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顺县是农业大县,是生产水稻和再生稻的适宜区域,是四川再生稻发源地之一,已获准农业部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常年水稻面积47万亩,再生稻收获面积42万亩。一、再生稻温光资源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浅丘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秋季光温资源丰富。全年日均气温18℃,年均降雨量1 028mm,年日照总数1 275小时。9月份日均温23℃,稳定通过21℃的终止期为9月20日,连续3天低于20℃的低温9月15日前出现频率小于3%。适宜再生稻生产。  相似文献   

2.
以长沙气象站1910~2013年的历史气象数据为材料,统计了该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及稳定通过20/22℃的终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0/22℃的持续天数和活动积温,并计算了双季稻不同熟性搭配的生育期天数以及所需10~20/22℃的活动积温,以期确定适宜长沙地区的双季稻品种熟性搭配。结果表明:长沙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3月26日,稳定通过20和22℃的终日分别为9月16~20日和9月10日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0℃和10~22℃的持续天数分别为180~189 d和170~179 d,积温分别为4 300~4 400和4 100~4 200℃;双季稻品种搭配以早中熟配晚中熟组合最优,早稻早熟配晚迟熟组合为次优;水稻种植面积为200~266.7 hm2,拥有6~7台拖拉机或插秧机、4~5台收割机、1~2台烘干机的种植大户或合作社,其最适水稻种植面积为180 hm2左右,其余稻田适宜安排一季稻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贵州火龙果早春促花、秋后延长等错季栽培补光及火龙果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以贵州省罗甸气象数据和火龙果现蕾开花结果物候期为研究对象,分析气象因子对火龙果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龙果首批现蕾时间与4月首次日均温大于20℃时间、至现蕾前日均温低于20℃出现次数、最后一次均温低于20℃的时间、日均温连续大于20℃天数、日均温大于25℃天数、总日照天数、持续有日照天数、持续有日照起始时间、总降雨天数及持续降雨天数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日均温持续高于20℃出现时间越早,火龙果首次现蕾时间相对越早;大于25℃的时间越多,所需日均温高于20℃的持续时间相对越短;连续满足日长时数的时间出现越早,火龙果首批现蕾时间越早;降雨天数越多,连续降雨的时间越长,现蕾时间越晚;不同批次现蕾、开花间隔期内的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增加将延后下批次火龙果现蕾和开花时间,其中日照时数为关键影响因子;平均气温是影响火龙果成熟间隔期的关键因子,相邻批次火龙果成熟间隔时间随平均气温升高而缩短。  相似文献   

4.
<正>景洪市地处东经100°2 5′~101°31′、北纬21°27′~22°36′之间。景洪低热坝区指海拔(HB)800m以下具有热性气候的勐罕、嘎洒、勐龙、勐养四个坝子,其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均温15℃以上,≥10℃的活动积温在7500℃以上,年日照时数1800h,年降水量1200mm,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则较大,长夏无冬,秋春相连且为期较短。适宜玉米周年生长。四个坝子距景洪  相似文献   

5.
利用景德镇市气象局观测站、乐平市气象局观测站和气象哨所1958~201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乐平市9月11日~10月10日期间日平均气温≤22℃持续3d或日平均气温≤22℃持续2d且其中1d最低气温≤16℃,日平均气温≤20℃持续3d或日平均气温≤20℃持续2d且其中1d最低气温≤16℃的发生情况;并以稳定通过22℃的终日作为轻度寒露风的标准、稳定通过20℃的终日作为重度寒露风的标准,统计出现频率为10%(10a一遇)、20%(5a一遇)、25%(4a一遇)、33%(3a一遇)、50%(2a一遇)、66%(3a二遇)、75%(4a三遇)、80%(5a四遇)、95%(1a一遇)的日期,以及这些日期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最后利用ARCGIS软件,采用1:250000的地理数据,对乐平市晚稻轻度和重度寒露风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乐平市大部分地区轻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为2a一遇,重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为5a一遇;洪岩镇、涌山镇、塔前镇、双田镇、高家镇、众埠镇、名口镇、十里岗乡、礼林镇等地海拔为100rn的山区轻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为3a二遇,重度寒露风为3a一遇;海拔为200m的山区轻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为4a三遇,重度寒露风为2a一遇;在海拔为300m的山区轻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为4a三遏,重度寒露风为3a二遇;在海拔〉400m山区轻度、重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均较高,不适宜晚稻种植。在农业生产上,要科学运用寒露风预测,合理安排生产;同时选育抗低温高产晚稻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改善农田小气候来防御寒露风为害。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对气象条件要求严格,属喜温、短日照作物,播种期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8℃,10~12℃发芽正常,生长期间要求15℃,幼苗期要求日平均气温低于18℃,有利于"蹲苗",后期要求适当高温,抽穗开花时期适宜温度为25~28℃,气温低于18℃或高于38℃不开花,气温在32~35℃以上花粉粒1~2小时即丧失生活力。在籽粒灌浆、成熟期要求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0~24℃,有利于有机  相似文献   

