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抗直接Dot-ELISA检测禽脑脊髓炎病毒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已制备的 AEV单抗基础上建立了检测 AEV抗原的直接 Dot- ELISA方法。该方法对 AEV最低检出量为 8.0 3μg.m L-1。人工感染 1日龄 SPF鸡 ,取临床发病鸡 (6~ 1 3日龄 )相应病料 ,各病料样本病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脑 98% ,胰 94% ,十二指肠 80 % ,腺胃 85%。对 1 0 0份临床自然发病鸡病料检测 ,阳性检出率为 90 %。对 1 0份 AEV病原分离阳性样品检测阳性率为 1 0 0 %。  相似文献   

2.
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是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菌.近年来,北京、陕西、四川等地证明了该病的发生.为了了解该病在山东省的流行状况,从山东德州地区5个鸡场的20只疑似鸡传染性鼻炎鸡体内共分离到6株细菌,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鸡胚接种试验和16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为副鸡嗜血杆菌.并经玻片凝集试验、Dot-ELISA、血凝试验分型研究,证实6株分离菌株均为副猪嗜血杆菌A型.从而为以后鸡传染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血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阐明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DHOV-HB株)感染鸭后的病毒血症,为深入了解鸭出血性卵巢炎的发病机理、诊断和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4只250日龄北京鸭芯片标记后分别经口感染100倍稀释的DHOV-HB株(3×104ELD50),并设空白对照组15只,同等条件下分别在隔离器内饲养,逐日观察10日,各组每日经翅静脉采集10只鸭血液(尽可能采集同一只鸭血液),用于病毒分离和抗体测定。将攻毒后1-10 d的血清样本经卵黄囊途径接种6日龄SPF鸡胚,每份血清以0.1 mL/胚的剂量接种5枚SPF鸡胚,鸡胚接种后置于37℃条件下继续孵化,每日定时照胚2次,及时收获并统计24-168 h之内死亡的鸡胚,死亡鸡胚胚体经剪碎,研磨,离心后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病毒核酸,有1枚及1枚以上死亡鸡胚,且DHOV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即将该鸭判为病毒分离阳性。同时采用中和试验测定攻毒后4-10 d的血清抗体,每个血清稀释度接种5枚SPF鸡胚。鸡胚接种途径及特异性死亡的判定方法同上。判定标准如下:血清原液保护80%(4/5)以上的鸡胚判为抗体阳性,保护20%-60%(1/5-3/5)的鸡胚判为抗体可疑,不保护鸡胚(0/5)判为抗体阴性。【结果】试验鸭感染DHOV后的病毒血症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感染后1-3 d,病毒血症出现并达到高峰,病毒分离均100%(10/10)阳性;4-6 d病毒分离率开始下降,分别为90%(9/10)、70%(7/10)和30%(3/10)阳性;7-10日血清中不再存在病毒,均为阴性(0/10)。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攻毒后4 d,血清中病毒分离率下降的同时血清中即可能存在较低滴度的抗体,鸡胚死亡时间延后,此时抗体100%(10/10)阴性;攻毒后6 d的血清抗体80%(8/10)阴性,20%(2/10)可疑;攻毒后7 d 70%(7/10)阳性,10%(1/10)阴性,20%(2/10)可疑;攻毒后9 d 90%(9/10)阳性,10%(1/10)可疑;攻毒后10 d 100%(10/10)阳性。空白对照组血清病毒分离(1-10 d)和抗体检测(4-10 d)均为阴性。【结论】(1)DHOV口服感染成年鸭后,1-3 d日血清病毒分离率最高,感染后4 d 病毒分离率开始下降,感染后7 d血清病毒分离阴性。感染后7 d抗体70%(7/10)阳性,感染后10 d 100%(10/10)阳性;(2)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兔抗牛肺疫 C88004株血清制备5%协同凝集试验诊断液并用之于检测兔和牛霉形体感染,结果表明:4只人工感染 C88004株兔肺与气管浸出液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3/4)和100%(4/4),20只教学用兔分别为20%(4/20)和0%,6只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感染兔皆为阴性.采自牛肺疫疫区14例牛肺浸出液和胸水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6%(11/14)和21.4%(3/14)。协同凝集试验用于检测牛肺疫病原,特异性强,重复性高,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鸭坦布苏病毒病卵巢病变标准的判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产蛋鸭感染鸭坦布苏病毒后卵巢病变产生的进程和卵巢病变规律,为采用产蛋鸭卵巢病理变化检查法进行疫苗效力检验提供依据。【方法】70只260日龄产蛋樱桃谷鸭,以0.5mL/只(含100DID50)的剂量经胸部肌肉接种鸭坦布苏病毒(HB株)强毒。观察试验鸭的临床症状,统计每日产蛋数和采食量。攻毒后2 d,每只鸭经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经卵黄囊途径接种5枚6日龄SPF鸡胚,每胚0.1mL。接种后置37℃条件下继续孵化,24 h死亡鸡胚弃去。采用RT-PCR方法测定24-72 h死亡鸡胚的DTMUV核酸,将1/5或以上鸡胚死亡且DTMUV核酸阳性的鸭判为DTMUV感染鸭。攻毒后4-10 d,每日剖杀10只鸭,观察和分析生殖系统病变。统计病变率,检查输卵管内是否有蛋,卵泡是否变形、出血和破裂,依据病变率和病变,确定检查内容和病变卵巢的判定时间和标准。【结果】(1)攻毒后3、4、5、6 d,鸭几乎不采食,产蛋数明显下降。攻毒后7 d,鸭精神状况好转;攻毒后8 d,采食量开始回升。(2)70只鸭中,除1只鸭的病毒分离结果为阴性外,其余69只鸭的病毒分离结果均为阳性,病毒分离阳性率为98.6%(69/70)。(3)攻毒后4-10 d,共64只产蛋期鸭的生殖器官可以判定。(4)攻毒后4、5、6、7、8、9和10 d,卵巢病变率分别为66.7%(6/9)、100%(10/10)、100%(10/10)、100%(9/9)、100%(9/9)、100%(9/9)和100%(8/8)。(5)除攻毒后4 d有2只鸭输卵管中有蛋外,其余62只鸭输卵管中均无蛋,无蛋率为96.9%(62/64)。(6)攻毒后4-10 d,96.9%(62/64)鸭的卵泡变形,96.9%(62/64)鸭的卵泡出血,95.3%(61/64)鸭的卵泡变形和出血,34.4%(22/64)卵泡破裂。【结论】(1)确定卵巢病理变化检查时间为攻毒后7-8 d;(2)具有变形或出血病变之一,判病变卵泡。输卵管内无蛋且有3个及以上病变卵泡,判为病变卵巢。  相似文献   

