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赤霉素对根瘤菌运移、定殖及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动态及接种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Gannong No.5)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增强根瘤菌向苜蓿体内尤其向繁殖器官转移并定殖的能力,促进苜蓿种植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分别向Ensifer meliloti LZgn5f(gn5f)和Ensifer meliloti 12531f(12531f)两种根瘤菌液内添加0.5、1、10和100 mg·L~(-1)赤霉素,测定第1、3、5、7和9天两种根瘤菌OD600吸光度值,同时将添加不同赤霉素的菌液分别浇灌于幼苗根部,于接种后第15、30、45和60天检测根瘤菌在根和地上各组织内运移和定殖及对苜蓿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添加10 mg·L~(-1)赤霉素稍可促进12531f生长,但效果并不明显;而1 mg·L~(-1)赤霉素对gn5f生长初期效果较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则无明显作用。10 mg·L~(-1)赤霉素促进12531f运移并定殖到下部茎、上部茎和上部叶内,1 mg·L~(-1)赤霉素促进gn5f运移并定殖到下部茎和下部叶内,以无菌水为对照的各组织内未检测到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单独接种12531f和gn5f,均促进了叶绿素的形成,而添加赤霉素后接种均抑制了叶绿素的形成,但12531f添加10 mg·L~(-1)赤霉素、gn5f添加1 mg·L~(-1)赤霉素接种可使幼苗单株结瘤数、单株根瘤重、单株叶片数、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根干重则均达最高。其中12531f添加10 mg·L~(-1)赤霉素接种后苜蓿单株结瘤数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75.71%和11.82%,但差异不显著(P0.05);单株根瘤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 136.11%和55.05%,差异显著(P0.05);单株叶片数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13.94%和78.28%,差异显著(P0.05);株高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83.33%和50.24%,差异显著(P0.05);根长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15.28%和29.17%,差异显著(P0.05);地上干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214.27%和206.43%,差异显著(P0.05);根干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 156.19%和1 049.53%,差异显著(P0.05)。gn5f添加1 mg·L~(-1)赤霉素接种后苜蓿单株结瘤数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82.86%和4.07%,但差异不显著(P0.05);单株根瘤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697.22%和105.00%,差异显著(P0.05);单株叶片数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32.12%和19.13%,株高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95.24%和37.82%,根长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76.39%和5.83%,但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地上干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25.98%和121.80%,差异显著(P0.05);根干重分别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864.43%和762.21%,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别添加10 mg·L~(-1)和1 mg·L~(-1)赤霉素后利于12531f和gn5f在苜蓿体内的运移和定殖并对结瘤、叶片生长、株高、根长、生物量均有促进作用,表明适宜赤霉素浓度可作为促进目标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方法,进而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2.