7.
<正>内蒙古多伦县位于阴山北麓的农牧交错典型地带,属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区,海拔1 150~1 800 m,年平均降水量380 mm,平均气温1.6℃,≥10℃的积温2 000~2 100℃,除7月份外,其他月份平均气温0℃以下,最低气温达到-40℃。年无霜期90~100天,最长107天,最短71天,晚霜5月21  相似文献   

8.
一、气候条件 1.气温 年平均气温在7.4~13.8℃,日照时数在2 500~3 355小时,无霜期160天以上,≥10℃以上有效积温在3 500~4 200℃.最低气温一般在-2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达-36℃,最高气温可达40℃.一般生育期气温要求:萌芽期旬平均气温在11~14℃,花期旬平均气温在22~24℃,枣果发育期旬平均气温在25~30℃.当旬平均气温在19~21℃、昼夜温差大时,有助于糖分积累.只要能满足这些气温条件,就能定植发展红枣.否则,易造成冻害或灼伤.  相似文献   

9.
一,自然概况广西国营火光农场位于北纬21~0 3′55″~21·41′38″。东经 107~0 53′19″~108~006′4″。地处广西钦州地区防城县境内。场区北缘靠东山,南临北部湾。由于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小环境气候,夏热冬暖,被人们喻为广西的“西双版纳”。平均有效积温8090~8200℃,日均温22℃。7月均温最高27.5℃;1月最低为14℃。0℃以下极端最低温极少出现。年雨量3000mm  相似文献   

10.
利用黑龙江省7个具有代表性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4年大豆不同生育阶段逐日气温、逐日降水量、≥10℃有效积温、10 cm地温、密度、产量以及发育天数指标,统计分析黑龙江大豆不同生育阶段适宜温度与降水量。结果表明,黑龙江大豆播种至出苗期适宜10 cm地温为8℃;出苗至开花期适宜平均气温为18~22℃,适宜平均降水量为70~145 mm;开花至结荚期适宜平均气温为19~25℃,适宜平均降水量为70~120 mm;结荚至成熟期适宜平均气温为15~21℃,适宜平均降水量为110~185 mm。  相似文献   

11.
玉米对气象条件要求严格,属喜温、短日照作物,播种期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8℃,10~12℃发芽正常,生长期间要求15℃,幼苗期要求日平均气温低于18℃,有利于"蹲苗",后期要求适当高温,抽穗开花时期适宜温度为25~28℃,气温低于18℃或高于38℃不开花,气温在32~35℃以上花粉粒1~2小时即丧失生活力。在籽粒灌浆、成熟期要求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0~24℃,有利于有机  相似文献   

12.
设施葡萄小气候预报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对南京市浦口区盘城现代农业园开展葡萄大棚小气候观测分析,以研究设施葡萄大棚内小气候变化规律,更好地为开展葡萄农业气象服务。结果表明,棚内日平均气温较棚外高3.5℃左右;棚内日平均湿度与棚外温度呈线性负相关;建立的预测模型冬、春、夏季日均气温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90、0.580、0.432℃,日均湿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07%、3.12%、1.30%;棚内日平均温度、湿度和棚外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及日平均湿度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低温对秋花生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友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71-4272
对秋花生生育期间的6个气候因子配合产量和产量性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秋花生生育期间总积温对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和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日最低温度≤20℃、日均温持续≤22℃的天气对百果重和单株饱果数产生影响;日均温持续≤20℃的低温天气影响百果重和产量;20℃型和22℃型寒流对秋花生的影响不显著。提早播种是减轻秋花生生育后期低温危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多伦县气候概况多伦县常年平均气温1.6℃,最低气温-39.8℃,极端最高气温35.4℃,地面温度平均3.6℃,≥10℃有效积温1917.9℃。全年无霜期90~100天,最长107天,最短71天,晚霜5月21日,早霜8月23日。年平均风速5米/秒,受蒙古高压气团控制,全年多刮西北风,最大风速出现在春季,占全年大风的40%。5~8级大风平均年份出现5~11次,出现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初。光能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700~3197小  相似文献   

