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云南主要地方牛种肌肉氨基酸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镒报道了云南主要地方牛种肌肉氨基酸测定分析结果。氨基酸总含量;云南瘤牛,中甸牦牛和大额牛均明显高于迪庆黄牛和中甸犏牛;必需氨基酸含量;云南瘤牛,中甸牦牛和大额牛均显著高于迪庆黄牛和中甸犏牛;必需/非必需氨基酸之比,大额牛,中甸牦牛和云南瘤牛均明显高于迪庆黄牛和中甸犏牛。  相似文献   

2.
云南主要地方牛种肌肉矿物质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云南主要地方牛种肌肉矿物持含量的测定结果。钙、镁、锌、铜和锂的含量,均以迪庆黄牛、中甸牦牛和中甸牛扁牛明显(P<0.01或P<0.05)高于大额牛和云南瘤牛;钾含量以云南瘤牛最高;钠含量则以云南瘤牛最低。我们认为这种含量上的差异与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牧草种类不同有关,同时也与牛的生态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首次报道了云南主要地方牛肿肌肉矿物持含量的测定结果。钙,镁,锌,铜和锂的含量,均以迪庆黄牛,中甸牦牛和中甸犏牛明显高于大额牛和云南瘤牛;钾含量以云南瘤牛最高;钠含量以云南瘤牛最高;钠含量则以云南瘤牛最低。  相似文献   

4.
云南主要地方牛种体尺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报道了云南主要地方牛种大额牛,云南瘤牛,中甸牦牛,迪庆黄牛和中甸犏牛的体尺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大额牛,云南瘤牛和中甸牦牛均具有较典型的偏兼用型体型,其潜在的产肉性能较高;迪庆黄牛和中甸犏牛为偏役用型体型。  相似文献   

5.
云南主要地方牛种横纹肌组织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组织学、电镜方法对云南主要地方牛种大额牛、云南瘤牛、中甸牦牛、迪庆黄牛和中甸牛扁牛的肌纤维特性作了系统研究。5个牛种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μm)分别为57.48±1.15、109.45±1.84、100.38±6.25、90.38±5.31和97.35±9.62;肌纤维密度(根/mm2)分别为201.54±2.66、115.45±4.04、106.30±10.10、90.38±5.31和92.35±9.62;肌束内纤维数(根)分别为73.23±8.90、34.32±8.77、36.32±8.30、47.62±8.90和40.40±8.79。肌节长度(μm)以大额牛公牛最长(1.7065),云南瘤牛去势公牛居中(1.4670),云南瘤牛公牛最短(1.2050)。  相似文献   

6.
云南主要地方牛种的屠宰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对云南主要地方牛种的屠宰性能作了研究。大额牛、云南瘤牛、迪庆黄牛、中甸牦牛和中甸牛扁牛的宰前活重(kg)分别为170.0±25.0、324.5±28.5、163.30±24.89、309.13±59.75和183.25±27.59;胴体重(kg)分别为78.18±8.82、165.91±16.29、83.88±15.42、178.77±34.08和83.85±18.14;屠宰率(%)分别为52.56±0.78、51.08±1.53、51.25±2.90、57.60±4.54和45.44±3.51;净肉率(%)39.76±0.24、39.97±1.29、39.79±3.92、45.68±4.39和34.31±3.85;眼肌面积(cm2)分别为49.84±14.82、76.07±3.60、33.20±5.92、55.35±15.31和34.37±9.72。结果表明:大额牛、云南瘤牛、迪庆黄牛和中甸牦牛,在放牧条件下有较好的产肉性能,尤其是云南瘤牛、中甸牦牛的产肉性能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山鸡肉用性能的比较及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性别的美国山鸡进行产肉性能的测定表明,雄山鸡屠宰性能极显著高于雌山鸡,经t检验,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雌雄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雌山鸡的分割率极显著高于雄山鸡,经t检验,胸肌率、翅膀率、腿比率、腿肌率雌雄间差异极显著(P<0.01)。用同法对山鸡和艾维茵肉仔鸡作比较,其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山鸡明显高于艾维茵肉仔鸡,差异极显著(P<0.01),翅膀率、腿比率、胸肌率山鸡明显小于肉仔鸡,差异极显著(P<0.01)。用同法将山鸡与鹧鸪相比较,其屠宰率、胸肌率、翅膀率差异不显著(P>0.05),山鸡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明显高于鹧鸪,差异极显著(P<0.01),而腿比率、腿肌率,山鸡明显小于鹧鸪,差异极显著(P<0.01)。对山鸡(2雄,6雌)进行营养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山鸡鲜肉氨基酸总含量,雄性为23.14g/100g,雌性为24.73g/100g,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而山鸡与家鸡比较,山鸡氨基酸总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家鸡(家鸡为16~18g/100g),矿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山鸡鲜肉和肝脏均含有丰富的铜、铁、锌、锰及钙和磷等元素,尤以铁的含量特别高,?  相似文献   

