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冬季饲养密度对饲养环境及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抗氧化、免疫、应激指标的影响。选用健康且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的21日龄断奶长×大(LY)二元杂交生长猪330头,平均体重为(25.67±0.25) kg,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栏)。Ⅰ组每栏10头(0.91 m~2/头),Ⅱ组每栏12头(0.76 m~2/头),Ⅲ组每栏15头(0.61 m~2/头),Ⅳ组每栏18头(0.51 m~2/头)。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随着饲养密度增大,栏舍内温度、相对湿度呈升高趋势,二氧化碳(CO_2)、氨气(NH_3)浓度逐渐升高。第14、21天,Ⅳ组的环境CO_2、NH_3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随着饲养密度增大,生长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呈线性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其中,Ⅲ组的F/G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随着饲养密度增大,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浓度呈线性降低(P0.05)。4)随着饲养密度增大,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浓度呈线性变化(P0.05)。其中,与Ⅱ组相比,Ⅰ组的血清IgA、IgG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养密度增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其中,Ⅱ、Ⅲ组的血清TNF-α浓度显著低于Ⅳ组(P0.05)。5)与Ⅲ组相比,Ⅰ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养密度增大,血清丙二醛(MDA)浓度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Ⅲ组的血清MDA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6)随着饲养密度增大,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浓度先降低后升高。其中,Ⅱ、Ⅲ组的血清ACTH、COR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Ⅱ、Ⅲ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应激指标大部分无显著差异,且考虑到栏舍利用率,Ⅲ组的饲养密度(0.61 m~2/头)更适合冬季生长猪(25~45 kg)的生长,此时生长速率快,饲料转化率高,机体炎症应激水平低。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葡萄籽添加比例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80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Ⅱ、Ⅱ、Ⅰ、Ⅳ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和8%的葡萄籽,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1)Ⅱ、Ⅲ、Ⅳ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第14天,Ⅲ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28天,Ⅱ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3)第14天,Ⅱ、Ⅲ、Ⅳ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Ⅲ、Ⅳ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第28天,Ⅲ、Ⅳ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P<0.05);4)第14天,Ⅲ组土胞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Ⅱ、Ⅲ、Ⅳ组毛螺旋菌科UCG-010(Lachnospiraceae_UCG-010)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Ⅱ、Ⅲ组泰氏菌属(Tissierell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第28天,Ⅱ、Ⅲ、Ⅳ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生长猪饲粮中添加2%~8%的葡萄籽对其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抗氧化性能并提高生长猪对脂质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显著降低粪便中Streptococcuss的相对丰度,提高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08头平均体重为(24.49±1.61)kg的(70±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按性别、体重和窝源基本一致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3组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05%短乳杆菌(试验Ⅰ组)和基础饲粮+0.10%短乳杆菌(试验Ⅱ组),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试验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粪便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试验Ⅱ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球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白球比极显著降低(P<0.01);结合珠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干扰素γ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短乳杆菌能够显著改善生长猪肠道菌群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胴体性状及部分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60头日龄、胎次相近,体重在60 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肉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复合酶Ⅰ组、复合酶Ⅱ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5头。试验期为58 d,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复合酶Ⅰ组饲喂基础日粮+1.0‰复合酶,复合酶Ⅱ组饲喂基础日粮+2.0‰复合酶,阳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0.2‰酶制剂。试验表明:①生长性能方面,复合酶Ⅰ组试末均重(BW)、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BW、AD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9%、12.45%,F/G降低了11.2%;②胴体性状方面,各组间屠宰率、胴体重、胴体长、皮率及骨率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酶Ⅰ组的背膘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瘦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皮厚、板油重及肥肉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眼肌面积略高于对照组(P>0.05);③肉品质方面,各组间肉的pH值、L*值及a*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酶Ⅰ组有提高的趋势;复合酶Ⅰ组肉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可改善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以1.0‰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饲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或甜菜碱(BET)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60±2)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3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用30%的玉米DDGS替代豆粕和部分玉米;Ⅲ、Ⅳ组在Ⅱ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的CLA和0.1%的BET。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各组间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血清生化指标方面,与Ⅰ组相比,Ⅱ组总蛋白(TP)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Ⅳ组胆固醇(CHO)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Ⅱ组相比,Ⅳ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升高(P<0.05)。