增加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是保证河北省紫花苜蓿高产优质的重要途径。为了在紫花苜蓿上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以2 a生的中苜1号为试材,苜蓿1 a刈割3茬,在每茬草的分枝期叶面喷施2次(间隔期7 d)0.01%的肥料溶液,试验肥料种类设铜、硒、硼、钼、锌和钙6个处理,每次溶液施用量均为100 m L/m2,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对各茬次紫花苜蓿主要生物学性状(株高、茎粗、干鲜比、叶茎比和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铜、硒、硼、钼、锌和钙肥均能增加不同茬次紫花苜蓿的株高、茎粗、干鲜比以及干草产量,但是,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对各茬次苜蓿指标的影响不同。其中,硼、钼肥能显著促进不同茬次苜蓿株高以及第1茬和第3茬苜蓿茎粗的生长,锌肥能显著促进第1茬和第2茬苜蓿的株高生长,钙肥能显著促进第1茬和第2茬苜蓿株高以及不同茬次苜蓿茎粗的生长,铜、硒肥仅显著促进第1茬苜蓿株高和茎粗的生长;硼肥能显著提高不同茬次苜蓿的干鲜比,钼肥仅显著促进第1茬苜蓿的干鲜比;钼肥能显著提高不同茬次苜蓿的叶茎比,硼、锌肥能显著提高第2茬和第3茬苜蓿的叶茎比,钙肥仅显著提高第3茬苜蓿的叶茎比;钼、硼肥能显著提高不同茬次苜蓿的干草产量,锌肥仅显著提高第1茬苜蓿的干草产量。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利于紫花苜蓿的株高生长和茎秆发育,增加其干物质的积累,提高苜蓿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和适口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秋水仙素诱变对‘清水紫花苜蓿’萌动种子诱变后幼苗变异率的测定,并观察其幼苗成活率及部分生长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秋水仙素不同质量浓度(0.05%、0.10%、0.20%)溶液对清水紫花苜蓿萌动种子分别处理4、8、12h,0.10%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苗变异率较高,8h处理时间产生较大变异.总体上幼苗变异率随着秋水仙素质量浓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加趋势,质量浓度与时间互作处理0.1%+8h苜蓿幼苗变异率最大为35.73%;其次0.2%+4h处理,为30.6%;再次0.1%+12h处理,为28.80%.而苜蓿幼苗成活率与处理质量浓度及处理时间呈负相关关系.秋水仙素处理后苜蓿幼苗的生长速度、叶宽、叶厚、茎粗与真叶数出现不同程度增加;苗长、根长、叶长、叶型指数、节间距与节间数则出现不同程度减小;处理苗第30d的株高在0.05%、0.1%质量浓度处理4h时较对照苗增加.苜蓿幼苗变异的秋水仙素最适剂量为0.1%+8h.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桔梗浓度的芽前除草剂。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二甲戊灵和异丙甲草胺2种除草剂、3种浓度对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异丙甲草胺显著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二甲戊灵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当浓度为0.32 mL/L时,桔梗种子发芽率最高。在幼苗生长阶段,二甲戊灵和异丙甲草胺均显著降低幼苗根长和株高,增加根粗和茎粗,其中0.32 mL/L二甲戊灵处理幼苗苗高、根长的降幅和根粗、茎粗的增幅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可见,二甲戊灵浓度为0.32 mL/L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营养砂培法,以‘兴垦10号’为试验材料,设完全营养(CK)、缺N、缺P、缺K、缺Zn、缺Fe、缺NPKZnFe处理,研究玉米幼苗缺素症表现时间与叶绿素含量、生长特性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玉米幼苗缺素症出现时期有一定差异且症状显著,缺N、缺NPKZnFe处理3叶期显症,缺P、缺Zn、缺Fe处理4叶期显症,缺K处理5叶期显症;缺N、缺P、缺K、缺Zn、缺Fe及缺NPKZnFe处理玉米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范围分别在0.050~0.435 mg/(g·FW)、0.021~0.360 mg/(g·FW)、0.071~1.018 mg/(g·FW),显著低于对照,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依次为缺NPKZnFe﹥缺N﹥缺Fe﹥缺Zn﹥缺P﹥缺K;缺素处理株高、茎粗、根长、根重、植株总重显著低于对照,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缺NPKZnFe处理各性状相比对照差异极显著,其次缺N、缺Fe对株高、根长有影响,缺N、缺P、缺K对茎粗、根重、植株总重、根冠比影响显著。为判断玉米幼苗生长情况与施肥方案提供了依据,同时表明河西走廊国家级玉米制种田应注重苗期水肥滴灌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LED补光对辣木幼苗生长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印度改良辣木(Moringa oleifera PKM-1)为试验材料,在相同外界环境下采用不同光谱条件的LEDs(Light Emitting Diodes)光源对辣木垂直补光,每组辣木补光12 h/d(8∶00—20∶00),测定不同补光处理下辣木幼苗的生长情况及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结果]经红蓝4∶1(4R1B)LEDs处理的辣木种子发芽率高于对照,经过LEDs补光的3组辣木幼苗存活率均高于对照。LEDs补光处理的辣木幼苗株高、茎粗、全株干重、茎叶干重、总叶绿素含量均优于对照。其中光谱条件为全红的LEDs对辣木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株高增加了120.66%,茎粗增加了52.11%,全株干重增加了52.35%,茎叶干重增加了33.57%,叶绿素总含量增加了19.28%。