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属分类及其染色体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棉属(Gossypium)分类和棉属梁色体组研究的最新进展。全文共分5个部分:(1)棉属分类,重点介绍了Fryxell的棉属分类方案以及最近几次较大的修订情况,并列出了包括47个种、4个亚种在内的棉属最新分类名录;(2)棉属染色体组。介绍了棉属细胞学及染色体组研究的发展历史,把棉属分为A、B、C、D、E、F和G7个二倍体染色体组和AD1个异源四倍体复合染色体组;(3)棉属染色体核型分析。介绍了棉属染色体核型研究的意义和内容;(4)棉属染色体组的演化。介绍了棉属染色体组演化的四种不同观点,讨论了AD复合染色体组供体问题;(5)讨论。讨论了棉属分类以及比克氏棉(G.bickii)和大萼组(sect.Grandicalyx)棉种的染色体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斯特提棉(G.sturtianum)、南岱华棉(G.nandewarense)、澳洲棉(G.australe)、纳尔逊氏棉(G.nelsoni)和比克氏棉(G.bicki)五个澳洲野生棉种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五个澳洲野生棉种的核型比较相似,均有两对随体染色体,种间的核型重合率均大于85%,其中斯特提棉与南岱华棉、澳洲棉与纳尔逊氏棉,及其比克氏棉与澳洲棉或纳尔逊氏棉之间的核型重合率大于90%。此外,本文对比克氏棉的系统发育和染色体组划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亚洲棉X比克氏棉)X陆地棉种间三元杂种植株和花器形态特性、腺体表现和棉酚含量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用有酚棉和低酚棉作陆地棉亲本配制的不同类型的种间三元杂种在植株和花器形态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各器官和组织上的腺体表现和棉酚含量有明显的差异。用低酚棉配制的三元杂种完全表现有比克氏棉子叶腺体延缓发生性状;而用有酚棉配制的三元杂种在种子上尚有少量腺体,但包括花器在内的其它器官和组织均为有腺体类型,腺体密度和大小与一般有酚棉相同。此外,本文对比克氏棉子叶腺体延缓发生性状的遗传和腺体与棉酚含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澳洲棉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RAPD(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对斯特提棉(G.sturtianum)、南岱华棉(G.nandewarense)、鲁滨逊氏棉(G.robinsoni)、澳洲棉(G.australe)、比克氏棉(G.bicki)和奈尔逊氏棉(G.nelsoni)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澳洲棉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这6个澳洲棉种中,澳洲棉与鲁滨逊氏棉、南岱华棉与斯特提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聚类分析发现,鲁宾逊氏棉和比克氏棉是两个较为特殊的棉种。此外,本文对比克氏棉和木槿组(Hibis-coidea)的其它棉种的染色体组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转Bt基因抗虫棉产量器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及其轮回亲本中棉所16优势部位棉铃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比较了铃壳、纤维和种子之间的蔗糖、还原糖、酸性转化酶和ATP酶的差异,并结合这些部位的物质积累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Bt棉棉铃的发育特征,着重探讨了Bt棉和常规棉的种子、纤维及铃壳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特点,以此丰富Bt棉的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系统地阐述了麦后移栽棉的生长发育特性,从光能利用、营养代谢、物质积累与分配等方面,探讨了麦后移栽棉的生理特性,揭示了麦后移栽棉开花结铃规律。首先提出麦后移栽棉的光能利用为“高效型”,营养代谢为“旺盛型”;生长发育为“快速型”;开花结铃呈“集中型”。该研究在南京进行,本区光温资源优于沿海棉区,表明在热量资源丰富的江苏沿江、黑下河棉区,只要栽培措施得当,麦后移栽棉的产量水平可以达到麦套移栽棉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卫星遥感的区域棉稻与稻棉轮作周期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泽生  孙玲 《作物学报》2006,32(1):57-63
根据对2001年到2004年连续4年的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研究了江苏省里下河农区兴化市的棉花轮作现状,建立了棉稻和稻棉轮作周期的估算模型,并给出了棉稻和稻棉轮作周期的估算公式。结果表明,在兴化市42个乡镇中,棉稻和稻棉为主要轮作模式,但轮作水平差异较大,在假定该区域的棉稻和稻棉轮作周期为平稳随机过程的情况下,可以推算出棉稻轮作周期为2.81年,稻棉轮作周期为2.89年,两者十分接近,仅相差2.85%,符合轮作的基本规律,说明本文的轮作评估模型和相关的估算公式是合理的,遥感影像解译的精度达到了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棉酚腺体和棉酚含量的遗传分析及SSR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利用有腺体棉冀668和无腺体棉ZYS25的正反交后代F2群体,对棉酚腺体的有无、数量多少及棉酚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720株正交群体和1001株反交群体中,有腺体棉与无腺体棉的分离比例均符合3:1的分离比例,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在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棉株顶部叶片及种子中的棉酚腺体数量和棉酚含量在其F2群体中分离频率均呈正态分布,表明棉酚腺体数量的多少和棉酚含量的高低是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本研究进一步应用BSA法,获得了1个与控制棉酚腺体有无性状连锁的SSR标记,两者相距2.4cM。  相似文献   

