂交,实行羔羊肉生产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在高寒牧区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刚察高寒牧区天然草场放牧结合适当补饲的条件下 ,测定陶藏杂一代羔羊 ,藏系羔羊生长发育 ,在牧区高寒严酷的自然环境下 ,陶藏杂一代羔羊初生重、2月龄重、4月龄重及 4月龄体尺明显高于藏系羔羊 ,分别比藏系羔羊提高 0 .84kg、10 .74kg、13 .3 9kg(P <0 .0 1)。体高、胸围、体斜长分别提高 10 .5 9cm、14 .3 4cm、14 .3 9cm(P <0 .0 1)。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高寒牧区杜泊、萨福克与地方品种杂种F1代羔羊育肥性能,本试验用黑头杜波、黑头萨福克羊的细管冻精授配当地高原型藏羊,在羔羊早期补饲、自由采食精料补充料的饲牧条件下,观察高寒牧区杂种F1代羔羊的适应性及育肥效果。结果表明:在同一饲牧条件下,杜×藏、萨×藏F1代羔羊比藏羊,初生重分别提高35.31%和24.33%;3、5月龄体重分别增加6.3 kg(P<0.01)、5.50 kg(P<0.01)和9.55kg(P<0.01)、8.19 kg(P<0.01);0~5月龄日增重分别增加56 g和49 g;5月龄收入分别高257.85元和221.13元,且5月龄育肥收入明显高于3月龄。以杜波、萨福克羊与当地藏羊杂交F1代适应性好,杂种优势明显。杜×藏、萨×藏是适宜当地藏羊优质商品肉羊生产的优秀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藏系羊个体产肉性能,试验对道赛特羊与藏系羊杂交羔羊采用综合配套技术进行育肥,当年出栏.结果表明:道×藏一代羔羊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体重比对照组羔羊分别提高87.23%、57.55%、53.43%、50.67%,差异均极显著(P<0.01);6~8月龄出栏育肥羔羊胴体重达到16.10~21.0 kg,日增重比同龄当地羔羊提高42.48%~44.07%,羔羊胴体重增加5.8~7.2 kg,产肉量提高56.31%~52.17%,每只杂种羔羊增收8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肉羊胚胎移植和经济杂交技术在海北州养羊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海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现有陶赛特种羊和良种繁殖场为依托 ,以胚胎移植技术为核心 ,高效廉价扩繁陶赛特种羊数量 ,以藏羊为受体冻胚移植 63只 ,产羔 3 0只 ,移植妊娠率 47.62 % ,繁殖成活率 10 0 %。同时以经济杂交技术在本地区开发羔肉羊高效生产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杂交效果。经测定 :人工授精受胎率达 94.87% ,产羔成活率 90 %以上 ,繁殖成活率 80 %以上。陶×藏一代羔羊 4月龄宰前活重 2 7.14kg ,4月龄羯羔胴体重 12 .5 2kg ,屠宰率 46.14 % ,净肉率74.3 6% ,显著高于当地羔羊。通过引进陶赛特绵羊 ,利用杂交优势 ,实行肉羊高效生产技术开发 ,特别进行羔羊生产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在高寒牧区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藏系羊个体产肉性能,试验对道赛特羊与藏系羊杂交羔羊采用综合配套技术进行育肥.当年出栏.结果表明:道×藏一代羔羊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体重比对照组羔羊分别提高87.23%、57.55%、53.43%、50.67%,差异均极显著(P<0.01);6~8月龄出栏育肥羔羊胴体重达到16.10~21.0kg,日增重比同龄当地羔羊提高42.48%~44.07%,羔羊胴体重增加5.8~7.2 kg,产肉量提高56.31%-52.17%,每只杂种羔羊增收8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用肉用品种无角道赛特羊为父本,西藏绵羊为母本,进行两品种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杂交受胎率为75%,产羔475只,羔羊繁殖成活率80%;F1的出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重比同龄藏系羔羊分别提高8.16%、4.77%、24.70%,差异显著(P<0.05);道×藏F1的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同龄藏系羔羊分别提高3.69 kg和2.26kg,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了4.1个百分点。杂种一代羔羊早期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质均优于西藏绵羊羔羊,杂种一代羔羊对藏东南的气候条件、饲草饲料、管理方式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初步认为,无角道赛特羊是西藏东南地区开展肉羊杂交生产较为理想的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高寒牧区引进肉羊品种与藏羊的杂交效果,用澳洲白羊、黑头杜泊羊、黑头萨福克羊的细管冻精授配当地高原型藏羊,在羔羊早期补饲、自由采食日粮的全舍饲条件下,观察高寒牧区肉藏F1羔羊的适应性、生长发育情况及育肥效果。结果表明: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4月龄AZ(澳洲白羊×藏羊)、HDZ(黑头杜泊羊×藏羊)和HSZ(黑头萨福克羊×藏羊)组F1羔羊体重分别比ZZ(藏羊×藏羊)组羔羊增加8.09(P<0.01)、8.31(P<0.01)和7.77 kg(P<0.01),体高分别增加0.53(P>0.05)、-0.97(P>0.05)和0.93 cm(P<0.01),体斜长分别增加5.45(P<0.05)、4.25(P<0.05)和6.32 cm(P<0.05),胸围分别增加9.13(P<0.01)、10.10(P<0.01)和7.65 cm(P<0.01);0~4月龄羔羊育肥日增重分别增加64、66和62 g,只均纯收入分别增加154、151和148元。说明引进澳洲白羊、黑头杜泊羊、黑头萨福克羊与当地藏羊杂交,杂种优势明显,其杂交一代羔羊在当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作为优质商品肉羊生产模式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寒牧区发展绵羊养殖业,很大程度受地理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导致绵羊生长发育慢、生产性能低、出栏率低,经济效益低。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充分利用黑裘皮藏羊的经济优势与当地藏羊进行杂交,对其后代进行高效养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促使黑裘皮藏羊杂交后代在高寒牧区成为体大肢高、抗病力强、发育快、成活率高等优良品种。