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米老排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材积、树高、胸径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树干通直度、冠高比、饱满度、分枝粗细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米老排人工林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14~22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优树选择标准,即14年生优树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54%、25%、21%以上,22年生优树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75%、11%、26%以上,形质指标综合得分大于9.0,共选择米老排优树11株,入选率为64.7%。同时选优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还应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确保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以胸径、树高、材积为生长指标,同时结合枝下高、通直度、尖削度、枝叶浓密度和侧枝粗等形质指标,在广东省汕头潮阳西环山、潮州饶平石壁山和仙春村、惠州西湖公园宝塔山等9个地点开展了台湾相思的优树调查研究。总共筛选了43株候选优树和215株优势木进行统计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了广东省台湾相思优树选择的技术标准,即优树树高5株优势木平均树高,胸径≥5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17倍,单株材积≥5株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的1.52倍,形质指标0.33A(尖削度得分)+0.32B(通直度得分)+0.35C(浓密度得分)2,最终入选的台湾相思优树有19株,入选率为44.2%。  相似文献   

3.
以种植于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的顶果树人工林作为选优林分,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测量并分析44株候选优树和220株优势木生长量数据,应用差异显著临界值法确定优树选择标准。结果表明:优树选择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0倍、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09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37倍。按此标准入选的优树有12株,入选率为27.3%,所选出的顶果树优树可为良种繁育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4.
西南桦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胸径、树高、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干形、冠高比和分枝粗细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西南桦人工林的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西南桦人工林10 21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了优树选择标准,即优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9%11%、5%7%、26%31%以上,形质指标综合得分大于7.5,共选择出西南桦优树37株,入选率为33.9%。西南桦优树的选择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林分状况适当调整,选优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同时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保证西南桦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光皮桦优树选择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光皮桦人工林的优树选择技术研究。以胸径、树高、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干形、冠高比和分枝粗细形质指标,对13年生光皮桦人工林优树观测数据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光皮桦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即优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14%、4%、35%,形质指标综合得分不小于8.5(满分为10.0),共选择出光皮桦优树10株,入选率为30.3%。优树选择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同时应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保证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其选择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林分状况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6.
采用5株对比木法,在湖南省8个县市区的闽楠林中进行闽楠优树选择。共初选出闽楠优树41株、优势木20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闽楠林中优树的选择标准为:树高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6%,胸径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6%,材积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41%,形质指标综合评分大于等于54。最终选出闽楠优树16株,入选率为39%。研究结果可为湖南地区闽楠的种质保护、遗传改良和进一步开展闽楠良种推广造林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7.
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叶桉、巨桉是华南地区引种成功及重点改良的2种桉树,以往选优基本上是围绕短周期纸浆纤维材改良目标而进行,选优林分的林龄小于15 a,多为6 a以下。本文以林龄16 a以上的尾叶桉、巨桉林分进行选优,以期为中大径材桉树培育提供改良用的优树材料。采用三株优势木对比法和配对T检验法确定优树生长量临界值,并兼顾干形质量指标进行选优。通过对25株候选优树和75株优势木生长量、分枝与干形分值的分析,建立了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优树的单株材积≥3株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的1.35倍,胸径≥3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15倍或树高≥3株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03倍,分枝+干形得分≥7。在候选的25株优树中有17株符合标准被评为优树,入选率为68%。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F1杂种的多性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块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F1杂种测定林的7年生数据,就杂种的生长量、树干通直度、分枝习性与湿地松、加勒比松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1杂种的生长优势突出,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9.18m、14.96cm、0.08645m^3,相对于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和古巴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315.23%、46.35%、114.89%。此外,杂种的树干通直度得分、冠幅、枝角、枝径、枝数分别为1.54分、3.45m、68.93°、1.84am、3.35条,其树干通直度得分与母本湿地松接近而显著低于父本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冠幅和枝径与父本相似而显著大于母本,枝角介于父、母本之间,枝数与父、母本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邓恩桉优树的选择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88、1991年种植在广西柳州、桂林两地的邓恩桉为选优林分对象,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同时研究了优树的入选标准.通过对50株候选优树和250株5株优势木生长量数据、分枝与干形得分值的分析,确定了本次选优的标准为: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2倍(或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06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44倍、分枝与干形二者综合得分5分以上(含),符合该选优标准的候选优树有26株,入选率为52%.该选优标准适合所研究的林分及与研究林分情况相近的邓恩桉林分的选优.  相似文献   

