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阿留申病毒引起的慢性、持续性传染病,是危害水貂养殖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在世界各养貂国家均有分布。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阿留申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将着重介绍国内、外学者在这两方面对阿留申病的研究情况,并对该病的预防提出几点建议,以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应用水貂阿留申病毒“辽金ADV81—02”病毒株对对流免疫电泳阴性、临床表现健康的艾虎进行了实验感染。结果表明,在感染阿留申病毒的艾虎及复归水貂脏器(肝、脾、淋巴结)中均能提取出阿留申病毒抗原,并在免疫电镜下发现了典型的阿留申病毒颗粒。超薄切片电镜观察表明,病毒粒子主要分布在感染艾虎的肝、胂、淋巴结、肾和小肠。  相似文献   

3.
威海某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诊断与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威海某地区的两个水貂场作为抽样样本,取得疑似阿留申病毒致死的病死貂和2 000多个水貂的血液样品,检测该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阳性率。对病死貂的视诊和病理剖检,对病貂做出临床诊断。将血液样本进行碘凝集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完成该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威海某地区阿留申病的阳性检出率为70%以上,表明威海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流行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1水貂阿留申病起源及发病特点被称为毛皮动物三大疫病之一的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AD)是由阿留申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DV)引起的。该病在世界各水貂养殖国家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水貂的毛皮质量,损害其生育能力,降低存活率,给水貂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于1956年被首次发现,首次在饲养貂群中发现该病的两名学者Harl-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水貂阿留申病毒的诊断防治提供依据,验证水貂阿留申病毒在我国的遗传演化情况,研究了阿留申病毒的诊断抗原。将疑似阿留申病毒感染致死的送检水貂进行PCR初步诊断,并应用猫肾传代细胞系(CRFK)进行了分离培养。提取细胞培养物的DNA,经PCR检测呈阳性后,对分离前后的阿留申病毒VP2基因全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其结果与GenBank上传的其它ADV亚型VP2序列进行了比较后证明:获得了一株可以在CRFK细胞中稳定生长的水貂阿留申病毒毒株(命名为ADV-ZYL1)。氨基酸分析发现,ADV-ZYL1毒株与美国强毒力毒株ADV-Utah-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为96.1%,与ADV-Far East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2.7%,表明ADV-ZYL1的VP2蛋白氨基酸存在很高的突变率。  相似文献   

6.
水貂阿留申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貂阿留神病毒是一种在水貂中广泛存在的重要病原体。该病毒属阿留申病毒属,主要编码4种蛋白(VP1、VP2、NS1、NS2)。VP1蛋白在协助病毒产生感染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VP2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抗原,能体外中和病毒;NS1和NS2对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此,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水貂阿留申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研究情况,以期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近两年来我国水貂、狐和貉主要疾病的发生特点与流行情况。对来自水貂、狐和貉养殖区的380份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与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犬瘟热病毒阳性病例共88例、水貂细小病毒肠炎26例、水貂阿留申病22例、水貂流行性腹泻42例、细菌性传染病96例、饲料和营养代谢性疾病56例、寄生虫疾病20例、其它及未确定原因病例为30例。本文分析并讨论了主要疾病的流行特点和原因。  相似文献   

8.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每年结合打皮期筛查淘汰病貂是该病防控的主要手段.目前,水貂阿留申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是依据临床症状和血清的对流免疫电泳检测.对流免疫电泳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使用范围局限.综述了国外该病诊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诊断技术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en Disease)(AD)是由阿留申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呈慢性经过,可垂直感染,血液中丙种球蛋白异常增高(20%以上),浆细胞增多,多发生动脉炎,血管球性肾炎和肝炎。因此又称浆细胞增多症或丙种球蛋白增多症。 此病在欧美亚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发生。我国在金洲、横道、泰康、密山、连云港、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动物疫病防控创新团队张蕾博士,在水貂和貉混合饲养的养殖场首次证实貉感染阿留申病毒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水貂阿留申病毒毒株相关蛋白进行精确分析,成功开发了以多肽为包被抗原检测水貂阿留申病抗体的检测试剂盒。以传统的对流免疫电泳检测方法作为标准,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191份血清,两者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3%;尤其在幼貂感染的诊断中,该试剂盒特异  相似文献   