结果表明:杂交后的黑裘皮藏羊对高寒牧区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生长发育快、出栏率高,60日羔羊生长发育日增重达191.17 g,对照组为89.67 g,且产毛量、胴体重、净肉量明显提高(P<0.05),成效十分显著,深受当地农牧民群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陶赛特羊与青海藏羊杂交改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陶赛特与青海藏羊进行杂交改良,经测定:杂一代羔羊初生重、1月龄、3月龄、6月龄体重、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藏系羔羊(P<0.01);陶藏杂一代产肉性能极显著高于藏系羊(P<0.01)。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藏系羊个体产肉性能,试验对道赛特羊与藏系羊杂交羔羊采用综合配套技术进行育肥,当年出栏。结果表明:道X藏一代羔羊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体重比对照组羔羊分别提高87.23%、57.55%、53.43%、50.67%,差异均极显著(P〈0.01);6~8月龄出栏育肥羔羊胴体重达到16.10~21.0kg,日增重比同龄当地羔羊提高42.48%-44.07%,羔羊胴体重增加5.8~7.2kg,产肉量提高56.31%-52.17%,每只杂种羔羊增收8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夏洛莱羊在内蒙古的繁育结果表明,母羊繁殖率、羔羊增重等主要指标都达到和超过原产地品种标准,在牧区放牧条件下,夏洛莱羊与蒙古羊的一代杂种羔羊6月龄胴体重为19.5 kg,比蒙古羊羔羊增加3.71 kg.用夏洛莱作杂交父本生产肉羔羊效果好,可广泛用于经济杂交生优质羔羊肉.  相似文献   

15.
探索能扎根农牧区的利用肉羊杂种优势的综合配套技术新途径,通过杂交、育肥、羊群结构等多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三洛来公羊与当地母羊杂交一次(人工授精,东部农业区宜于8-9月,环湖牧区11月)羔羊生后随母羊放牧、放牧十补饲和全舍饲育肥160-215天,6-7.5月龄时活重27.46-32.17kg,胴体重11.67-15.97kg,比放牧饲养的同龄羔羊胴体重增加2.75-7.17kg,经济效益提高30.83%-81.48%,杂种羔羊9月份体重最高,适宜的屠宰时间是9月底或10月初和每年的2-3月份;肉羊生产的优化羊群结构:成年母羊占存栏羊60%以上,公羊占3%-4%,每年补充小母羊20%以上。试验结果证明:以夏洛来羊杂交组合为主的肉羊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在我省东部农业区和环湖牧区是可行的,为提高羊肉产量和质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开辟了新途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青海半细毛公羊与青海藏系羊进行杂交改良,经测定:杂一代羔羊初生重、1月龄、3月龄、6月龄、1岁龄体重、日增重均高于藏系羔羊;杂一代产肉和产毛性也能高于藏系羊,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无角陶赛特羊与藏系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无角陶赛特公羊杂交藏系母羊 3 5 0 0只 ,受胎率为 87% ,产羔 2 95 5只 ,羔羊繁活率为 75 % ;藏羊繁活率为 80 %。陶×藏F1的初生重、断奶重和 6月龄重比同龄藏系羊羔羊分别高 8 15 %、4 76%和 2 4 5 0 % ,差异显著 (P <0 0 5 )。陶×藏F1的屠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同龄藏系羊羔羊分别高 3 68kg和 2 2 4kg ,差异显著 (P <0 0 5 ) ,屠宰率提高了 4 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用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与藏系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陶藏F1具有初生重、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的优点。陶藏F1初生重、3月龄、6月龄重分别比当地藏系羊提高1.12kg,5.50kg,和10.00kg,陶藏F1日增重比藏系羊增加24.95g,体高、体长、胸围、管围明显高于藏系羊。  相似文献   

19.
肉羊杂交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从国外引进的肉用品种羊--无角多赛特为父本,当地母羊--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肉用杂种羔羊6月龄体重达23.72 kg,较当地小尾寒羊羔羊的体重增加43.35%;6月龄胸宽达19.40cm,比同期当地羔羊提高22.55%.杂交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客观评价黑头杜泊羊与和丰本地绵羊杂交后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挑选杂交后代羔羊和本地绵羊羔羊各60只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初生、1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2月龄、3月龄、4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4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高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而体长和管围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高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而体长、胸围、管围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脂尾重极显著低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熟肉率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失水率显著低于本地绵羊(P<0.05);6月龄杂交后代羔羊肌肉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分别比本地绵羊羔羊提高2.12%(公)、3.13%(母)、7.28%(公)、3.48%(母)、23.65%(公)、16.90%(母)。说明杂交后代羔羊胴体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羊肉品质更加符合现代人民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