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首先构建了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五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五个行政村村容整洁与管理民主状况比较好,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三个方面实现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王淳  李克荣  赵凤华  郝丽琴  姜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13-13915
以对河北农村的实际调研分析为基础,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以行政村为评价对象的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实证评价和检测。  相似文献   

3.
从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出发建立3套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平均值法、德尔斐法与差异系数结合法3种权重确定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指数法,对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30年来,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经历了很差、较差、中等、良好4个阶段,2012年其数值达到了0.6441;然而,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现状仍滞后于全国多数省份,且其内部各地市间新农村建设水平差距明显。最后,提出城乡统筹发展视域中加快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东省17地市为对象,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山东省实际统计资料数据为依据,从生产发展状况、生活保障状况和文明与环境3个方面建立了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3.0对指标数据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5个主因子的累积方差达到了82.39%,山东省17地市新农村建设水平可分为4类;在对比了各地市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成功与不足之后,对各地市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要评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首先要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参考有关科研部门和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苏省(包括苏南、苏中、苏北)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深入开展农村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以行政村为对象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具体化,便于各级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已经6年了,课题组通过大量调查,设计了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评估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其中"生产发展"指标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就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指标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角度建立三套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平均值法、Delphi与变异系数结合法三种权重确定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指数法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对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全面而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近30年来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经历了很差、较差、中等、良好四个阶段,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尤其是2012年新农村建设水平达到了0.6441,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当前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与全国、尤其是与东部省份相比仍处于较低层次,还存在较大持续提升的空间和潜力,且其内部各地市间新农村建设水平不太均衡。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省2010-2016年数据为依据,从生产发展状况、生活保障状况和乡风与环境3个方面建立了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加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万全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辖11个乡镇,173个行政村,是张家口的农业大县。但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品种的不断更新和高产品种的广泛应用、肥料用量的持续增长,万全县的土壤养分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摸清万全县土壤肥力状况、制定新的土壤养分评价指标体系和进行科学的土壤改良、施肥,通过对不同乡镇8000个点的取样、pH值和有机质、大量元素的化验,初步掌握了万全县土壤养分现状并提出了合理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等农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思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庆瑞  江晶  杨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287-7289
介绍了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即人才稀缺。概述了农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来源、分布,以及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最后,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有效培养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新生力量的措施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古村落成为新农村的文化思考——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祁嘉华  孙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44-1745,1769
将古村落成为新农村的问题提升到民族的生存文化是否可得以存续、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保持中国特色的高度来认识,提出了古村落成为新农村实质上是一项文化工程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根据陕西省古村落的历史情况与分布,归纳其中的文化特点,分析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延续、整体眼光和慎重态度方面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续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89-9791
介绍了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分析了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不足,提出了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民培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培养新型农民,关键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动力。通过对广东农民科学素质及新型农民培养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呈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东农民科学素质及新型农民培养的成效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艳波  翟印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6-817,836
通过辽宁省北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实地调查,从农村基层组织的角度,探讨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状况,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并从资金、思想认识、体制、基础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制约现阶段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野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854-6856,6858
以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教育、安全、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4个层面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得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7.
论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祺  王雅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79-4380
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阐述了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并就目前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作了概括和总结,提出了推进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背景,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全面分析了体育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总结了目前农村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阐明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能够获得的机遇,提出了发展新农村体育运动可以运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葛深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71-7274
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6种基本模式,并对基本模式的成功条件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欠发达山区发展不适用上述基本模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以新思路创新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0.
沈中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41-19942
乡村旅游发展是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首先界定了乡村旅游的范畴并阐述了和谐新农村的内涵,继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互动作用,最后提出了二者的互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