9.
关于棉铃发育的研究,前人以一熟棉为对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总结过去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抓住棉铃发育的三个关键时期,研究棉麦两熟种植方式对中熟直播棉棉铃发育的影响,为中熟直播棉适宜种植方式的选择奠定理论基础。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4~1996年在山...  相似文献   

10.
棉花腺体性状基因的遗传与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棉酚腺体是棉属植物特有的性状,发掘和利用控制腺体和棉酚合成的基因,对深入阐明棉酚的生物合成机理以及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新型棉花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棉花棉酚腺体性状基因的遗传与克隆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推广机械采棉,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采棉技术在新疆兵团试验5年来,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作者根据5年来兵团机械采棉试验的情况,对机械采棉田间株行距配置、几种采棉机的使用效果、机采棉清理加工设备、化学脱叶催熟、机采棉花品种的选择、机采棉品种选育目标、机采棉经济效益及机采棉标准的制定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亚比棉的人工合成途径和方法、异源四倍体亚比棉的形态特征、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亚比棉新物种的利用价值,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3.
有色棉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简述了有色棉来源及类型,遗传变异特点,国内外育种、生产种植及加工利用现状,并指出了有色棉作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亚洲棉地理族系类型及其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端庄  王庆华 《作物学报》1993,19(3):201-207
本文研究的48个亚洲棉(G.arboreum L.)品种,分别属于六个地理族系(Geographical Races),用8个质量性状进行形态分类,获得32个类型。其中苏丹棉4类,印度棉7类,缅甸棉2类,垂铃株2类,孟加拉棉9类,中国棉8类。  相似文献   

15.
棉属野生种质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克服棉属种间杂交困难的方法与技术,利用野生棉与栽培棉种间杂交,将野生棉的一些有益遗传性状转育到栽培棉中,经鉴定筛选出一批可供棉花育种利用的具有抗病虫、抗旱和纤维品质优良等性状的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6.
棉田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从作物田间配置,作物间竞争互补关系,复合群体内生态因子变化规律,经济效益和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对棉田各类立体种植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棉菜(瓜,豆)间套作中春棉∥西红柿,春棉∥春甘蓝,大蒜/春棉。园葱/春棉和春棉∥西瓜是优化模式,五模式的亩收益分别是单作春棉的3.94,3.59,3.27,3.19和3.19倍;麦棉套作的最佳模式是“3:2”式,亩纯收益比单作春棉提高49.4%  相似文献   

17.
试验主要从产量、抗虫性、抗病性和纤维品质四方面详细的介绍了陕棉2365的品种特征,并研究了其产量构成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陕棉2365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结铃性都明显优于对照美棉33B,为其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棉属的遗传致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属遗传致死主要发生在与戴维逊氏棉、克劳茨基棉和拟似棉的杂种中,通过不致死的隐性突变材料已将戴维逊氏棉的致死基因导入法地棉、海岛棉和亚洲棉。目前利用遗传致死主要有两个方案:(1)遗传隔离;(2)消除杂种与产生单倍体。后一方案是结合棉花半配合特性拟就的。本文较全面评述了棉花遗传致死,同时就几个植得深化研究的领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斯特提棉(G.sturtianum)、南岱华棉(G.nandewarense)、澳洲棉(G.aus-trale)、纳尔逊氏棉(G.nelsoni)和比克氏棉(G.bicki)五个澳洲野生棉种的种仁和植株各主要器官的色素腺体和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结果表明,五个棉种均具有种子无色素腺体、植株有色素腺体的特性,但五个棉种植株各器官上色素腺体的分布差异较大,特别是花瓣,其中斯特提棉和南岱华棉的花瓣具有正常的色素腺体,比克氏棉和澳洲棉的花瓣具有少量的色素腺体,纳尔逊氏棉的花瓣无色素腺体。五个棉种种仁棉酚含量极低,但植株各器官均含有较高的棉酚;棉酚旋光体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五个棉种的叶片中均只有左旋棉酚,而不含右旋棉酚,其中斯特提棉和南岱华棉两个种的左旋棉酚含量显著低于其余三个棉种  相似文献   

20.
新疆转基因棉花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新疆转基因棉花育种现状,比较分析了主要转基因棉品种在新疆的表现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疆转基因棉育种的方向和加快转基因育种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