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启利 《茶业通报》2011,(4):180-181
1"九华佛茶"的渊源 "九华佛茶"在池州茶叶史上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全市茶叶品牌整合前的"九华佛茶"和品牌整合后的"九华佛茶",同时"九华佛茶"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1九华佛茶定义九华佛茶产于池州市九华山区,茶园土壤母质以花岗岩或页岩分化物为主,以地方茶树良种优质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形成外形扁直呈佛手状,色泽翠绿,内质香高味醇的优质绿茶。2九华佛茶质量要求2.1九华佛茶应是无公害以上等级茶叶。2.2九华佛茶应保持其自然品质特征和一致的商品外形,即扁直呈佛手状,色泽翠绿。2.3九华佛茶作为饮料这一商品,应要求洁净、卫生、安全、无劣变、无异味,同时不含茶梗、茶果、老叶和不含有非茶类夹杂物。2.4九华佛茶分四个等级,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3九华佛茶鲜叶采摘标准鲜叶一致性是保证…  相似文献   

3.
江平  段慧 《茶业通报》2016,(4):156-158
九华佛茶文明传承具有时代性、个异性、思想性研究价值,从中揣摸自然美、朴素美、和谐美精神融机;应取之精华,用之精当。九华佛茶的创新发展就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市场创新为需求,技术创新为重点,促进环境驱动向文明驱动、物欲驱动向功能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充分发挥九华佛茶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难能复制的品位特征,"佛茶一味"的文化特色,使她走向"中国佛茶"、"世界佛茶"的振兴与辉煌之路。  相似文献   

4.
刘竹青 《茶业通报》1995,17(2):37-38
佛茶“道僧天云”研制初报刘竹青(安徽青阳县农牧渔业局)"道僧天云"是1991年安徽省科委下达的《九华佛茶研制与开发》课题,在省地县有关部门及安徽农业大学王镇恒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经过精心设计、论证、研制成功的九华佛茶。1992年道僧天云同九华佛茶...  相似文献   

5.
九华佛茶制作新工艺包括鲜叶采摘、摊青、杀青、做形、烘干等流程,关键在于做形,制成九华佛茶新的外形包括扁直形和卷曲形两种。  相似文献   

6.
周俊  朱江 《茶业通报》2011,(3):107-110
对九华佛茶主要产地茶叶中的硒含量分县区进行了采样检测,根据我国富硒茶的行业标准(NY/T600-2002)要求,将检测结果进行了归类分析,并与我国现有成品茶中含Se量的权威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确认九华佛茶中的Se含量丰富,部分可归入富硒茶之列,多数属于中硒茶或含硒茶,具有开发富硒茶的潜力,是上佳营养保健茶。  相似文献   

7.
钟国花 《茶业通报》2016,(3):129-130
九华佛茶是池州市绿茶的公共品牌,但其加工过程中易出现焦叶和红梗红叶、碎末茶多等问题。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应用"绿茶三色定投杀青技术"和"米棒子制作扁直形茶叶技术"两项成果,进行技术集成试验。其对于九华佛茶标准化生产效果最好,表现在避免焦叶和红梗红叶的发生和明显地减少碎末茶。  相似文献   

8.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05,27(1):43-45
本文认为,九华佛茶的前身是九华毛峰茶,而九华毛峰源于九华茶。九华茶肇始于唐,兴于宋,驰名于明清,大发展于当代。九华茶与九华佛教有着渊源关系,九华佛教促进了九华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茶业通报》2011,(2):74-74
4月16日,安徽九华山佛茶文化节在池州市九华山神光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隆重开幕,来自省内外的三十多名茶叶专家、学者参加本届佛茶文化节。池州市副市长刘礼生、市政协副主席朱晓华出席开幕式。刘礼生指出,近年来池州市精心打造九华佛茶品牌,大力发展九华佛茶产业,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上加热式理条机与不同的机器配合,进行九华佛茶加工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有杀青和理条的功能,采用该机杀青,再用连续理条机理条,名茶多用机做形,烘干、提香。成品茶外形扁直匀整,色泽翠绿,符合扁直型九华佛茶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张启利 《茶业通报》2005,27(2):86-87
本文是介绍池州市2003年打造九华佛茶品牌所取得的成效和今后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九华佛茶     
《茶业通报》2004,26(3):142-143
本标准规定了九华佛茶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运等。  相似文献   

