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粘虫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3龄以上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2.
黏虫,俗名五色虫、五花虫、夜盗虫等,属于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小麦、水稻、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大发生时也为害大豆、蔬菜等作物.为害严重时,能将作物叶吃光,穗咬断,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该虫以幼虫形态为害作物.幼虫共6龄,5、6龄进入暴食期,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90%左右.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喜高湿,昼伏夜出,产卵于禾本科植物叶尖或嫩叶、心叶皱缝间,常使叶片呈纵卷状.  相似文献   

3.
<正>粘虫学名Mythimna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剃枝虫、五色虫、虸蚄等,分别极广,国内除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都有分布。粘虫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水稻、麦类、高粱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科牧草。为害特点以幼虫取食为害。咬食叶组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玉米穗亦能被咬断。1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粘虫学名Mythimna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剃枝虫、五色虫、虸蚄等,分别极广,国内除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都有分布。粘虫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水稻、麦类、高粱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科牧草。为害特点以幼虫取食为害。咬食叶组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玉米穗亦能被咬断。1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种粘虫各龄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行为,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改进法分别测试3种粘虫(东方粘虫、劳氏粘虫和淡脉粘虫)在4种寄主植物(玉米、水稻、甘蔗和稗草)上的取食选择性,分别于接虫后6和24 h记录幼虫对各植物的选择数量.[结果]3种粘虫各龄幼虫在接虫后6和24 h时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率均有变化.在24 h时,东方粘虫各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P<0.05,下同),其中1龄和2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分别高达82%和89%;劳氏粘虫1~6龄幼虫偏好取食玉米,其中1龄、2龄和3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均超过50%,分别为78%、70%和55%,显著高于对其他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率;淡脉粘虫1~6龄幼虫均偏好取食水稻,其中2~4龄幼虫对玉米和水稻的选择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种粘虫各龄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存在差异,3种粘虫对玉米和水稻的取食选择性强,对甘蔗和稗草的取食选择性较弱;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低龄幼虫喜食玉米,淡脉粘虫低龄幼虫嗜食水稻和玉米,高龄幼虫的取食选择性不如低龄幼虫明显.  相似文献   

6.
一、习性 地老虎俗称"黑蛆"、"黑土蚕"等,属夜蛾科切根虫属.危害大田烤烟的地老虎大部分是3~6龄幼虫,白天潜伏于土中,夜间出来觅食,以晚上21~24时,凌晨5~6时活动最为旺盛,4~6龄地老虎幼虫的取食量占幼虫总取食量的97%以上,每头大龄幼虫一夜可咬断1~3株烟苗,所以称之为"地老虎".幼虫有假死性,一遇惊动,就缩成环形.当食料不足时,该虫就能转移为害.幼虫的耐饥饿能力强,3龄以下幼虫为3~4天,3龄以上的最长可达15天,一般在7~10天.  相似文献   

7.
正一、粘虫粘虫俗称绵虫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害虫。1、症状识别:粘虫的幼虫裸露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一、二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五、六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2、生活习性:粘虫无滞育现象,条件适宜,可连续繁殖。喜产卵于干枯苗叶的尖部,并具有迁飞的特性。幼虫有假死性,对农药的抵抗力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1粘虫粘虫俗称绵虫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害虫。1.1症状识别:粘虫的幼虫裸露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一、二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五、六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1.2生活习性:粘虫无滞育现象,条件适宜,可连续繁殖。喜产卵于干枯苗叶的尖部,并具有迁飞的特性。幼虫有假死性,对农药的抵抗力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1988-1991年对阔叶掌铁甲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该虫在广西南宁一年发生3代,多以第3代成虫越冬,主要为害黄豆,成虫、幼虫嗜食黄豆叶片,幼虫潜叶,幼虫老熟后离开原取食叶苞另择绿叶叶脉化蛹。还可在竹豆上完成个体发育。初羽化成虫耐饥力不超过4d,四龄幼虫进入暴食阶段,食量占幼虫期总食量的74.69%。  相似文献   

10.
<正>一、粘虫粘虫俗称绵虫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害虫。1、症状识别:粘虫的幼虫裸露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一、二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五、六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2、生活习性:粘虫无滞育现象,条件适宜,可连续繁殖。喜产卵于干枯苗叶的尖部,并具有迁飞的特性。幼虫有假死  相似文献   

11.
思茅松毛虫生物学习性及取食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清  何剑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22-13124
[目的]研究思茅松毛虫生物学习性及取食量。[方法]在室内和林间条件下,系统饲养思茅松毛虫,以林间定株定期系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相结合的手段,观察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习性、生活史,测定取食量等指标。[结果]在2种饲养条件下,无论是第一代幼虫还是越冬幼虫,其取食量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加。在林间饲养条件下,第二代幼虫进入5龄期后食量迅猛增加,5龄期是4龄的3.8倍,5~6龄的取食率占所有龄期总和的81.8%;第一代幼虫也从5龄后开始猛然增加,5龄是4龄的2.1倍,5~7龄占85.3%。[结论]2代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最佳时期都是在4龄以前。  相似文献   