15.
<正>张家口市地处冀西北冷凉区,大致处于北纬41°~42°之间,海拔1 350~1 600 m,全年无霜期100~110天,年均气温7.8℃,5~9月日平均气温11~20℃,年降水量340~450 mm,年日照时数2 800~3 200小时,北部与内蒙古草原相连,生态环境良好。优越的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生产半耐寒性蔬菜甘蓝,形成了天然的错季(7~9月)蔬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土墙日光温室结构及其温度环境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山西省土墙日光温室总体现状,调查了山西省不同区域土墙日光温室的结构,并监测了室内温度特征。结果显示,山西省土墙日光温室建设不规范,缺少统一标准。1—2月份,室内日最高气温为21.8~29.3℃,日最低气温为6.2~12.1℃,日平均气温为14.6~18.0℃,采光时段均温为16.8~23.6℃;升温速率为2.1~3.9℃/h,室内外最高气温差、最低气温差、日均温差分别为15.8~27.5,11.1~27.5,14.4~25.8℃,1—2月份≤8℃低温天气出现的频率为0~0.85。综合各项指标评价分析得出,SC-1土墙日光温室综合性能最优,YH-1最差。改善日光温室的热环境不仅要选用良好的保温覆盖材料,加强日常管理,还要依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进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桂南地区夏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对单栋塑料大棚夏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对比分析棚内外小气候特征。[结果]棚内透光率为76%~7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1~2.9℃,晴天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22:00~06:00棚内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2~1.1℃;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明显高于棚外10℃,阴天则为5℃;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3种典型天气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2.2~4.2℃;晴天与多云天气地表最高温度棚内较棚外增温达15~16℃,最低气温增温则仅为1~2℃,日较差达13~14℃;3种典型天气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低于棚外3%,但8:00~18:00棚内湿度平均低于棚外8%,其他时次棚内湿度则平均高于棚外3%。[结论]该研究为农业工作者指导夏季大棚生产提供切实的小气候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山西省太原市平原区冬小麦播期与温度及冬前积温的关系,研究气温变化对冬小麦播期的影响,选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18℃终日和越冬前≥0℃积温作为冬小麦播期确定的农业热量资源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太原市1951—2010年60年来的热量资源变化特点、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太原市60年中≥18℃终日推迟了4~5 d,≥15℃终日推迟了2~3 d,小麦冬前停止生长期推迟了4~5 d。从冬小麦播种的最适温度和冬前壮苗对越冬前积温要求的平均状况分析得出,太原市平原区冬小麦的最佳播期为9月18—21日。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等方法统计分析1960~2007年48年来珲春市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及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5、8、10℃的积温和持续日期、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30℃高温日数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珲春市气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也在上升,年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37℃/10年,各界限积温每10年增幅在60~80℃,各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和无霜期在20世纪90年代后分别增长了7 d和22 d,≥30℃高温日数增长3 d。低温冷害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尤其是进入2000年代夏季气温持续偏高的影响下明显减少,冷期中以延迟型和混合型冷害为主,暖期里以障碍型冷害为主。  相似文献   

20.
贵定县岩下乡大鲵自然保护区气候生态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定县岩下乡大鲵自然保护区气候生态资源进行了科学考察,发现该区年日照数为1027.5~1158.6 h,年日照百分率为23%~26%,年大阳总辐射为3435.0~3667.8MJ/m2;年均温为14.5℃左右,日均温≥10℃持续日数约为229.0 d,≥10℃积温约为4433.3℃.d;年降雨量为1142.9~1474.3 mm。该区属北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石山林立,溶洞遍布,洞内水质清澈,是野生大鲵的天然小生境,具有水资源涵养保护价值、大鲵自然保护价值和自然景观游览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