3)血清抗氧化指标方面,与Ⅰ组相比,Ⅱ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升高(P<0.05);Ⅳ组T-SOD以及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4)肌肉抗氧化指标方面,与Ⅰ组相比,Ⅱ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组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同时T-AOC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30%的玉米DDGS对其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所降低;而在玉米DDGS饲粮中添加1%的CLA或0.1%的BET后,机体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添加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的影响和抗腹泻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按照中医理论设计中草药添加剂Ⅰ、Ⅱ、Ⅲ和Ⅳ,50%酒精冷凝回流提取有效成分,经体外抑菌试验和仔猪生长试验,评价中草药添加剂对仔猪促生长和抗腹泻的效果。试验1,研究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抗菌效果表明:复方Ⅰ、Ⅱ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杀菌效果均优于复方Ⅲ、Ⅳ;试验2,选择28日龄断奶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约克)76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栏(每栏6,7头),分别饲喂空白、复方Ⅰ(2%)、复方Ⅱ(2%)和抗生素(20mg/kg硫粘菌素)4种日粮,正试期28d,记录腹泻情况、采食量和体重。结果表明:复方Ⅰ、Ⅱ组的腹泻率显著降低58.17%(P<0.05)和42.97%(P<0.05),日增重上升(ADG)10.81%(P>0.05)和8.11%(P>0.05),采食量(DMI)增加2.49%(P>0.05)和2.49%(P>0.05),腹泻率、ADG和DMI均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复方Ⅰ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7.87%(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复方Ⅱ的饲料转化率提高3.37%(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因此,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地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促进仔猪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肉牛在不同饲养环境下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差异性。选用24头杂一代公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垫料未加菌种组(试验Ⅰ组)、垫料加菌种组(试验Ⅱ组)、水泥地板平地干清粪组(对照组,CK),每个试验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分别测定各组肉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试验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试验Ⅱ组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钙、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升高(P <0.05);试验Ⅱ组粗蛋白、钙、磷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相比干物质、粗蛋白、无氮浸出物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净肉率显著升高(P<0.05),眼肌面积极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剪切力与熟肉率试验Ⅰ、Ⅱ组均升高,但各组间剪切力、肉色、pH值与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背最长肌中总鲜味氨基酸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高2.31%、2.77%,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评估日粮中维生素水平和饲养密度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液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2个维生素水平,3个饲养密度:0.38、0.48和0.65m~2/头)的方法,对720头平均体重为(23.16±0.92)kg的生长猪进行为期36d的饲养试验。基础日粮组维生素水平为正常水平,高水平维生素组维生素水平是正常日粮的2倍。结果 :1~18d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而饲养密度对饲料报酬的影响呈显著二次效应(P 0.05)。从第19~36天,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报酬也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1~36d),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猪的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呈线性下降(P 0.05)。在整个试验期,与对照组相比,高维生素组猪的饲料报酬显著降低了5%(P 0.05)。高维生素水平处理组显著降低干物质和氮表观消化率(P 0.05),且随着饲养密度的升高,氮表观消化率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在第18和36天,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皮质醇浓度表现为显著线性增加(P 0.05),同时高维生素日粮组皮质醇浓度显著降低(P 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升高,36d生长猪血液尿素氮含量和白细胞数量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此外,高维生素水平日粮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18和36d血液皮质醇浓度(P 0.05)。结论 :饲养密度过高会降低生长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额外补充维生素并没有改善高饲养密度对日增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李懿  李晓娜 《中国饲料》2023,1(6):37-40
文章旨在研究饲养密度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应激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20头遗传背景相近、体重和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的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低饲养密度组(1.40 m2/头)、中饲养密度组(1.05 m2/头)和高饲养密度组(0.84 m2/头),试验为期30 d。结果表明,与中饲养密度和低饲养密度组相比,高饲养密度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CAT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GSH-Px和T-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ACTH和COR浓度极显著提高(P<0.01)|与低饲养密度组相比,中饲养密度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 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COR浓度显著提高(P<0.05),但GSH-Px、T-SOD和ACTH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各饲养密度组T-AOC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饲养密度过高将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应激能力。结论:降低饲养密度可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水平,降低应激水平。 [关键词]饲养密度|肥育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长期饲喂发酵全价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臭味物质、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性能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以地衣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为混合发酵菌剂制备发酵全价饲料。选择90头22 kg左右的约荣二元杂交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分别饲喂无抗饲料(对照组),含抗生素的饲料(抗生素组)和发酵全价饲料(发酵组)。饲喂2个月后,测定各试验组猪的生长性能、粪便pH、挥发性臭味物质的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显示:①全价饲料经发酵后,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提高(P<0.01),还原力和羟自由基清除力均有升高趋势(P>0.05)。