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食用菌》2015,(6)
分别从温度、碳源、氮源、p H等探讨美丽小包脚菇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美丽小包脚菇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最适p H为6.0。  相似文献   

2.
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a Speg.)是个大属,其中著名的栽培种如草菇和银丝草菇。全世界估计约50多种,其中我国为15种。它们是:1.银色小包脚菇V.argentina Speg.2.银丝小包脚菇V.bombycina(Schaeff.:Fr).Sing.…Volvaria bombycina(Schaeff.:Fr.)Kumm.3.可食小包脚菇V.esculenta(Mass.)sing.4.洛夫小包脚菇V.loveyana(Gill.ex Berk.)Sing.5.间型小包脚菇V.media(Schum.:Fr.)Sing.…Volovaria media(Schum.:Fr.)Gill.  相似文献   

3.
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e Speg.)是个大属,其中著名的栽培种如草菇和银丝草菇。全世界估计约50多种,其中我国为25种。它们是:1.银色小包脚菇 V.argentina Speg.2.银丝小包脚菇 V.bombycina(Schaeff.:Fr.)Sing.…Volvaria bombycina(Schaeff.:Fr.)Kumm.3.可食小包脚菇 V.esculenta(Mass).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四川乐山地区凤尾菇(Pleurotus pulmonarius)栽培中,首次发现1种形态与草菇类似的大型真菌类污染菌。该菌在栽培场中的污染率可达60%以上,对凤尾菇的生产造成较大威胁。经初步鉴定为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a)的木生小包脚菇[Volvariella diplasia(Berk.Broome)Singer]。该菌子实体形态与草菇类似,菌丝耐低温,可在4℃冰箱中保藏;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广(13℃~33℃);子实体丛生或单生,单粒种可达20 g以上,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野生绿菇每年6~9月份大量出菇.其间林间土壤温度为19~24.5℃.含水量为54%~68.5%,近地空气温度为20.5~25.5℃.相对湿度615%~94.5%.绿菇在8~40年生的马尾松林中都可大量出菇并正常地生长发育,林分结构通常以马尾松为主.郁闭度50%~80%.下层灌木为稀疏壳斗科植物.草本层为稀疏茅草或蕨类。土壤腐殖质及落叶层的厚度对子实体的发生影响不明显.但土壤pH值一般要求在4.5~64之间.综合分析认为温度、湿度、光照、土壤pH是影响绿菇子实体生长的4大关键因素。其它生境因子,如坡向,坡度.坡住等是通过影响这些关键因素而间接地影响绿菇子实体的分布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李晓  李晓博  段秀莲 《食用菌》2009,31(1):17-18
G118属于低温结实型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是23-27℃,最适pH是6-7,原基形成的适宜温度是15-20℃,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培养料最适含水量是60%-65%,出菇期间最适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85%~95%。一潮菇的生物学效率为104.29%。  相似文献   

7.
真姬菇生理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真姬菇发菌透料后,还必须达到菌丝生理成熟才能出菇;达到菌丝生理成熟的适宜温度是20~25℃。秋、冬培菌,增温促熟,可发生春菇,春菇采收后越夏,又可发生秋菇;冬、春培菌,在自然温度下成熟,越夏后可发生秋菇,秋菇采收后越冬,不能发生春菇,但可再次越夏,发生秋菇。  相似文献   

8.
在香菇生产过程中,只有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整体把握,才能生产更多的高品质香菇。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现将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介绍如下:1菇脚过长菇脚长对香菇产量没有影响,但对经济产量影响是很明显的(主要是干菇),同时影响鲜菇商品质量,相关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光照。温度主要影响头潮菇,温度较高,菇脚就会较长。温度稳定在15~22℃时催菇较安全,晴天温差大于8℃催菇最好。光照不足,菇脚较长,越阴暗菇脚越长。适宜温度正常催菇时应去掉一层遮阳网到冬至前后应去掉另一层网,开春后根据气温变化  相似文献   

