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本病是由猪血球凝集性脑脊髓炎病毒感染三周龄以内的仔猪造成,其特点是仔猪表现为脑脊髓炎型和呕吐消瘦型的病状,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传染病。一、病原猪血球凝集性脑脊髓炎病毒分类为日冕病毒属,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20~170毫微米。50°C15分钟和34°C72小时可灭活,因此,本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药均可杀灭。  相似文献   

2.
猪冠状病毒性脑脊髓炎(又称猪血球凝集病毒性脑脊髓炎)是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85年我国陈福勇等首次报道1984年春在京郊某种猪场从国外引进的杜洛克、汉普夏和长白纯种猪的后代有疑似本病发生。1985年春,吉林省某种猪场杜洛克  相似文献   

3.
一、猪血球凝集病毒性脑脊髓炎 1971年证明,1958年在加拿大的安大略报道仔猪的呕吐消瘦症(VWD)和1959年在安大略又发现的脑脊髓炎症状的仔猪疫病,实际上是由同一种病毒(血球凝集性脑脊髓炎病毒,HEV)引起的两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世界各国由1972—1978年相继报道,HEV为冠状病毒属的一种,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似,  相似文献   

4.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由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乳猪。以呕吐、衰竭和脑脊髓炎为特征,死亡率很高。血清学检测证明猪感染HEV很普遍,可能是世界性的。作者对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病原、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常用的诊断技术和防制措施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PHE)是由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3周龄的哺乳仔猪。感染仔猪以呕吐、衰竭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病死率很高。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从感染部位经外周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从而造成非化脓性脑炎的病变。论文主要对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病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致病机制、潜在危害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猪流行性腹泻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吉(J)毒株猪胎肠单层细胞培养物,以冻融法制备抗原,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PED抗体的方法。对30头份经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证实的PED病猪群血清测定,97%为阳性;检测32头份无PED猪场猪血清,93%为阴性。对1份PED“华毒株”,1份“川毒株”以及3头份“吉毒株”PED免疫血清测定,均为阳性。对猪传染性胃肠炎血清、猪轮状病毒病血清、疑似猪血球凝集性脑脊髓炎血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及猪梭菌性肠炎血清共16头份检测均为阴性,证明PEDV不与TGEV等其它3种冠状病毒血清发生交叉反应。89头份疫区猪血清的区域性试验阳性率为75%(67/89);对82头份屠宰猪血清测定,53%阳性。抗原包被板保存期试验表明,包被板在-20℃可保存2个月。  相似文献   

7.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从辽宁省部分地区采集的猪血清中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的抗体滴度。结果表明,368份血清样品中,有162份呈抗体阳性反应,阳性率高达44.0%。被采集血清的猪未表现出临床症状,说明该地区存在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的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引起仔猪神经系统障碍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正确诊断猪血凝性脑脊髓炎对防治该病极为关键。文章围绕该病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这三方面研究进展分别展开阐述,以期了解该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是由脑脊髓炎病毒感染引起,病原对外界抵抗力强,对刚断奶的仔猪危害较大,成年猪多表现隐性感染;消化道传播是本病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也可感染;本病临床主要表现脑脊髓炎型和脊髓麻痹型两种,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猪场消毒和检疫,治疗可采用对症疗法,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对辽宁省某规模化猪场发病的哺乳仔猪,通过临床症状、血清学、病理学、动物试验和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ne virus,PRRSV)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混合感染。RT-PCR检测结果证明,所感染的PRRSV为美洲型毒株,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多呈隐性感染,本猪场哺乳仔猪发生二者混合感染,可能与PRRSV感染猪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HEV而混合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由红细胞凝集性脑脊髓炎病毒(HEV)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以主要引起仔猪呕吐、食欲废绝、便秘、进行性消瘦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特征,临诊上又称仔猪呕吐一消瘦病。初发病地区,病死率高。疫区的新生仔猪通常从初乳中获得被动保护,随后建立了日龄相关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2.
疑似猪血球凝集病毒性脑脊髓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猪血球凝集病毒性脑炎是血球凝集性脑脊髓炎病毒(HEV)引起的初生仔猪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1958年首次发现于加拿大。1971年确定是由HEV引起,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六十至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13.
1病毒性疾病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由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引起,主要感染3周龄以下的仔猪。病猪主要表现厌食,剧烈呕吐或干呕,精神沉郁,肌肉震颤,脱水,呼吸困难,发绀、虚弱、昏迷而死亡。耐过猪成为永久性侏儒。通过病毒分离、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确诊。猪传染性胃肠炎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10日龄以内的仔猪最敏感,如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混合感染,则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4.
<正> 神经症状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从精神状态上看,主要表现为兴奋或抑制;从运动机能上看,主要表现为共济运动失调、痉挛、瘫痪,更多地表现为强制运动,如转圈运动、盲目运动、暴进暴退、滚转运动等。猪患脑脊髓炎、伪狂犬病、李氏杆菌病、食盐中毒等疾病后,都可能会表现出神经症状,主要的表现有:共济失调、阵发性痉挛、转圈运动、角弓反张、四肢呈游泳样划动等,临床上应注意进行仔细的鉴别,才能确保不会出现误诊、误治。1 鉴别要点1.1 脑脊髓炎引发猪脑脊髓炎的病原有两种,即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和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前者引起猪的传染性脑  相似文献   

15.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抗体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从吉林省部分地区采集的猪血清中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抗体。结果,212份样品中有94份呈现HEV抗体阳性反应,阳性率高达44.3%。被采集血清的猪未表现临床症状,说明该地区的猪群中存在HEV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6.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母猪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仔猪出现败血症及脑脊髓炎;生长猪群主要出现呼吸道疾病。一般情况下,日龄越小,感染越严重,死亡率也越高。生长育肥阶段,若没有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死亡率非常低,但是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猪引起的一种细菌病,临床主要症状:败血症、关节炎、脑膜炎等。副猪嗜血杆菌是环境常在菌,是一  相似文献   

17.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PHE),也称呕吐消耗病、冠状病毒性脑膜脑炎,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感染所导致,仅猪易感,1~3周龄最危险.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呕吐、便秘和厌食,会导致突发死亡或慢性消瘦.多数亚急性临床症状,带毒病猪是传染源.建立快速RT-PCR诊断方法,检测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抗原,对发展养猪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重在检疫,防止病猪流入.  相似文献   

18.
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可引起2种临床类型的疾病:脑脊髓炎及呕吐和消耗病(VWD)。主要对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规模猪场中猪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的流行比较常见,造成的疾病种类繁多,因此,确定发病猪的病原是关键。本文从血便这一特殊的临床症状出发,以猪痢疾(猪血痢)、猪毛首线虫病(猪鞭虫病)和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3种能引起猪血便的常见疾病为例,分别介绍了这3种疾病的流行特点、病原、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20.
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的成员,引起幼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通常只侵鲁1~3周龄的乳猪,不感染其他动物。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猪的HEV感染甚为普遍,很可能是全球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