11.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euase)是由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某些特征上与马传染性贫血、鼠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人红斑狼疮等疾病相类似。由于该病的广泛流行和传播,致使水貂繁殖力下降,毛皮质量降低,给养貂业带来颇大经济损失。研究表明,被动与自动免疫均不能产生良好的抗感染效果,反而加重病理过程。多年来应用非特异性诊断方法—碘凝集试验检查阿留申病,淘汰阳性反应病貂,控制发病率。由于该法缺乏特异性,因而在貂场中不能清除阿留申病。 近年来国外集中研究阿留申病特异性诊断问题,以淘汰阳性貂,使貂群逐步达到健康化。先后有人研究了免疫荧光试验(Porter,1969)、补体结合试验(Mcguive,1971)、对流免疫电泳(Cho和Ingram,197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Wright,1980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水貂阿留申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为有效检测水貂阿留申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将有利于水貂养殖场对水貂阿留申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水貂阿留申疾病是目前全世界水貂饲养业中危害最严重的三大疫病之一。虽然疾病对非阿留申系列的水貂一般不致死亡,但对皮张却有严重损害,由此造成的损失估计每年可达几百万美元。本文对水貂阿留申疾病的发现,病原体特性,传染方式,疾病的症状和诊断,以及防治方法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最后,作者根据自己饲养水貂的经验,对我国应该如何防治水貂阿留申疾病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用对流免疫电泳方法对山东省潍坊地区8个水貂规模化养殖场和13个养殖户的682个送检样品进行阿留申病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水貂阿留申病平均阳性率为32.8%,说明潍坊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感染比较严重。其中规模化养殖场平均阳性率为33.3%,散养户阳性率为32.3%,二者差异不显著;来自诸城市的269个血清检样阳性率为48.7%,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说明诸城市为水貂阿留申病的主要流行地区;对幼龄水貂和成年水貂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的结果显示,水貂阿留申病的感染率未见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夏季水貂腹泻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影响幼貂生长,严重的还会引起水貂死亡。为快速鉴别诊断病因,科学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现将不同病因引起的水貂临床腹泻症状介绍如下:1阿留申阿留申病毒是一种浆细胞增多症,终生病毒血症和血清球蛋白增高,引起肾小球肾炎,动脉周围血管炎和肝炎,是一种慢性腹泻病,特点是以冬寒季节发病较多,粪便颜色呈煤焦油样。目前预防和治疗都没有可行的直接疗法,唯一的办法是坚持定  相似文献   

16.
水貂阿留申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死亡率大,严重影响水貂的繁殖机能,对养貂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7.
水貂阿留申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各养貂场也有流行,感染率15—60%,已成为发展水貂生产的一大害,给国家换取外汇带来一定的损失。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予防和治疗方法。我们试用国产聚肌胞进行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水貂病毒性肠炎又称水貂泛白细胞减少症,是由水貂肠炎病毒引起的水貂以剧烈腹泻、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的水貂均具有感染性,但以幼龄水貂感染性较强,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止对水貂肠炎病毒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正>水貂病毒性肠炎又称水貂传染性肠炎,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以胃肠黏膜炎症、腹泻、粪便中含有多量黏液和灰白色脱落的肠黏膜、白细胞高度减少为特征。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流行时可造成巨大损失,是世界上公认的危害水貂饲养业比较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兔抗貂阿留申病毒(ADV)免疫血清与ADV在水貂体外进行中和试验,采用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以貂肾传代细胞(CRfk)的病变(CPL)为指标,进行中和指数的比较可测定出不同病毒株之间免疫原性差异,以此筛选出理想的病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