[结论]LED灯补光处理能显著促进辣木幼苗的生长及其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西葫芦品种“京东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育苗宝贝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西葫芦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育苗宝贝浓度。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育苗宝贝喷施处理,即对照CK只喷清水,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喷施浓度分别为300倍液、400倍液和500倍液,测定幼苗期西葫芦地上部植株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绿素含量及地上部干鲜质量,以及地下部根系长度、粗度、表面积、体积、干鲜质量。结果 喷施300倍液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的生长及根系指标影响较大,300倍液处理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长和叶宽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1.83%、15.00%、17.02%和15.94%,其叶绿素含量、地上鲜质量和干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8.92%、7.5%和7.35%。而其根长、根粗、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鲜质量和干质量也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34%、2.6%、2.33%、29.92%、3.91%和36.36%。结论 在西葫芦育苗时,喷施300倍液育苗宝贝可以促进幼苗茁壮生长,提高幼苗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亮绿领冠”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育苗宝贝对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以筛选出提高黄瓜幼苗质量的最适浓度。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计4个喷施浓度处理,通过测定幼苗期黄瓜地上部植株的株高、茎粗、冠幅、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绿素含量及地上部干鲜质量,以及地下部根系数量、长度、粗度、表面积、体积、干鲜质量。结果 喷施不同浓度育苗宝贝能够显著改善黄瓜幼苗质量,其中喷施500倍液处理效果最明显,较对照的株高、茎粗、冠幅分别提高了14.8%、7.1%、21.3%,显著改善了黄瓜幼苗的叶片光合效率,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9.4%、30.7%,地上部茎叶和地下部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均为最大;喷施500倍液处理也促进地下部根系发育,除根粗、根系数量外,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明显大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1.54倍、1.96倍和2.07倍。结论 喷施500倍液是提高黄瓜幼苗质量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9.
将麻疯树种子用不同浓度(0、10、30、50、70 mmol·L-1)CaCl2溶液进行浸种处理,研究CaCl2浸种处理对低温胁迫下麻疯树幼苗根长、株高、茎粗、鲜质量、干物质积累、根冠比、电导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Cl2浓度为10 mmol·L-1时,麻疯树幼苗根长、株高、茎粗、鲜质量、干物质积累等生长指标的处理效果最好,与空白处理(CK)相比,分别增加了43.5%、48.5%、18.1%、10.9%和30.1%;CaCl2浓度为30 mmol·L-1的浸种处理效果其次,在此浓度下麻疯树幼苗的电导率最低(比CK降低26.70%),各指标与CK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浓度为10、30 mmol·L-1的CaCl2溶液浸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麻疯树幼苗抗寒能力,缓解低温对麻疯树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豫番茄六号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浓度的黄腐酸钾加入营养液浇施番茄幼苗,以营养液浇施作为对照,调查番茄形态、生理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黄腐酸钾对番茄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黄腐酸钾对番茄幼苗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最大根长、根体积、干鲜重均有促进作用,各处理壮苗指数比对照提高11.11%~47.22%,其中80 mg/kg黄腐酸钾的处理促进番茄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宜槟榔幼苗根系生长的土壤水含量,为制定槟榔幼苗水分灌溉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盆栽槟榔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设土壤相对水含量(30±5)%(T1)、(45±5)%(T2)、(60±5)%(T3)、(75±5)%(T4)和(90±5)%(T5)处理,持续控制60 d,分别测定各处理幼苗的鲜重、干重、干物质分配情况及根系形态和活力。