9.
蘑菇瘿蚊在漳州地区发生和为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顺章 《食用菌》2008,30(4):59-60
通过培养观察,蘑菇瘿蚊幼虫的适宜温度为16-18℃,相对湿度为80%~90%。在菌丝和子实体上主要进行无性繁殖,6-8d繁殖1次,每条老熟幼虫可产生6-17条小幼虫;蛹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气温35~36℃,相对湿度50%~60%条件下,可存活48d。对漳州三个蘑菇主产区蘑菇瘿蚊发生情况调查:子实体感染率10.6%~18.8%,菇房污染率33.3%~42.9%,主要以成虫在蘑菇菌丝阶段进入菇房产卵繁殖,蘑菇生长期以老熟幼虫无性繁殖的幼虫为害菌丝和子实体。蘑菇休闲期蘑菇瘿蚊以蛹的虫态存活,主要栖息地为蘑菇培养废料堆积地、菇房周边垃圾粪土及菇房内残留废料。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菇脚对肉兔生长性能及肉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饲料中添加杏鲍菇废弃菇脚,并且投喂柚子皮对肉兔的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把48只30d~32d龄的新西兰肉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投喂0%、1%、5%烘干菇脚,同时每组又分为2组,分别投喂烘干柚子皮。结果表明添加5%杏鲍菇菇脚及投喂柚予皮均能显著降低兔粪TBARS水平,改善肠道抗氧化状况;饲喂菇脚对肉兔增重和兔肉品质没有影响,兔肉中无棉酚残留;柚子皮对增重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兔肉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11.
以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而成的胚囊植株组培苗为试材,分析影响西葫芦组培苗驯化、移栽成活率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开始驯化时组培苗的苗龄、驯化温度、移栽基质组成、驯化方式等对西葫芦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有较大影响;7~8叶1心的组培苗,在昼温22~28℃、夜温12~18℃的变温条件下,先闭瓶适应自然光照再开瓶逐步适应自然湿度,采用蛭石∶草炭=1∶1的移栽基质配方,成活率在9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东农710’是东北农业大学育成的适合专用保护地栽培中晚熟番茄一代杂种, 高抗TMV、叶霉病、枯萎病和黄萎病。中大果型、红色, 鲜艳, 果面光滑美观; 丰产性好, 产量达150~200 t/hm2以上,耐贮藏, 室温下(25℃) 货架期长达20 d。适合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有机基质栽培对风味4号厚皮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基质栽培的风味4号甜瓜分别比对照增产35.4%、25.1%和21.8%,品质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禾韵2号’,由美国引入的越橘中选出,属半高丛类型。果实极晚熟,在吉林地区8月下旬成熟。果实扁圆形,呈蓝色,被白色果粉,平均单果质量1.8g,品质佳。结果枝条上呈串状结果,果穗紧密。抗病力和抗寒力强,丰产性好。该品种2010年10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吉林省土壤pH值4.2~6.0、冬季绝对低温不低于-30℃、无霜期110d以上、≥10℃积温2300℃以上的地区引种试栽,须简易防寒。  相似文献   

15.
摘要:云南省全年均可种植蚕豆,从品种选择、开沟整地、规格播种、科学管水、合理施肥、中耕除草、整枝摘心、植物保护、适时采收、密闭储藏等措施总结介绍一套云南省蚕豆抗逆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京春娃4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7QX4B和0841杂交配制而成的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生长期55~60 d(天),株型较矮,外叶深绿色,中肋浅绿色,叶球筒形、叠抱,叶球高22~23 cm、直径13~14 cm,球内叶切面为均匀深黄色,单球质量约1.4 kg,每667 m~2净菜产量5 000 kg左右。耐抽薹性强,对黄萎病的田间抗性强于对照春月黄、玲珑黄012和耐寒金皇后,品质脆甜。适宜作大娃娃菜种植,每667 m~2可定植6 000株,适合北京、云南地区春、秋季露地种植,张家口坝上、甘肃、云南等高冷地区(海拔800~1 800 m)夏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质配比对欧洲报春观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洲报春"丹诺娃"为试材,以蛭石、珍珠岩、炭化稻壳和草炭及回笼土为基质成分,研究了不同基质理化性质对报春花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个指标中,基质2和基质3与基质1差异极显著;就叶片数而言,基质3与基质2有显著差异,但与基质1差异极显著;叶长、叶宽等5个指标在3种基质间的平均值呈基质2基质3基质1变化,而叶片数和花朵数在3种基质中呈基质3基质2基质1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樱桃种质资源试管苗保存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 以樱桃7个品种试管苗为试材, 研究了樱桃离体保存方法。结果表明, 在室温光培养条件下, 培养基中添加甘露醇10 g·L-1 , 试管苗可保存6个月; 在低温暗培养条件下, 试管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保存期可延长到14个月; 低温暗培养结合培养基添加甘露醇10 g·L -1 , 能使保存期延长至16个月, 继代后成活率达52%~98%。部分品种可延长至20个月, ‘对樱’和‘Gisela 5’继代后成活率分别为45%和58%。  相似文献   

19.
农天2 号是以自育品系天99-5-4 为母本,天薯7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1 d(天)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单株块茎数3.7 个,大中薯率90.5%。每667 m2 平均产量为1 500 kg,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主栽的"赤霞珠""美乐""蛇龙珠""马瑟兰""西拉""霞多丽"6种酿酒葡萄发育良好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在4℃的对照及-18、-20、-22、-24℃的低温条件下模拟低温冻害,通过测定其电导率值、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3项生理指标,以期鉴定贺兰山东麓大量种植的欧亚良种酿酒葡萄的抗寒性,提高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的越冬冻害防御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不断下降,6种酿酒葡萄品种中的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增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6个试验品种的抗寒性强弱为"赤霞珠">"霞多丽">"蛇龙珠">"马瑟兰">"美乐">"西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