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密植品种增产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密植品种试验与实践,找出影响洛南县玉米密植品种高产的原因及提高玉米密植品种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郑重要 《农业与技术》2013,(10):106-107
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对于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维持土地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农业的建立和发展。本文通过玉米直播定向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流程和优点,促进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结合福建地区的土地特点,并结合玉米直播定向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成本和效益评估,为玉米直播定向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密植品种是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密植品种与稀植品种对比试验,用科学数据对玉米密植品种优劣势进行对比,得出密植品种产量比稀植品种产量高、品质好等优势和需要种子量较大、秋收时人工收获费工费时等劣势。最后总结出在吉林省双辽市,玉米密植品种应大力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传统玉米栽培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发展趋势,我市缺少与该技术配套的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该项目通过对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合我市进行密植通透栽培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改变我市"玉米海"的生产模式,进而我们实施了本项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适合密植栽培的玉米品种,东农253、银河126、鑫鑫1号、对照先玉335,直接对比,不设重复。  相似文献   

5.
宋萍 《现代种业》2011,(3):24-25
玉米密植品种郑单958推广面积的逐年扩大,使人们认识到密植品种的增产效果,先玉335在中国的引进,更把我国种植玉米密植品种推上前所未有的广度。近年来,全国玉米生产逐渐被密植品种代替,高杆大穗品种退出历史舞台。我市自2007年开始引进种植密植品种,至今已有四年,但密植品种的增产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栽培技术不当,影响玉米密植品种增产潜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传统玉米栽培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发展趋势,我市缺少与该技术配套的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该项目通过对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研究,选出适合我市进行密植通透栽培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改变我市“玉米海”的生产模式。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此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方式对台湾“甜心格”水果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台湾"甜心格"水果玉米为材料,研究密植留单穗和疏植留双穗两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对秋季玉米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前密植留单穗处理的"甜心格"水果玉米的株高显著高于疏植留双穗处理;结果期疏植留双穗处理的玉米有一穗多为秕穗;密植留单穗处理的玉米产量显著高于疏植留双穗处理;密植留单穗处理的玉米品质高于疏植留双穗处理。综合评价认为,秋季种植台湾"甜心格"水果玉米采用密植留单穗的种植方式有助于提高水果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8.
密植型玉米品种在我国推广种植已有多年,与传统稀植大穗型品种相比较,密植型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用种量少、米质优、秋季降水陕、便于机械收获等优点,因此推广密植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目前提高我国玉米单产十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5,(23)
<正>玉米密植栽培是增加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丹东地区已推广多年,目前国家也在鼓励支持玉米密植品种种植。丹东地区降水多、光照少,不适合密植玉米栽培,经过多年栽培试验、示范,选育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密植玉米品种。目前本地区常规品种在正常年份平均产量在500公斤左右,而密植品种可达到7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850公斤,亩平均增产200公斤以上,对本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玉米产量的增加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辽东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基于密植型玉米品种的示范推广和生产调查,明确了合理密植栽培是提高辽东地区玉米产量的关键技术。本文总结出以密植品种选择、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的玉米栽培技术模式,同时阐述了该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旨在为辽东地区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耐密型育种是将来玉米育种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玉米育种的进展和中国玉米育种的发展前途进行阐述,着重强调将来玉米密植育种的重要性和密植育种是玉米育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黑龙江省近几年玉米密植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发展玉米密植栽培从品种选育、配套技术研究及确定密植考虑的一些因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21,(15)
正玉米是锦州市的最主要农作物,多年来,年播种面积均保持在500万亩以上。近年来,当地农业行政部门和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大面积推广了种植密度在3800株/亩以上的玉米密植品种,实际增产效果明显。笔者对玉米密植品种在当地优劣势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得出玉米密植品种丰产、质优、抗逆性强、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等优势和用种量相对大、不利于人工收获费等劣势。为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密植品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推进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入手,结合玉米生产现状阐述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以及玉米生产在黑龙江省的重要作用,提出发展以群体增产为核心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是调优作物结构、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重点分析了黑龙江垦区"以群体增产为核心、以各农艺措施综合配套为内容、以全程机械化为手段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剖析了黑龙江省发展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的潜能,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进程的行之有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发展建议。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玉米高光效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玉米密植后通风透光不好、群体郁闭的问题,提出了玉米高光效保护耕作栽培技术,重点分析了玉米高光效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特点、增产机理、增产效果及其技术操作要点,为玉米密植高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6.
肖冀宁 《农业与技术》2014,(11):160-161
玉米生产及产量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种植密度,这是玉米种植中十分重要的栽培因子。如果能够合理地密植栽培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对光能的利用效率,能够有效地协调日间存在的小气候,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达成增产增收的目标。本文在归纳玉米密植优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辽西地区玉米密植的潜力,并提出了辽西地区玉米合理密植栽培的策略,为辽西地区合理密植栽培玉米、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应用玉米4比1空通透密植栽培技术,配套选用耐密型优良品种,合理施肥、密植,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加强田间管理,实现玉米种植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是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比空、间作等通透、密植等种植方式,良种、良法结合,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实现扩源、强流、增库,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玉米质量,增加产量的技术体系。1玉米通透密植栽培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玉米密植栽培增产的原因,并从2个方面总结了玉米密植栽培技术,包括"比空"栽培技术和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瓦房店市玉米增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影响着玉米群体内小气候,进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在自交系及组合选育过程中,通过提高种植密度增加个体间竞争压力,可以提高自交系及组合的选择效果.介绍了密植型自交系及组合的选育鉴定方法和效果,并提出了种植和推广密植型玉米自交系及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以及面临的难题.加快密植型玉米自交系及组合的选育进程,大力种植和推广密植型玉米自交系及品种,并辅以配套栽培技术,必将大大推动山西省玉米科研和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山西省玉米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