【结果】T5处理槟榔整株幼苗、根、茎及叶的鲜重和干重均最重,其中,整株幼苗鲜重极显著重于其他处理(P<0.01,下同)。 T4和T5处理槟榔整株幼苗的干重、根鲜重及根干重均显著重于T1、T2和T3处理(P<0.05)。 T1、T2和T3处理槟榔幼苗的干物质多数向茎和叶分配,其中T1处理槟榔幼苗叶片干物质占整株的百分比增加11.32%,茎的百分比增加5.00%,根的百分比下降8.63%。土壤水含量与幼苗根系活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45。T4和T5处理槟榔幼苗根系的总鲜重、总干重、总长度、总表面积及总体积均极显著高于T1、T2和T3处理。【结论】槟榔育苗的土壤相对水含量以(75±5)%为宜,此条件下最有利于槟榔幼苗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苗圃育苗过程中不同土壤水势条件下毛白杨苗木的生长节律、形态及生理响应规律,为制定合理灌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毛白杨1年生苗为材料,设置3个土壤水势阈值(-20、-40、-60 kPa,即灌溉起始阈值),并以生产上常规灌溉作为对照(灌溉起始阈值<-80 kPa),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木生长模型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完善红香芋育苗技术体系,培育健壮幼苗,研究了基质配比、有机肥添加比例、营养钵体积等育苗关键因素对红香芋幼苗生长及球茎产量的影响。试验以地方品种"建昌红香芋"为材料,采用5种基质配比、3种商品有机肥添加比例以及4种营养钵体积进行试验处理,以幼苗生长状态及定植后芋球茎产量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草炭和蛭石按1∶1(体积比)比例混合的复合基质,因其持水孔隙比例高,保水性最好,所培育的幼苗株高、植株干重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其它基质配比;随着复合基质中有机肥添加比例的增加,红香芋出苗速度减慢,基质中添加5%的有机肥(体积比)可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增加叶面积及生物量积累。随着育苗营养钵体积增大,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根系活力及植株干物质积累均增加。幼苗移栽后的球茎产量测定表明,幼苗越健壮,获得的产量越高。上述结果说明,采用草炭和蛭石按1∶1(体积比)的比例配制的复合基质、基质中添加5%的有机肥(体积比)、体积为1500 cm3的营养钵(直径×高为12 cm×13 cm)育苗,红香芋幼苗生长健壮,移栽后芋球茎产量高,可在芋头育苗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稀土对金雨金合欢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稀土对金雨金合欢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8种不同剂量的稀土对金雨金合幼苗进行根施。结果表明:1)金雨金合欢幼苗施入稀土后,7~10d起幼苗形态出现不同的变化,比对照出现相同反应提早5~6d;2)90d的各项测定生长指标分析表明,每株施入0.05~1.00g剂量稀土,对幼苗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幼苗高、地径净增长,全苗鲜、干重量,叶片总面积,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尖数量总体上呈有规律的增长趋势,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以施入剂量0.25g·株-1处理表现最好,其苗木出圃率达到100%,与对照相比,苗高、地径净增长了204.0%和102.0%,叶片总面积、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尖数量分别增长了976%、339%、405%和187%,全苗鲜、干重量,提高了61.5%和133.3%;3)当施入剂量超过2.00g·株-1时,苗木生长开始受抑,出现"毒害"反应,其各项生长指标下降,部分苗木死亡,并随剂量增大,生长受抑程度加剧,生长指标下降速度增大,幼苗死亡数量增多。表明低浓度的稀土溶液根施,对金雨金合欢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抑制了其生长,甚至会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处理对苜蓿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探讨壳聚糖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苜蓿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饱满度一致的紫花苜蓿种子,置于培养箱(25℃)中培养,待长出3~4片真叶后分装于培养皿,分别用0.1%、0.3%、0.5%、0.7%的壳聚糖喷涂处理,以喷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对苜蓿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下,壳聚糖处理后苜蓿幼苗的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比对照组的缓慢,其中以0.5%处理上升幅度最慢;各处理组苜蓿幼苗POD活性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其上升幅度依次为0.5%>0.7%>0.3%>0.1%,并在断水后第9天时达到最高值后缓慢下降。[结论]壳聚糖处理苜蓿幼苗能调节干旱胁迫下其脯氨酸积累速率,提高和维持其POD活性,从而增强其抗旱性。