6.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菌分离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34份患临床型乳腺炎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初步生化反应鉴定 ,检出肠科细菌 12株 ,检出率为 35 .3% ;球菌2 6株 ,检出率为 76 .5 % ;酵母菌 9株 ,检出率为 2 6 .5 % ;另有 7份乳样在分离培养过程中未见有细菌生长 ,占总检样的 2 0 .6 %。  相似文献   

7.
鸡毒霉形体感染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了鸡毒霉形体种内菌株的特异性DNA片段,并用该法对人工感染鸡及野外野群进行了MG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基因扩增及电泳,仅MG出现特生扩增条带,最低能检出18pgMGDNA,说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人工感染60只鸡,3d后即可用PCR查出MG阳性,6d后100%为阳性,对照鸡全部为阴性。与分离培养的结果完全一致。PCR对野外鸡群的MG检出率为10.5-3  相似文献   

8.
奶牛场蚊蝇体内细菌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奶牛场环境中蚊蝇体内携带细菌的情况,从贵阳市 4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蚊子和苍蝇各34只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从21只蚊子和33只苍蝇体内分离到细菌,检出率分别为 61.76%和97.1%;在分离的53株细菌中,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的有5株、克雷伯氏菌3株、志贺氏菌4株、肠杆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腐生葡萄球菌2株和未定种32株.结果可为奶牛场细菌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鸡传染性鼻炎标准A型菌株 (HPG— 0 0 83)和标准C型菌株 (HPG—Modesto)与山东分离株HPG—HZ株制备的鸡传染性鼻炎多价油乳剂灭活苗 ,通过多批次免疫试验 ,安全性试验 ,攻毒保护试验 ,抗体产生及其变化规律和免疫期测定 ,结果表明 ,疫苗接种后 15天产生HPG血清凝集抗体 ,免疫接种 6个月用强毒攻击 ,免疫保护率为 10 0 % ,疫苗保存期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10.
商品蛋鸡群马立克氏病与细菌性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养殖场送检的8只病死鸡,用琼脂扩散试验检出马立克氏病毒抗原阳性率为62.5%(5/8);马立克氏病毒抗体阳性率为66.7%(4/6).从病料中分离出7株细菌,其中4株为大肠杆菌,3株为鸡伤寒沙门氏菌.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判定为鸡马立克氏病和细菌的混合感染.同时对马立克氏病与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进行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