12.
<正> 粘虫是一种暴发性的食叶害虫,常年对小麦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为了正确估计其为害所造成的相应损失,定出经济合理的防治指标.我们于1981-1982年对粘虫幼虫进行了食量测定,并模拟其为害征状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研究小麦不造成经济损失所耐受的最大虫量.同时,在田间作了笼罩接虫和大田调查,对模拟结果进行验正,提出了药剂防治指标.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红锯蛱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红锯蛱蝶4个虫态的形态特征;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研究了该蝶的生物学特性:在西双版纳该蝶1年7代,以第7代3龄幼虫越冬,越冬时间从每年的12月起至次年2月中旬止.其余各代历期35~40d,室内21~28℃下,卵期8~11d,幼虫期12~16d,蛹期8~9d,雌虫寿命12~18d,雄虫寿命6~10d.幼虫共4龄,l~2龄幼虫取食嫩叶,喜群集;3~4龄幼虫取食嫩叶、嫩枝和老叶;4龄幼虫还取食茎的绿色表皮,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78.98%.幼虫喜食三开瓢,成虫喜访马缨丹、仙丹花、九重葛等有花植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成虫的交配率和产卵量与网室的大小和蝴蝶的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旱地小地老虎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地老虎俗称土蚕、切根虫等,是我省旱地作物玉米、花生、棉花、豆、瓜类、蔬菜等苗期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蛹或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1年发生4~5代,每代共有6龄,1~2龄幼虫常群集在幼苗心叶或叶背上取食叶肉,留下一层表皮,也咬食成小孔洞或缺刻,3龄后幼虫  相似文献   

15.
烟青虫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1997年在云南省红河烟区弥勒县的烤烟大田设置尼龙纱网养虫室,自然条件下连续饲养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Guene),系统观察各虫态历期、幼虫龄期、取食量及体色变化,幼虫化蛹龄期及成虫羽化、产卵等.结果表明,烟青虫1年发生4~5代,各代均有5龄和6龄幼虫化蛹,5龄幼虫化蛹占60%以上;1龄幼虫历期比2龄历期长,3龄以后龄期增长,末龄(5龄或6龄)幼虫龄期最长;5龄化蛹的幼虫平均历期比6龄化蛹的短;无论5龄或6龄化蛹,3龄以后食量剧增,5~6龄的取食量为1~4龄取食量的1倍以上;幼虫体色多变,1龄幼虫均为红褐色,2~6龄体色变化无规律可循,第2代以后体色有随世代增加而加深的趋向;成虫产卵量与补充营养关系密切,补充营养充足时,每雌可产卵600~900粒,一般情况产400~500粒,未交配雌虫也会产卵,但卵不能孵化.根据观察结果提出了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椰心叶甲取食行为及取食为害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了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的取食行为、为害状以及幼虫对几种棕榈植物的取食量.结果表明,1、2龄幼虫取食量少,取食斑细,为害较少引起病斑;3、4、5龄幼虫取食痕较宽,被取食叶片形成的病斑大,易腐烂.成虫取食线虽然较细,但深而密,引起病斑较大,危害严重.幼虫期总取食叶面积为40~48cm^2.幼虫龄期越大,取食量越大.如1、2、3、4、5龄幼虫对椰子的取食量分别为1.7、3.7、6.9、12.6、22.8cm^2.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对几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面积与椰心叶甲幼虫龄期之间关系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1 症状识别 粘虫的幼虫裸露在植物的表面提取危害.1~2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  相似文献   

18.
防治棉花苗期地老虎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为棉花苗期的一种重要害虫.一般一年发生五代,其中以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发生的第一代在棉花苗期发生多,为害重.1~2龄幼虫在棉籽发芽后,子叶未出土时可食空棉籽,留下种壳;2~3龄幼虫可为害刚出土的子叶,啃食叶肉,留下网状表皮或咬成许多小孔形成缺刻;长至3龄后通常咬断棉花嫩茎,将咬断的棉苗拖到洞口,一般每条幼虫可咬断4~7株棉苗,最多的可达10株以上,食量不断增加,严重造成棉花苗期缺苗断垄,影响棉花一播全苗.  相似文献   

19.
经过4年连续观察认为,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在豫西山区可发生1~2代,其中大部分个体完成一代发育,少部分个体完成2代发育.完成一代者其一代成虫受高温、短光照等因素影响不能产卵,直接进入越冬状态.个体发育生物学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幼虫共有4龄,其取食量以第3、4龄最大,二者取食占幼虫取食量的92.43%.个体发育各阶段各有其特点和时间特征.  相似文献   

20.
马兆宜  冯淑慧 《新农业》2014,(14):36-36
<正>粘虫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和短时间内暴发成灾的毁灭性害虫,俗称行军虫、夜盗虫。粘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主要以幼虫取食玉米心叶或叶鞘为害,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麦穗、玉米穗亦能被咬断。当食料缺乏时幼虫成群迁移为害,老熟后则停止取食。义县的粘虫主害代为二代,偶尔三代粘虫也较重发生,如2012年8月三代粘虫大面积发生,危害较重。总结近年粘虫的发生规律,结合测报资料、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