10.
白蜡优树选择方法与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白蜡人工林生长状况的调查,探明了同龄白蜡雄株生长量明显大于雌株生长量。采用雄株和雄株对比的选优方法对候选优树和优势木生长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雄树选优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倍,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1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5倍;雌树选优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5倍,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14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6倍。  相似文献   

11.
以火炬松树高、胸径和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冠形、侧枝角和侧枝粗度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对火炬松人工林分开展优树选择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不同栽培密度下优树选择标准,符合该选优标准的候选优树有23株入选,总的入选率为48.94%。本研究制定的优树选择标准可为相似栽培密度的火炬松林分中优树选择提供了参考,选出的优树资源为火炬松种子园建设和育种群体的构建提供了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分布于大兴安岭林区的黄蘖(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在选优的基础上,通过子代测定试验,进行了数理统计,得出了23、号优树为重点培育对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嫁接方法、接穗来源、砧木粗细度等对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优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洋楹最适宜的嫁接方法是改良切接法,优质接穗为带有饱满隐芽的1 a生木质化枝条,嫁接成活率可达到70.4%,比传统方法成活率提高51.6个百分点;南洋楹嫁接砧木的最佳地径为1.5 ~2.5cm;南洋楹的嫁接成活率随着采穗母株年龄增加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罗田垂枝杉优树选择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田垂枝杉是杉木优良变异类型,其显著特征是7 a以上老枝自然脱落,树干通直,可通过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获得优良繁殖材料,在分布于不同地点的5片罗田垂枝杉人工林中初步选出64株优树,入选比率在3.10%~4.03%之间。分析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不同无性系间主要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变异,其中材积变异系数均在30%以上。天堂寨林场及薄刀峰林场的献旗岭、铁岭坳和麻栗坪人工林中初选优树平均材积分别是其林分材积均值的1.59,1.44,1.67和1.96倍。  相似文献   

15.
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作为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对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特征根>1 的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3%,第1、第2、第3和第4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1.33%、22.98%、15.11%和14.10%,种仁质量(0.995 11)、种子质量(0.956 76)、种子长(0.780 12)、印楝素A+ B总含量(0.866 67)、印楝素B含量(0.819 34)、印楝素A含量(0.680 84) 、地径(0.939 04)、株产果实数(0.722 82)、印楝素B与印楝素A比(-0.833 60)是表型选择分析评价中的典型代表变量;Mantel检测发现,聚类分析能有效的表示33个基因型样株表型性状的相似(异)性(r = 0.81, p=1.00);各聚类群的性状特征概括为:种子印楝素A含量优异类、种子印楝素B含量优异类、种子高印楝素AB含量类、粒大饱满类、树体大结实多类和无优异特性类;优树的综合评价标准:综合得分≥0.59的为"好",综合得分为0.59~-0.19的为"中",综合得分≤-0.19的为"差",按此标准,筛选出"好"、"中"、"差" 优树各4株、16株、12株。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可以更全面、科学、客观、便捷、直观地分析表型选择的综合选择指标,综合评价优树的优劣。  相似文献   

16.
南洋楹优树选择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L.)Nielsen)是含羞草科(Mimosaceae)南洋楹属常绿乔木树种,原产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和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速生树种之一。该树生  相似文献   

17.
湖北保康山区野生观果树种资源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湖北省保康县1018种野生木本植物中选出观果树种255种,分属30科67属,包括乔木95种、灌木127种、木质藤本33种;红色果121种、黄色32种、橙色23种、蓝黑色29种、紫色11种、白色7种、其它颜色32种。其中 子类、花楸类、荚 类、卫矛类及柿树类资源丰富,观赏价值较高,值得开发。  相似文献   

18.
以樟子松7个种子源的种子和长白松,赤松和黑松的种子在北京地区做引种试验,并以油松做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长白松生长的表现较好,优于油松。赤松和黑松表现一致,不如油松。樟子松生长表现更差。但从樟子松不同种源来看,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南部和小兴安岭的种源生长表现要优于大兴安岭北部的种源。  相似文献   

19.
不同强度的择伐作业对保留木与幼树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标准地的方式调查不同强度的择伐作业前后常绿阔叶林林分中保留木和幼树幼苗的变化.结果表明:保留木的损伤与采伐木的胸径及择伐强度有关.胸径越大则损伤率越大.择伐强度亦然.择伐作业后幼树的破坏与择伐强度间无明显的关系.这与作业的具体情况有关.择伐后与皆伐未整地经一段时间.林内幼苗数量都有所增加,尤以皆伐作业和弱度择伐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