壳聚糖处理的适宜浓度为0.5%。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顶果木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生长与养分元素分配情况得出,施肥对顶果木地径生长影响不显著袁,对苗高生长影响显著,地径最高生长量(0.319 cm)为施复混肥的处理,苗高最大生长量(16.8 cm)为施磷肥的处理;不同施肥处理单株根、茎生物量差异显著,叶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施复混肥生物量最高(27.27 g/株);施肥处理的顶果木根冠比低于空白对照(0.34);施肥均可促进植物N元素累积,其中叶片贮藏量最大,对P 元素的积累较少,对K元素的累积具有一定选择性,单株干物质累积的营养元素大小排序为N>K>P;不种元素袁平衡施肥对顶果木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添加适量的保水剂,能够促进生菜幼苗的生长。为了了解保水剂对生菜基质育苗的影响,研究最适宜添加的浓度。【方法】在育苗基质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2‰、4‰及8‰的保水剂,研究不同浓度保水剂对育苗基质性状及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保水剂浓度的增加,基质的持水量、pH值、电导率(EC值)增大,水分散失速度减缓。基质中添加4‰保水剂的处理显著提升了生菜地上、地下部鲜重及全株干重;显著升高了干物质积累速率(G值)、壮苗指数、根系活力;显著增加了生菜叶片的叶绿素a、b及总含量;显著提升了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结论】在生菜穴盘育苗基质中,保水剂的最佳施用量为4‰。  相似文献   

18.
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组合对油梨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油梨优质苗木的生产提供理论基础。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综合苗高、地径、根系活力以及干物质质量等测定结果来确定最佳的配方施肥组合。结果表明,各个配方组合对油梨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油梨幼苗干物质积累、地径和根系活力等促进效果最好的组合为N_2P_3K_2,即尿素1.0 g/kg,过磷酸钙1.0 g/kg,硫酸钾0.25g/kg;对油梨幼苗苗高促进作用最好的组合为N2P3K1,即尿素1.0 g/kg,过磷酸钙1.0 g/kg,硫酸钾0.125 g/kg。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试验得到的最优配方施肥组合为N_2P_1K_1,即尿素为1.0 g/kg,过磷酸钙0.25 g/kg,硫酸钾0.125 g/kg,N∶P_2O_5∶K_2O约12∶1∶2。  相似文献   

19.
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容器苗及其移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2005-2006年,在浙江省淳安县,设计4种轻型、半轻型的配比基质,进行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容器苗生长、根系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以及对基质容器苗与大田裸根苗出圃质量和栽植当年生长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大田裸根苗比较,容器苗出圃质量显著提高,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大,分枝数多,各器官和总干物质积累量高,根系发达,须根大量增生,根茎比大幅增高。在4种配比基质处理中,以泥炭为主的配比基质(占配比基质的39%~49%)容器苗生长量大,出圃质量高。容器苗不仅出圃质量较大田裸根苗高,而且移栽当年的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大,分枝数多,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的高产栽培。表6参10  相似文献   

20.
大量及微量元素对胡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张亚2号’胡麻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盆栽的方法,以霍格兰全价营养液为对照,以全价营养液中分别缺少N、P、K、Mg、S、Ca、Fe、B、Mn、Cl、Zn、Cu、Mo元素为13个处理,进行了单因素试验,探讨大量及微量元素对胡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对胡麻幼苗子叶大小、真叶数目、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侧根长度和条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B元素对胡麻幼苗叶片的影响较显著,缺B处理的植株子叶大而浓绿,真叶数目大于CK;S元素对胡麻幼苗株高的影响显著,4叶期时,缺S处理的株高为CK的62%;各元素对胡麻幼苗茎粗的影响不显著;B、Cl、Zn和Mo元素对胡麻幼苗侧根的影响显著,4叶期时,缺B、Cl和Mo处理的植株侧根长度分别为CK侧根长度的548.4%、267.7%、358.4%,6叶期时,缺Zn处理的植株侧根长度仅为CK侧根长度的12.1%;N和B元素对胡麻幼苗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影响显著,8叶期时,缺N和B处理的干质量分别为CK干质量的251.3%、31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