13.
张启利 《茶业通报》2010,(3):115-116
<正>1池州市扁直形茶叶做形的常用方法池州市现有茶园面积1.513万hm2,年产茶叶6000多t,产值2.42亿元,高档礼品茶大多是扁直形茶叶,包括九华佛茶、东至云尖、石台香芽等。其做形的常用方法:一是采用6CLZ-60-11型9KW理条机,先将茶条理直,然后在同一台理条机上放加压棒将茶条压扁。二是采用  相似文献   

14.
项利民 《茶业通报》2016,(3):109-110
黄石溪是九华佛茶发源地,黄石茶叶色香味形俱佳。但目前存在茶园品种杂乱,树势退化;制茶粗放,设备落后等严峻问题。因此建议加强科学管理,推进现代生态茶叶示范园建设;提高黄石溪茶产业市场品牌公信力;促进茶业与当地文化、旅游的融合,共同推动黄石溪茶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九华山佛茶与文化王镇恒,李槐松(安徽农业大学)(青阳县农技中心)中国是茶叶的发祥地,茶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茶的历史上溯至四千多年以前,唐代时始成文化体系。佛教自西汉传人中国以来其博大精深的教义逐步植根于中国社会之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极...  相似文献   

16.
茶品人生     
<正>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茶文化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受到儒、道、佛等传统文化思想的浸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具有浓厚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毕节地区种茶历史悠久。据《贵州通志》《大定县志》、《平远州志》等资料记载 ,在清朝时期 ,勤劳的茶农就凭借丰富的制茶经验和智慧 ,创制出了享有声誉的“大方海马宫竹叶青茶”、“金沙清池茶”、“织金平桥茶”、“纳雍姑箐茶”等贡品。 90年代 ,又创制出了“乌蒙毛峰”、“道开佛茶”等名茶产品 ,为茶叶生产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 ,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步伐的迈进 ,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 ,作为毕节地区农业的主要产业———茶业 ,如何在 2 1世纪得到持续发展 ,已成为茶叶工作者研究的重点。1   茶叶生产现状解放前 ,全区仅有茶园…  相似文献   

18.
《茶业通报》2004,26(3)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九华佛茶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贮运等。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九华山区域生产的九华佛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GB/T5009.19食品中六六…  相似文献   

19.
盛产“霍紅”的主要产区之一——諸佛菴公社的姜家冲今年春茶获得丰产。三十七亩采叶茶园,春茶一季产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年产量。58年春茶2041.10斤,全年产量4375斤12兩;59年春茶产量6600斤比58年春茶增产223.3%,比58年全年增产50.8%;質量上也有提高,58年一級茶占37%,均价1.35元,59年一級茶占50%,均价达1.36元。为什么能一季超全年呢?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看,影响人们思想伦理、道德风范、言行举止最大的儒、道、佛各家,不论其外功、内涵,无不与茶中之"静"、之"和"百和妙殊,恰融一体。茶的"静"与"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历时千年,播及全球的特殊文化。但在不同的杜会历史背景下,其理解和运用相差远矣!秦王赢政,欲"并吞六国,囊括四海",一统天下称始皇帝,难以取茶中之谦静与平和;魏武曹操挥鞭,挟天子、令诸侯,雄心勃勃,面对强敌,忧心仲仲,不可能以茶解之;只有天下归一,张鲁归顺,五斗米教才有久居之安;唐宗宋祖天下盛世,不仅道教誉为"国教",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