②饲喂两个月发酵全价饲料对各组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影响均不显著(P>0.05)。③各组猪的粪便pH及对甲酚、吲哚、粪臭素、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发酵组的异戊酸含量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④各组猪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发酵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补体蛋白4(C4)含量显著升高(P<0.05),这两项指标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长期饲喂发酵全价饲料对猪生长,粪便pH,粪便主要臭味物质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IgG、IgM水平没有显著影响,没有延续短期饲喂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二甲基砜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含硫有机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预防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被广泛用于保健功能和医疗用途,对于维持人和动物机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动物的健康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二甲基砜的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以及生物学功能与相关机制,以期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是中药厚朴中2种主要多酚类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现代畜禽养殖业中新型抗逆保健添加剂开发的有效选择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生物学特性、代谢、功能及初步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其饲用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对石门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540只55日龄、体重[(0.75±0.02) kg]相近的健康石门土鸡母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300和600 mg/kg BS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 1~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300、600 mg/kg BS组石门土鸡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有提高趋势(P>0.05); 15~28 d和1~28 d时,各组间的ADFI、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 0.05)。2)与对照组相比,600 mg/kg BS组石门土鸡的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300、600 mg/kg BS组的腹脂率有提高趋势(P>0.05);各组间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14 d时,300 mg/kg BS组石门土鸡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 <0. 05); 14和28 d时,300、600 mg/kg BS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 <0.01)。4)与对照组相比,300、600 mg/kg BS组石门土鸡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均有提高趋势(P>0.05),300 mg/kg BS组的空肠绒毛宽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的回肠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和绒隐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BS提高了石门土鸡的屠宰性能,增强了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了肠道形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明褐黄血蜱卵内蛋白组分,揭示蜱胚胎发育中的关键营养物质,为筛选可干扰胚胎发育的抗原分子奠定基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新鲜褐黄血蜱的卵蛋白成分进行分析,基于该蜱的唾液腺转录组翻译文库、中肠转录组翻译文库和Uniprot数据库对各蛋白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褐黄血蜱卵黄蛋白提取液中检出特异性肽段221条,由此鉴定蛋白53种,其中高可信蛋白12种,能够确定的功能蛋白有肌动蛋白(actin)和卵黄蛋白原Ⅱ(vitellogenin 2,Vg-2),且Vg-2与卵黄蛋白(vitellins, Vn)一级结构相同。蜱卵原生质所含蛋白较少;Vg-2是蜱卵内存在的唯一一种卵黄蛋白原。  相似文献   

15.
XUE Junjing;LI Siyuan;FANG Rejun(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Hunan Co-Innovation Center of Animal Production Safety,Changsha 410128,China)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孢杆菌(BS)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饲用益生菌之一。BS具有维护家禽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缓解热应激、改善畜舍环境、提升肉蛋品质和提高生产性能的功能,还具有替代抗生素的巨大潜力。本文就BS的主要生理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家禽生产中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肉鸡的视觉器官发达,可分辨出不同的光色。光色可以通过影响肉鸡下丘脑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与行为活动等。文中就不同光色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行为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是自然界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花青素,因其强抗氧化、抗炎等生理功能而具有潜在促生长、抗腹泻等作用,但其在体内可被迅速代谢,进入血液循环的大部分为其代谢产物。因此,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生理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其代谢产物的生理活性。本文就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在体内的吸收率、吸收部位、主要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进行综述,为其在新型无抗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德氏乳杆菌在维持畜禽肠道健康、促生长和改善肉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肠道微生态、机体免疫、抗氧化及脂代谢等方面综述了德氏乳杆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母猪日粮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对哺乳仔猪生长、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24头胎次、体重和预产期相近的健康大白猪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组饲喂分别添加50和100g/t低聚壳聚糖的基础日粮,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至分娩后第21天时结束。结果显示:(1)Ⅱ组哺乳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仔猪21日龄体重显著提高(P<0.05)。(2)Ⅰ组仔猪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甘油三酯(TG)浓度,Ⅱ组α-淀粉酶(α-AMY)、LDH活性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Ⅱ组哺乳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皮质醇、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而丙二醛(MD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低聚壳聚糖组母猪初乳中免疫球蛋白G(IgG)、IgA和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仔猪血清IgG和IgA含量、Ⅱ组仔猪血清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低聚壳聚糖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腹泻率,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