8.
云南主要地方牛种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大额牛,云南瘤牛,中甸牦牛,迪庆黄牛和中甸犏牛的肉质特性作了系统测试。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5个牛种在肌肉PH值,系水率,嫩度,贮藏损失,熟肉率,肉色评分和大理石评分以及品偿鉴定等肉质特性指标上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影响全脂大豆粉氨基酸含量的加工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6×3析因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常压条件下,加热温度为70℃、80℃、90℃、100℃、110℃和115℃,处理时间分别为20、40和60分钟,以及采用3×4析因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高压条件下加热温度(压力)为105℃(3.5lb/in2)、110℃(6.5lb/in2)和115℃(10.5lb/in2),处理时间分别为15、30、45和60分钟对全脂大豆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条件下,不同处理温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全脂大豆粉中各种氨基酸,及总氨基酸、鸡必需氨基酸和猪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无显著的影响;高压条件下,温度(压力)因素对全脂大豆粉中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总氨基酸、鸡必需氨基酸、猪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影响,而时间因素则无显著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全脂大豆粉以常压处理115℃、60分钟以内或高压处理温度(压力)不宜高于110℃(6.5lb/in2)、时间以30分钟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不同形态锌对断奶仔猪补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同窝分组法将10头“长二”断奶仔猪按性别和体重均分为两组,分别喂含富锌真菌(有机组)和氧化锌(无机组)添加剂的日粮,补锌量均为57.4mg/kg日粮,经14天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机组分别为450g和1.53,比无机组的420g和1.70分别提高7.14%和10.00%,但差异不显著(P>0.05);有机组的血清AKP含量为160.56miu/ml,高于无机组的117.14miu/ml,差异显著(P<0.05);有机组和无机组的血清IgG含量分别为2.82mg/100ml和2.66mg/ml,差异不显著(P>0.05);肾、脾、肝、跖骨、血清、血细胞等组织器官中锌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特效生茸宝系由多种中西药物组成的复方药物添加剂,具有明显的促进鹿茸生长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促鹿茸生长机理及对鹿茸品质的影响,按日量30g/头,添加于精料中,连喂70d。采集锯茸时茸基部流出的血液和锯下的鹿茸,分别测定了某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鹿茸氨基酸含量。结果,饲喂特效生茸宝的鹿,血液红细胞数、Hb、血清总蛋白量均增加(P〈0.05),AKP活性增高(P〈0.01),鹿茸中氨基酸含量增高。由此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肉牛业发展现状、面临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与缅甸、越南和老挝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km.全省国土面积39.4万km^2,总人口4300多万。气候类型多样,境内最低海拔76m,最高海拔5760m。2003年全省共有762.57万头牛(其中,黄牛465.21万头,水牛269.22万头,奶牛15.13万头,其他13.02万头(牦牛、犏牛、大额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比较不同品种肉牛的产肉性能、牛肉营养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差异。试验选取6月龄健康西杂牛、犏牛和宣汉黄牛去势公牛各6头,平均体重分别为(616.67±9.50)kg、(457.01±15.73)kg、(462.67±12.57)kg。所有试验牛均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人工育肥至30月龄。结果表明:1)西杂牛的胴体长、胴体深、胴体胸深、后腿长、后退宽和后腿围均显著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P<0.05),西杂牛的腰部肉厚、肋部肉厚和大腿肉厚显著高于犏牛(P<0.05)。2)西杂牛的金钱展、前腱子、上脑、外脊、里脊、大黄瓜条、小黄瓜条、霖肉和臀肉的产量都显著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P<0.05)。犏牛的辣椒条和眼肉产量占胴体重比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宣汉黄牛的上脑、眼肉和外脊产量占胴体重比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3)西杂牛背最长肌中钙、磷、钠、钾和镁含量均显著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P<0.05)。4)犏牛背最长肌中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均显著高于西杂牛和宣汉黄牛(P<0.05),犏牛背最长肌中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犏牛的背最长肌氨基酸评分也要优于西杂牛和宣汉黄牛。5)犏牛背最长肌中的谷氨酸钠含量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犏牛背最长肌中硫胺素和肌苷含量均显著高于宣汉黄牛和西杂牛(P<0.05)。综上所述,西杂牛的产肉性能和肉中矿物质含量要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犏牛肉的氨基酸组成和评分以及风物物质含量要优于西杂牛和宣汉黄牛。  相似文献   

14.
尼罗罗非鱼的胆碱需要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测定尼罗罗非鱼的胆碱需要量进行了两次试验。基础饲料含粗蛋白32 %,其中10.1 %为酪朊和凝胶,21.9 %为晶体氨基酸混合物;饲料中含硫氨基酸总含量0.28 g/100 g,蛋氨酸与胱氨酸之比为89 ∶11。试验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蛋氨酸0.28、0.50、0.75、1.0 g/100 g,蛋氨酸与胱氨酸之比分别为89:11、94∶6、96∶4、97∶3,每种饲料分别添加胆碱0~1 g。测出鱼体增重、饲料效率和血清蛋氨酸浓度受饲料含硫氨基酸含量影响显著,适宜需要量为0.5 g/100 …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牛亚科家畜GH基因编码区序列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产物直接双向测序法,分段扩增普通牛、瘤牛、牦牛、大额牛和亚洲水牛共5个牛种的GH基因,并拼接成编码区全序列,分析中国牛亚科家畜不同牛种GH基因编码区序列变异及其分子进化特征。结果表明,牛GH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654bp,种间核苷酸突变率在0.1%~1.84%。5个牛种编码区序列定义了10种单倍型,瘤牛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大额牛和水牛均无单倍型多样性。GH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密码子使用存在偏倚性,共发现了25个偏好性密码子。核苷酸的替代以转换为主,转换明显高于颠换,转换/颠换比为3.0。非同义突变位点远远少于同义突变位点,同义与非同义替代发生的速率比都小于或等于1,表明GH基因编码区序列不受达尔文正选择的影响。以GH基因单倍型序列为基础的分子进化树表明,水牛与普通牛、瘤牛、牦牛、大额牛间分化很明显;普通牛、瘤牛、牦牛、大额牛间序列分化并不明显,并且它们共同拥有一条相同的祖先核苷酸序列。说明中国牛亚科家畜GH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变异相当贫乏,并且由于功能的约束表现得相当保守,进化速率相当缓慢。  相似文献   

16.
将临产前45天的妊娠黑白花母牛50头分五组,各组均喂药DM组成一样的日粮(含硒0.0495ppm)。试Ⅰ、Ⅱ组每kg日粮DM补硒0.1、0.3mg,以亚硒酸钠形成拌入混合精料中,试Ⅲ组每牛投入瘤胃一粒白银产的硒弹丸(30g,含硒24646ug/g),试用Ⅳ组每牛每天添加高硒菜籽饼150g(含硒8.92ug/g),对照组不补硒,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牛平均血本含量(ppm)依次为0.115,0.1517  相似文献   

17.
牛奶增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锌剂PZ按稀元素2,12,22,32mg/kg4个水平加入产奶牛日粮中混匀喂牛,牛奶增锌效果极显著(P〈0.01),并在正试期的第2阶段均有一增锌高峰期,其后奶锌有基本稳定,对照组,试验组奶锌平均含量分别为3.73和13.30~16.48μg/mL。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增幅为256.0%~342.0%以添加锌元素12mg/kg最佳,各组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质量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8.
果洛藏獒血清蛋白质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果洛州玛沁县39 只藏獒的血清蛋白质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果洛藏獒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 分别为77-64 g/L 和51-49 g/L)以及血清白蛋白比例较高(66-30) , 白球比值(A/G) 为1-97 ; 公藏獒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母藏獒( P <0-05) ; 成年藏獒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以及白蛋白比例均显著高于幼年藏獒( P < 0-05 或0-01) 。  相似文献   

19.
试验的目的是比较高海拔地区改良黄牛与本地黄牛血液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差异。从血液中氨基酸的含量来看.本地黄牛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5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改良黄牛(P〈0.05);色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10种氨基酸的含量,本地黄牛均高于改良黄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苏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3种氨基酸的含量,本地黄牛均低于改良黄牛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地黄牛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改良黄牛(P〉0.05)。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上来看,总胆固醇、尿素氮、总抗氧化能力3项指标,本地黄牛显著大于改良黄牛(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含量,本地黄牛高于改良黄牛,且极显著(P〈0.01);补体第四成分、甘油三酯、葡萄糖、IgA、IgG、IgM、丙二醛、过氧化氢酶、脂蛋白胆固醇9项指标.本地黄牛均高于改良黄牛,但不显著(P〉0.05);极低密度脂蛋白、C3、总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4项指标,本地黄牛均低于改良黄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肉品质上来看,改良黄牛和本地黄牛的大理石纹评分、眼肌面积、剪切力、蒸煮损失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用体内,体外法研究纤维酶,酵母培养物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2个试验研究添加酵母培养物(YC)商品用纤维素酶(CE)对稻草型日粮在瘤胃内发酵的影响,试验1采用人工瘤胃模拟装置,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组分别添加YC1g/dCE1.4g/d,YC,CE能增加发酵程度,使pH值有所下降(P〉0.05),YC使发酵体系中NH3-N的平均含量提高54.31%(P〈0.01),使总N平均含量提高23.70%(P〈0.05);YC,CE对发酵系统中微生物蛋白(MCP)日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